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白夜追凶》这么火,因为它实现了很多国产剧做不到的事

2017-09-18 思嘉 虹膜

文 | 思嘉


我们看悬疑剧、罪案剧的时候,最吸引人的两个部分,一是悬念如何层层揭开,二是光怪陆离的罪行展示。


但,这两个部分也最容易成为悬疑罪案剧的俗套。


今年有一部国产网剧《白夜追凶》,目前的豆瓣评分高达9.0分,年度第一跑不掉了。它的成功,我看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对悬疑罪案俗套的超越和摒弃。


不是吹,我看遍了古今中外的悬疑罪案类型的小说和影视,对里面的套路算得上是了如指掌,如果《白夜追凶》没有亮出新招,我不会下这个评价。



《白夜追凶》最厉害的一点,是它的初始人物设定。


故事的主角是一对孪生兄弟,哥哥关宏峰是刑警支队前队长,具有极高的破案能力;弟弟关宏宇则是个社会混子,被列为津港市「2.13一家五口灭门案」的嫌疑人。


在罪证坐实的情况下,关宏宇却说自己是冤枉的。为了保护弟弟,找机会证明他的清白,哥哥便设局让两人成为同一个人,共用关宏峰的身份。


关宏峰在两年前的一次外勤任务中,留下了「黑暗恐惧后遗症」,所以他在白天外出,关宏宇则在夜晚外出。两人的动作、神态、语气、体重、甚至连脸上的疤,都一模一样。


兄弟两人共用一个身份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白夜追凶》的核心,是一个「共用身份」的故事模式,这是故事的第一层次,关于身份的认同和混淆。


但它还有第二层次,是哥哥帮蒙冤的弟弟洗刷冤屈,这一层是关于「如何脱罪」的悬疑推理类型。


故事的第三层次,则是关宏峰作为支队顾问,带领刑警队破获分尸案、黑道大哥被杀案、雨天车震连环杀手案等八起悬案,在宏观上的刑侦破案类型。


这三个层次,每一层都可以单独发展成一个完整的类型化故事。不管在电影还是在剧集领域,都有不少成功的先例。不过,把单一的类型做好还没那么难,但要把这三个层次、三个目标的类型模式结合起来,还要对每一种类型的常见模式做出突破和延展,那就非常非常困难。



《白夜追凶》之所以会得到这么高的评分,就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做到了。


拿「共用身份」类型的故事来说,前不久有部电影叫做《猎杀星期一》,讲的就是在严格计划生育的未来,七胞胎共用身份的故事。因为超生的孩子都会被政府带走,七姐妹就打扮成相同的样子,按大小依次在周一到周天出门,共用「凯伦·赛特曼」这个身份。


《猎杀星期一》里的七姐妹共用一个身份


再举一个国产片的例子。在很多人认为国产片还很老土的1986年,黄建新拍过一部科幻片叫做《错位》,讲的是工程师赵书信不喜欢开会,便制作了一台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机器人去代替自己开会,但后来机器人拥有了自己的意识……


《错位》(1986)


这类「共用身份」的故事,通常的走向,是从「共用」到「独占」,几个当事人会陷入对共有身份的争夺,最后两败俱伤。


上面提到的《猎杀星期一》,就是大姐Monday想独自使用凯伦这个身份而设计陷害其他姐妹。在《错位》里,机器人也想对赵书信取而代之。


但《白夜追凶》却与这种常见模式不同,「共用」最终的目标是「分离」,是要通过寻找灭门案的真相,去修复关宏宇的身份,最后让两人恢复本来面目。


因为对于关宏宇来讲,这种「共用」,近乎地狱式的折磨,昼伏夜出,不能叫外卖,不能开灯,水龙头要拧到最小,还不能见自己的恋人高法医,和死人真是没什么两样。在「共用身份」这件事情上,关宏宇的压力,比关宏峰大得多。



在第二个层次上,而「脱罪」式的悬疑剧模式,通常是在故事的开端,早早就进入了寻找线索证据的情节,比如诺兰的《记忆碎片》中,主人公莱纳从一开始就在纹身、照片中寻找各种蛛丝马迹。


但《白夜追凶》,则把为关宏宇寻找证据这件事,有意识地一再延宕。甚至对灭门案的具体描述,也是到第八集中,支队副队长刘长永带着女儿周舒桐去看现场,想要以此劝说她脱离外勤,才展现出来的。


在对脱罪故事线的后置里,《白夜追凶》其实还埋藏了更大的秘密。剧集一开始,就表示在灭门案中,不仅在现场提取到了关宏宇的指纹,还有证人声称在现场附近目击到了他,几乎是无可辩驳的罪证。


但在第十三集中,关宏宇通过调取的监控发现,那天出现在现场的,居然是哥哥关宏峰。



这个号称相信自己清白的、竭力保护自己的血亲,居然也是把自己推入深渊的人。


故事发展到这里,才算是真正进入了核心,关宏宇的蒙冤、灭门案凶手、车震连环杀手,乃至两年前让关宏宇患上黑暗恐惧症的那场任务,全都联系在了一起。在罪案之外,兄弟俩之间隐秘的矛盾,也正在慢慢随着剧情的发展被开发出来。



关于本剧的第三个层次,即广义上的「刑侦剧类型」,《白夜追凶》也比一般的同类剧复杂深入得多。一般刑侦剧能把案子讲清楚就不错了,《白夜追凶》里,不仅有对罪犯的剖析,也有对关式兄弟的揭露,甚至还有对整个刑侦支队前史的挖掘。


