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实不相瞒,我的对象是手机分配的

陈陈 有意思报告 2021-07-23

闺蜜小时,Q龄20年,单身28年。


但这份履历终结在了前两周——她谈恋爱了,对象是网上找的。


此情此景,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我只想替朋友问上灵魂三问:哪找的?咋找的?靠谱吗?




小时说,她也不觉得网上征友有多靠谱。

 

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也没换来一次脱单的她,正好看到“豆瓣征友大会”的tag,霎时如天降福音。

 

但是,千言万语尽在“但是”:如果现实能找到合适的人,谁会来网上征友呢?




实用线上征友脱单攻略


尽管如此,小时还是摇身一变成了朋友圈里的“成功人士”——仅限于网上脱单成功那种的——并开始开坛授课。


在她给朋友的“线上脱单教学”中,有三点最为重要。


1.找对平台,你就成功了一半


尽管在这5G时代,信号所达之地皆为相亲热土,但红的黄的蓝的绿的软件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之壁——不同平台用户的兴趣、品味、性格、追求不尽相同。


喜欢看推理小说的小时说起自己会在豆瓣发帖的理由是:看书评时常想,要是我男朋友也能和我一起聊逻辑、凶手、不在场证明这些话题就好了。

 

同样的逻辑在2012年催生了微博相亲账号“拯救大龄二次元”:“我是二次元浓度比较高的隐宅,跟身边的人很难找到话题,但是和基友们就很能聊。某天突发奇想,都是像自己一样的人沟通起来应该会很简单。”


但如果是只知道柯南、宫崎骏等家喻户晓作品的“假二次元”要想来浑水摸鱼,私密马赛,请您自重。



图片来源:微博@拯救大龄二次元

 

而你要是此生唯爱搞钱,爱情只当锦上添花的现实主义者,那么基金评论区的红男绿女与你大有可谈。


毕竟找对象只是顺便,真有缘还得看能不能共同致富。

 

图片来源:易方达


在知乎相亲也不是不行。只要“综合素质最高”几个大字也是你梦寐以求。

图片来源:知乎


有的人一看就明白,这不就是把早年的迪斯科厅、羽毛球场和登山小组,搬到了赛博空间?

 

这说明无论媒介千变万化,找对象的逻辑始终如一:在自由恋爱的场合,兴趣和热爱永远是最好的红娘。


当然,这还只是初级功夫。

 

2.在见不到面的地方,文字就是你的第二张脸


豆瓣征友大会tag里,有一场悄无声息的“内卷”:暗喻、通感、意象,表现手法足够丰富,才能在几句话里展示你的“有趣灵魂”,否则很快就会被划过pass下一位。


逃过了鸡娃、鸡老公的年轻人,逃不过网络征友的鸡文案。

 

图片来源:豆瓣


“不能直入主题,最好说出自己喜欢的作家、导演姓甚名谁,有何感想。”小时说。


有没有房车可以不说,但绝对不能不提自己跟加缪的灵魂共鸣。

 

图片来源:豆瓣


但这种风格在基金评论区就行不通——这里的画风就是要简单、直白。抛却文科生的坚持,拿出理性的数学精神。


“老姑娘”这种话只能显得你既没情商又外行,那句“收益率这么高,持有了多久?”才是属于搞基人的一拍即合。


 

图片来源:易方达


除了收益率,这里还有一层信息量——是白酒、诺安还是新能源?无形中就暴露了对方的风险承担意愿、抗压能力、爱好甚至格局,堪称只有搞基人才懂的九型人格。


图片来源:豆瓣



每个平台都有属于它自己的“语言”,这一点,在“拯救大龄二次元”就更加明显。


文案里的“马猴烧酒”、“俺嫁”、“签订契约”等圈内名词,基本就是老二次元人的对接暗号,效果等同于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早年征友文案中,这些词汇运用得越纯熟,越显得你是“自己人”。

 

图片来源:微博@拯救大龄二次元


但如今,把握好尺度更重要。“大二”背后的号主说:“早期大家更不讳谈自己的二次元爱好,但随着平台用户年龄的增长,都在逐渐抛开幻想走向成熟。”

 

如果在现在的“大二”里过于激情的输出自己的二次元精神世界,评论里的人可能只会拍拍你的肩说一句:“兄弟,我懂你,但时代已经变了。”

 

图片来源:微博@拯救大龄二次元



3.在线上你怕啥,冲就是了!


就如同李银河所说:会不会爱、懂不懂爱、能不能爱是一个人能够最终得到爱的关键。


“会”爱的首要法则是心细:花花迷人眼的网络世界,也是滋生PUA、杀猪盘、约炮大王、海王的恶土。


“碰见过广撒网的海王。一开始聊的热火朝天,后来慢慢就不理人了,但只要我朋友圈一发自拍就会突然出现给我点赞。”小时说。



其次,是要胆大


反正这种在网络上“无心插柳”式的征友,双方都属于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遵循合则来不合则去的原则,发现不对劲就可以迅速撤离。


在所谓真正的相亲网站,不可控的沉没成本会让相亲成为一场痛苦的赌局:小时和闺蜜都被骗过,交了五位数会员费之后,还能找各种理由让你继续交钱,“不交就怕前面的都白交了。”


但这种线上征友的途径就完全不同,再大不了也就是拉黑886。


“因为心理预期低,碰到了一个合适的反而特别惊喜。所以聊天也很轻松。”小时说,“就三个字,大胆冲!”



 

“你爱上的究竟是不是那个我?”


复旦大学教授沈亦斐在《为什么“脱单”那么难?》的演讲中说到,在“脱单”困难的背后,是爱情的“新脚本”和“旧脚本”在打架。 


相亲就是典型“旧脚本”式爱情——经验丰富的小圆总结,相亲就是两块上面写着“年龄、职业、性格、学历、收入”等种种条件的展示板进行速配,从陌生人当场变成结婚对象,快速筛选就是唯一目的。

 


在这个过程里,个体的“自我”变得无限渺小。



然而,这代年轻人的爱情“新脚本”里,爱情是寻求“自我”的幸福。人们渴望对方爱上的是真正的那个自己,而不是一段“差不多”的关系。



刚好,在硅基网线的信号往来中,你完全可以自由的表达“自我”。


这种情况被称为“网络去抑制效应”:比起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者在网上会更诚实坦率的表达自我。



在赤橙黄绿青蓝紫图标的网络社区里,现实中说不出口的“中二”词汇、现实里说不出的“矫情”评论,现实里无人能理解的“文艺”爱好,构成了年轻人在网络上的真实人格。


借助这种契机相识的年轻人,相信对方之所以会被自己吸引,是因为ta已经在偶然间识破了真实的“自我”。


或许是因为对这种“自我”有着极高要求,年轻人甚至产生了一种傲娇的心态:网易云音乐推出的靠歌单匹配度来牵线搭桥的“云村交友”功能,被用户集体抵制。


我自己找对象可以,但包办婚姻的话,打咩!


作者:陈思

头图设计:李润

值班编辑:屈博洋 


点击进入

「哎呀我兔商店」


吃了一肚子文创雪糕,终于找到了最丑的

杀疯了的剧本杀,还能疯多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