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口气推荐 20 部精彩电影,六月份有事做了

2016-06-05 虹膜读者八群 虹膜

本文首发于虹膜公众号(IrisMagazine)。

虹膜读者群有一个固定的活动,每天轮流由每个人为大家推荐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并写写推荐的原因,自己为什么喜欢。时间一久,积累了很多推荐片目。今天发出来的是读者八群的部分推荐影片记录。

感谢每一个人的推荐,即使限于篇幅,你的推荐没有出现在这里。


《安全至下》

推荐人:雷蒙卡佛




推荐理由:哈罗德·劳埃德是和查理·卓别林 巴斯特·基顿同时代的喜剧演员,之所以没有以上两位在影史的地位,与优质作品数量和导演领域建树较少有关。


哈罗德·劳埃德在多个短片中呈现的笑料分布和表演,如《Never Weaken》、《Bumping Into Broadway》中自在和舒展的多,但这丝毫不影响《安全至下》(70min)在哈罗德·劳埃德长片作品中的光芒四射,甚至可以说因为《安》的出现,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供养了许许多多在它之后出现的喜剧电影。


《安全至下》的故事取材自《打工青年》,主人公是一个脸色苍白、害羞腼腆的小镇青年形象,为了爱情和生存来到城市打工,因为身份和误会产生制造了许多尴尬的笑料。




影片前半部分充分利用了火车、汽车、电车等交通工具安排动作场面,高潮戏的爬楼设计让人高潮迭起,在那个特技贫乏的年代,靠想象力与执行力制造紧张的快感,我第一次看高楼戏时真的有手心流汗和尿崩该顾哪一头的两难体验。拿一个常用的比喻形式来比喻,就是《云中行走》与《安全至下》之间大概隔了一百部《A计划》吧。


都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哈罗德·劳埃德对此的理解非常深刻。在《安全至下》中设计的这个小人物单纯而努力的为了未婚妻去工作,遭遇的却是唯金钱和地位论的爱人,唯马首是瞻的同事,冷漠没有表情的路人,黑白的影像更显得这样心酸的奋斗与成长是多么的讽刺。




万青在《揪心的玩笑与漫长的白日梦》里写下过这样的歌词「在愿望的最后一个季节,记起我曾身藏利刃,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和爱」,形容这部电影里的男主人公,真是精准无比。


马丁·斯科塞斯在《雨果》中致敬了《安全至下》中的爬钟楼戏,这部电影值得这样的致敬!诚意推荐。

 

《灰熊人》

推荐人:Elliott




纪录片。描述的故事主人公是 Timothy Treadwell。他热爱灰熊,连续13年夏天在阿拉斯加一国家公园内独自宿营,与灰熊为伴。末两年他带了她女友同宿。2003年的初秋,一头灰熊袭击并吞食了他和他女友。


 电影的素材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 Treadwell 十三年的野外生活中用手持 DV 拍摄的很多影像素材(他被袭击时DV也在拍摄,镜头盖未取下);二是对 Treadwell 生前好友的访问;三是导演赫尔佐格去前往事件现场的画面(音乐和景观。赫尔佐格曾说:「TV uses landscapes. I transform landscapes. I direct landscapes.」)。




影片中看到的 Treadwell 是一个比较极端和狂热的人。他自己拍摄的 DV 素材非常有趣。他给认识的灰熊和狐狸都起了名字。在野外他孤身一人,常常充满热情地喋喋不休地说着他如何不属于人类社会,如何对灰熊和自然生灵充满了感恩和爱。他的情绪是总是充沛到几乎要哭出来的地步。


 影片是完全站在 Treadwell 的情绪外来看他的。赫尔佐格的视角很冷峻,完全没有过分夸大同情,观众倒是批判的感受来的较多一些。(比如:当灰熊习惯了与人类亲近以后,是否更易受到偷猎者的威胁?再比如:那头袭击的灰熊最终被处死并被开膛解剖,这是否背离了 Treadwell 的初衷呢?)




赫尔佐格的电影母题之一就是去探索那些极端或狂热的人性。(我听来的,我其实只看过他这一部作品。他其他的影片,比如1974年的纪录片 The Great Ecstasy of Woodcarver Steiner,主人公是一位痴迷于跳台滑雪的运动员;比如1982年的剧情片 Fitzcarraldo,主人公将蒸汽轮船搬运过山丘,运往另一条河流)这部灰熊人应该算是赫尔佐格的代表作之一。


很引人入胜的影片,所以我很推荐。目前烂番茄93%,metascore 87 分,作为参考。

 

《地下》

推荐人:古典




推荐理由: 如果说,马尔克斯用魔幻写尽了拉美民族的苦难,那么库斯图里卡就是用荒诞纪录了斯拉夫民族深深的不幸。


简要分析: 影片的叙事结构具有鲜明的小说特色,其中的铺陈与悬念的设置极为精巧。 影片采用了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又颇具肥里尼费大师的超现实主义风范,它极好地影射了南斯拉夫的整个当代史,对斯拉夫人面临的回忆困境做了鞭辟入里的刺探。 




《地下》的开篇呈现出一种「阳光灿烂」的格调,即便表现醉醺醺的黑夜,同样洋溢着晒人的革命气息。这种气息不止表现于外部空间上,更表现于人物的行为举止上,「无厘头」的荒诞中潜藏着令人着迷的魔幻气质。 战争的残酷往往体现于它的猝不及防,而《地下》就是如此表现的。 


