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治的景观美好的社区”2021年第二届全国社区花园和社区规划研讨会在东明路街道顺利召开

导言

2021年10月30日,“共治的景观美好的社区”2021年第二届全国社区花园和社区规划研讨会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七位专家学者在本次会议上发言。基于正在进行的东明路街道参与式社区规划实验项目,本次研讨会从制度和空间两个切入点,对参与式社区规划的系统性和网络化进行了初步探讨。研讨会主要由主题报告和实地参访两部分组成,主题报告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社区花园和社区规划的系统化与网络化、社区花园和社区规划的制度性保障、公共空间的系统性规划和社会网络构建。该研讨会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参与式社区规划在国内的现状情况与挑战,并分享了共同展望参与式社区规划的未来方向。


01

嘉宾致辞

东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沈春雷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刘颂为研讨会开幕进行致辞。沈春雷书记以东明路街道与同济大学合作推进的参与式社区规划项目为例,从政策管理角度出发讲述了东明路街道的社区治理和发展。刘颂教授则从人居环境和空间治理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参与式社区规划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沈春雷书记                                 刘颂教授


02

嘉宾分享

A

社区花园和社区规划的系统化与网络化

主持人:刘悦来老师


《“人民城市”的价值体系初探》

伍江教授

原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技术优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济大学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院院长伍江教授,对“人民城市”的价值体系进行了深刻的探讨。通过五“生”共同体,即“安全韧性”的生存共同体、“安居乐业”的生活共同体、“多元包容”的生机共同体、“迭代进化”的生态共同体和“传承不息”的生命共同体为核心,强调了“人民城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构建和谐宜居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社区花园行动:美化环境、营造社区、
建构公德心培育和人性成长的社会场》

于海教授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于海教授将社区花园中“花园”的空间层面和“社区”的人性层面进行结合,强调社区花园行动不仅是营造环境,更是营造居民公德心培育和人性成长的社会场。

《问题导向的老旧社区改造:

重新发现需求与观念的关系》

李迪华教授

来自北京大学的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李迪华教授通过录制视频,以一些北京的社区故事为切入点,强调了改变绿地情感化、增加活动和社交的开放空间、加强基层治理和参与式营建等改善社区生活和社会治理的方式。李迪华教授结合相关研究和实践经历,强调了社区花园的文化治理、需求治理、活力治理和层级化治理,探讨了社区花园和社区规划绿色微更新的网络化建构。

《社区花园绿色微更新的社会治理网络化建构探索》

侯晓蕾教授

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侯晓蕾教授通过录制的视频,结合相关研究和实践经历,强调了社区花园的文化治理、需求治理、活力治理和层级化治理,探讨了社区花园和社区规划绿色微更新的网络化建构。

《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

参与式社区规划的实践与探索》

张忠格主任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社区管理办张忠格主任以政府的视角,从治理政策和系统性机制层面出发,以东明路的参与式社区规划项目和举办的“花开东明缤纷社区”首届东明路街道社区花园节为例,讲述了东明路街道推进参与式社区规划时经历的发展阶段和人民规划师梯队的形成过程。

午餐后,四叶草堂联合发起人魏闽老师作为花开东明社区花园节主会场总设计师及三林苑社区更新总设计师,带领参会嘉宾参访东明路街道社区花园节的凌五社区主会场和三林苑社区的全国大学生首届社区花园营造竞赛分会场。主会场全民参与的热闹氛围和分会场合作共建的社区花园都让参会嘉宾对东明路街道推进的参与式社区规划成果感到欣慰和惊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B

社区花园和社区规划的制度性保障

主持人:王静老师


《社区规划中的跨部门协作机制探索

——以南宁老友议事会为例》

王静老师

萝卜(北京)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王静老师以其团队在南宁进行的参与式社区规划活动“老友议事会”为例,讲述了参与式社区规划在实践过程中的细节方案和运转机制。

《社区规划的行政策略演变》

王本壮教授

因疫情无法来到现场的台湾联合大学建筑系的王本壮教授通过视频分享了台湾地区的社区管理组织方面的问题和经验,提出了社区规划在不同阶段的“工作圈模式”、“滚动式计划模式”和“沙盒实验”等相关概念,并介绍了情景模拟和智慧空间等前瞻性社区规划方法。

