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完,我陪爸妈去离婚

三十 有意思报告 2020-09-04



“有离婚的吗?离婚的先进。”

“有!”


在一堆小情侣中,爸妈突出重围,走进了民政局。

 

我等在门外,办理的速度比想象中还要快,没一会儿爸爸就出来了,“我先走了,有事打电话。”

 

很快妈妈也出来了,眼圈好像有点红,问我:“晚上想吃什么?”

 

没错,高考后一周,我陪爸妈去离了婚。已经18岁的我,无需回答跟爸爸还是跟妈妈的问题,省事。

 

1

不离婚,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

 

前几天微博热搜说,每年高考后家长都会扎堆离婚,确实,那年光我们班就有三对。

 

高一我就在历史记录里发现妈妈搜过“离婚对孩子的影响”,那天她总是盯着我发呆,八成是脑补出了一场我吸烟酗酒高考落榜然后未婚先孕把孩子扔到下水道的青春疼痛大戏,然后得出一个结论:坚决不能离婚。


 

后来爸妈似乎是达成了某种共识,吵架少了,爸爸回家也越来越少了。他们以为自己伪装得很好,但在我眼里他们俩只是两个演技很拙劣的演员。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显示,85%的中国家长认同或非常认同“离婚总是对孩子有害”的观点。六成左右的家长,甚至存在“为了孩子,父母即使婚姻不幸福也永远不应该离婚”的极端观点[1]。

 

“父母离婚对孩子影响”的早期研究也预设了离婚对孩子有害的结论,认为离婚会导致以下问题:

 

①父亲缺位。大部分时候,孩子会被判给母亲,这会导致父亲缺位现象多发。

 

②单身母亲会面临包括经济压力、精力有限、情绪不良、关系紧张等一系列困境,加剧或激化孩子成长问题。

 

两方面的因素叠加,孩子会出现心理不适和情绪障碍,外化形式就是成绩下降、亲密关系障碍、没安全感,甚至“人性扭曲,道德沦丧”[2]。


 

有学者对教育水平、职业地位、心理幸福感三个指标进行23年追踪研究后发现,离异儿童完成高中课程、读大学的可能性显著低于完整家庭儿童,他们的职业地位很低,而且很少有心理幸福感[3]。

 

2014年发表的一项跨国研究也发现,相比父母没有离婚的家庭,来自离异家庭的孩子少了7%上大学的可能[4]。

 

对于望子成龙的中国父母来说,这是绝对不能忍受的结果。所以,那些感情早已破裂的中国家长只好“委屈”自己,等待高考结束算总账。在他们看来,一个天天吵架的或者冷战的家庭,对孩子来说比一个不完整的家庭强。


就算他们真的忍不了了打算离婚,也总有“道德婊”跳出来说教:“为了孩子有什么不能忍的,缺乏父母的关爱是什么感受,你们想过吗?”


求求了!这些研究大多以完整家庭为对照组,而完整家庭既包括父母感情和睦的家庭,也包括父母感情不和的家庭。

 

和家庭幸福的孩子相比,单亲的孩子可能真的不太幸运,但是与父母不和孩子相比,单亲孩子还真说不定幸福一点。

 

2

离婚,对孩子也是解脱

 

初中那几年,爸爸天天高喊离婚,妈妈日日咒骂他去死,结局总是爸爸摔门而去,妈妈掩面落泪,我默默滚去煮泡面。

 

那时候,我每天最害怕的就是回家,宁愿把自习室坐穿,十点后到家被爸爸打骂:“你去哪鬼混了?”也不愿意回去听他们争吵。

 

直到有一天,爸爸喝醉了,推了一把妈妈,妈妈手指骨折。那天我写了一晚上离婚协议书,第二天一本正经地交给我妈,结果她来了一句:“小孩家家,懂什么,妈都是为了你。”

 

她大概没有想过,这种所谓的“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对我来说是否太过沉重,一度我觉得自己是个累赘和祸害。

 

很多人谈论离婚对孩子的影响,却很少有人问过孩子怎么想,就自动进入自我感动式牺牲。


 

