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越技术革命的电影摄影大师韦克斯勒(上)

2017-10-01 林黎 虹膜

文 | 林黎


1930年代末期,Technicolor技术让电影进入似梦幻真的彩色世界,诸如《绿野仙踪》《小妇人》《乱世佳人》《黄巾骑兵队》等影片,或童话故事、或历史题材、或西部传奇,还不乏歌舞片等不同类型、题材的影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


电影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让观众喜出望外,同时也对电影创作者提出新的要求。电影摄影自然不例外,不仅要适应新技术带来的视觉奇观,又要在创作上玩些新观念、新想法。


《绿野仙踪》


1939年,奥斯卡的最佳摄影奖项同时授予了两部影片,一部是Technicolor 的彩色电影《乱世佳人》,另一部是黑白电影《呼啸山庄》。这一最佳摄影奖项双黄蛋的现象延续到了1960年代中后期。


1966年,奥斯卡最佳摄影仍然同时颁给了彩色电影《日月精忠》和黑白电影《灵欲春宵》(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这是奥斯卡历史上最后一次将最佳摄影同时颁给彩色和黑白电影。


《灵欲春宵》


从此,黑白电影退出了奥斯卡最佳摄影角逐的舞台。2012年,向经典好莱坞电影致敬的《艺术家》最终也只获得了最佳摄影的提名,最佳摄影花落《雨果》,这是一部在摄影技术上有诸多尝试,同时又是向第一代电影人致敬的影片。


《雨果》


话说1966年,好莱坞没有将最佳摄影颁给黄宗霑(James Wong Howe),一个资深的华裔电影摄影师,和他的影片《第二生命》(Seconds),而是颁给了哈斯克尔·韦克斯勒(Haskell Wexler),一个游离于主流好莱坞之外的摄影师,和他颇有争议的影片《灵欲春宵》。


正是当年奥斯卡鼓励创新和实验性,才使得《灵欲春宵》成为黑白电影里程碑式的绝唱。


哈斯克尔·韦克斯勒是一名充满热情的纪录片摄影师。他的人生经历将他自己定义为美国历史主动的参与者,而电影界又将他誉为重新定义美国电影摄影的摄影师之一。


他的电影生涯超过了六十年,获得15次奥斯卡提名,斩获五尊奥斯卡小金人。


《灵欲春宵》



这是一部对中产阶级生活赤裸裸嘲讽的影片。两对夫妻、四个男女,他们在深夜到黎明时分短短几个小时之内的故事,展现了美国上流社会知识分子的家庭、婚姻中问题。


从客厅和舞厅,聚会以神经质的方式展开,他们在争吵、讽刺、挖苦、谩骂中渡过了几小时,却揭开了夫妻间二十多年生活的伤疤,剧烈的倾轧后,生活仍然会继续,正像黎明一定会到来,阳光终究会洒满小径。


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不仅仅是因为它是黑白的,而在于后来的模仿者都没有超越这部影片,比如:林克莱特的《录音带》,还有徐静蕾的《梦想照进现实》,恐怕在摄影上就略逊一筹。



曾经一度,觉得这不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习惯了好莱坞的五光十色,总觉得《灵欲春宵》太过素色,或者说有点肃穆;看着老去的伊丽莎白·泰勒,又不免感慨美人垂暮,多有伤怀;隐晦的「欲」与不知所云的Virginia Woolf,中英文片名都让人不甚了了。


当韦克斯勒过世的消息传来,HBO缅怀这位大师的时候,带着崇敬之情,温习影片的时候,才看出些「好看」来。


主光是逆光


正如上文所言,影片的场景集中在家中的客厅,有部分室外草坪的戏,还有一场情绪激荡的戏在舞厅;演员就这么四个人,一对中年夫妻和一对年轻夫妻;时间就这么短短的几个小时。



故事该如何讲述是导演的事情,演员如何调度也是导演的事情,大段大段的台词是演员的事情。那么,摄影需要做什么呢?


