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息肉恶变前,给了你10年时间!这10年里,谨记12字



你知道么?临床统计发现,在接受肠镜检查的人群里,有15%的人存在肠息肉。息肉是啥?它很危险么?



通俗地说,息肉是长在黏膜上的“肉疙瘩”,上到鼻腔,下至直肠,但凡有黏膜的地方都可能长息肉。多数肠息肉是良性的,不过这四种“面孔”的息肉就需要警惕了!


大小超过2厘米



趴在肠壁上的息肉



多个息肉同时出现


一两个息肉癌变概率不高,数量越多越危险。


遗传性息肉


某些息肉的发生与遗传有关,有肠癌或者肠息肉家族史的人要特别关注。



原则上,年龄在40~74岁的居民,都属于肠息肉及结直肠癌的筛查人群。所以,如果你年过40,就该去做个肠镜了。

即使没有明显不适或异常,也建议50岁以上者去做一次肠镜;如家里有患肠癌的亲属,最好40岁甚至35岁就开始筛查。


肠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符合以下任何一项即为肠癌高危人群:


  • 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有结直肠癌史;


  • 本人有癌症史(任何恶性肿瘤病史);


  • 本人有肠道息肉史;


  • 同时具有以下两项及两项以上者:慢性腹泻(近2年来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在1周以上)、慢性便秘(近2年来便秘每年在2个月以上)、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等。



息肉恶变前,给了你10年时间


95%左右的肠癌是由息肉恶变而来。控制和预防息肉癌变其实很简单,因为它发展过程十分缓慢,至少需要10年,甚至二三十年。


近50%的大肠癌是可以预防的,只需记住这12个字——调整饮食控制体重、运动锻炼。具体怎么做,看看这四点:


1尽量避免便秘


长期便秘患者肠道内存在大量干结的粪便,可持续刺激直肠黏膜,造成慢性炎症,久之可能引发肠息肉。


  • 便秘者可以通过每天定时蹲便,培养排便习惯,久了会形成条件反射,到了时间就会产生便意,胃肠道也会出现推进性的蠕动。


  • 上厕所最好不要带手机,无论蹲厕、坐便,如厕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有便秘的人不宜超过10分钟。


2多运动,减少久坐


适当运动可增强胃肠蠕动,加速粪便排出体外,预防息肉的形成。


改变久坐不动的状态,每周运动3~5次,每次至少30分钟,慢跑、健步走都是不错的方式。



3重视孕前检查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患者,有很大可能会将疾病遗传给后代,有家族史的女性,可以在孕前做一次肠镜筛查。在孕期,做好相关检查(如染色体检查)可以预防下一代出现相同疾病。


4过点“苦”日子


预防肠癌,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推荐了一个方法:饮食不妨“苦”一点,守住“鲜、野、淡、杂”四字诀:


  • “鲜”多吃新鲜食品

  • “野”吃天然蔬果

  • “淡”就是少盐少油少肉

  • “杂”则是吃尽可能多的食物,不偏食



长期吃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食物,纤维素摄入较少的人,应立刻改变饮食习惯,保持饮食清淡,少吃腌、熏食物,不吃发霉食品。


需要提醒的是,切除息肉后并非万事大吉,不可忽视复查。因为手术切除后,身体环境没有改变,遗传因素也不会改变,息肉仍有复发的可能。多久复查一次没有硬性规定,建议遵医嘱。


来源:生命时报


精彩往期推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一图读懂国人头号“健康杀手”——心血管疾病



糖是万恶之源吗?糖尿病六问!教你管好“甜蜜的负担”



每18个癌症,就有一个是「喝」出来的!这个“健康建议”专坑中国人


欢迎您转发、点赞、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