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跳绳报班哪家强?海淀妈妈:谢邀

Luna 有意思报告 2021-07-24

上周,一条官宣炸了朋友圈,


教育部:力争到2022年全面实行#美育中考#,体育、美育分数将和语数外同步,不再是副科。



消息一出,家长群风起云涌。


有人预测“课外班的钱还得乘以好几倍不止”,有人感叹“不给穷人留活路”,也有人跟风花钱给孩子报了“跳绳培训班”。


但这次,一直以“鸡娃”和“焦虑”著称的海淀老母亲却很淡定。


“有考试就有培训班,跳绳机构海淀早就有,教练带着跳200可比自己瞎练轻松多了。”


时间就是金钱,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海淀妈妈早已悟出了“报班”的真谛。


01

没有人比海淀妈妈更懂“教育”


论教育,江湖上一直流行着这样的传说:南方看学校,帝都看老母亲,尤其是海淀老母亲。


海淀妈妈能站上C位不是没有道理。她们是海淀区近二十年教育科技发展的见证者,清华北大苗子的培养者,也是海淀学区房的缔造者。


时间倒回至20年前,这群人通过高考从五湖四海来到北京,聚集在五道口、中关村大街、学院路、蓟门桥一带。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北航、北理、中央财经……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是她们梦的开始。


毕业以后,她们靠自身能力落户北京,在各自的领域里大显身手。她们是互联网公司高管、上市公司投资人、三甲医院大夫、双一流大学教授……散是满天星,聚若一团火,二十年后,她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海淀妈妈。



这群当年被教育分流体系过滤出来的智力胜出分子,如今有了娃,就像异形得到了进化。


她们上能解读教育政策、分析教育趋势,下能辅导孩子、制定周密合理的教育计划。


从研究适合孩子的小升初路径,到给孩子攒名师补习班;从KET\PET\FCE等各种竞争惨烈的考试报名,到辅导孩子语数外各门课程,没有海淀妈妈搞不定。如果有,就报班。


在海淀,人均三个辅导班是底线,孩子教育年均投入10万元勉强能买个心安。



有人不解,“有了北京户口就能躺着上好学校,干嘛那么拼呢?”海淀妈妈微微一笑,甩出一组数据。


2019年北京高考,600分以上人数9795人,985、211名额约9000个,北京孩子考出630分的成绩,才勉强能擦边一个985或者211。


有人说,北京题简单。


那是你没看到控分的难题。在知乎“北京高考难度分析”话题下,有这样的案例:


以北京数学卷为例,150分的试题,其中填空题最后一个6分,最后一道大题20分,倒数第二道大题最后一问8分,这三道题属于控分题目的34分,难到什么程度?


考110分的学生,做不到读懂题目。


假如全国卷数学能考90分,北京卷能考110;

全国卷能考100分,北京卷能考115;

但全国卷考135分,北京卷可能只考130。


很多学校的流传着一句话——“数学没信心?去做一做北京卷。”

其实在数学竞赛圈子还流传着一句话——“最近飘了?去试试北京卷压轴题。”


说白了,想在北京考大学,容易,但想考个好大学,难。


在海淀,难上加难。


海淀区的学生享受全国最好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必须面对全国最激烈的竞争。


海淀娃要战胜的不只是同龄人,更是清北、985、211以及国外牛校学霸们生出来的“考二代”。他们拥有跟学霸相同的基因,财力雄厚,父母又拼。


有人这样描述海淀牛小的现状,


小学二年级孩子,考英语得了个B,家长以为没什么问题,结果老师说这是班里唯一的B。家长赶忙给孩子报了辅导班,从B考到了A-,一打听还是失望,A-仍是倒数第一。


这不只是段子,更是海淀教育的现状,小孩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必须无限趋近于满分,才能不被“落下”。


“不被落下”的背后,不只是孩子的竞争,更是一个个家庭的较量。


02

海淀“没有”学区房


海淀到处是好学校,可在海淀妈妈们嘴里,你很少听她们谈论学区。


相比西城能够对口直升优秀初中的学区房,海淀的学区“不值一提”。


每个海淀人买房前都要明白一个道理:在海淀,上了好小学不等于上得了好中学,上得了好中学不等于能上个好高中。


说白了,海淀的学区房只是一张入场券,最后拼的是孩子和家长。


在海淀,不抓孩子学习,出门都没人跟你聊天,培养孩子是每个海淀妈妈的信仰,冲击“六小强”是她们在孩子高考前的终极愿望。


“海淀六小强”,是指海淀最牛的六所公立中学,它们是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大附中、101中学、十一学校和首师大附中。



从历届高考来看,海淀区承包了全北京50%以上的清北名额,而六小强承包了海淀区90%以上的清北名额,如何进入“六小强”是每个海淀妈妈的必修课。


“六小强”皆有“掐尖儿”特权,全海淀可以跨学区选拔,这意味着成为“牛娃”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牛娃的简历上,包括但不限于


数学杯赛证书;

语文叶圣陶杯证书;

英语PET/FCE证书;

区市级三好生或红领巾奖章;

TOP机构的高端班、集训队成员。


要达到这样的成绩只靠家庭教育是不够的。


有人说,晚上9点以后,北京堵车最严重的地段,一是繁华的三里屯,一个就是培训机构的大门。


海淀黄庄的十字路口,是人类社会最平等的地界。宝马和雅迪,优衣库和大鹅之间没有壁垒,决定地位高低的不是财富,而是孩子的智力。学而思高年级创A班的孩子,即便穿优衣库坐雅迪后座,也能走路带风。