我们看到了一切违背常规的人为反映:说什么也要把爱做完,还是一如往常地吃早餐,照常地戴上绅士帽去勾搭漂亮女人。这一切竟而如此荒谬地在炮火口进行,库斯图里卡的「游戏精神」着实令人大开眼界。电影最后,所有死去的人们又重新团圆,狂欢跳舞,那是一个天堂岛,一个死去的乌托邦。

 

《战场上的快乐圣诞》

推荐人:looper




就像《霸王别姬》会被很多人粗暴地定义成同性恋电影一样,《战》的传播接受也差不多。但导演想说的远不止同性之爱,那不过是作为其中最具猎奇性的元素,最快地被普通观众捕捉到了;并且程蝶衣是由于尚处孩提就面临亲情缺失而埋下性格畸形的种子,爪哇岛上的战俘是由于战争环境。这两部电影与《阿黛尔的生活》、《春风沉醉的夜晚》等专注表现同性之爱的电影相比是不一样的。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大岛渚,在这部电影中收敛起惊世骇俗的影像风格和离经叛道的作者姿态,将民族性思考、战争批判与东西方价值冲突等多个命题,融入进两条叙事线索中。大岛渚在影片中展现的场面调度能力,是足可以进入视听语言教材的。




有人说,最好的二战题材一定是法西斯国家拍出来的。德国有《铁皮鼓》、意大利有《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而日本有《战场上的快乐圣诞》。


当杰克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为世野井献上「死亡之吻」,使后者陷入汹涌的灵魂激荡而不能自立;当大原上士临刑前一脸天真地望着劳伦斯,说出「Merry Christmas」时。你会战栗,以至于无话可说。很好!能用三言两语言传的感觉,怎么可能刻骨铭心?

 

《走出非洲》

推荐人:21grams




今天我推荐的电影是上映于1985年的电影《走出非洲》,由西德尼·波拉克执导,梅里尔·斯特里普与罗伯特·雷德福主演。电影改编自丹麦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的同名小说,是作者本人的回忆录,记述了作者于上世纪初在非洲经营农场的真实经历。本片获得了58届奥斯卡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在内的七项大奖。


本片讲述了出身富贵 爱慕虚荣,为了能够得到男爵夫人的头衔远嫁东非肯尼亚的女主角凯伦,在广阔的非洲大地上与丈夫和冒险家丹尼斯展开的情感纠葛,并在经营农场的过程中,与非洲的英国贵族以及土著居民如何共处的故事。




本片既是一部爱情片,又不仅仅是一部爱情片,从小的角度上看,影片聚焦于凯伦和丹尼斯的情感纠葛,然而纠葛展现出的是一段在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上相互矛盾,却又真挚的爱情。在西方人对待异域文明时,对于文化差异的认识和所持的观念,对待爱情与婚姻的态度上,两人都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人格特点。

作为一个受西方保守的贵族式教育的凯伦,和同为西方人,但是却生性洒脱不羁、自由浪漫的丹尼斯,他们展现的已经不单纯只是伴侣之间的琐碎争执,其实是两种不同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和人格的碰撞。这样的两个人,却在广袤的非洲大陆上点燃了爱情的火花,使得这样的矛盾显得更加意味深长。




可见,电影以及并不仅仅停留在爱情的狭小范畴了,而脱开凯伦与丹尼斯的感情,宏观上,影片更以凯伦经营农场时,和土著人的相处为中心,同时呈现出了其他多个戏份虽不多,但是对于影片的主旨有很强的暗喻作用的配角,而展现出的,是西方代表的进步当代文明与原始的土著文明的矛盾。


当我们以文明社会居民的角色踏上非洲这块原始的大陆,面对同样原始的土著民族,我们是应该潜意识里带有俯视意味的、更甚至征服意味的「文明人」姿态去面对这样的差异,还是仅仅把自己当作这块大陆上的过客?这一宏观上的矛盾展现实际上与凯伦和丹尼斯的爱情遥相呼应,使得影片的内容颇具咀嚼意味和深厚的层次感,引人入胜。




整部影片是慢节奏的,叙事平缓冷静,一步步向前推进,所以并没有在完整性和连贯性上有所缺失。故事的本身就是一段充满了古典浪漫主义情怀的传奇经历,本片的镜头运用和摄影虽然老派,却也服务了故事的这一基调,十分具有怀旧的美感。


同时加之同样获得了奥斯卡最佳音乐的,由John Barry创作的电影原声,使得整部电影更具盎然诗意,这也是在美学上我十分推崇这一电影的缘由。

 

《唐朝豪放女》

推荐人:青藤




今天我推荐的电影据说是三级的…很奇妙,之前在不同地方被推荐了同一部电影《唐朝豪放女》。其实一开始我是拒绝的,毕竟我也是一个纯良的骚年来着,而且这片名不能再傻了吧?但仅仅看到剧照之后我就动摇了……




《唐朝豪放女》是1984年的港片,画面这样美,是不是有点不科学?影片中的人物造型大多取自唐朝绘画和雕塑。一些场景的设计上则借鉴了日本传统绘卷中的构图和意境,隐约可见日本 《源氏物语绘卷》 的影子。(话说日本文化还是很大一部分继承了我国唐朝精髓的)


丰富、考究的美学元素(可能放到今天略显落伍,但至少不浮夸)是推荐的主要理由之一,当然不止于此。不想剧透,只好概观而论。观影过后最打动我的是女主鱼玄机,19岁的夏汐文本色出演无比精妙。