比如关宏峰,是从刑警队辞职,但又被找回去当「编外顾问」的,表面上,他是为了维护弟弟关宏宇;事实上,就如上面所说,关宏峰其实在灭门案的现场出现过,有自己复杂的苦衷。



故事发展到后面,我们发现,他之所以会有黑暗恐惧症,是因为当年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集装箱里的环境太黑,他不小心误杀了自己的队友伍玲玲。那个吞噬他的黑暗恶魔,就是他自己心里的愧疚。他对黑暗的逃避,就好像韩彬对车震连环杀手的分析一样,是一种逆向性的生理和心理机制。


而后期登场的这个叫做韩彬的角色,则在为罪犯画像的同时,也承担了揭露关式兄弟的角色。他是剧中唯一能和关宏峰在破案洞察力上匹敌的人物,是海港区副队长赵馨诚带来的顾问、主业律师。他比关宏峰还早看出了车震连环杀人案的凶手是谁,但却因为某些原因,都对自己所看到的事情保持沉默。


韩彬甚至很快就发现了这两兄弟的秘密,在一次临近夜晚的任务中,关宏峰和关宏宇来不及换班,韩彬看出来关宏峰在黑暗的车中非常不适,却还让周巡打开车灯,暗中帮助关宏峰。



剧中,关宏峰对韩彬说了一句话,「我觉得你能理解我」。理解,通常都是因为有着类似的经历。虽然剧情到现在还没有告诉我们韩彬经历了什么,但就现在埋下的伏笔来看,韩彬应该也会有个罪犯家属,并在后期,起到关键的作用。



有历史「污点」的还不只关宏峰一个人。由于长期和物流人员打交道,关宏宇仅凭一句「你的货有点儿潮」,就判断出了藏毒地点是在废弃的码头。


因为关宏宇对毒品位置的准确判断,关宏峰怀疑弟弟参与运毒


这一点,即便非常熟悉犯罪心理,长期接触罪案的关宏峰也无法做到。关宏宇却能轻车熟路,靠直觉做出这样的判断,不能不让人怀疑,他真的有过涉毒的历史。


而宏观意义上的警队,在故事里则更像是一个幕后老手。队长周巡,明明手里有灭门案的详细案卷,却不愿意让关宏峰接触到一点案件细节;副队长老刘,甚至把卷宗锁在自己的保险柜里,以防被关宏峰偷看。这些掩饰,都说明了灭门案背后肯定与警局有直接联系。


果然,在最新的几集里,物证鉴定中心的王主任,就在拍下了案件的所有照片后就烧掉了这份唯一的证据,并把这些照片都发给了未知身份的某人。这个人到底会不会是警局系统中更高级别的角色,我们还要看后续的发展,才会知道。


除去上面说到的延展之外,《白夜追凶》的这三种模式之间,还彼此有着或推进或矛盾的关系。破案的「刑侦模式」,是要证明有罪;为关宏宇寻找证据的「脱罪模式」,则要证明无罪。


这两条故事线,就是完全相反的思维方式和分析逻辑。


为关宏宇洗清罪案的「脱罪」模式,是最后让「共用身份」模式破解的关键。而逐个侦破其他案件的「刑侦」模式,又在潜移默化和草蛇灰线中,缓慢推进了给关宏宇「脱罪」模式的进程,让更多的细节和疑点付出水面。



比如,灭门案真正想要陷害的目标,可能并不是关宏宇,反倒很可能是关宏峰。


看到后面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来这场灭门案和关宏峰之间微妙的联系,早在剧集的一开头的人物设定里,两年前造就关宏峰「黑暗恐惧症」的那场任务中,就埋下了伏笔。


故事的解谜,最后指向了故事的开端。我很好奇,最后编剧要怎么去补全这个闭环式的悬念设计。



最后想说的,是剧集对关宏峰、关宏宇的兄弟设定,片名中的「白」和「夜」,很明显分别指白天出动、正面形象的关宏峰,和夜晚出动、身负命案嫌疑的关宏宇。


片中也有不少地方对这种黑白做了呼应,比如在家里时,关宏峰会穿白,关宏宇则是穿黑。黑白的颜色,经常会在电影中作为隐喻人物阵营的符号。这里的暗示非常明显。


穿白的关宏峰和穿黑的关宏宇


但当剧情过半的时候,我们却会发现,黑白其实悄悄被调换了。


看起来是正面人物的关宏峰,其实相对性格更加阴郁,也隐藏了更大的秘密,甚至间接导致了弟弟的蒙冤。


看起来是混混儿的关宏宇,其实性格更加外向,会和身边的人调笑,对下属、对情感、对道义的标准,都比哥哥关宏峰更加看重。


所以关宏宇表面上是「夜」,但其实是「白」。



再说一个细节,关宏宇在家里的时候,一直戴的都是白色手套。


所以……《白夜追凶》最后会有一个大反转的结局吗?想到这儿,我的心开始怦怦跳了。


合作邮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往期精彩内容

21世纪最牛的十部黑帮片、三部黑帮剧、三部黑帮纪录片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的新片,是对电影的一次惨重打击!

今年最棒的韩国电影,是这部没花多少钱就拍出来的

Le Cinéma 虹膜定制帆布包

电影台词主题

亚麻轻薄款

惊喜发售中

【轻·走马包】

水粉 / 墨绿 两色可选

迷影人的暗号

长按扫描二维码

进入虹膜微店购买

立减50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