在培训机构门前,永远能看到海淀妈妈行色匆匆地拉着孩子,冲进电梯。你以为她们只是送孩子,那你错了。



在培训机构的课堂上,教室最后一排是密密麻麻的旁听家长。她们安静地做着笔记,偶尔有人举着录像设备拍摄,那是因为孩子没来,回去补课。


“学和学出高度是两码事,报班不是把孩子送去就完了。”给孩子辅导功课,是这些来自五道口或中关村大街的学霸们人到中年最高光的时刻。


她们可以帮助孩子分析鸡兔同笼的不同解法,可以跟孩子一起刷A3000做蓝思测试,她们为自己当年的努力而骄傲,亦或是为选对了高智商的人生伴侣而自豪。


“钱可以慢慢赚,智商是会遗传的。给孩子辅导作业虽然也会生气,但陪着他们进步,熬夜也幸福。”



努力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聪明的人比你努力。海淀妈妈们不只努力,还具有超前的“预见性”。


曾经,朋友圈流传着一个段子,“一个家长问,孩子4岁,词汇量1500够不够?另一个家长回答,在美国够了,在海淀不够。”


这真不是个笑话。1500词,搞不定小学三年级的KET考试。


在海淀妈妈看来,以单词量衡量英语水平那是二十年前的标准,听说读写全方位训练才是重点。


因此,北京孩子的英语都不会太差,北京高考英语的难度也是全国最难之一,跟大学六级差不多,其实也就是FCE水平,很多孩子小学毕业就过了。


在某高知论坛上,有人提问:“孩子4岁了没报任何培训班,算不算不负责?”


下面点赞最高的回答是:“起步输这么多,后面很难赶上来,孩子废了。”


看似一句玩笑话,但说的却是最残酷的现实。


你以为上学前什么都不学,上了学会慢慢赶上,可你忽略了,学过的孩子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一直在奔跑,赶上别人凭什么?



“超前学习”就像剧场效应,前排观众站起来,后排的人只好跟着站起来,甚至得站在椅子上。所有家长都不愿意孩子在竞争中落后。


在海淀,小学五年级,语数英课外班是标配,同时发展体美音的孩子也大有人在,大部分孩子的闲暇时间不是在辅导班,就是在去辅导班的路上。


有海淀妈妈感叹,孩子上了学才发现,五环外的大平层不比方圆5公里有培训机构的老破小舒服,什么大牌限量都不如人大附红白相间的校服,当顺义和朝阳妈妈正在团购双十一医美套餐时,海淀妈妈默默抢了高思双十一半价课。


有人说海淀妈妈付出太多,没有自我,海淀妈妈并不认可。


养娃有泪水也有收获,虽然没空追星,但误打误撞成为了Maisy,超级飞侠,小猪佩奇,汪汪队,Kipper一家和奥特曼的粉头;虽然上班路途远,但在路上也刷了几百堂藤校公开课;虽然放弃了更好的工作机会,但多了陪伴孩子成长的时间,这也是当妈之后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03

海淀妈妈不只是“传说”


有人说,海淀的家长太疯狂,海淀孩子太可怜。其实,海淀妈妈也有自己的无奈。


一个事实,海淀的教育资源呈丘陵式分布,好的极好,渣的很渣。如果不主动冲击“六小强”这样的峰顶,就很可能被抛入低矮的深渊。巨大的落差,是海淀家长焦虑的根源。



英国著名的商业思想家查尔斯·汉迪说过一句话:“现代人的贫困感来自于邻居的眼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东西城、其他区的家长都相对淡定很多,因为均衡。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理解“海淀妈妈”,因为海淀的问题也是全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当一个城市的经济越发达,教育竞争就越激烈。


不只是海淀,在全中国,甚至很多发达国家,中产父母如果想实现送孩子去名校的梦想,花在子女教育上的费用和精力都很巨大。他们不只是培养,更是经纪人的角色,早早为孩子的教育做出规划。


想实现跨越,必须直面竞争。革命,就要有流血牺牲。一场考试下来,“赢者通吃,输者全无”,确实残酷。但高考是选拔教育,只要想高考,每一位父母都是“海淀家长”。


在中国,通过教育产业的市场数据就能看出家长们有多焦虑。


2020年,中国教育培训机构数量已达20万,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国内城市家庭在孩子身上的支出,八成用在了教育。


有人问,千军万马拼高考,上了好大学,就能一生幸福吗?


有家长这样回答:“所有人都知道,没有简简单单的成功,躲避高考,也躲避不了人生其他的沟沟坎坎。普通人家的孩子,除了奋斗,无路可走。现在焦虑十多年,是为了她能够少焦虑几十年。”


其实,每一个“海淀妈妈”都明白,这个世界只有先付出,才能有回报。她们坚信,一个人要成功幸福,少不了运气成分,但是唯有努力,可以自己把握和左右。


“全力以赴,也接受一切未知的可能。”如果你也这样,那么你也就成了这个时代的“海淀妈妈”。


参考资料:

《海淀家长不配有梦想》| 攸客地产

《679分才够清华北大?收割名校的北京“考二代”和崛起的海淀家长们》| 小怪兽在南半球

《海淀家长没有疯!》 | 功夫财经

《海淀妈妈有多恐怖,跟他们吃一顿饭就知道了!》| 米粒妈频道

《如何看待北京高考难度和北京教育现状》 | 知乎@远方伊韵

《孩子考上六小强后才发现,海淀教育牛在哪里》 | 花生地


作者:贾诗卉

头图设计:李润

值班编辑:毛冠琪



点击进入「哎呀我兔商店」

一个发现:这届年轻人都是“二手货”

在它成为下一个网红之前,抱走桂花


点个“在看”生活灿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