才情、优雅与放纵,丝毫不亚于我们心目中盛唐诗人的形象,更多的是女子的妖冶,更生动的是其作为女性对那样逼仄的社会环境毫无惧色的戏谑与颠覆,以至如今品来都那样令人惊心。然而也可笑,不得不以殉道的拙劣手段来敷衍自身的无助。


除此之外,人物间的烘托与映衬亦处理的较为完善,结尾干净利落,主题放到今天亦不失深刻。但是介于制作的时间,今天的观众看来有不可尽兴之处也是难以避免…

 

《大地之歌》

推荐人:hanabi




我推荐的电影是「阿普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大地之歌》(Pather Panchali) ,是雷伊的处女作,在印度电影界被称为「印度第一部成熟的电影」。这是我看的所有印度电影中最不像印度电影的,没有浓烈的印度民族风情,而且竟然没有歌舞,不像一般印度片弘扬正能量,剧情无脑,而是现实主义的,映射印度贫穷的一面。


讲述的是印度农村贫户的艰辛琐碎的生活,在绝望之境仍坚持生活,非常写实。其实在一些贫穷闭塞地区往往能体现出生命的顽强,但电影里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印度,即使是如今的中国农村仍然可见。




另外,电影画面很精美,电影插曲是世界著名的的西塔尔琴大师拉维香卡所作,诗意般的画面配上印度的拉格曲调,差点让我忘了这是在诉说一个悲剧,不过剧情的压抑性将我拉回了现实。

 

《我在故宫修文物》

推荐人:一颗大白菜




我推荐一部纪录片:B站很火的《我在故宫修文物》。正好今天刷完了马亲王的《古董局中局》,比对着看,有许多好玩的地方。


昆德拉把小说分为三种:叙事的小说(大仲马),描绘的小说(福楼拜),思索的小说(萨特)。《古董局中局》这种技术流程统一的悬疑小说,显然是第一种,代表着一种毫不犹豫的专制力量,封闭、果决,一路上夹裹着你和情节奔向结局。


对于文物,马伯庸的态度类似于丹布朗之于宗教,运用悬念叙事、多重叙事、宏大的主题,再配以丰富的文化知识,利口、佐餐、下饭。话说回来。小说不可能丧失作者性,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出彩的工业化必然有人赋予其生命,马伯庸和丹布朗一方面借助古老的文化命脉,营造了浓郁、神秘的宗教氛围,另一方面又绝不把救世主一般的主人公(超级英雄)改造成众生之上的存在。




不排斥、阉割「饮食男女」的日常人生。聚焦于质朴、真实、充满生命气息的日常世俗生活。同样是叙事,其中丹布朗的蒙太奇风格稍明显,穿插闪回,跳跃交叉,主人公在大时代和大叙事的洪水中,奔腾向前。这种风格其实是戴维洛奇天主教小说的一种延续。


《我在故宫修文物》则是属于昆德拉所提的第二种,描绘的小说(我就这么一类比)。昆德拉说:小说不研究现实,而研究存在。存在并不是已经发生的,存在是人的可能的场所。在这深宫里的太和门,骑自行车的少女和骑自行车的溥仪在纷杂的历史出现了交集。富丽堂皇的宝殿和粗陋荒凉的作坊都是曾经的故宫。




紫禁城的中央,一个集权政府的中心,今年然有着这么「民谣」的一个地方,和摇滚做派的国家大剧院呼应!生活的各种碎片和细节无止境扩大,你可以在里面优哉游哉,迷失在细节森林中无法自拔。


《我在故宫修文物》,把文物修复专家从紫禁城的云端请下,还原成你家隔壁的你大爷,你大爷又承载着时代的炮火隆隆,这种观感,抛弃了你所属的阶层、政治派别、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相连。


深入理解他人的根本方式,是在任何人身上都读到自己,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自己又是什么身份。在这个过程中,故宫也褪去了政治文化的身份,成为了生活精神的象征,这也是永远的小说精神。

 

《暗花》

推荐人:葛朗台的瘦太太




电影评价:宿命内核和风格化的影像,不喜欢的会排斥,但喜欢的会很喜欢!

推荐理由:心目中银河风格的初成作品,能看到后来所有银河黑色电影的影子。


比如《神探》里后来那场镜面精分的场景,来自《暗花》,最后梁朝伟和刘青云的终极对决就是在镜子的包围下,两人几乎一样的着装,加上镜像,映射出两人的同一宿命。片中,梁朝伟饰演的是黑帮在警方的卧底。


在隐退数十年的洪先生即将回到澳门掌权之际,被陷害成为整个政治斗争的关键棋子,而他本人却浑然不觉。而整个过程在影片中呈现为梁朝伟本人积极保护帮派的行动中,使得观众与他一同入局。这也使得真相即将揭开的时候,观众和梁朝伟一样震惊!




而展现梁朝伟意识到自己成为困兽的那场戏,灯光、物件元素都极其风格化。这场监狱里梁朝伟与刘青云的气势博弈用的是单独的顶光。这其实是很不利于拍人物的,但在这场戏中却将梁朝伟内心的飘忽不定,通过强光与深暗的对比,已经顶光下舞动的尘粒展现出来(这是银河映像的幕后团队用手揉出来的)。


还有《无间道》里梁朝伟和刘德华打的无声电话,《暗花》里也用的非常完美。还有音乐,一到梁朝伟出行的音乐,节奏好到各种洗脑。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主人公都逃不过一死!这种宿命悲情看一万遍都不会腻!




