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视聚焦青山棚改工作,再现工人村街安居梦

从这里看青山 美丽青山 2023-03-10


《安居中国》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生动展现70年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住房保障工作走过的非凡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摄制的四集系列专题片《安居中国》于10月8日至9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播出,每天播出两集。

其中,系列专题片《安居中国》的第一集——《房子里的中国》展现了青山工人村街棚户改造的骄人成果,摄制组以故事展现的形式,讲述了78岁的武汉市民吴传发一家六口的故事。当时一家曾住在一间只有18平方米的小屋内,老父亲只能睡在厨房临时搭建的铺位上,华中地区最大的棚户区曾经是“蚊蝇满天飞,老鼠到处跑”,随着棚户区的华丽蜕变,吴传发一家从低矮狭小的老房子搬进处处阳光的高楼,圆了他们的安居梦。


《安居中国》第一集《房子里的中国》青山片段


此外,该集还讲述了从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并通过不同时期普通百姓的亲身经历和时代记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一目标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艰辛探索。


《安居中国》第一集《房子里的中国》完整版


◆ ◆ ◆  ◆ ◆


这是一个建设的年代,高耸的吊塔、忙碌的工地,见证着城市的生长,也寄托着无数家庭改善居住条件的梦想。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这句平实而深情的话语,在今天的中国,人们早已耳熟能详。棚户区改造是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如何让低矮拥挤的棚户区重新焕发活力,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攻坚方向。

从蜗居到择居,一夜之间,住房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存在了60年的工人村彻底变了样。


棚改新貌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看看

华中最大棚户区变身记吧~

在武汉青山,有这样一个地方,她伴随新中国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而生。


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为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确立了156个重大工业项目,其中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武钢选址武汉青山。


1955年起,10万大军云集青山,建设“共和国钢铁长子”武钢。“先生产,后生活”,建设者们不讲条件,住进简易工棚,铸就了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青山之魂,演绎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传奇。


1949到2019,70年岁月峥嵘,70年沧海桑田。在武汉青山,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他们是新中国建设的参与者、祖国繁荣的见证者。他们同样见证了青山的发展历程,目睹了她的沧桑变化,见证了一座老工业基地的蝶变……



华中地区最大棚户区

脏、乱、差、挤是“集体记忆”


上世纪50年代,为支援武钢建设,全国各地青年云集青山工人村,在此搭建了大量简易棚户住宅,并安家落户。


后来,工棚越建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工棚变得破旧不堪,青山工人村渐渐成为武汉乃至华中地区最大的棚户区,常住居民达1.3万余户。


当年的工棚,大多由青砖加石棉瓦搭建而成,房屋质量差,户均面积小,配套不全。这些工棚高不过两米,进门要低头,里面阴暗潮湿,白天也要开灯。



脏、乱、差、挤是他们的“集体记忆”。


“那时,工友们都是一家老小四五口人,‘蜗居’在十几平方米的板房里,厨房也要用来当卧室。每天早上,公共厕所前就会排起长龙;一到傍晚,家家生炉子,户户冒油烟,消防隐患很大。”回忆过往,在棚户区住了30多年的丁金华有“四怕”:一怕下雨房子到处漏水,二怕电线老化起火,三怕自来水管爆裂,四怕道路泥泞出行难。



地势低洼、房屋破烂、道路泥泞,污水横流,烟尘漫天……落后破败的居住环境,当时的青山工人村成为武汉的“贫民窟”。


工人村有多破旧,1989年“进村”的龚爱华,深有体会。


当时在云梦医院工作的她,不会忘记第一次随丈夫搬进工人村9村的“火车皮房”的情景:一扇门进去一团漆黑,开灯后,看到三户人家一字排开,潮湿、闭塞,窗户难透气,下雨屋里到处漏。当时的她心里一凉,最让她难受的是,“火车皮房”没有厕所,大冬天,大伙排队上公共厕所的经历,让她终生难忘。



她万万没想到,大武汉竟然还有这样的地方,连云梦医院的条件都比不上。为此,龚爱华后来还“哭了好多次”。


70岁的夏发,笑称自己是“棚二代”,“我五六岁随父亲来青山,一住就是五六十年,直到后来搬进了青康居小区,自己和父母在棚户区居住了一辈子。”工人村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每天出门大伙都灰头土脸。“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走一脚泥”。