这是一部电影,摄影做的事情,就是让电影像电影,避免场景简单的电影看着像部舞台剧一样,尤其是影片的结构看起来那么像一幕幕的话剧。


简单的说,想要让电影不像舞台剧,首先要让所有的元素都动起来,除了有演员的内部运动外,还有摄影机的外部运动;其次,改变视角,让观众看到更多的细节,看到坐在剧院的观众看不到的,独属于电影的细节。



这些简单的原则,对于一个成熟的摄影师而言,都不是什么难事,何况是被誉为重新定义电影摄影的哈斯克尔·韦克斯勒呢!他在这部电影中的匠心在于:光。


具体说来,是用逆光作为主光。


影片基本上算个室内戏,大部分的场景又集中于客厅。相较于其他的室内场景,如卧室、舞厅,客厅以中灰度为基本影调,室内光源成为照亮环境的主要光源。


客厅作为家中相对公共的空间,被设计成一个开放空间,没有太多的门阻隔和其他空间流动性。客厅中间摆放着长沙发,长沙发一边一个单人沙发,沙发后面的茶几上有台灯。



客厅四周的几个角落有些架子和桌子,散放着书、碟机、酒具和器皿什么的,分别有吊灯和射灯照亮着。无论是台灯,还是吊灯、射灯,都不光亮很高的光源,也不是有明显光源方向的直射光。


加之这是发生在深夜的故事,故而自然光线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在这样的室内光线条件下,全然可以用一个客厅的大吊灯来把客厅照亮,照出不同的光线层次来,但韦克斯勒没有这样做。


在他的画面中,光线从角色身后的台灯,或者其他的灯具把他们的侧脸照亮,视为主光,脸和身体的正面则用其他的辅光照亮。


因而,观众在大银幕上看到光效是脸的侧后面是最亮的部分,而且和身后的环境有明显的轮廓线,前景通常没有后景亮,肩膀前面有或者身上常常出现了一个脑袋的大投影,是因为光线从身后打来的关系。



韦克斯勒是故意这么做的,这种将逆光作为主光的光效正是摄影师对影片的诠释。肯定不是因为美国家庭的客厅大部分没有顶灯的缘故。


从技术上来看,从身后或侧后方的逆光作为主要光线,可以体现后景的空间层次,尤其可以区分人物和背景的关系。但韦克斯勒并没有采取大反差的逆光效果,来勾勒人物轮廓和空间边缘,而是用低反差的中灰度来表现丰富的灰度层次和中间影调的细节。


比如:乔治走在客厅和走廊之间,既有身后客厅的主要光线照亮脸部和身体,让观众可以看清演员细致入微的表演,又有走廊上方的顶灯,照亮他头发和走廊中楼梯、扶手、墙壁等环境。


因为这些光线都是散射光,且亮度不大,所以,不会在人脸上,比如鼻子、眼窝、脖子等地方产生浓重的阴影,让观众觉得光线混乱。



影片中室外的戏并不多。其中有一场是两个男人在草坪上,荡着秋千,诉说各自的往事。月光倾城,从身后勾勒出非常漂亮的轮廓光,头发显得通透。


我很喜欢他们背靠大树说故事的场记设计,故事越精彩,往事越深,景别越紧,从中景到特写。


一个背靠大树说故事,另外一个则坐在秋千上聆听着,真与假,真相就像这可以摇曳,也可以停摆的秋千一样,真真假假。所有诉说的往事都是被自己的记忆和感情修饰过的,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往事已成为刻骨的伤痕。



玛莎与尼克在楼上偷情,清醒的乔治和微醉的海蒂在屋前草坪上争执。两个人大都阴阳脸,眼神清晰可见。同一场景中,玛莎和尼克在楼下互诉衷肠。


拍摄的角度并没有遵照前文,而是在轴线相反的方向,因而光线在两个人的脸上并没有变成阴阳脸,而是遵循这个戏一直以来的背面光为主光的效果,面向观众的大部分脸处于阴影之中。


故事已经接近高潮,玛莎打开通向后院的门,她背对着尼克人,向尼克吐露心声,说乔治才是唯一让她开心过的人。其实,在这部电影中,泰勒的形象实在太差,她张牙舞爪、穷凶极恶的样子早就没有了当年女神般的风情。



唯有这时,她承认自己和乔治都深爱对方的时候,才显得那么的迷人。毕竟,戏里戏外,他们都是一对冤家夫妻。


她倚靠在门上,隔着纱门望向后院。镜头中,大特写她的面部,透过纱窗,显得有些迷离,后景是虚化的。


玛莎低垂着眼睛,从心里赞赏着自己的丈夫,温柔而深情。正如乔治所言,好的玛莎经常躲起来,坏的玛莎常常在作怪。



影片结尾,乔治重新回来,玛莎其实正在等着他回来,两人的关系缓和了很多,居然同时和尼克开起了玩笑来。


还是在这个客厅,但光线关系明显变了,亮部占到了大部分,而一反之前人脸反差大,亮部不多的塑造形象的方式。这正是玛莎和乔治夫妻俩正视自己的生活,真正接受痛失爱子的开始。