想提出的讨论:关于游达志和杜琪峰到底谁撑起了银河映像的风格可能很多人都讨论过了。但还是想聊一下


个人觉得银河映像最初的成功可能还是来自游达志,特别是极其形式化与宿命致死的内核,在游达志离开后变得愈发积极。而杜琪峰本人最喜欢最认同的《柔道龙虎榜》则更加显示了更趋向于励志的内核。

 

《下妻物语》

推荐人:饭影君




因为喜欢带劲和够酷的电影,于是一直心水日本导演中岛哲也。《下妻物语》则是他早期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洛丽塔少女龙崎桃子】和【一个暴走女白百合草莓(巫女)】建立深厚友谊的故事。


我个人热爱这部电影,因为既能了解日本少女如何度过青春期的烦恼,还能看到色彩绚丽、眼花缭乱的洛可可洋服,追逐马路上的飙车自由,以及无处不在的ACG文化、永远的友情主题。


电影改编自岳本野蔷薇《下妻物语——飞车女、萝莉与杀人事件》,这个可是个水瓶座的怪人,虽说是个男人但喜欢易装为萝莉少女,兼任电影中的萝莉品牌Baby,The stars shin bright的联合制作。




全世界都在拍青春电影,因为全世界的少年少女有着相似的心事。日本电影中的少年少女不仅仅是岩井俊二镜头下的静默,也有中岛哲片中浓烈的的一面。这种浓烈,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少女的碰撞产生的火花,也是近乎疯狂的使用滤镜的画面,色彩饱和度高得要让人幸福的晕掉了。


《下妻物语》的开场段落可被称之「传说中的妃魅姑」。


   中岛的电影热爱 CG镜头和动画。目前为止的几部作品,除改变风格的《告白》、《渴望》外,从《下妻物语》到《帕高与魔法绘本》,动画使用频率和所占篇幅直线上升。




如《松子被嫌弃的一生》一片中因为幻想的要素超过本片,共运用了400多个CG镜头和动画。而本片开场就与很多真人直接出镜的影片不同,以漫画式的手法勾勒出了一个不畏群敌、身手了得的「传说中的妃魅姑 」的形象,很抓眼球哦。


为什么要使用动画开场?这就不得不谈到日本作为一个著名的ACG王国(ACG为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是动画、漫画、游戏(通常指电玩游戏或GalGame)的总称),几乎所有人都是一辈子浸淫在ACG中,中岛也不例外。


中岛曾经提过他很喜欢以前的日本影片,如《大友克洋的阿基拉》,这部日本最具带代表性的动画之一,同时也被喻为首部把日本动画推向全世界的神级经典动画作品,令全世界对日本动画有更深层的认识。




对于本来就是从广告界跨界而来的中岛来说,采取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大量运用动画镜头,非常符合其一贯坚持的「视觉论者」形象。因为相比真人出镜,动画开场不仅能够投天生喜爱ACG的日本观众心中所好,产生共鸣,还能通过广告式的扭曲比喻、夸张搞笑的漫画感营造一种年少轻狂的气氛,为整体叙事打上「好玩和带劲」的标签。


   桃子和巫女其实就是日本御宅一族的代表。御宅原指热衷及博精于动画、漫画及电脑游戏(ACG)的人,而现在一般泛指热衷于次文化,并对该文化有极深入的了解的人。


御宅文化对日本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影响很深。片中,桃子把自己隔绝在世俗之外,沉溺于洛可可的华丽风格装扮,而巫女则把所有的感情寄托于飙车的生活中。这两人无论是哪一种从深层看都带有避世态度,这也正是越来越多日本青少年甚至全世界青少年的生活状态。




曾经的我们,是不是似曾相识?像桃子和巫女执拗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认为「只要心情好就可以」,简直就是一击即中。但我们也会成长。年少时为了友情往往能做出很多不可思议的事。


桃子的生活哲学一向是坚信独来独往,但正是由于巫女的闯入,慢慢地使桃子开始动摇自己所秉持的对于别人的态度。因为从爸爸口中得知组织里所谓的执行家法的残酷性,桃子立马就在约定交出「Baby,The stars shin bright」改制洋装和前去搭救巫女的选择中作出决定。


服装店社长的话也耐人寻味,他和桃子的生活方式非常相似,把人生寄托在某件事情上,没有朋友也不需要朋友,尽管这样他还是支持桃子的选择,从另外一方面来看,也正是因为没有朋友所带来的生活的封闭性让社长看到了友谊的重要性。




桃子还是选择了和朋友共进退。骑着奶奶的老机车,就算美裙的发带飘走,就算路遇撞车事故,都抵挡不了桃子一颗从冰点到沸点的心。于是出现了开场的一幕,桃子被蔬菜车给撞飞了。但是中岛采用了童话式的手法来描述,他让桃子见证母亲生育她的过程。这里其实是一个隐喻,暗示桃子不顾一切地去搭救朋友,就像是一个重生的过程。


开场荧幕上竟然就打出「下妻物语,终」的字样,导演的幽默感也是没救了。进一步的脱胎换骨是在后面桃子看到巫女为自己的梦想挣扎,她因为恐惧大叫一声,结果被人扔在泥水中。这时候,桃子决定暂时放弃自己的洛可可原则因为她现在要为朋友拼杀。




