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吴钩:儒家不背“女德培训”这个锅,女德的具体内涵需要与时俱进

2017-05-27 吴钩 青春儒学

受访者:吴钩

采访者:任重(儒家网主编)


儒家网:最近有个叫做丁璇的“女德文化研究学者”、“女德与礼仪资深专家”突然成了众矢之的,她的女德培训视频流入网络,引来猛烈的批判。作为一名认同儒家传统的人,你怎么看这事儿?

吴钩:我之前从未听说过丁璇女士的名字,对她极不了解。直到在微博与朋友圈看到许多人都在议论她的“女德培训”视频,才看了一点网友转发的片段。

总的感觉,丁璇女士的“女德培训”,跟某些地方出现的“二十四孝”宣传、“弟子规”热、民间“读经班”一样,都是借着传统文化复兴的大潮而兴起的风浪,其中未免鱼龙混杂。中国人以前全盘反传统,传统几乎被完全打倒批臭,现在终于拨乱反正,但有些人又有点饥不择食了,连过去一直受到传统主流价值抑制的边缘文化,比如所谓的“二十四孝”,也被当成了传统文化拿来复兴,想想真是滑稽。


儒家网:丁璇宣讲的“女德”是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

吴钩:我看了一点自由派朋友、女权朋友对丁璇讲座的批判,觉得他们似乎很乐意将丁璇宣讲的“女德”跟传统文化划上等号,以便将矛头对准传统文化,宣称“如果这就是传统文化的话,我看还是直接埋了吧”,云云。所以说,丁璇的这个事情,可能已经让传统文化“躺枪”了。

我也看了一点丁璇的那个“女德培训”视频。平心而论,丁璇讲的一些东西,确实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找到影子。比如丁璇说:“女孩最好的嫁妆就是贞操。”

许多人都会马上想起儒家的贞操观。但其实,类似的观念存在于不同文明体的历史中,比如西欧中世纪的《圣经后典》就非常明确地说:“保有贞操实在好,即使这意味着断子绝孙。……贞操是一个人所具有的一切美德中最高的美德。”

今天,我们当然可以用更开放、更包容的态度来讨论贞操问题。你喜欢“性解放”,我觉得也没问题;丁璇老师提倡贞操,我觉得也问题。英国有一个倡导保守生活的民间团体——“家庭教育信托会”,不也是三十年如一日,一直给全国每所中学派发小册子,倡议“拒绝婚前性行为”。

丁璇的“女德培训”,还有一部分内容则跟传统主流文化完全不搭界,我想,即便是古人醒来,听了丁璇的这些宣讲,也会被重新气死过去。

比如丁璇说,妻子被家暴一定要忍,总挨揍的女人身体好,“不爱闹病”。她还举例说,有个女子被丈夫打了十几年了,打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都忍了下来,最后男人果然不再打她了,因为那女人的丈夫是她上辈子养的一匹马,上辈子经常被女人打,如今是回来讨债的,债清了就能好好过日子了。

这算是哪门子的传统文化呢?我实在想不出有哪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会鼓吹“女人打打更健康”,会教导妻子忍受丈夫十几年的家庭暴力。

丁璇想来并不知道,即使在传统社会,丈夫对妻子施暴也是一种罪行,比如按唐律,殴伤妻者,可按比凡人斗殴致伤减二等问罪。

总而言之,丁璇宣讲的所谓“女德”,一部分内容是有着传统文化的影子,这应该促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传统与现代当如何相互适应。

但丁璇宣讲的大部分内容,并不是传统主流文化,只是被她挂上了“传统文化”的招牌,在这个招牌之下,贩卖的其实是混合着民间宗教、乡土俗信的心灵鸡汤。

传统文化不必背这个锅,儒家就更不需要替这种“女德培训”背锅了。

儒家网:儒家不是一直讲“女德”的吗?

吴钩:儒家的确比较重视“女德”。而且我们必须承认,产生于传统社会的“女德”,不管是儒家倡导的“女德”,还是中世纪基督教倡导的“女德”,都不可能完全适宜现代社会,比如说“男为尊,女为卑”,比如说“夏娃只是亚当身上的一根肋骨”,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儒家认为,礼以时为大,“女德”的具体内涵需要与时俱进,但你不能完全否认了“女德”吧?任何时代都应该倡导正面的“女德”。

当然,单方面强调“女德”肯定不公平,你肯定会反问:为什么不提“男德”?其实,儒家强调得最多的还是“男德”,所谓“养成君子”,很多时候都是针对男性提出的要求。

在今天,男生努力成为“谦谦君子”,女生努力成为“窈窕淑女”,夫妻之间,都对家庭忠诚,对配偶忠诚,这应该都是现代社会值得提倡的“男德”与“女德”。

儒家网:是不是可以这么说,作为一名儒者,你其实反对丁璇宣扬的“女德”?

吴钩:就我看到的 “女德培训”视频片段来说,我觉得任何一个具有现代理性的人,都不会认同丁璇女士的那一套。

不过,现在批判丁璇的人已经非常多了,也不在乎多我一个或者少我一个,所以我更愿意关注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丁璇那一套明显违背现代人“三观”的理论,却会受到一部分人的捧场?

别看现在网上许多人都对丁女士吐口水,但我看了一下资料,好像有不少地方与机构都邀请丁女士做讲座,听说她讲的内容也引发了不少大妈的共鸣。这个现象更值得注意。


儒家网:那你认为丁璇的“女德培训”为什么会走红呢?

吴钩:我相信这跟社会转型期的人文困境有关,跟现代性产生的精神焦灼有关。现代化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多元化的选择,还有更多的诱惑,这个时代变得光怪陆离,欲望纷呈。

有人乐在其中,但也有人深感焦虑,我想丁璇女士与她的追随者,就是感到焦虑的那部分人吧。当我看到新闻说,某地的大学生已成为艾滋病的高发群体,某个大学的女生特别容易被豪车钓上,我的心里也有焦虑,认为这个时代一定生病了。

至少我觉得自己的女儿不应该生活在那样的大学里。

现代化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各种欲望,却未必能满足你的心灵需求、精神需求、灵魂需求,所以许多人需要有心灵鸡汤的安慰,需要从宗教信仰中获得灵魂关怀,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安顿。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其实是饥不择食的,难免会爱上丁璇老师端出的那碗鸡汤。现在许多批判丁璇的自由派朋友,对“女德”的反应非常强烈,但对这个时代的“病”却视而不见,这就好比,他们发现了一个庸医,将她赶跑了,但病人还躺在那里,他们却认为“疾病”不存在。

这是我们在这场“女德”口水仗中看到的另一个令人忧虑之处。



作者简介

吴钩,男,西历一九七五年生,广东汕尾人。历史研究者,认同儒家宪政主义。著有《隐权力:中国历史弈局的幕后推力》(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隐权力2: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游戏》(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重新发现宋朝》(九州出版社2014年),《中国的自由传统》(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宋:现代的拂晓时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原文标题:儒家不背“女德培训”这个锅,女德的具体内涵需要与时俱进

来源:儒家网微访谈系列之三




往期精彩推荐

    1、民间女德班呈乱象,学者撰文:赞成女德,但要明辨

2、青年博士回应《中国妇女报》:今天要讲“女德”,并非不要讲“男德”

3、青年学者强势回应:今天提倡女德尤为必要,谁都没有诱惑别人的自由

本期主编:雅晴

执行编辑:彭幸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投稿邮箱:rujiarz@126.com

主办:儒家网

赞助:敦和基金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