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部国产网剧,对社会现实的讽刺竟然有《黑镜》的感觉

2017-12-26 四川好人 虹膜

文 | 四川好人

 

陈国富的工夫影业,几年前出过一个17分钟的短片,叫《一个成人电影工作者的自白》。

 

这还真的是一个恶搞「成人电影」的短片,内容说的是一个叫黄先生的导演,热爱把成功的院线电影,翻拍为成人动作电影,但最终因此入狱。不过你不要小看这个黄先生,他很有专业追求的,就像下面这样——

 


划重点——这么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短片里,居然有徐克、陈坤、冯德伦,这一串大咖客串。当然这都是陈国富的面子。


你可能已经猜出来了,它其实是工夫影业给自己拍的宣传小短片,因为被这个黄先生翻拍的电影,就是工夫影业的电影。


不过看完以后,我倒是对饰演黄先生的张子贤印象很深,他简直就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最好范例。


 客串自己的大咖


陈国富作为工夫影业的创始人,展示出了一种极为贴近年轻一代消费方式的喜剧态度。他应该是个挺能理解「网性」的人,在一次采访中,陈国富就说过,「我现在都不看碟了,都是在网上看电影,所有电影的预告和宣传素材都是在网上看的。」

 

陈国富的观影模式很年轻。事实上,他的工夫影业这些年也一直在扶持年轻导演,除了《火锅英雄》《少年班》这样的电影,也有《河神》这样的现象级网剧。工夫影业设立了三个子公司,分别叫做闲工夫、工夫真言、工夫小戏,来对接更加年轻化、新类型的影剧项目。《河神》就是来自闲工夫。


《河神》也是工夫影业出品

 

今天我想和大家介绍的,就是工夫小戏和搜狐视频共同出品的迷你喜剧《我叫黄国盛》。


里面的男主角,正好就是在《一个成人电影工作者的自白》里出演黄先生的张子贤。这部剧的导演,也就是《一个成人电影工作者的自白》的导演贾小熊。


首先,《我叫黄国盛》的形式非常有意思,它由6个互不相关、每个时长仅15分钟上下的独立小故事组成。张子贤就以黄国盛的名字,出现在每个故事里。每个黄国盛都是彼此独立的黄国盛。


张子贤在《我叫黄国盛》里演了好多个黄国盛


这些故事指向了我们当下生活中的种种现实议题,比如网红直播、整容大军、电商服务业、交通拥堵,但都用了极其反讽、戏谑和黑色幽默的手法。

 

举个例子,其中的一个故事,说的是在未来的社会有太多人整容,但法律却不允许,连点个痦子都是犯罪。为此,政府专门设立了「颜值司」来逐个排查市民,把「整容罪犯」扔进监狱。黄国盛在这个故事里,就是「颜值司」的警察,总是完不成抓捕任务KPI被上司骂。


《我叫黄国盛》里的「颜值司」故事


是不是脑洞很大?我知道你可能联想到了火爆全世界的英剧《黑镜》。没错,这套短剧里的若干集,真有很强的《黑镜》味道。其实它的形式其实也很像《黑镜》,独立成篇的短故事,不相关的主人公,夸张的社会现实和科技主题。


里面的另外一个故事,则映射了当下大量吸金的直播行业。现实里,做得好的主播月入好几万根本不是问题,很多人无法理解这样的盈利模式。《我叫黄国盛》在直播故事里用了一个特别讽刺的设定:丐帮自己成立了一个直播平台,在上面直播丐帮生活、在线乞讨,居然火得一塌糊涂。


这其实就是对直播行业中一个很重要的观者心态——「猎奇」的指涉。仔细想想,这个「在线乞讨」的设定,其实也和直播平台上的打赏制度,存在着一定共性。


《我叫黄国盛》里的直播故事


随着电商、外卖等行业的飞速发展,B2C、B2B 也成了经常被大家提到的词汇,人们对服务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叫黄国盛》里「爱的B2B2C」的故事,则说的是黄国盛成立了一个叫做B2B2C的公司,旨在给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包人满意的服务,这让人想到了《顽主》里给人排忧解难的三T公司。但《我叫黄国盛》在这里,显然指向的是某种消费主义式的怪圈。