桃子看到巫女因为要退出帮会而被围攻,看到她满身伤痕;巫女看到桃子漂亮的洋装上被沾上鲜血,看到她被丢进泥水。看到巫女支持桃子生活态度的表情,看到桃子为了巫女拿起棒球棍打人的样子。曾经那个奉行柔弱原则的桃子,就这么从心理到行为强大起来。到这一步,桃子已经完全从一人独行,到了友谊的最高境界——为朋友牺牲。


为什么推荐这部电影?美丽的裙子,为友情而战。足够了。

 

《不准掉头》

推荐人:杨章正




推荐奥利佛·斯通的《不准掉头》,本片延续了《天生杀人狂》中对于暴力元素的表现和诡异氛围的渲染,呈现方式由直白过火转变为阴郁晦涩,但结果却是加倍的癫狂和歇斯底里。


影片中构想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居民都多多少少精神不正常的荒凉小镇。所有人互相利用,心怀鬼胎。沙漠、仙人掌、热情的阳光与镇上的诡异氛围产生独特的恐怖效应。主人公就在这种环境下走向末路。剧情不多讲,好电影需要自己去看。




本片另一个特点是情绪化的摄影方法,各种异常的拍摄角度、意向的频繁剪辑叠加以及人物阴暗的心理活动通过镜头的具体呈现,为影片定下了躁动不安的基调。

 

《金枝玉叶》

推荐人:木石




推荐电影《金枝玉叶》。推荐理由:《金枝玉叶》这个片名本身,已经用「枝」和「叶」消解了金童玉女中「童」和「女」的二元性别对立。它的英文名《he is a woman, she is a man》,更是直接掉转了男女性别的人称代词。有松动大众对性别认知的野心。


虽然结局是不同性别的两个人在一起,但全片在异性恋的框架下做了最大限度的异/性尝试。不仅深刻讨论了我们今天所有关于同性恋爱话题的迷思,还大胆实践了美国著名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以及生动刻画了一个直男被女扮的男装掰弯的心路历程。是一部带着镣铐跳舞的爱情思考片,值得推荐给每一个爱自由的想要脱离性别束缚的人看。

 

《黑手党只在夏天杀人》

推荐人:剑雨Jamie




这部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通过小人物阿图罗的视角切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意大利社会,充满童真的情节背后却是1970到1990年黑手党在西西里地区横行的残酷历史,片名来源于男主父亲哄他睡觉的谎言,随着时间推移男主阿图罗才渐渐得知什么是真正的邪恶。


与《教父》这些的大师级导演对黑手党题材严肃深入地处理不同的是,《黑手党只在夏天杀人》基调是轻松诙谐的,意式幽默在片中俯拾皆是。诸多七八十年代纪实性影像与影片中主人公的故事穿插使得电影更有真实感,比起纪录片少了枯燥乏味,多了温情的内壳,说它是一部成功的意大利反黑政治宣传片也不为过。




印象最深的是男主最后有了孩子说的话:「当我成为父亲,我明白了父母的两项基本的职责:第一件是保护孩子远离邪恶,第二件就是帮助他们分辨善恶。」与前面男主的童年经历呼应,充满了温情,可男主带着儿子沿街寻找并介绍因黑手党殉职人员的墓碑铭牌时,又真实得让人不寒而栗。


演很成功地利用了个人成长的喜剧类型包裹了上世纪意大利社会黑暗现实以及社会发展、人民走向醒悟的过程。无论怎样,历史都不应该被遗忘,在这部影片中,时代背景远比男主的爱情故事更重要。

 

《辉夜姬物语》

推荐人:乐乐




我已经忘记我第一次看《辉夜姬物语》的时间了,我曾在日本生活过很少的时间,所以对日本的文化有着特别的癖好,「辉夜姬」完美的满足了我对日本古文化的全部幻想和意淫。


高畑勋导演这一次完成了一个传统动画的完美展示,各式的礼节展现得淋漓尽致,不论是镜头语言还是造型画风都古朴但又透着精彩,可能有人觉得这部动画中规中矩甚至味同嚼蜡,但在我看来各个岗位的完美配合和叠加打造了我20多年来最深爱的一部电影!




「辉夜姬」用类似中国水墨动画的写意之美征服了大批观众,这种返璞归真的影像在浮躁的电影世界中弥足珍贵,粗旷的勾线和虚渺的景观看起来和电影的精致构成的落差竟然也格外的美好;日本音乐大师久石让为电影打造了原声带,日本传统的五声音阶用钢琴和短笛演奏出来格外新颖,整部电影的主题《天女之歌》借鉴了中国五声音律和日本传统调式的转换,悦耳动人。


影片改编自日本古籍《竹取物语》,对于日本文学而言,这部作品开辟了新型文人文学创作的先河。故事写了一位伐竹老人在竹心取到一小女孩,起名为「辉夜姬」,小公主经过三个月长成亭亭玉立的美少女;五名贵族子弟向她求亲,她答应嫁给能寻得她喜爱的宝物的人,结果求婚者均遭失败;皇帝想凭借权势强娶,也遭到她的拒绝!最后,辉夜姬在这群茫然失措的凡人面前突然升天,而辛苦养大辉夜姬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只好目送她的离开……




故事的结尾略带忧伤和思考,而老翁对公主的养育以及权贵求婚的戏码又不失诙谐,理与喜完美的平衡,尤其在古代日本对于自由和爱的大胆追求和颠覆被抒发的美好又不得不被现实击破,这种落差让人心伤!片中相模的礼节教导和权贵面圣时的场面是非常大的亮点,在动画电影中如此考究的展示礼节也是非常大胆的!