她回忆起儿子的时候,她是一个完美的母亲,那么痛心生活只是个单程的旅行,不能回头。其实,玛莎所有的疯狂之举都是因为痛失爱子,让她反思家庭、婚姻生活。


韦克斯勒正是借着逆光为主光的光效,讽刺知识分子的虚伪和假意。这四个人物内心扭曲,表面上和善;夫妻关系名存实亡,表面上却卿卿我我;华丽的外表下难掩自私的人性。



仿佛,所有的关系和情感都需要反转来思考和看待。在影片最后,夫妻相互体谅,并接受了儿子过世的消息,才看到他们脸上迎向正面的光线。


光线的方向正是他们内心曙光的表征,当他们带上假面,那丝丝的阳光如何照亮他们呢?


虽然,主光为逆光,但韦克斯勒仍然在画面中模拟出自然光线的效果,他试图跳脱出经典好莱坞戏剧性强的光线效果,反其道而行之。故而,在画面中露出有源光,在拍摄现场模拟出室内光线的自然光效,更可以贴近普通观众的生活场景。



这是基于他多年纪录片拍摄中追求的真实感,而非绝对的戏剧性。其实,自然光线也可以从人物前面打来,用正面光同样也是自然光效的一部分。


但韦克斯勒却用了逆光为主光的打光方式,并非为了反好莱坞而反好莱坞,其逆光的光效,正是他对影片中表现的情感关系和角色的观照。


夫妻之间的距离


玛莎和乔治这对夫妻之间似乎从未平等过,当年颇有才华的乔治深深吸引了校长千金玛莎,他们的结合从一开始就注定必然有人要仰视另外一个俯视他的人。仰俯之间产生两个人在家庭地位上的差异。


影片一开始,夫妻俩从玛莎父亲家中走出来,派对的热闹在身后,夜已经很深,只有月光照射着,树影婆娑。微醺的玛莎和乔治并肩走着,她有些摇摇晃晃,他步履轻松。


他们没有情侣间的亲密,乔治也没有试图扶着,或者关照一下走路不稳的妻子,就算偶尔撞到一起,他们也会迅速分开。回到家,妻子开门、开灯,丈夫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



厨房中,乔治简单收拾了一下小餐桌上的盘子和碟子,就坐下了,她从冰箱中拿出鸡腿,洒了些胡椒什么的,就一屁股坐在了靠墙的柜子上,或者站起来,围着小餐桌180°运动与丈夫聊天。


于是,他们俩形成了视线上的一高一低,她必须低头跟他说话,他必须抬头听她说什么。她的动作幅度很大,说话时围着小桌子踱步,伴随着夸张的手势,直到她抢了丈夫手上的烟。


他们俩背对背争论着,直到乔治觉得自己理亏,需要据理力争的时候,他站起来,和妻子面对面。他挺直腰,双手插着口袋中,但被妻子一怒吼,他立即偃旗息鼓了,还乖乖给她倒酒去。



只有夫妻俩的段落中,他们之间俯仰关系说明了他们之间在家庭地位上的高与低。借用俯仰的机位,用极简的方式表达出来。即使是他们在床上打情骂俏的时候,依然是乔治躺着,仰面和坐在床上,或是站着的玛莎求饶。


深夜,玛莎邀请的客人到访。四个人之间,其实并不复杂的关系展开了。玛莎和乔治当着客人的面,针锋相对讨论起过往对乔治职业生涯的规划,玛莎和尼克坐在沙发上,乔治则退到了他们身后墙角,属于他的一个角落,有书桌和满墙壁的书,一盏灯从天花板上垂下来,照着坐在椅子上,喝着酒的乔治。


这时候,光线最亮的地方就是乔治头上的那盏灯,就像是舞台上的顶光一样,把乔治照耀像舞台上的主角一样,观众都需要看乔治在他的舞台上独舞。



可惜的是,事实上,乔治并没有胜任玛莎,或者是玛莎父亲为其铺平的历史系主任的道理。于是,玛莎总是时不时的嘲笑这个不争气的丈夫,乔治只能在他的那方书斋中自斟自饮。


乔治也曾反抗,但只能让事情变得更糟,他已经习惯了低三下四。


玛莎和尼克之间充满了荷尔蒙的效应,甚至他们俩亲密无间地坐在一起,而尼克的太太海蒂则单独坐在单人沙发上,没有地位的乔治只能隐在他们身后,独坐在自己的世界中,唯有那盏孤灯成就乔治成为舞台的中心。


