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大连能让2万人聚集
作者|丰臻
有一个画面很值得被提及,甚至有些刺痛感——2022年8月18日,近2万球迷聚集在大连普湾体育场看台上玩起了人浪。没错,人浪!疫情持续将近3年,日常生活的普通一幕变得珍贵。
可是话说回来,我们需要它更日常,而不是更珍贵。我们的疑问是,为什么现在大连可以允许球迷入场看球,而中国其它城市却不可以。
当然,这其实是三个问题。其它城市为什么有其它城市的普遍性?大连足球有什么特殊性?其它城市该不该学大连,能不能学大连?
时隔2年半,中超联赛近期恢复了主客场赛制,但迫于各个城市不同的防疫需求,一些俱乐部无法拥有真正的主场,比如北京国安、上海申花、天津、河北、深圳等球队,只能暂时把主场放在外地。北京有北京的特殊原因,上海有上海的特殊原因,环京地区有环京地区的特殊性。甚至挨着香港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圳都有其特殊性,它在经济上不能承受疫情封控的代价。
但外地“主场”就意味着封闭。北京国安的待遇是最好的,他们把主场从封闭的海口赛区调整到了的山东日照。因为国安的到来,日照那座漂亮的专业足球场突然被全国球迷所知晓了。但,根据最新的防疫政策,国安的日照主场不允许球迷入场。
也有一些城市批复了主场申请,比如广州、济南、梅州、武汉,但要么全面禁止观众入场看球,要么不对外售票。梅州和武汉有少许球迷在现场观赛,都是俱乐部以“邀请观赛”的形式入场的,官方说辞是便于管理。
严格意义上,除了大连,只有河南嵩山龙门俱乐部所在的郑州,地方政府对开放球迷入场持积极态度,他们允许开放30%的看台,尽最大的努力为主队营造主场氛围。8月上旬,河南队回归主场取胜之后,河南省委机关报《河南日报》还曾专门撰写一条评论文章为中超开放主场观赛鼓与呼:“在中国足球整体仍陷于低谷,疫情阴霾还未完全散去的当下,一场荡气回肠的比赛,不仅让大家重新找回了绿茵场上休戚与共的归属感,而且让大家感受到了大型赛事中科学防控的安全感。”
如果全国各地都有这种意识和讲究,那挺好。可惜并非如此。向来以保守形象示人的中原地区反倒在这个问题上比沿海地区更加开明?恐怕不能简单这么理解。更不能把它理解为一个巧合。
抛开北京不谈,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成都等经济重镇,地方政府考量的头号命题是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平衡。尽管这些地方近期几乎都没有爆发较大规模的疫情,但地方政府希望不要让疫情风险影响经济,所以经济之外的东西大概率会被忽略。中超联赛的主场经济,算不算得上是经济?这是个尴尬的问题。
城市生活里聚众的场合有很多,公共交通和商场餐饮是“刚需”,很多容量几百人的室内音乐演出在正常进行的,电影院是正常开放的,但同时,中超主场封闭比赛。在中国,显然文化、演出产业比体育产业更贴近公共生活。体育赛事聚众人数更多(动辄上万人),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却更低,它涉及的产业链很短且很窄。这就导致了疫情下中国体育产业在各大城市的经济生活里处于最边缘的位置。
现在,地方政府依然不愿意冒风险为市民提供一种体育生活方式。在官方语境里,如果“非必要”有一个先后顺序,那么职业体育赛事排在靠前的位置。
可是河南队和大连队的主场为什么能特殊?武汉近期疫情控制得很好,武汉三镇作为中超领头羊,依然得不到开放主场的批复。武汉为什么不能学郑州和大连?各地方的策略和担当必然存在区别,但这或许并非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细看河南和大连的股改结果,不难发现:这两家俱乐部现在不只在足球经济的范畴里,他们有相当一部分“政府足球”色彩在其中。
中超这些民企俱乐部里,河南建业在去年年初率先完成俱乐部股权结构改革,改名河南嵩山龙门足球俱乐部,原本建业集团100%控股的格局变成了郑州市人民政府40%、洛阳市人民政府30%、建业集团30%。也就是说,这已经是一家地方政府资源主导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了。郑州政府对它的态度,跟广州政府对恒大集团100%控股的广州队的态度肯定不一样。
大连人俱乐部的主场之所以比郑州更热闹,因为地方政府主导的色彩更浓。
今年3月份,原本由民企万达集团主导的大连人足球俱乐部发布公告,万达承诺承担俱乐部的全部历史债务和未来三年的俱乐部、青训运营费用,同时全面退出俱乐部的管理。“往后由大连足球改革发展工作组组建管理团队接管俱乐部,对俱乐部进行全权管理,积极探索具有大连特点的足球改革发展新路径。”
由地方政府主导成立足改小组的城市不多,其中真正迅速完成了俱乐部股改的城市就只有大连一家。据了解,大连的足改小组组长是刚刚升任大连市委副书记的李鹏宇。俱乐部负责人、大连体育产业集团董事长桂冰近期曾表示,恐怕没有一个城市会像大连这么重视足球。大连足改小组甚至公开提出了一个概念:“人民足球,政府负责”。
李鹏宇此前主管大连金普新区的工作。所以,金普新区的普湾体育场里有近2万观众统一穿着蓝色T恤入场并整齐地做起人浪就更不是偶然了。
很多城市的体育羡慕大连、郑州的球迷可以进场观赛过正常的体育生活,这是当然,大连和郑州的做法值得借鉴。不过眼下,中国足球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疫情之下民企足球的仓皇无助,大家不得不向往更可靠的国企足球和政府足球,这局面比起能不能进场看球或许更让人担忧。
“人民足球”是个好词,要看怎么理解。人民足球不完全等于政府足球。中国足球肯定需要政府扶持,但也不能全靠政府扶持,这个平衡实在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