其他

【清明节的六件事】平常敬父母 何必远烧香……

2016-04-04 宁波舟山港职工之家

       

        清明节寓意深远,除了祭祖扫墓,还有感恩父母、追忆得失、告别哀思之意。正值万物生发的春季,相伴踏青,暂别浮躁俗世,还能增进感情。以清明节为契机做6件事,让心灵重归宁静。

第一件事:感怀父母养育恩


“清明节是充满思念的节日。缅怀先人时,人们多夹杂着感恩的情愫在其中,并为亲人在世时自己的种种不足而遗憾。”


古人说,清明扫墓为的就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尽管“衔环结草,以谢恩泽”这样的古训存在于每个人心中,但因社会节奏快、流动性强,即使孩子有孝心,也常会推到“明天”。可很多时候往往等不到“明天”,生活就变了,让很多事成为遗憾。与其在长辈离去后再后悔追思,不如现在起就开始感恩。


清明节陪爸妈一起扫墓,然后带他们做点喜欢的事情。不少“漂一族”不能回家,晚上一定要抽时间给爸妈打电话或视频聊天,也可以买点他们爱吃的东西寄回去。



第二件事:陪伴家人增认同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细胞,在家庭中获取的幸福和快乐,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但随着城市化发展,原有的大家庭社会正向小家庭社会转变。加上社会节奏太快,年轻人往往会被过早地从大家庭中剥离出来,在这样的转变下不知所措。 


清明节是一种亲情的纵向沟通,这一天里,我们与家人的共同记忆会自然而然浮现出来。清明假期又是一块相对完整的时间,在这几天要多陪陪家人,让亲子间的隔阂在沟通和陪伴中化解,让家族感情的联系和自我情绪的疏解结合起来。



第三件事反思过往悟得失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过叛逆、偏执、倔强,都走过弯路,让父辈生气、担忧,甚至落下隔膜,无法释怀。清明这天,不少人又会下意识地追忆过往,心中难免悲伤。李君说,逝者如斯夫,清明节在祭奠先人、前贤之余,不妨借机静静追思,跟长辈说说知心话,或盘点过去一年甚至更久一段时间的是非得失,让当下和明天不再犯相同的错误。



第四件事:教育孩子生死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许多孩子都会背诵这首诗,却并不一定明白清明的含义。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中,生死也总是一个冷门话题。


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概念,若得不到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清明节是塑造孩子“正确生死观”的恰当时机。


匈牙利心理学家纳吉将儿童对死亡的概念分为4个阶段:

3岁以下的儿童无法分清楚死亡和分离,常会产生分离焦虑;

3~5岁的儿童不了解死亡是正常的、不可逆的;

5~9岁的孩子懂得死亡是生命的终点,会用拟人方式来看待死亡,比如认为死亡是被鬼差抓走;

9岁以上的孩子能正视死亡,可以适时进行生命教育。


家长可以在孩子熟悉的环境下,问他对扫墓这件事有什么想知道的。解释要简洁清晰,不必过度谈论细节,比如说:“爷爷过世了。虽然以后看不到他,但他对我们的爱还会存在。”也可教孩子用写信或画画的方式跟死者对话,宣泄感伤。



第五件事:排解忧伤获重生


亲人故去,即使经过多年的思绪沉淀,也难免因某事某物触景生情。清明的精神是“将生死并置”,这个假期又是一个相对集中的表达哀思的时间段,因此不妨将清明当成过去和现在的连接点,对埋藏内心的哀伤、累积的不快,做一次清理。


清明这天既有环境的衬托、时间的允许,又有仪式上的认同,给了我们一个宣泄情绪的理由。所以,这天即便悲伤落泪,也无需掩饰,不仅有助告别哀思,还有利于亲人间的情感交流。



第六件事:相约踏青益身心


清明一到,春回大地,到处生机勃勃。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因此人们常把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周朝,清明郊游之俗被明文写进国家法典,魏晋时加进文人的流觞和赋诗,唐宋又发展为踏青。


现代人工作忙碌、人际关系疏离,在清明假期约上三五好友去野外郊游、踏青,既陶冶情操,还能拉近彼此的关系。


清明假期外出踏青,穿林过涧呼吸新鲜空气,让不快随小溪流走;攀峰越岭,让信念重上巅峰;举目远眺,让目光放得长远。野外春风和煦,光线适宜,使人内心舒适,因紧张工作产生的疲劳感也会因此消散。即便不外出郊游,也可约上朋友一起运动,比如打球、慢跑、瑜伽。

(内容来源于:听心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