那时的工人村,周边有四个大工厂,白天一生产,烟尘四起,环境十分恶劣,加上每天工人村周边马路上,奔驰忙碌的货车带起的粉尘遮天蔽日,一些人因此患上了尘肺病。


艰苦奋斗苦中有乐

彰显共和国工人精神品质


那时的人们物质贫乏,却又不为这种贫乏焦虑,对于在这里住了一辈子的棚户区居民来说,他们对这片土地既期待改变,又对她保有最深沉的眷恋。


今年70岁的张有明,是一名退伍军人,他82年转业来到青山,一家5口居住在27平米的房子里,妻子没有工作,全家的开销全靠他一个人的工资支撑。但后来他去汉口看一朋友,发现朋友一家3代4口人,居住面积还不到10平米,相比之下,张有明自己感觉还“过得去”。


尽管苦,但在工人村的居民眼中,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厨房,几家几户共用一个,再后来,在自家房子旁边搭建一个;没有厕所,自家准备痰盂,便盆,天亮再去公共厕所,减少排队等候。



70岁的何远斌,印象最深的是每年重点工作——抗洪!每逢大雨,街道办都安排人通知各家各户“抗洪排涝”,有一次工人村积水最深处甚至达到了1.8米。不少居民跟洪水打起了“游击战”,积水一来,先搬去了单位办公楼暂住,等水退了,再搬回来。


有一年暴雨,张有明在家门口附近路上,捡到过两条喜头鱼,拎回家给孩子们添了一道美味。



1974年,我国从国外引进的最大项目之一,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破土动工,全国建设者会师武钢进行“〇七”工程大会战,从此我国薄板材料进入自主生产时代。


汽车兵出身陈金汉,参加过“〇七”工程大会战。在那个如火如荼的大建设时代,“当时国家底子薄,没有太多力量照顾到民生,但是,工人们不讲条件,先生产,后生活,把生产放在第一位。”


就是依靠住在“贫民窟”的工人,武钢从无到有,“共和国钢铁长子”横空出世,历经了“三次创业”茁壮成长。


工人村的人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工厂与自己简陋的棚户房往返;在脏乱的街道,菜市场里计算着柴米油盐;在灯光昏暗的桌前共享晚餐时光……



至于孩子们,在弄堂一般狭长的房子间隔里追逐嬉戏、掏鸟窝、钓鱼、打玻璃珠……生长在简陋的环境里的他们也有着最简单的乐趣。


“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买东西都要靠各种票,房子更加不敢奢望,现在想想,在棚户区的这几十年,不知道怎么过来的,也没觉得有多苦!”张有明回忆说。



一步跨越70年

青山棚改圆了“安居梦”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大武汉日新月异。住在工人村棚户区里的建设者们却日益面临居住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之痛。


“安居”是“乐业”之本,一砖一瓦,为百姓筑起的不仅是遮风挡雨的房子,更搭起奔向幸福生活的希望,工人村期待蝶变。



2007年4月,青山棚户区改造终于正式启动,至2016年7月,在青山工人村棚户区原址,共建成青宜居、青和居等5个安置房小区,近1.7万套安置房。历时10个寒暑,1.3万多户棚户区居民全部搬迁新居。


一排排高楼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如今,来到棚户区旧址,曾经简陋低矮的棚户区蝶变为环境优美、设施齐备的现代化高楼。青宜居、青和居等新建安置小区环境优美,配套齐全。漫步在绿树掩映、鸟语花香的社区小道上,心绪难平,让人不禁感叹,沧桑巨变,恍如隔世。



“搬家那一天,不晓得几高兴……”带着自己残疾的妹妹,在棚户区住了30多年的丁金华(中),回忆说。“原以为要在棚户区住一辈子,没想到老了还能住新房,还能跟老邻居们一起开心地生活。真的要感谢共产党,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



各个新建安置小区,还依据棚户区居民的不同需求,设计了40余种不同户型。所有的新房,都使用了环保涂料,安装了节能灯具、节水马桶,房内光线充足,南北通透,拿了钥匙就能入住。


一家人挤在20平米棚户里,一住就是28年的王浩元老人告诉记者,“搬迁后,我们老两口住80平米,跟以前比,简直是鸟枪换了火箭炮,短短几年,能让工人村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只有共产党能做到!”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70岁的胡付珍与街坊们正在练习大合唱,“这首歌唱出我们的心声,我们一定要练好。”作为棚改的亲历者,曾当过三届人大代表的胡付珍,感慨颇深,“青山工人村70年变化,最主要的还是2007年,棚改启动后的这十几年,原地回迁后,大家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十几年变化,让大伙感觉一下跨越新时代。


2018年4月,工人村的居民再次沸腾了!这一幕很多人永生难忘!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来到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街,“总书记询问棚户区项目建设,了解我们的生活情况。”许多居民对一年多前的那一幕场景,记忆犹新。



