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是范雨素,我是邓铃琳,你是谁?——我想对自己百依百顺,随心而行,后果自负

2017-08-10 邓铃琳 青春儒学

本文是“我是范雨素”,你是谁?——世俗时代的文学与文明的后续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1、我想对自己百依百顺,随心而行,后果自负。

我仍在象牙塔里快活,纵已然成年。常常窥得塔外风景,但不得全貌,心悦之,又心惧之。

我是邓铃琳,但我不是很喜欢这个用了十八年零五个月的名字,一来近似音的名字甚多,不计其数,二来考验我带着川味儿的普通话。曾经问及名字由来,答:大姑妈和奶奶找算命的人算过,这个名字取得挺好。撇撇嘴,没说别的。

虽是独生子女,但家族上还是有好些兄弟姊妹,同姓的有一个堂姐和堂兄。幼时不喜见到堂姐,因为她凭借口才可以把长辈们哄得舒畅,可以让小辈不情不愿但又不得不给她她想要的。

又是厌烦,又有些艳羡,跟妈妈迂回婉转地感慨,妈妈说,你姐是你奶奶带大的,你奶奶年轻时口才很好。

可堂兄也是奶奶带大的,温润如玉,笑和沉默多于说,有零花钱会带我吃东西,不会舌灿莲花在弟弟妹妹们手上剥皮。

妈妈说,毕竟是男孩吧。她看我一眼,奶奶希望你也是男孩。

我没回答。我觉得当女生也挺好的。不管如何,我在外婆家成长经历也颇为愉快,表兄姊大我近十岁,下暂无弟妹,可以说是享外婆一家独宠了。

2、该上学前班了,小县城没有学区房,只是抓阄,凭一双手。

小县城多个学校,排名早早有分高下。

一把汗,捏回来的学校并不讨好。于是爸妈提了些东西上了些门。我五岁多入了县城公认最好的学校,直接进了一年级。

很幸运,班主任是位很好的老师,无论从课堂教育来说,还是从人品教育来说。

小学毕业后我拿着八百多人中前二十的成绩免了学费进了小城市里排名前三的初中,也从别人口中听到了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可以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

高中毕业后小学同学会,当年六十来人,天南海北的赶来,也聚齐三四十。

谈及小学班主任,当年同窗口径一致,说老师对学生的人品很重视。

深以为然。

妈妈对我的教育也竭尽全力,识字前会每晚念故事,后来识字了,书架便越来越满。

年幼的人总爱谈天说地,因为不知道天高地厚,所以天地都在嘴里,都是长大长高就可以触及的东西。

于是他们问起,你以后想做什么。

我以后想做什么?