几乎没有中国父母意识到离婚本身是个中性行为,真正影响孩子的决定性因素是父母关系的质量。

 

最近的研究已经证明,生活在父母关系紧张家庭的孩子比生活在离婚家庭的孩子,发生问题的比率更高。[5]在充斥着明暴力和暗暴力的家庭中,离婚对双方、对孩子都是解脱。

 

错的不是离婚,而是父母的行为。


关于离异家庭儿童适应性问题的选择观点就认为:很多研究观察到父母离异对儿童造成影响的结果是值得怀疑的。离异家庭儿童的问题很可能在离异前就表现出来了,父母固有的反社会特征等问题直接导致了家庭功能失调和儿童问题的产生。

 

在美国离婚潮爆发后,资深制片人Sasha Aslanian曾花五年的时间制作了关于离异儿童的纪录片,其中一个12岁女孩儿说:“我和继母以及她带来的孩子相处得很好。只是,继母和父亲之间上演了同样的争吵,就像从前的母亲和父亲一样,就像一个循环播放的电影,而我关不掉它。”[6]

 

受访的女孩对婚姻失去了信心,根源不是婚姻,而是她父亲没有经营一段健康婚姻的能力。如果她父亲能像《家有儿女》中的夏东海一样,相信她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3

想离婚?对不起,没钱免谈

 

那个给父母写离婚协议书的夜晚, 我认真思考了父母离婚对我究竟意味着什么。

 

被国产家庭伦理剧毒害多年的我,最先想到的还是后爸后妈:ta会好好对我吗、会偏心自己的孩子吗、会再生一个吗等等问题。

 

然而,这些都是不确定因素,爸妈现在不幸福却是确定性因素。父母分开,我不难过是假的,但是没有爱的婚姻,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吗?

 

然而,相比母亲再婚,更严峻的情况是她不再婚。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能用钱解决的事,都是事。


 

对母亲来说,婚姻不仅是社会意义上的必需,更是经济意义上的必需。

 

2019年最新的研究结果就表明,离婚对孩子成绩的负面影响,最主要来自离婚后家庭收入水平的下跌[7]。

 

在我眼里我妈就是个连轴转的超人。早上五点半起床给我做早饭,下午五点回家做晚饭,晚上九点接我放学,凌晨一点陪我睡觉。等到周末还要开车带我奔波在城市里的大小补习班。即便每天忙碌近20个小时,收入却很低,为了照顾我,她牺牲了太多。

 

如果爸妈真离婚了,爸爸再找个老婆,后妈能同意爸爸每个月给我出高达几千块的补习费吗?我不知道。

 

妈妈年轻的时候,很少有人讨论离婚,她大概也没想过这个问题,觉得家里有爸爸一个人挣钱就够了,结果人到中年,傻了。


罗子君的不幸在于她相信了陈俊生的话,她的幸运在于谎言被揭穿得还不算太晚,还来得及重新开始。


很多中年女人不敢离婚,钱绝对是主要原因,担心因为没有钱失去抚养权,还担心因为没有钱让孩子失去好的生活。所以哪怕离婚,至少也要拖到孩子成年,上大学。

 

20世纪70年代,美国离婚率暴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女性地位崛起。

 

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劳动力市场的繁荣,女性获得了丰富的就业机会。赢得了经济独立与社会地位后,她们终于不用再依附于男人,拥有独自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条件和教育的能力。

 

历史并无新鲜事,这两年,我国大城市离婚率暴涨,原因大体类似。

 

几年前曾读过一本书叫《30岁之前别结婚》,看完最大的感想就是:如果不能离婚后,还能给孩子良好的教育和健康的成长环境,那就先别急着生孩子。

 

幸运的是,我国越来越多的女性有了这种能力,她们不必再为了孩子忍辱负重,她们可以身体力行地教给孩子:什么是爱,什么是独立,什么是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以及如何追求幸福。

 

4

很多父母不懂离婚,正如他们不懂结婚

 

