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关注】三个“一以贯之”: 历史的总结 全党的遵循

2018-01-11 浦江同舟


2017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面对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一以贯之”源于《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本意是指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或道理贯通事情的始末。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援引并提出三个“一以贯之”,为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出了根本遵循。



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我们在新时代必须坚定的道路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文明史、中华民族近代史、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历史、改革开放实践五个维度,阐述了我们走上这条道路的不易,要求全党全面领会和努力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就我党的历史看,党经过28年浴血奋战,领导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由革命党成为执政党后,虽经历了一些曲折,但取得成就有目共睹;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成为当今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历史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的。新时代,我们要高举社会主义而且是中国特色的旗帜,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既不走闭关锁国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歪路。


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了我们在新时代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优势,因此,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新时代实现各项任务的基础和关键。应该看到,一方面,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革命战争年代提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到改革开放时期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再到党的十八大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一以贯之。从中共“一大”时的50余名党员发展到如今具有8900多万、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世界第一执政大党。另一方面,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仅党的十八大至十九大期间,被立案审查的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就达440人,其中,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43人,中纪委委员9人。本应作为表率的高级干部一旦违规违法,对党的形象及事业所带来的损害是巨大的。因此,一以贯之地抓住“关键少数”乃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全面从严治党要从“关键少数”率先做起,各级领导干部层层引领,主动看齐。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建设好我们这样的大党,领导好我们这样的大国,中央委员会成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至关重要”,“既要固本培元,也要开拓创新,既要把住关键重点,也要形成整体态势,特别是要发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固本培元”是我国古老的哲学思想,本、元乃根本、最初之意,“固本培元”指巩固基础和根本。旨在表达我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因为,能打败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明确了我们在新时代必须把握的底线思维。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2012年12月,他在广东考察时就指出,既要坚定必胜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2014年6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上又强调,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在庆祝建党95周年的“七一”讲话中告诫全党,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在2017年的“7·26”重要讲话中,他首次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当前,国内改革发展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国际局势依旧波诡云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受到世界关注的同时不乏杂音……,这一切无不考验着我们应对的智慧和能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研讨会的讲话中引用了“备豫不虞,为国常道”的古语,“备豫”即预防,“不虞”即意料不到的东西。《晋书》将《左传》中的“备豫不虞”概括为:备预不虞,古之善教;安不忘危,圣人常戒。意即居安思危,提前做好防范,以备不测。作为执政党,必须汲取这种传统思想观念和政治智慧,而且,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应如此,以防犯战略性、颠覆性的错误。


三个“一以贯之”是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进一步细化和延展,道路是第一位的,党的建设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和法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求我们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我们要用三个“一以贯之”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来源:人民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