我仔细思考,可脑子里,好像也只有那一段话。

永远让我心潮澎湃着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文学类的吧。

如是回答。

一二年级男女生玩得热闹,三年级不知道哪来一阵风,以性别为界限,跟异性走得近些,就吹些闲言碎语黏上去。

他们走那么近,肯定是早恋了。

风里尽是或轻或重的玩笑。

小学班上很可能出这样一个人,女生排斥,男生欺负。偶尔也有人乐得一起玩,但迎接的大多数目光,是不带善意的。

我们班有这么一个女生,起因难明,一起玩的时候,和普通人也没两样。但总归是被大多数人推阻在集体之外。

不过也有人向她伸出手,又或者是为她拿起笔。那天班主任把她支去办公室,给我们念了一篇作文,文出自班上人缘极好的一位女生笔下,讲的被校园暴力的那位姑娘。

再后来偶然同路,一位男同学冲她开着玩笑,内容早已记不真切,但她趾高气扬地指着他对我说,邓铃琳,打他。

那模样,我还记得。

过些时日有传言说,当初那位拿起笔的女孩后悔了。未求证,只是暗暗思索,如果我是老师,我到底应该怎么处理。

往后的日子认识了另外一些被校园霸凌的朋友。他们的老师或是无所作为,或是处理不放。有一位老师甚至让霸凌方说出原因,让被霸凌的女生改。

人的恐惧总是会反应在行为上,心中恐惧愈强,行为则愈偏激。

心病何医,心药何来?我暂无解,偏偏还得到了一个逃避心理气息浓厚的回答:别当小学老师。

甚至是,别当老师。

纵然最初的梦想是中文系,但是在听父辈说中文系的出路是老师时,心生动摇。

3、升上初中,离开这个连图书馆也没有的小县城,去了小城市。寄住在小伯家,和堂兄表姐一起,由奶奶照顾。三室两厅,我和表姐同睡,十一二年早睡早起的习惯轻轻松松被拗过去,也是在这里开始沉迷手机。

虽不至于没日没夜,但把大把大把的时间精力砸在上面。那里面网络文学异军突起,长,并且各有千秋,倒不似现今千篇一律,套用模板。

除此之外还有游戏,后期剑侠情缘三席卷网络,至于前期,虽然没有涉及什么很好玩的,但有一句话是,无聊就学习,立刻会出现更有趣的事情来打断你。

我颓废,却不自觉。

成绩持续在进国重高中的线上下波动,家里人有些着急,眼看着我从两位数掉到三位数迟迟起不来的老师们也着急,好在最后一周下定决心好好学习,擦线而过,进入重点班。

与此同时,初中是我过得最快活的几年。

我沉迷网络,也在上面认识了许多朋友,三观尚未确立,是非犹难判明。所幸,有人告诉我年龄是本钱但不是撒泼的理由,有人告诉我对错可能难以判断但真假可以求得,有人告诉我要宽于待人严于律己。

也有人教会我如何和朋友相处,什么是底线,精神的富裕同样重要,不要事事都讲成功论。

有人告诉我,与其担心亲近的人飞得高不高,不如关心他们飞得累不累。筋疲力尽的时候,最怕有人在身旁高喊加油。既然力竭,何以加油?

可是爸妈并不会听任我与网络上的人来往过近。

被骗到外地然后绑架的案例太多了。他们这样说。我也闭上了意欲再解释的嘴。

即便成绩不如当初入校,也只是不如当初,在新环境如鱼得水,网上现实都不觉有什么孤独而言。

虽然,心里还是有隐隐的预感与希冀。

生活很好,没有达到我要的最好。

4、高中与初中不过两三条街相隔,初中班上半数人都进了这所高中,三三俩俩地被分配,好巧不巧,一个都没有跟我分配到一起。

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傲气,虽然心说中考大部分是靠运气,但是班主任所强调的,高中不比初中,不是一个学期就能够学好的,我依旧没太放在心里。

小初的语文成绩往往是几科中的最好,若论排名,甚至论分数。但我从未真正接触,所谓文学。只是心生向往,徘徊门前,踟蹰不知如何更进一步。仅仅是现当代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高中的语文老师很有个性,自成风格,讲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情,讲李敖唾弃政治,讲文之风,史之影。

