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蜕变为“城中景”,宝山居民还将迎来家门口的大公园
搬进新房半年多了,李兆晨对这个家是越看越欢喜。115平方米的三室两厅,南北通透,一家三口住着宽敞舒适。站在11楼阳台眺望,能看见小区一侧华师大二附中宝山新校区现代化的校园,也能看见杨泰路东侧,他曾经生活了大半辈子的那片土地。
日新月异,是李兆晨对那片土地的描述,也是其他杨行老街居民村民的切身感受。从2016年7月杨泰路西侧(西街村、东街村)等地块“城中村”改造项目先期获批,到2023年9月首轮旧改最后一块动迁安置房完成分房,数以万计的老杨行告别了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的低矮旧宅,搬进拔地而起的崭新高楼,实现回迁。
眼下,随着宝山区杨行镇老集镇“城中村”第二轮改造的持续深入,更多居村民将受益于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完善。当“城中村”蜕变为“城中景”,每一景,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新生活的期盼。
住得舒适心情舒畅
旧改前,杨行镇组织人手拍摄了许多老集镇“城中村”的照片,集结成册取名为《老街印记》。翻开相册,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密密麻麻的老式民房,以及错综复杂、店招店牌密布的羊肠小巷。
老街有过繁华的过往。可随着杨行镇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外来人口导入,老街的承载能力越发不足,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治理难度极大。居住在那样的环境,人们怨声载道。有人害怕刮风下雨,因为村里地势低、房子老旧,外面倾盆大雨,家里也会“水漫金山”。有人觉得不安全,村内居民、农民、企业等各类主体混杂而居,路网复杂,不但有消防隐患,哪家老人如突发疾病,救护车也开不进来。
李兆晨记得,旧改前,女儿每天下班都要他在大路口等候,汇合后再一起回家。哪怕是再熟悉不过的环境,一个女生夜晚独自走在昏暗的小巷,心里也难免感到害怕。
如今,他们一家不再“担惊受怕”。他们所入住的诚和佳苑是杨行镇首轮旧改中体量最大的动迁安置房项目,含20幢高层住宅及相关配套用房,总套数2220套。小区按照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配备了居民健身点、塑胶步道、儿童游乐园等基础设施,还设有篮球场、新能源充电桩、智能门禁。宽敞的地下停车库和人车分流的设计,给居民们留出更大、更安全的地面活动空间。
新小区的宜居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方面。在李兆晨印象中,以前住在老街上总是看到污水横流,走几步就有垃圾。而现在,小区有了完善的物业服务,把楼道、电梯、垃圾箱房、绿化草坪等公共区域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怕住户集中装修阶段也不会觉得乱糟糟,住在其中心情舒畅。“老邻居们都说,住上新房了,我们不仅要爱护好小家,也要共同维护好这个‘大家’。”李兆晨说。
家门口就有大公园
住房之外,老集镇“城中村”改造核心区域的教育、道路、绿化、商业等公建配套设施也不断完善,提升着居民的获得感。
杨行镇老集镇“城中村”改造指挥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首轮改造共建设完成5条道路,包括杨桃路、规划二路、月城路、铁和路及湄宝路;3所配套幼儿园共2.2万平方米,包括绿龙路南侧幼儿园(七色花幼儿园)、宝杨路南侧幼儿园、绿龙北幼儿园;8个公共绿地及生产防护绿地共17.4万平方米。
正在进行的二期改造,随着湄浦、杨北地块的整体开发,将有三所学校在该区块落地。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标准建设的教育“三件套”将为适龄学生就学实现一站式“换乘”。作为蕰川社区的首个动迁安置房项目,蕰川社区05B-05地块于今年8月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提供约800套动迁安置房。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在推进过程中依托信息化平台和极简审批模式,顺利达成“出让即获批”,为动迁村民加速回迁创造了良好条件。
最近,李兆晨又听说了一个好消息,家门口将新增一个大公园。公园里有草坪绿地、亲子活动区、文化健身区等功能区域,满足周边居民、学生等不同人群的需求。“我每天要走2万步锻炼身体,现在是往北走到白沙公园打个来回,以后只要过个马路就到新公园,更方便了。”
往期推荐
和胡歌一起来宝山滨江感受独有的视觉盛宴吧!
上海伊敦康得思酒店开业!背靠亚洲最大邮轮母港!
“2024吴淞口论坛”(SICS)将于11月7日至9日举办
编辑:李楠
资料:上观新闻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