还有一个故事,则聚焦于现在大多数人都很苦恼的交通拥堵问题和环保问题,为了解决大家现在出行的堵车、污染现状,科学家们便开始研发各种各样的「离奇」出行方式,比如洲际旅行。


 《我叫黄国盛》里的交通拥堵故事


之所以选择这种迷你剧的模式,或许是因为「影像信息」的分母太过庞大。与美剧相比,本土自制剧的资源简直能以海量形容,如果不能在一定时间内被重点剧情抓住注意力,观众就会流失。


所以,《我叫黄国盛》这种十几分钟一集,六集一体的紧凑模式,相对较长的剧集类而言,反而会更加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更有利于叙事核心和戏剧冲突力的凝聚。


而以主题取胜用夸张、虚构、科幻、荒谬的形式来影射现实问题的设定,让《我叫黄国盛》一方面具有了通俗化的笑点;另一方面,又具有了精英式的忧虑。


所以宣传语里会说,这是一出伪喜剧



从影片中这些影射现实的故事出发,你还能联想到大量的科幻电影。


比如将时间作为货币流通的《时间规划局》,或是实施严格计划生育的《猎杀星期一》,乃至以完美无缺陷基因作为身份证的《千钧一发》。


《千钧一发》

 

换个角度来看,在信息碎片化的当下,短视频也更容易占领影像消费者的碎片化时间,并在传播上具有类似病毒视频的效应。《我叫黄国盛》中的每个小故事,其实都能被看成主题突出、形式风格,单独成篇且易于传播的病毒视频。

 

《我叫黄国盛》的尝试是大胆的,这可能和陈国富一贯的行事风格有关。有金牌制片人之称的他,其实有着比制片人更多重的身份。



上世纪八十年代,陈国富给《电影旬刊》写影评,算是影评人出身,这些文章后来都收录进了《片面之言》里,直到给杨德昌改写剧本《恐怖分子》,陈国富才开始转向电影制作。


在这之后,他拍过提名金马最佳导演奖的《征婚启事》,也执导过《双瞳》这样拿下台湾年度票房冠军的惊悚类型片。再后来,陈国富去了华谊做监制,七年里监制了十四部影片,十部票房过亿,那还是在2013年之前。


陈国富的影评集


所以坊间才会流转着这样一种说法,「国内许多电影公司认为,他们和华谊的差别,在于他们缺少一个陈国富。」


大概也就是在如此风格开放的陈国富手下,才有会十四部里十部过亿的监制奇迹,也才会有现在工夫影业里,对《河神》《我叫黄国盛》这类作品的这些新尝试。



陈国富说,「我就是想做那种能留下来的东西。有些能留下来的东西当时特别受欢迎,有些可能要事隔多年才能被欣赏,但是这个对我来说是无所谓的。所以我的心情都很接近。」

 

《我叫黄国盛》就做了陈国富所说这种尝试,真的很少能看到有什么作品,对现实问题做出如此密集、如此辛辣、又如此荒诞的讽刺。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要把这些现实问题极度夸张化、喜剧化、戏剧化,才能让人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剧里的人都疯癫得像是患上了一种病,每个现代人身上都有的病,但大多数人还懵然未觉。


《我叫黄国盛》不是来治病的,它的作用相当于一声棒喝:你病了,知道吗?

合作邮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往期精彩内容

成龙大哥的《机器之血》,整个思路完全是畸形的

这部国产犯罪片迈出大胆一步,让罪犯像警察,警察像罪犯

看到这份年度电影推荐榜单,你会觉得华语电影还是有希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