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很多单亲孩子的人生悲剧在于,他们的父母草率地离婚,正如当年草率地结婚。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离婚率已经超过了50%,但是他们的孩子并没有都完蛋。事实上,父母离异带来消极结果的严重性和持续性因人而异,取决于各种调节因素,正向的调节因素可以起到“减震器”的作用。

 

首先,父母要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孩子,他们已经是失败的丈夫或妻子了,他们不能再成为失败的父母。

 

2000年,为了帮助孩子摆脱混乱的监护权斗争,美国明尼苏达州家庭法庭的詹姆斯·斯文森法官尝试了一种新的离婚流程。

 

在提交离婚后第一次与法官会面时,没有动议,法官会与各方坐下来谈谈孩子的未来规划。他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的孩子,包括孩子的心理健康快速发展,以及设立相关的资产保障孩子未来的课外活动及大学生活。在初次会面之后,这对夫妇将在几周后回来与监护评估员会面,尝试提出一个每个人都可以接受的合理计划。[6]


作为一个很好的范例,中国的父母在离婚时也应当有更长远的打算。


 

其次,不能把孩子当作被动的承受者,要教他们积极应对。

 

儿童自己如何看待父母离异这件事同样关键,把离异视为个人悲剧的儿童很容易误入歧途,而把离异当作个体成长或逃离机制不全家庭机会的孩子,则会更好地成长。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青少年在父母离异后都会长歪,能够平静面对、参与调和、主动适应、独立自主、维护亲情、勤俭节约、奋发学习、开放接纳、灵活通融的并不在少数[8]。

 

因此,美国大部分州不仅要求父母参加离婚课程,而且要求孩子也参与其中,告诉孩子这不是他们的错,并且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如何避免离婚陷阱。

 

最后,外部社会因素同样重要。

 

曾包揽五项奥斯卡奖项的电影《克莱默夫妇》就讲述了离婚对孩子的影响,该电影的编剧Avery Corman小时候父母离婚了,但是1940年代美国社会对离婚的接纳度并不高,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怪胎,对自己的心理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这让我想起了小学时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得知他父母离婚后,不仅我们这些无知的小学生嘲笑他“你妈不要你了”,我们的父母更直接把他和问题儿童画上了等号,禁止我们和他玩耍。这对于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是多么可怕的回忆。

 

离婚既是个家庭问题,也是个社会问题,处理好这个问题需要极大的智慧。绝不是拖到孩子高考后就能自行消解的。

 

高考后第三天,我和父母展开了彻夜长谈,我把自己的心里话一股脑说给了他们,这次他们没有再把我当作小孩。


最后我们达成了一个谁也没有点破的共识:这婚,五年前就该离了。


好消息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这么想。


数据来自微博投票

 

参考文献:

 

[1]澎湃新闻. (2019). 离异家庭的孩子:离异对未成年子女的影响

[2]田国秀.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学界研究的五个阶段[J].北京社会科学,2014(09):110-117.

[3]Biblarz T J, Gottainer G. Family structure and children’s success: A comparison of widowed and divorced single-mother famili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2000,62(2):533-548.

[4]Bernardi, F., & Radl, J. (2014). The 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parental divorce for children’s educational attainment. Demographic research, 30, 1653-1680.

[5]Booth A , Amato P R . Parental Predivorce Relations and Offspring Postdivorce Well‐Being[J].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2001, 63(1):16.

[6]Weekend Edition Sunday(2010),What The Divorce Revolution Has Meant For Kids?

[7]Brand, J. E., Moore, R., Song, X.,  & Xie, Y. (2019). Why Does Parental Divorce Lower Children's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 Causal Mediation Analysis. Sociological science, 6, 264-292.

[8]Joan B. Kelly. Children’s Adjustment Following Divorce: Risk and Resilience Perspectives [J]. Family Relations, 2003(5).

[9]王永丽,俞国良.离异家庭儿童的适应性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5(03):276-282.



作者:刘三十

头图设计:吴垚琳

值班编辑:郭艺



推荐阅读


我为什么反对你学女子防身术?

“最佳生育年龄”?呵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