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视点】横看成岭侧成峰,五个角度观“大文化”之“大”

2018-01-11 李勇刚 浦江同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所说的“文化”二字,实际上已经全面超越狭义的文化范畴——文化工作领域的文化,而成一种广义的、有容乃大的“大文化”。“大文化”之“大”,何以体现?


文化自信 有容乃大


继2016年“七一”讲话中将“文化自信”纳入“四个自信”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所说的“文化”二字,实际上已经全面超越狭义的文化范畴——文化工作领域的文化,而成为一种广义的、有容乃大的“大文化”。


“大文化”之“大”,何以体现?不妨从以下五个“度”来理解。



1党的路线的高度



今天提倡“文化自信”,实际上是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中,从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高度全面继承中华民族文明传统。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站在这样的高度上,文化自信就不是着重于领导者的个人学识修养,不是着重于学术各家各派,也不是仅限于文化工作领域,而是站在一种放眼全局的视野,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改革和建设各个时期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高度,来看党对于中华文明的全方位继承。


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在具体的文化政策层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一时的曲折,但是从总体上看,面对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的巨大挑战,面对中华文明所遭受的整体性危机,中华民族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才实现中华文明在现代的更始重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建了中华文明的大一统格局,而且在实质平等的基础上奠定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使中华文明以现代国家的形式得以更新和重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更是恢复了一个古老文明应有的文明自信心和文明自豪感。


今天,面对全球化的世界历史背景,中华文明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中国传统为主体,消化、吸收西方现代文明的精华,在此基础上将中华文明改善和提升到一个新的境地。


而中华文明的更始重生和全面复兴,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弘扬,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个政治主体。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这既是一种政治的担当,更是一种文明的担当。


2历史底蕴的厚度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化的许多表述,都透显出一种基于历史底蕴的厚重感。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5000多年,56个民族,13亿多人,这些看似抽象的数字,勾勒出中华文化悠久而博大的时空维度。而在十九大报告的结尾,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深情地讲到,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3融汇古今的广度


“文化自信”所说的文化不仅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包含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这些重要论述,要求我们不仅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含着三个重要的方面,而且要注意三者之间的融会贯通而非简单拼接,要强调贯穿在三者之中的共同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全面的价值支撑。


4民族价值的深度


十九大报告号召,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可见,“文化自信”绝不局限于文化工作领域,不仅是对文化工作者和文化部门的要求,更是对全党全社会各项工作的整体性要求,因为“大文化”已经不单是指文化工作者从事的、可以被外化为物质形态的文化,而是渗透和贯穿在我们的道路、理论和制度中的文化,这实质上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要从历史的整体的意义上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文化自信,重要的是要善于揭示和把握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优秀文化中相贯通的内在的价值观。


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当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5温润民心的温度


“大文化”不仅立意高远,而且还“接地气”。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作家和艺术家,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的优秀文艺作品的标准是: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他认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温度”从何而来?来自“以人民为中心”!十九大报告通篇将“人民”作为关键词,强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关注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体现了浓厚的民本情怀。


报告还指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由此,“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社会树价值,给民心以温润,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正能量。

 

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今天,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力量,都离不开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来源:中央社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李勇刚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中华文化教研室主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