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地图炮简史

2017-07-29 东坡兔 有意思网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勤劳智慧的人民群众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渐发展出了多种“人(贴)以(标)(签)分”的方式,以节约社交成本、丰富饭后谈资。


这包括处女座、直男、绿茶婊、国足等等,其中打击面最广、也最为群众津津乐道的当属 —— 地图炮



文明的河床有多厚实,地图炮的射程就有多遥远。


中国古代最早形成大面积地图炮迹象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群雄割据、百家争鸣,能言善辩的有识之士各为其主、互相骂战。


那时候民风尚淳朴,还没走到以“贱人”、“婊”发迹为宇宙级网红的时代,反倒有点像“在这里,分享你刚编的经历”的大V精英文化氛围。

(图片来自网络)


那个年代,是地图炮的黄金年代 —— 从萌芽到蔓延,地图炮遍地开花。


以毒舌著称的大V韩非子走上历史的前台,把地图炮的大旗插在苦心创作的每一个段子里,后世尊称他为“地图炮开山鼻祖”。


韩非子专怼郑国: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个人在家量好自己脚的尺码,到了卖鞋的集市发现忘了带尺码;回到家拿上尺码再去,集市已经散了,最后也没买到鞋子。哦,这是个郑国人。


这个嘲讽因循守旧、不知变通的段子从题目《郑人买履》就开了地图炮,被收录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


《韩非子》中还收录了这些故事:


有个人叫屈公,一听敌人来了,还没交手就吓晕了;等敌人走了,马上就活了过来。哦,这是个贪生怕死的郑国人。


有个人叫卜子,让妻子给自己做裤子,妻子问他做成什么样,他回答:“要和我的旧裤子一样。”妻子做好后,参照旧裤子上的破损,在新裤子上也依样弄出来。哦,这是个脑子不怎么好用的郑国人。


还是卜子的妻子,她去集市上买了一只乌龟,路过颍水的时候以为乌龟渴了,把它浸到水里,结果乌龟跑了。哦,这个叫卜子的郑国人好惨。


……


先秦时候,开地图炮的不止韩非子一个。《孟子》说宋国人揠苗助长;《列子》说宋国人“野人献曝”;《左传》说宋国人“尔虞我诈”……地图炮的火力集中在宋国身上。


导致后来市面上流传着段子:


“我给你讲个笑话”


“好啊,不笑不给钱”


“从前有个宋国人”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ps:当时的郑国和宋国都在今天河南境内。



(图片来自网络)


在大家都学会开地图炮的时候,为什么韩非子是鼻祖呢?这也是地图炮威力的关键:“弱水三千,重点黑一瓢”,不能把子弹打散,和一个地儿猛磕到底。


专业黑郑国三十年,韩非子的地图炮开出了专业、开出了高度、开出了水平;后来人家把这些地图炮编纂成集,放在自己的微(寓)信(言)公(故)(事)号《韩非子》上,分分钟10w+,以飨后世。


一言以蔽之,先秦时代粗略形成了“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和“宋国人真是哈哈哈哈哈”的地图炮格局。



在人人骂战的动乱年代,开地图炮尚且情有可原。到了汉朝大一统时期,地图炮仍然经久不衰,可见这种社交思维有多广受欢迎。


这一阶段,开地图炮的代表人物是司马迁,就是《史记》每个小章节末尾做总结的那个“太史公”。


如果说韩非子开了地图炮的先河,那司马迁便是将地图炮以规范的形式确定下来。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介绍当时中国各地物产、风土,没按捺住内心的freestyle,顺带把当时中国各地人的性格特点总结了一遍,为后世花样百出的地图炮定下基调


在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朴素唯物主义基础上,司马迁给不同地方的人画了一张脸谱,并以文献综述的严谨范式提供论据。


地图炮一开,文思滚滚来:


梁、宋故地的民风,因为尧、舜、汤诞生于此,故“其俗犹有先王遗风,重厚多君子”,而种、代故地,因为“地边胡,数被寇。人民矜懻忮,好气,任侠为奸”,谈到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余民,民俗懁急,仰机利而食”,西楚人则“其俗剽轻,易发怒”。


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杀伤力类似于:


十亿人民九亿骗、河南人是总教练;山东自古出响马、广东人吃福建人;湖南的两道名菜是青辣椒炒红辣椒和红辣椒炒青辣椒……


在两汉时代,区别于之前的“中心 —— 边缘”地理方位论调,每个区域的人都有了属于自己地域的脸谱和形象。



历史的长河缓缓流淌,关于地图炮的理论口口相传,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着它的内涵。


比如唐朝的柳宗元,“蜀犬吠日、黔驴技穷、粤犬吠雪”等均出自他的笔下。




地图炮并非一国特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图:中国人眼中的世界,图片来自网络)


(图:美国人眼中的美国,图片来自网络)


梅毒的命名可见一斑:在1530年意大利维罗纳医生吉罗拉莫·弗拉卡斯托罗将梅毒定名为syphilis之前,俄罗斯人称其为“波兰病”,意大利、波兰人、德国人称其为“法国病”,法国人称其为“意大利病”,荷兰人称其为“西班牙病”,土耳其人更狠,称其为“基督徒病”或“法兰克病”。


地图炮的背后是集体性刻板印象,是对内偏私、对外偏见的有力武器。



到了今天,地区间的发展差异明显,信息爆炸倒逼着人们压缩社交成本,用贴标签的方式认识他人成为一种心照不宣,地图炮的威力只增不减。


(图:上海人眼中的中国地图,图片来自网络)


东北人概括为“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吃烧烤”,有外人问“大哥,洗澡时金链子会在水上飘着吗?”,正确回答是“不会,会有一个专门的小弟负责捧着”;


山东人喝酒时对人说“好吧,换啤的”,大概等同于重庆人说“鸳鸯锅就鸳鸯锅吧”;


面对疑问,“听说你们天天打麻将”,成都人的回复是“对啊,政府按麻将评级给我们发工资”


河南人的口号是“犯我河南者,有井无盖”


……


这其中的地图炮或有调侃,但也不乏恶意的刻薄和标签。


面对地图炮,专栏作家顺手牵猴这样写:


“歧视源自偏见,而偏见就像盲人摸象,说明人类悲催的认知能力,而未必出于恶意。令人沮丧的是,你把自己看作个人,而你承受的目光却把你做了分类,归档到某种集体性的刻板印象。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像螃蟹一样,进化出可以向外探出的眼睛,以便自我反观。”


维吾尔族姑娘麦孜燕在《奇葩大会》上做了普适性翻译:


“我以前也觉得,

少数民族和汉族不一样,

但后来我发现了,

人类傻逼起来都特么一个样。”


“如果不能理解地图炮的历史,那就不能了解地图炮的未来”,地图炮的形成、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并且在可见的时间范畴里,也并不会消亡。


中国地图炮的发展历史悠久、原因复杂,反正也写不完,就到这儿吧。



—— 有意思互动 ——

 你见过哪些过分的地图炮?


值班编辑:怎么可以吃兔兔


- end -


推荐阅读


小时候追的剧,长大再刷想自戳双目

看电影那么爽的事,为什么要跟别人一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