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的粤语片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2016-04-24 magasa 虹膜

本文首发于虹膜公众号(IrisMagazine)。


文 |  magasa


方言电影是在少数国家才存在的一种电影工业现象。在历史上中国电影不仅有正统的国语片,还有粤语片、厦语片、潮语片等多个方言电影品种,其中粤语片在香港之繁荣与长盛,可以与语言覆盖范围更广的国语片分庭抗礼。


前几年在香港有一群影评人及学者,为了弘扬粤语电影文化,成立了香港粤语片研究会(CCSA),标志着华语电影中最重要的一种方言电影,终于有了专门的研究机构,这恐怕是华语电影界前所未有的一件事。



香港粤语片研究会(CCSA)


今日的香港电影普遍都说广东话,该研究会所关注的粤语电影乃是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的一个术语,专指「二次大战后开始,迄1972年在香港生产、以广东话发音为主的电影」。


之所以作这种区分,因为二战后香港本地影业勃兴,50年代因大陆易帜,许多老上海电影人南下,进一步带动香港电影腾飞,当时香港市场上主要有西片、国语片、粤语片三类(其他小众方言片另有若干),这个顺序也是这三类片种受欢迎程度和观众层次排名。


换句话说,粤语片当年在香港的主力观众群是市井平民和老弱妇孺,非常普及,但观众层次不高,影片文化价值被轻视,海外影展曾排斥粤语片的参赛。



粤语片《路》(1959)


和同期的国语片比起来,粤语片的确存在粗制滥造的情况。50年代香港每年出品粤语片不下于150部,有「七日鲜」之说,业内有抱负之人对这种局面感到痛心疾首,发起了第三次「粤语片清洁运动」,中联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


中联是粤语片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公司之一,借用李铁《危楼春晓》中的台词,这家公司继承了五四文学传统,有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理想。公司资金不足的时候,中联员工纷纷解囊,把自己的片酬折算成投资。



《危楼春晓》


《苦海明灯》的导演秦剑虚怀若谷,在工作人员指出制作上的缺陷后,当即补拍了20多天,这在当时又可以多拍一两部新片了。



《苦海明灯》


还有主打青春靓丽明星的光艺公司,捧出了谢贤、嘉玲、南红,主拍黑白时装片,迎合小康和中产阶层的趣味。



嘉玲主演的《人海奇花》


60年代前期,粤语片步入黄金期,年产量超过200部,在国语片的强势竞争下,技术条件也有提高,其中粤剧和歌唱片占相当大比重。但至60年代中后期,香港影坛成为邵氏国语片的天下,粤语片一度式微。


直到1973年,师承秦剑且熟悉西方电影的前光艺台柱楚原,在邵氏翻拍《七十二家房客》,并坚持拍成粤语,夺得年度票房冠军,连同许氏兄弟的粤语喜剧,才使粤语片重新崛起。直至今日,粤语电影依然是香港电影的主流。



《七十二家房客》(1973)


粤语片的类型并不复杂,粗略地可以分为「文」、「武」两种。


「文」是「文艺片」,袭自上海电影的一种传统类型,内容是家庭、爱情和日常生活,传达老套的伦理意识,催人泪下。或是粤剧——也叫广东大戏——的舞台纪录片。


「武」的是武侠片,其打斗脱胎自粤剧的龙虎武师,取材清末广东民间故事,比如南少林江湖传说,方世玉、洪熙官、陆阿采等人物是电影取材对象。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系列拍了近百部,影响巨大,堪称70年代以李小龙为代表的时装功夫片的前身。


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少林拳》


如果说香港的国语电影生产是类似于好莱坞大片厂模式的正规军,粤语片就比较像灵活的游击队,又多又快又省,嗅觉灵敏,因地制宜,这种方式已经融化到今天香港电影人的血液当中。


保护、发掘、研究四五十年前的粤语电影,不应该只是中老年影迷怀旧情绪的维系,而应该成为粤语文化圈乃至华人文化圈共同的志业。视听遗产的保护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每分每秒都有很多影像资料在不可逆转地死亡,粤语片也不例外,它现在面临的难题还有不为人知且饱受偏见,让更多人认识到粤语片对华人社会不可估量的文献价值和文化价值应是当务之急。


往期精彩内容

1. 严肃科普香港「三级片」的尺度
2. 从许冠杰到陈奕迅,香港歌神都是影帝?
3. 感知的美学:香港电影的一种独特表达

这是广告,虹膜会因你的点击获得收入酷的生活是可以买来的。长按上图二维码进入亚文化市集「黑市」,或者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买世界上最稀奇古怪的东西。编辑:小佳联系我们:irisfilm@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