总之,我对于《辉夜姬物语》的热爱超过了宫崎骏大师的全部动画,也许因为礼节,也许因为古朴的初心吧…我一直把它存在电脑里,心烦或者失落的时候就打开看看,每次看都有新的感悟,心情也就平静了~

 

《德州巴黎》

推荐人:窜天猴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维姆·文德斯的《德州巴黎》。它讲了三段关于孤独与疏离的故事,一段查韦斯见到多年不见的弟弟沃特。一段是查韦斯跟随弟弟到了加州,和儿子间相处的故事。一段段是父子找寻妻子妈妈的故事。还有第四段没发生在银幕上,查韦斯四年在沙漠里搜寻德州巴黎的故事。


全片没有出现一次德州巴黎,只有一张地标照片。故事开头三十分钟才开口讲第一句话的查韦斯脱口而出的就是「巴黎」。弟弟误以为是法国巴黎,但其实他要的却是德州巴黎。那个父母第一次做爱的地方,他认为是他查韦斯·克雷·翰德森开始的地方,也是他四年前买下了一块土地,幻想和妻儿终结此生的地方。




有趣的是,这个巴黎不是那个巴黎,只是德州黄沙上的一块荒凉土地而已。很多人一生都在追寻世俗成功的生活,但其实到头来发现自己要的不过是一块小小的理想乡。正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每个人心中也有一个德州巴黎。总会想到自己和周围格格不入,但也总是认识到根本到不了自己的德州巴黎。


查韦斯不喜欢坐飞机,喜欢开同一辆车旅行,会想用新靴子换弟弟的旧靴子,不想开口说话,不喜欢离开地面,需要在杂志上学习怎么做父亲,爱自己的妻子到一刻不想分开的地步,他是一个在美国社会上没有位置的人。女佣问他想做富爸爸还是穷爸爸,他说他想做中间的爸爸,然而女佣告诉他没有中间,只有两边。


没人会认可这样一个人,似乎社会总想让我们选择其塑造好的模板,只有天才才能拥有自定义模式,而普通人只有标准模式。你要不就很富,要不就很穷,不能做一个有自己位置的中间人,所以才有这么多孤独,因为无法做自己。




故事的结尾,查韦斯和前妻在色情电话房里通话,他像我们道出为什么四年前家庭破碎的原因。他太爱她,以致于一刻不能忍受分离,认为老婆会找男人,晚回家测试她会不会嫉妒。


而她从爱他到认为自己被束缚住了,十七八岁的年龄生下小孩,很难不想到自己未来会永远被家庭锁住。于是有一天矛盾爆发,而男人知道自己期望的生活永远无法成真,于是想消除作为人的一切,永远在寻找不可能到的德州巴黎。




那四年的生活是无望的四年,查韦斯也只有面对他的妻子孩子才能真正化解因缘,而德州巴黎帮不了他。唯一有作用的是时间让他们明白对彼此的爱,却又切断了彼此的可能,最后查韦斯独自开车离去,给了我们一个意犹未尽的结局。Ps:片里的吉他真的很应景,每当吉他响起,就感觉一种惆怅弥漫开来,这部影片是我感觉最能够诠释孤独的电影。


《血色孤语》

推荐人:Harry




大家好,我推荐的是玛嘉•莎特塞的《血色孤语》。《血色孤语》——一个变态杀人狂的解脱幻想的孤独历程


《血色孤语》不同于以往看过的犯罪惊悚片,无论是从影片的叙述方式、背景格调还是主题表达来看,都不能简单地定义成一部贩卖血腥的「变态杀人狂」的电影。


影片以一种喜剧式的开场奠定了整部电影的格调和叙事方式,Jerry所在的工厂工人们都穿着粉红色的衣服,再配以轻松明快的背景音乐,让人们怎么都不相信这将会是一部惊悚片。




但正是这样一种戏谑性地叙述方式和「上帝式」的全知全能的旁观视角让被杀者的死在表象看来显得无足轻重,而在更深层次的剖析后反而会增强观影者的痛苦感和同情感,更让我们难以痛恨「变态杀人狂」Jerry的所作所为,甚至对那份孤独、无奈与痛苦显得有些感同身受。


Jerry是一位自闭、孤独,沉浸于幻想而无法自拔的精神病患者,他无法区分幻想与现实的边界,不断与自己养的宠物(狗--博斯克先生、猫--威斯克先生)进行着对话。可以说,导演在这一点上运用得恰到好处。用自古就代表忠厚老实的狗和代表奸佞邪恶的猫来作为Jerry内心深处善与恶两股矛盾力量的化身。


也正是通过将这种力量以寄托在动物身上的方式来烘托出Jerry的孤独与无助——只能靠与动物对话来排遣内心的孤独与痛苦。他杀死Fiona和Lisa也是出于内心的慰籍无法得到满足,在痛苦与无奈中用分尸的办法将其永远留在身边。




在Fiona死后他曾尝试吃药来停止这一切,但当他发现药效起作用后他无法再听到猫和狗的声音时,无法再和Fiona对话,而冰箱里只有一个腐烂的Fiona的头颅,整个屋子都是血迹和腐烂气息的时候,他再次陷入了孤独与恐惧,也再次自己选择回到了幻想之中


