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虹膜 |《模仿游戏》:图灵是怎样炼成的

2015-07-21 悉尼卡通 虹膜

文 | 悉尼卡通


对于艾伦·图灵的研究者来说,《模仿游戏》可能并不会令他们满意:这部将布兰切利庄园破译德军英格玛密码机作为主线的影片,只是放大了图灵生涯的片段,而且对图灵的大量事迹甚至包括个人性格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不过,对观众而言,影片对史实的手术不仅必要而且整形异常成功——毕竟,你在电影院里要看的是故事,而非历史课教学PPT。


虽然破译一节在整个二战史以及图灵的个人经历中都是浓墨重彩,且传奇性甚浓的篇章,不过,文字上夸张而丰富的表述并不困难,难的是影像化的实现。想象一下吧,一群数学家破译密码,说起来神乎其神,但你愿意在大银幕前看一帮宅男愁眉苦脸蹲在房间里做两个小时的奥数吗?关键是,怎样在其中提炼出一条清晰的线索。看看同样题材的影片:2001年的《密码拦截战》直接虚构了一个悬疑加爱情的狗血故事;更早一年的《U-571》则直接忽略了破译,将潜艇运送缴获的德军密码机过程作为重头戏,一下子成了动作战争片,据说当时还引起了英国方面的抱怨——功劳都被美国人拿去吹了。这样一比,《模仿游戏》的妙处就突显出来了。因为,它的着眼点不是事,而是人,甚至并非那个历史上的图灵,而是它意图让你看到的艺术形象图灵。


影片直接拉了三条线:1928年尚在中学的图灵,二战期间破译密码的图灵以及战后因同性恋遭受迫害潦倒的图灵。迫害线以罪案开局,先用悬疑将观众的好奇心牵起,但很快将此线按下不表,只是不断在推进中出现。办案警察就像《公民凯恩》中的记者,与其说是戏中角色,不如讲他代表了观众视角,他在每个调查节点处提出的疑问也恰是观众所想了解的,通过他的步步进逼,段落之间有效收紧。而在悬疑慢慢破解开之后,观众的兴致已经从追溯过去式的解谜,转变成了追问未来的关注人物命运。在此时,警察适时地表态,又起到了观众评论音轨的作用,并且在最后力推一把,触发悲剧高潮。


《模仿游戏》的着眼点不是事,而是人,甚至并非历史上的图灵,而是意图让你看到的艺术形象图灵。


而图灵的早年学院生涯,则是与迫害线相对应的解答线,它出现的时间最迟,某种意义上可将其看做传记片编剧最爱的「童年阴影」。图灵的性格成因与性取向的萌芽大体可以在这条线中看出端倪,然而这条线与迫害线相比又不只是柯南动画中的「谜题篇」与「解谜篇」。不用看情节设计,单看两线色调,对比已足够明确:迫害线一派的灰蓝暗郁,而学院线哪怕也有图灵被欺负的情节,但确实明黄偏橙的亮丽色彩,两线交替出现,从洒满阳光记忆的玫瑰色春梦,到阴冷潮湿的惨烈收场,主人公遭遇的不公呼之欲出。这条学院线在情节上并不关键,但拍得极为抒情,因为越是渲染出这一段的单纯美好,越是能和情节饱满的另两支突显出天才遭遇的人情冷暖。


最关键的一条解谜线,重点肯定不能老老实实地写如何解谜。谁愿意看解数学题啊?就连小学生作文里写到做题都知道要塞无聊的心理活动甚至虚构一段如何克服心魔不去抄同桌的烂桥,何况电影——哪怕做题人是粉丝甚众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所以,影片的落脚点是图灵与周围所有人的关系演变。这就是为什么直女琼·克拉克居然被拎出来在一位同性恋主角的影片里成了女一号,这就是为什么事实与图灵关系甚佳的休·亚历山大被拖出来唱了好一阵子白脸,这就是为什么剑桥五杰的谍战大片要从外交部和学院挪移到布兰切利,这就是为什么军方人士要跟伤痕文学里的军代表一样隔三差五跳出来恶心人,甚至还要把考文垂悲剧进一步强化到人物关系中,编出一场为大局而牺牲小我、独自承受「必要之罪」的虐心大戏。至于真正的解谜,影片只是用一段精彩的蒙太奇,把情报对战局的影响表现清晰,同时再以海陆空的战争镜头顺带拓展了一下影片格局便不再深入。而在这过程中,图灵与周围人物的互动与其说是讲解谜故事,不如说是表现出周围环境与他的格格不入,怎么一步步将他推进灾难的深渊——实际上除了确实倒霉的结局,图灵远没有片中主人公那么悲催。除了解谜不好表现,还有其他理由这样做吗?当然,对立面的设计。抗日剧为什么火?因为有个「日」作为对立面可以让你乐此不疲地一直「抗」着。但纳粹再恶劣,也无法跟图灵隔空比拼内力吧?所以,为了将精彩做到极致,势必要给图灵设计出一个对立面。于是,就设计出他与天地人缠斗的悲剧英雄格局——对立面不再是具体的人与事,而是误解。这下就把他与人的交流不畅跟解谜这种他与数字交流的如鱼得水形成对比,一下子,天才的傲世孤独便立起来了。但是,这还不够,还得有个更为物化的落点,影片将这个点落在了同性恋迫害——刚好史实中也查询有据。这样一来,影片往上走是不为世人所容的孤独英雄「我一生未做错事,为何会这样」的古典悲剧,往下走还观照了同性歧视这个正在风口浪尖的现实。几条路径,总有一条能征服你。


影片只是用一段精彩的蒙太奇,把情报对战局的影响表现清晰。


这样,三条线一拼接,图灵的悲剧便极有逻辑地呈现在你面前。影片对史实素材的处理极其工整讲究,情节推进的每一步轻重缓急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虽然最后免不了会有「循规蹈矩」与「标签化」的责难,但能将这种类型片模板推到登峰造极,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手艺。客观来讲,因为主题先行,电影中的图灵跟现实里那位天赋异禀但绝不讨人嫌的天才差别还是挺大的,但这是电影啊!试图通过电影来学习历史,这本身就不是一种认真的学习态度。话又说回来了,我估计倒是会有不少守望卷福的妹子,看完本片后会暂忘卷福反去了解图灵真实的经历,像这样以虚构激发对真实的探寻,恐怕才是电影的意义所在呢!



文中提及的电影


1.《公民凯恩》Citizen Kane, 1941

2.《U-571》U-571, 2000

3.《密码拦截战》Enigma,2001

4.《模仿游戏》The Imitation Game, 2014



回复以下上映新片,查看「影向标」的推荐结果和评语

| 捉妖记 | 大圣归来 | 道士下山 |


合作、互推请联系:irisfilm@qq.com

编辑 | 徐寒冰


长按识别码可下载《虹膜》


《虹膜》是一份基于移动平台的电影杂志,每月出版两期,我们希望为读者提供中文世界里最具深度和创见的电影文字。苹果用户可点击上方二维码下载《虹膜》,或在苹果App Store商店中搜索「虹膜」来下载。也支持Kindle、多看和豆瓣阅读等所有主流阅读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