党建引领

打通“最后一公里”


“出棚进楼”后,工人村周边环境,也褪去旧貌,完成蜕变与新生。


青山港、二号明渠、一号明渠进行了海绵化改造,水生植物点缀两岸,呈现出自然美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新去处,昔日的臭水沟变身居民口中的“东湖绿道”。



短短70年,青山的戴家湖却经历了“三生三世”,从湖变成粉煤灰山,如今戴家湖再次被“复活”,成为了武汉生态修复、绿色发展的典范,2017年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目前,公园二期建设已雏形初现,正在加紧打磨细节,武汉地铁5号线即将修到小区门口,以后坐地铁一个小时就可以逛遍武汉三镇,曾今的“荒五里”,如今变成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宜居社区。



环境好了,爱唱歌的“老棚户”夏发每天提着充好电的便携式音箱,走绿道,串公园,在他住了一辈子的工人村附近,总能听到他和好友的歌声,“我年轻时就爱唱歌,如今住的好,环境好,心情就好,心情好,我更想唱歌。”


以前,由于出行困难,工人村生活非常不便。如今在还建房周边,大大小小的超市、菜场、银行、药房随处可见,学校、医院等配套齐全,家住青惠居的吴玉香告诉记者,自己生活所需,15分钟都可以转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有舞蹈室、书画室、放映室……配套比一般武汉的一些新商品楼小区,还要方便。


棚改不仅要让居民从低矮破旧的房子里搬进高楼大厦,更要把“小家”建好,“大家”才更和谐。


由于原来工人村居民,低收入、困难群体多,老年人集中,居民结构复杂,居住环境的更迭没能改变一些陋习:楼道里乱堆乱放、生活垃圾往楼下抛、邻里矛盾多……


好端端的新小区又变成了“脏乱差”?


这里的居民不愿意、不答应!


关键时刻,还得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引领作用,让社区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



街道社区形成了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为组织体系的基层党组织体系。社区“小事”汇聚成社会共治力量的一个个支点。



居民回迁不久,街道、社区就发动党员志愿者和居民骨干成立了一支500多人组成的“天天敲门组”,上门关爱空巢、孤寡老人,帮他们买菜做饭、陪他们聊天排解寂寞,还可以调解邻里矛盾纠纷;寒暑假,街道、社区成立的“四点半学校”,受到学生、家长的热捧;邻里有矛盾、有纠纷,到“顺顺吧”坐一坐、聊一聊,就能顺心顺气;区职能部门“好样的工作队”坚持“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常态化下沉社区,补绿种绿,房屋维修,水务疏通等,解决街道社区解决不了的难题;小区楼下的“社区好味到大食堂”解决了一些独居老人和家庭吃饭难题,党员义务志愿者何远斌告诉记者,自己早饭、午饭都在这里吃,“饭菜干净味道好,对老人还有优惠。中午多买一点,晚餐也解决了,非常受社区群众的喜爱。”



一个个社区惠民小载体,解开了棚改回迁居民一个又一个心结,增加了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


9月12日中午,工人村街与新中国同龄的70位老一辈们欢聚一堂,“我与新中国同龄 我为新中国祝寿”工人村街开展的70年·70人·70岁生日宴活动在这里举行。



1949—2019,一个七层的大蛋糕格外引人注目,每一层蛋糕代表十年,也代表着一天比一天好的生活,70岁的张有明感慨地说,“我们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亲身见证了国家从弱到强,从无到有,从贫穷到富裕的整个发展过程,所以我们这一代人是很幸运的。”



眼下的工人村,人人摒弃陋习,人人文明守礼,军运会给武汉带来的变化,在工人村附近也得到了体现,建设十路“颜值”提升,独具工业文化“气质”,改善周边群众生活环境,助推青山高质量发展;独具青山工业文化的城市家具与修旧如初的老厂房相得益彰;耐候钢路沿石、迷彩交接箱为建设十路增添钢城迎军运元素……



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好让青山更加文明和谐向世界展示武汉的良好形象成为了历经沧桑巨变后工人村居民的新愿望


精彩推荐

国庆假期不出青山,一样乐翻天

火树银花盛世中华!昨夜,这一幕幕堪称世界奇迹

燃爆!泪目!祖国,生日快乐

燃!青山花式表白祖国70华诞,有你吗?

看!“华中最大棚户区”华丽变身!

出品:中共青山区委宣传部  青山区融媒体中心

来源:央视网、湖北日报

编辑:熊然然

投稿:qsmtzx@126.com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表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