因而在《血色孤语》中,杀人狂不是让人畏惧的,相反却是值得同情的。伊朗女导演玛嘉•莎特瑟从另一个角度切入,使其没有沦为一般性的犯罪惊悚片,而使其成为一部关注人性的类型片。我们一方面会从影片当中找到惊悚片熟悉的味道,一方面又看到了区别以往的故事主体的发展和最终结局。


个人认为结尾处心理医生那番被绑架后在野外对Jerry的劝导实际上将Jerry拉回了现实,也借心理医生之口,揭示了Jerry陷入困境的普遍性:「在每一个人的生活里,都会有一些声音在蛊惑着他们。




或者叫他们沉溺于欲望——酗酒、吸毒、满足性冲动,或者是愤世嫉俗的声音告诉他们一切都无所谓,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每一个人都无法逃离孤独。每一个人没成为杀人狂,也许都只是一种侥幸而已。」这就是血色孤语隐藏在喜剧之下的寒意。


最后Jerry在逃跑过程中煤气中毒而死,死于幻想之中。而导演也只能借上帝之手对这一切做个了结,对Jerry进行最后的审判。但不如说成是拯救,拯救从母辈遗传下精神病又得不到父亲关爱的Jerry,拯救一直处于孤独无助之中的Jerry,拯救犯下杀人罪行却不能接受其被关进精神病院的Jerry。


也只能是煤气中毒,这种死于幻想之中的结局,才能映衬出Jerry生于幻想,长于幻想之中的孤独人生。而这相比于最后被警察逮捕关进精神病院的结局要人性和有希望的多。


「It's over.Jerry is going home."

 

《让娜·迪尔曼》

推荐人:A. L.




今天我要推荐的电影是《让娜·迪尔曼》(香港译名《主妇日志》我也觉得很合适),这是比利时女导演香特尔·阿克曼在她二十多岁时拍的一部惊世骇俗的代表作。


全片时长三个半小时,描述一个中年寡妇两日多的生活,从早上起床、叫儿子起床、煮早餐,到买菜做饭、帮邻居照顾初生婴儿,到晚上煮土豆、做饭、照顾儿子上床睡觉,每天千篇一律,十分精准,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每天下午都会有一个嫖客来探访,这也是让娜的主要经济来源。


全片拍摄手法也严谨简单,全部是固定的长镜头——厨房里、客厅里、浴室里、,门厅里,没有镜头的移动,每个固定长镜头都可能持续十多分钟之久。这种手法在导致观众可能的视觉疲劳和昏昏欲睡之余,也有惊人的话剧般的表现力。




一方面,这是一部女权主义的电影,让娜身上有着女性的多重身份——妻子,母亲,妓女,让娜扮演着极端的各种角色,但是她机械反复的动作和刻板的表情,却疏离着观众的想象,她在浴室洗澡,却无法引起美学上对女性的欲望。她到底在想什么,观众观察了她两天多的生活,又能真正了解她多少?


另一方面,影片也精准地指出了生活的偶然和必然。让娜日复一日的生活,每个时辰要做些什么都精准到每分每秒,她尽心尽力而又麻木地扮演着自己身上的每个角色,掉落进生活枯燥的漩涡,而当第三天一切乱套——这只是咖啡变了味道,鞋刷掉落在地上,常去的咖啡馆座位被别人占了等等,生活本身的可持续性被打破,嫖客到来,让娜麻木地拿一把剪刀刺死了嫖客。




这到底是偶然的结局,还是麻木到了极致的必然?最后近十分钟,让娜呆滞地坐在餐桌旁思考,面无表情,外面蓝色的灯光通过百叶窗悠悠地映射在她脸上,她在想什么?还是没人知道。这是作为女性的困境,也许也是生活的最终归宿。

 

《灿烂人生》

推荐人:葡萄




时隔多年,我还是忘不了好几年前那个晚上,从8点到凌晨2点,坐在电脑前,一动不动地看完《灿烂人生》的样子。一部长达366分钟的电影,我一口气看完,期间抽完了快半包烟。


电影主要讲述一个意大利普通的六口之家从1966年到2000年间的风风雨雨生老病死。电影穿越四十余年的时光,浓缩了一个意大利家族的命运浮沉。青春、爱情、亲情高密度地交织,电影顺着时间轴展现悲欢离合,铺开一家人的故事长卷,青春灿烂却也有着长长的投影,理想主义者永远停留在某个时间点里,多年的流转,真正的爱情和延续诠释了轮回以及人生之灿烂。




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是,千禧年之夜,马里奥立在漆漆黑夜之中,窗外是无尽绽放的烟花,向众人说了句新年快乐后,他纵身一跃……一部好的电影之所以能触动人心,在于它细腻地捕捉到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的心率,尽管飞跃千山万水,但共通的人性和悲欢离合,让词语都有了确定的位置和指向。纵然这个世界千疮百孔,但支撑我们所爱的,是有过不一样的人生。

 

《七宗罪》

推荐人:果熊




我想没看过此片的人是少数吧,尽管如此,我还是推荐给大家经典电影《七宗罪》。或许,我这段文字,能提醒没看过的朋友不要错失良片,也许也能从豆瓣上没见过的视角去阐述我看完的一些想法。