影片中,极少用特写来表现玛莎和乔治,因为他们之间已然无法塑造成亲密关系,反而是玛莎和尼克之间的情愫正在诱发,因而用了不少大特写来表现玛莎和尼克之间,此刻,尼克的太太更是局外人。



乔治听着玛莎和尼克谈笑风生,独自走进储藏室,打开灯,灯泡被他撞了一下,灯泡在他头顶晃来晃去,屋里的光线也就随着灯泡的晃动忽明忽暗的。这种摇摆不定、飘忽不已的光,就是当时乔治乱如麻的心情的写真。


他内心充满了矛盾,不知道是不是该用暴力制止妻子与其他人调情。他与妻子开的一个小玩笑,换来了妻子的一个吻,紧张的气氛等到了缓和,只是暂时的缓和和遗忘而已。


那把伞是个非常精妙的设计,这个段落也让很多影评人津津乐道。客人的到来,看似让四个人的关系多了各种可能性,实则不过是让每对夫妻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的感情关系。



玛莎和尼克偷情后,玛莎拿着酒杯,在草坪上、车子旁……各处找自己的丈夫,撕心裂肺喊着丈夫的名字。酒杯里的冰块叮叮作响,高高的大树被月亮照出长长的影子。影片中很少出现的高视角俯拍,好像有另外一个目光正在注视着玛莎,是尼克吗?还是乔治呢?还是……?


哪对夫妻才是真正的貌合神离?玛莎和乔治经常吵架、斗嘴,闹得不可开交,乔治甚至动过杀机。在画面中,塑造紧张的气氛和情绪时,玛莎和乔治分别处于画面的左右两边,仅仅只是在中心线的两边,而并没有到画面的边缘。


相对于另外一对年轻、恩爱的夫妻尼克和海蒂,他们却常常位于画面的两边,显得更加对峙,尤其是特写的景别中,两人的不和心照不宣。


而当玛莎与尼克调情的时候,后景时不时的会出现乔治的身影,于是三个人在画面中构成三角的关系,但似乎很少将男人新婚的妻子海蒂作为三角的另外一个角出现。



玛莎与乔治吵架的时候,镜头常常是运动的,跟着玛莎夸张的动作和运动轨迹,摄影机的运动同轴同速度。在摄影机运动的基础上,随着人物情绪和关系的变化,景别和构图做出相应的调整,体现出分分合合的状态,将两人之间相爱又相倾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有张力。


尤其是随着两人情绪起伏的长镜头和跳切,节奏的起伏和变化,将人物情绪的爆发点直接推向高潮。


最为暧昧的场景,就是他们四个人在舞厅,尼克和玛莎相拥而舞,仿佛爱意浓浓。玛莎肆意的宣扬乔治不堪的往事,低角度俯视拍摄,尼克成为最热心的听众,他正在寻找内心的平衡点。



玛莎的举动又一次激怒了乔治,他想掐死玛莎。转眼又可以和颜悦色的跟舞厅的老板讨价还价。


乔治能主导的时候,只有他驾车送客人回家的时刻,所以他故意踩刹车,以显示他的主权。乔治和玛莎在舞厅外面吵架吵到各种撕的时候,他的脸上出现了极少的正面光,显得脸煞白,或者是从背面来的主光照了他3/4的脸,面露凶相。


《灵域春宵》中的追求自然的逆光光效,毫无修饰的表现角色,让演员脸上的瑕疵暴露无遗,这显然和好莱坞明星制中对于明星的宠爱背道而驰;广角镜头又增加了两对夫妻之间欲拒还迎般的情感张力;逆光恰如其分的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潜台词;长镜头与跳切表现了人物情绪的酝酿和爆发……


韦克斯勒用他毫不张扬的镜头,完美诠释出萨特的「No Exit」的态度,他人即地狱。



顺便提一句,当年的电影放映,除了在电影院放映外,汽车影院更是颇具美国特色的观影方式,票房和观影人数毫不逊色于电影院。


相对于户外的环境,夜与低调的影调都不是户外观看可以完美体现的影调。因而,《灵域春宵》的摄影风格正是韦克斯勒的大胆之举。

合作邮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往期精彩内容

喷了!《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的主要剧情就是在歌颂它的导演

40个国家、480位导演、600幅插图,1000部电影作品解读和幕后故事

你没听错,徐峥的新片要冲98%的排片率

Le Cinéma 虹膜定制帆布包

电影台词主题

亚麻轻薄款

惊喜发售中

【轻·走马包】

水粉 / 墨绿 两色可选

迷影人的暗号

长按扫描二维码

进入虹膜微店购买

立减50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