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产业加速打开成长空间
报告分析师:耿琛
▌激光行业:技术及产品导向型产业,长期受益技术本质持续渗透
激光产业链概况:融光机电为一体,下游需求广泛而分散。
行业上游为激光器及其所需的光学材料、光学元器件等,决定了激光设备的性能与成本。
激光晶体及光学元器件市场发展平稳,福晶科技为激光晶体龙头,II-VI是领先的光学器件厂商。
激光器市场竞争激烈,国外以IPG、相干为代表的厂商占据了较大份额,尤其在高端领域;国内以锐科激光为代表的厂商近两年发展迅速。
激光加工设备的代表厂商有通快、大族激光、华工科技等。
行业下游应用广泛而分散,涉及电子制造、工业加工、通信、医疗美容、科研、服装纺织、军事、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及船舶制造,仪器仪表等领域。
激光行业市场规模整体维持增长态势,激光加工设备占比扩大。
据OFweek数据,全球激光器市场规模从2012年87.3亿美元到2017年113.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5.35%,2017年同比增速达8.9%,预计未来仍将保持10%左右增长。其中2017年全球工业激光器市场规模约为50亿美元。
在品类繁多的激光设备市场中,我们重点关注与激光加工设备相关的市场。
2017年全球激光加工设备市场规模约为170亿美元,国内市场规模约为全球的33%左右,即56亿美元左右。在应用领域中,材料加工与通信占比最大,分别高达41.3%和35.2%,且近年来材料加工占比不断扩大。
激光行业高技术壁垒的特点加速技术、人才和资本等优势向头部集中。
激光行业马太效应明显,龙头的优势一旦形成,与其他厂商差距往往会拉开。
从国外激光厂商的发展史可以看出,龙头往往先是以雄厚的技术积累和产业链整合能力为基础,而后通过系列收购不断完善技术和产品布局,最终在细分领域可能形成寡头垄断局面。
OFweek与StrategiesUnlimited提供的市场规模与份额数据推算,当前全球工业激光市场(含激光器、激光设备等)规模约在200亿美元以上。
根据各厂商2018年业绩指引与估计,从行业整体的集中度来看,激光市场前5大厂商约占51%的市场份额。
回顾2009年至今全球激光产业龙头近10年季度数据,产业规模整体呈周期性波动向上趋势。
以IPG、相干、大族、华工为代表的海内外龙头公司季度营收稳步上行;另一方面,季度同比数据显示全球激光产业规模历经09H2~10H1、17H1~18H1两次较大幅度提升后,目前受工业制造宏观周期、终端产品创新周期、中美贸易战等多因素叠加影响,当前产业仍处于相对低迷阶段。
▌激光技术:宏观加工及微加工需求,工业自动化升级优势选择
自上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激光以优良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通信、医学、科研、军事等领域,催生了各领域的工艺升级。
激光器是激光设备的“心脏”,能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切割效率、切割质量、使用寿命等,约占激光设备成本的30%-60%。
激光器的主要构成是激励源(又称泵浦源)和工作物质,分别用于提供能量和创造条件、放大并保持激光。谐振腔能使激光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和相干性。
关注乐晴智库 ( 网站:www.767stock.com,公众号ID: lqzk767) 获取更多深度行业研究报告。
激光器可以从多种不同的维度分类,常见是按工作物质分类:
有固体、光纤、气体、半导体激光器等;按输出波长分类,有红外、紫外、可见光(主要为蓝光、绿光)激光器等;
按功率分类,有高/中/低(大/中/小)功率激光器,但不同工作物质对具体功率大小的定义不同;
按脉冲宽度(即脉冲时间长短、频率)分类,有皮秒、飞秒超快激光器;按激励方式,有光、电、化学激励等。
按激光器类型划分,我们重点关注成长性较好的光纤激光器,据OFweek数据,目前其市场份额最高,达36%以上。
在材料加工细分中,打标的规模增速逐渐放缓,而微加工和高功率加工近两年增速显著。
▌国内市场:价格下行推动渗透加速,聚焦从高功率产品到新兴应用领域的国产化趋势
国内龙头实力渐强,国产化替代为其发展提供成长空间。
近几年国内厂商的技术进步显著。以光纤激光器龙头锐科激光为例,其6kW以下产品性能已接近国际领先水平,并具备更高性价比。
再以国内光纤激光器市场为例,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按销售台数计),2017年国内光纤激光器低功率市场已基本实现国产化(97%),中功率市场国内企业略占优势(60%),而高功率市场国产化率十分有限(11%),也将成为未来国内光纤激光器企业重点攻克的方向。
国内切割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焊接市场也有望兴起。
由于国内传统制造业相较于欧美在质量、精度、复杂程度上都较低,基于期初投资成本的考虑,许多下游厂商不会考虑改用激光工艺。
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未来对生产工艺的新要求将促使激光工艺的渗透率不断提升。
以车身焊接为例,欧美厂商的激光工艺渗透率已达到80%以上,而国内仅有20%左右。此外,新能源电池需求的增长也将促使激光焊接市场的兴起。
▌激光器:中高功率激光器本土化趋势延伸,关注原材料自制率、大客户拓展、产品升级等关键竞争要素
中高功率激光器本土化趋势延伸,关注原材料自制率、大客户拓展、产品升级落地等国产替代关键竞争要素。
国内光纤激光器市场来看,中小功率领域国产厂商依托性价比及服务响应等优势已基本占据主力地位,成本及产品价格逐步平稳,18H2以来需求偏弱态势下,中高功率领域产品作为海外龙头核心利益区间,价格竞争逐步加剧。
当前时点展望,未来国产激光器厂商主要聚焦点在于:原材料端来看,对比海外龙头,国内龙头厂商锐科等各环节原材料自制率及产能仍有充分提升空间;
产品规格来看,受益于价格竞争,未来国内3300W及以上中高功率领域激光器出货量有望边际加速提升;
产品类型来看,关注龙头厂商半导体激光器等新品拓展及客户端进度。
我们认为,激光器国产化趋势已经确立,但需求偏淡态势下,中短期应当跟踪下游订单边际改善迹象,同时关注海内外龙头厂商为争取份额可能采取的价格竞争策略,以及产品升级叠加原材料自制率提升下的毛利率走势。
▌激光设备:新兴应用成长,全球竞争格局悄然生变
受需求波动、贸易战等因素影响,上半年以来下游工业企业资本开支逐步收缩,叠加消费电子、面板等小功率领域受制于创新乏力或扩产周期拉长,龙头公司同比增速及预期指引放缓。
当前时点,谨慎展望19H1之后切割设备市场同比改善,中长期看伴随规模成本降低,焊接设备有望接替切割市场,延续中高功率设备市场成长性。
对国内设备厂商而言,EV、OLED、半导体等新兴领域需求有力拓展增量空间,同时LED、PCB配套自动化设备亦可打开细分领域天花板,受益于本土大厂扩产规划逐步落地,19年有望继续成长;
消费电子领域来看,19年虽仍为智能机创新小年,整体市场或相对平稳,但以AppleWatch为代表的另类消费电子市场表现有望亮眼,同时我们可相对乐观展望20年消费电子创新大年,5G所带动的内部及外观件的变化对小功率激光设备的拉动。
我们认为,回顾过去十年,激光产业市场规模虽历经多次短期波动,但中长期看仍呈显著上行趋势,作为先天性具备自动化配套能力的加工设备,伴随成本及价格下行,下游汽车、EV、管材加工等切割/焊接应用有望加速渗透,打开成长空间。(报告来源:华创证券)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获得2019年荣誉会员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