《七宗罪》上演的是在一个颓废、阴暗的城市里的一起连环杀人案,导演大卫芬奇用他冷峻的风格为观众描绘了一个「不是地狱,胜似地狱」的世界。


1.《七宗罪》的片头风格令人眼前一亮,抽象凌乱的剪辑方式或许得意于导演作为广告片导演的前卫艺术嗅觉。从《七宗罪》之后,这样的片头形式收到B级片的竞相模仿,可以猜测,温子仁受到了大卫芬奇的影响,如《死寂》的片头,台湾的《诡丝》亦是如此。




2.《七宗罪》对环境的描绘更加高明。假如一部电影要描绘一座城市的混乱和肮脏,一般都会侧面表现巷子里的抢劫、食肉乌鸦、满街的垃圾、执法者的靡烂等。但导演很高明,他没有用这些「常用」表现方式,而是通过的阴冷天、昏暗、不便利、淋雨等,包括绝句那场郊外戏,全是黄土地、干枯、高压线、黄昏天。


这些特征很难概括,但却像是在一栋没人住的房子的角落先开了藏着一个巨大蟑螂窝的一块地毯的味道。然而这一切都没有下笔墨,然而观众已经感同身受了。


3.《七宗罪》的寓意性很强,首先不得不说的就是灯光。全片的灯光都如精心设计的一样,首先要说的是普通的室内环境,故事里犯罪现场之外的室内环境很少有窗,全是大大小小的灯光光源,有些很多画面有几十个灯光,这是其它电影很少见的,这就成功展现了这座城市和光明的远距离,即使是警察局,天花板上全是点灯,但还是显得昏暗压抑。




在犯罪现场,更是无窗无等,唯有警察的手电是一层层揭露黑暗的指引,我们不得不在画面上感叹这些灯光和整个昏暗的大环境比起来是多么微弱无力,者就更展现车这个城市的阴暗面了。然后在图书馆有全片唯一的绿光,探长被嘲笑自己装文青,他只能自我安慰了。这位探长不正像图书馆中孤寂点亮却无人来睬的图书馆台灯么,和那些打牌的人、那些图书馆外的灯比起来,他们扮演者这个世界的少数者。


贪婪的个性并不只是开场那个死掉的人独有,最后一场戏的环境或许可以视作这座城市对周边资源的疯狂榨取,一座座高压电线塔将电力源源不断输送至这座城市,以让他们维持温存的一丝明亮。电影中间探长对「地铁房」「震颤」一词的发笑,不应该仅仅是觉得打中笑点吧。




4.《七宗罪》对后来犯罪故事起到不小的影响,包括前面提到的温子仁,当然还有好多后起的犯罪片,就连导演大卫·芬奇在《十二宫》里又玩了一把连环杀手,包括国内网剧《心理罪》的剧情里有其影子,《唐人街探案》里说到的「一次完美的犯罪」也让人不得不想起本故事。


上帝是光,然而你们却用电!灯!泡!哈哈!


其它就是关于宗教方面的内容了,豆瓣上写的得更详细的比比皆是,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机遇之歌》

推荐人:屋顶熊猫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是这个片,选这部其实也没什么特殊的理由,正赶上基耶斯洛夫斯基去世二十周年(注:推荐日期为2016.3.13)嘛,纪念一下吧。


这个片是1982年,后来的《罗拉快跑》《滑动门》,甚至《一个字头的诞生》恐怕都难以摘清它的影响。而与这些后来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偶然性/可能性/不确定性,在后来者那里主要还是作为情节的推动力而存在,而在基耶斯洛夫斯基那里,偶然性本身正是思考的主题所在。




大学生维特克冲上月台追赶一列火车,在他狂奔的途中,时间分叉为三股,他追上了火车/他没追上火车,还与警察发生冲突被拘留/他没追上火车,而是遇到了一位女同学。随之,在三种情形下,维特克的生活发生了截然不同的转向,赶上火车后,他遇到了一位共产党员,极富乌托邦魅力的话语令他倾倒,他成为了一位共产主义者/拘留中,他则遇到了一位信奉天主教的自由工会的领导者,进而受洗,成为了一个反政府的异见者。


遇到了那位女同学则让维特克陷入了爱情,进而精益于学业,成为一名技术高超的医生。主体性,或者说自我的同一性,在这样的关照下显得脆弱不堪一击,维特克漂浮无根的自我在不同意识形态话语的占领下,向完全不同的方向完成了自己。影响维特克的各种意识形态话语都试图让他相信选择的必然性,而维特克本人却总是在尴尬窘迫、矛盾暧昧的现实中走向怀疑和犹豫。




在第三种情形下,维特克作为一个技术精英,试图超然于政治,而恰恰是在这第三种情形下,他赶上了前两种情形下均未赶上的失事航班,死于非命。太多时刻我们以为自己在作出选择,天知道,也许我们只是被命运播弄,被推到了选择之前。


这是基耶斯洛夫斯基放弃纪录片之后的第一部剧情片,这一点很耐人寻味,复杂混乱的当代波兰、当代欧洲,让基耶斯洛夫斯基对于真实、对于现实的认识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而拍出了这样一部哲思玄妙,却带着浓重不可知论悲观色彩的作品?


往期精彩内容

来自虹膜读者群的电影推荐

来自虹膜读者群的电影推荐(2)

来自虹膜读者群的电影推荐(3)


编辑:夏夏irisfilm@qq.com扫描二维码下载《虹膜》付费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