《基于社区花园的参与式社区规划

系统化与网络化建构》

 刘悦来老师

刘悦来老师作为东明路街道参与式社区规划项目的合作总负责人之一,从东明路社区花园的实验项目出发,介绍了东明路街道和四叶草堂在建设网络化的社区花园过程中制定的系统性参与性社区规划机制和人民社区规划师制度。

圆桌对谈

在对谈环节中,王静老师作为主持人,和于海教授、沈春雷书记、杨光炤老师以及刘悦来老师就社区规划师的职能、意义和制度优化进行探讨。沈春雷书记从管理角度认可了社区规划师制度的人文情怀,从系统层级方面提出了深化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宝贵意见;杨光炤老师以自身经验为基础,强调了社区力量和专业力量的结合,同时也提到了在西安推进参与式社区规划中的问题和矛盾;刘悦来老师在对谈中将社区规划师定义为一种价值观选择,同时也与沈书记就政府管理和系统性机制进行了交流;于海老师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社区规划师不仅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社区生态,更是社会治理和社会发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C

公共空间的系统性规划和社会网络构建

主持人:吴楠(阿甘)老师


《基于高品质社区生活的休闲生活圈规划研究》

金云峰教授

来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金云峰教授从“休闲生活区“规划制度研究出发,讲述了在打造”15分钟生活圈“时,共创共建的社会治理模式如何推动形成新的社会网络关系,提出参与式社区规划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中的重要性。

《儿童友好的参与式社区花园系统化建设》

赵迪教授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主任赵迪教授以天津的参与式社区规划实践经历为基础,提出了参与式社区规划在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中的作用,分享了其团队在进行儿童参与社区建设时提出的系统性机制和工作坊框架。

《广州种植社群网络的观察与启发》

李自若老师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的李自若老师则从种植社群的角度分享了广州和佛山地区的社区花园营建经验和种植社群网络的形成过程,强调了在参与式社区规划中如何基于市场和社群的需求平衡和共享各类资源。

《在社区花园中构建丰盈的精神家园》

魏闽老师

四叶草堂联合发起人魏闽老师在发言中表达了对“社区花园精神“的思考。魏闽老师认为,社区花园精神是延续参与式的民主精神,是传承在地化的、质朴的生活美学,也是构建共识、共生、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

《依托于公共空间的社区社交网络建构

—以南京翠竹园社区为例》

吴楠(阿甘)老师

南京互助社区发展中心理事长吴楠(阿甘)老师以其参与组建的网球俱乐部的发展故事为切入点,分享了如何依托于公共间进行社区社交网络建构的经验,强调了公众参与在构建社交网络中的重要性,并对现下东明路开展的参与式社区规划表达了信心和祝愿。

圆桌对谈

在对谈环节中,吴楠老师、金云峰教授、赵迪教授、李自若老师和魏闽老师就研究和推进参与式规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式进行了交流探讨。李自若老师提到,专业团队与居民的交流方式很重要,只有站在居民的角度用他们的逻辑进行沟通才能达到有效的成果。赵迪教授认为,推进参与式规划的过程中,社会参与的主动性和专业化培训是两大难题,需要通过更加系统的社区规划师培育制度进行改善;吴楠老师提出,少量多次的改变能够一定程度上鼓动群众参与激发主动性。金云峰教授以社区景观的不同阶段发展为例,认为景观设计需要配合不同阶段的社会需求,才能打造适应现状的高质量生活;魏闽老师表示,社区花园不仅仅是种植的场所,也是人发生各种美好场景的场所。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参与者多少,都是一件值得做下去的事情。


03

总结与展望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葛天任教授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并用价值、培育、社区、共治、民主五个关键词概括了本次研讨会的核心内容。表达了从花园建设到未来建设的展望,以及对当下参与式社区规划在上海东明路街道实践过程的充分肯定。

葛天任教授

结语

本次研讨会的核心内容是如何以社区和街道为单元将社区花园打造成网络化的建构体系;如何将参与式社区规划进行系统性整合和发展,并在当下全国社区花园分布网络的基础上,以东明路街道的社区花园网络构建经验为基础,发展全国范围内的参与式社区规划网络体系。

本次研讨也会为理论实践和管理经验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并将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城市迈出关键的一步。

会议合影



主办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

承办单位

同济大学景观学系

同济大学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

四叶草堂


*本研讨会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编号51978480)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宜居东明人民社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