想触碰整个世界,读书为上策。

迷迷糊糊地点头,又好像清清醒醒地认知了。

长假去了趟广州,灌汤包的新鲜汁液顺着喉咙烧进胃里,奶黄包的奶香在口腔回荡,海岛上一小时前刚打捞起的海鲜被清蒸保留了最嫩的肉质。

夕照燃了海浪,海浪亲吻沙滩,沙滩凝望天幕,天幕陷入沉眠。

这里没有刺破夜空的霓虹和嘈杂。

晨曦点明苍穹,苍穹唤醒潮汐,潮汐抚慰渔船,渔船捎回味觉。

新拆的书搁在窗棂,被光点亮。

我在海天间。

海天入我眼。

于是心中的希冀被具象化。

回来后开始关注行业的就业率和薪水水平。社会地位和财富的成功论不能代表真正的成功,但若这是我所思所求的必经,我会去争。

我想沉下来。

面临分科。

你学理科吧,出路更多。家长如是说。

枯坐到半夜,分科意向填了理科。

5、这时间弹指即过。

不可稍有停留。

彼时相识几年的一个好朋友去了另一个区的一所私立,天之骄子在那边大受打击,一度陷在倒数。

直至低血糖,胃痉挛,住院。

室友在考试前紧张到腹痛难行。

高一的同桌在与心理医生交谈后,选择暂时离开以求心态恢复。因为抑郁。

我嚼着高一班主任的话,在高三欲哭无泪,咖啡浓度越喝越高。

开始喝风油精。

我们飞得很累,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停下来,没有一个人愿意停下来。

因为不甘心。

与网上朋友的交流和吐槽也日益减少,凡事当靠自己。

班主任是位极其重理轻文的化学老师。

于是那两年,人文精神,历史爱好。

扔在理科题海里不见踪影。

高中班主任是位性格难以一言概论的老师。

她会对打架被记过,但忘戴眼镜坐到讲台旁的同学说,讲台旁坐的是十班的门面,你是十班的耻辱。

也会仔细地注意到脸色发白的同学,二话不说签了假条让对方回去休息。

她会对早起贪黑但成绩不好看的同学说,去读文科吧,你也就这样了。

也会对成绩久久徘徊在倒数十五但对待班级事务认真谨慎的同学说,你要加油,有什么问题来找老师。

我曾想,怎么会有如此矛盾的人呢?

到底是象牙塔里住了太久,不知大千世界,以冲突为美之一种形态。

无论如何,感谢她不加掩饰的话语,我的化学成绩在高考逼近满分。

高一明确自己想要物质,可也许是天生,解出压轴题的快感占据内心仅几分钟,唯有耐品的文章,赢得我热泪盈眶。

学姐说,你要定个目标才不至于迷茫。

我的目标是什么呢。

法律,医学,金融,管理。

都可以吧,我说。

那看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她如是说。

是什么呢?

我自然知道。一日未敢忘。

我最喜欢的是中文。

那就加油。她笑着。我也是中文。

当一切回到原点。但又不止是回到原点。

6、成绩确定的那一晚我正和妈妈在江边散步,接到电话听到了那个分数。

汹涌的,难以克制的。

我在大街上泪流满面,自知丢脸,然无助于它的停歇。

这一刻我知道我高中的所有,就到此为止了。

也许是哭那一千多个日日夜夜。

也许是喝风油精的日子不会再来。

也许是全力以赴后的彻底放松。

也许是告别。

也许是对之后的事,有所预料。

目标的触碰远远难于抉择的做出,翻开理科招生那本厚重的书,中文系的数量寥寥。

都在我不可触及之处。

我委屈,却只无声抗议。只当因果循环,冥冥注定。以此自劝宽心。

这一次又格外执拗地选择了与中文沾边的专业了,那四个字,新闻传播。

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方知道可以选择分流到中文。

兜兜转转。

兜兜转转。

做老师的小伯并不赞同,他建议我去学新闻,为了出路。

我看着他。可是我喜欢中文系。

他沉默片晌。那也好。

因为喜欢,所以将无所畏惧。


作者简介

邓铃琳,19岁,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2016中文系。



原文标题:学生习作之五七|邓铃琳

来源:作者授权

作者:邓铃琳


往期精彩推荐

    1、她是范雨素,我是朱佳乐,你是谁?——我在“人情社会”中,所享受的“无限关怀”

2、她是范雨素,我是杨莹,你是谁?——我愿如一朵野花,开在崖壁之中,自顾自热烈

3、她是范雨素,我是方华,你是谁?——我将用一辈子,剖析自己的世界观之本

本期主编:子虚

执行编辑:彭幸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投稿邮箱:rujiarz@126.com

主办:儒家网

赞助:敦和基金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