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晚历史上最经典十大小品节目回顾

2018-02-15 江上 虹膜

文 | 江上


不管我们今天如何看待春晚,不可否认的是,谈及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电视史,春晚以及由春晚形成的文化现象,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而在春晚的节目类型中,由当初的歌舞类、语言类平分秋色,转变为语言类节目盖过歌舞类的风头,在相声的魅力逐渐式微之后,小品则彻底地成为了春晚的重头戏。


小品,成为了春晚中最牵动人心,最引人瞩目,最值得期待,也是最容易引发广泛讨论的节目类型。


小品的本质是短喜剧,或者称为幽默短剧,它必然是尊重最基本的戏剧规律的。甚至可以说,小品的某些特征,决定了它是冲突性、戏剧性更强烈的戏剧。


大部分小品符合「三一律」,「用一地、一天内完成一个故事」,内容上也需要安插「三翻四抖」;由于容量、时间的限制,很多时候,小品只是小故事或者情境化的生活截面,必然要求内容短小、精悍;台词有爆发力,容易引发记忆或者传播,表演有极度的个人特色……这对小品的创作和演员的表演,都提出很高的要求。


很多演员因为小品一炮而红,也因为小品决定其舞台轨迹和命运。


前网络时代,小品爆红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华民族历来有喜欢这种片段式的、精粹性的、技巧性的说唱艺术的强大传统,另一方面,在影视喜剧未全面普及之下,小品折射时代潮流、对普通人生活的关照,也使得它能迅速地成为大众娱乐的焦点。


今天,我们回顾央视经典小品,也可以看作是对30多年来时代潮流的一种回顾。



1. 1995年 赵丽蓉、巩汉林《如此包装》


将赵丽蓉老师的《如此包装》排在首位,是出于对她极度的尊敬和喜爱。2017年《中国有嘻哈》大火之后,有媒体回忆起1995年,67岁的赵丽蓉在春晚小品《如此包装》中将说唱与评剧交融一体的表演,节奏感强劲,动作潇洒,评价她为「当之无愧的潮流教母」。


赵丽蓉本来是一位资深的评剧表演艺术家,一位国际影后(1991年,凭《过年》中的「母亲」一角获该年度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后),却因为春晚,通过小品这一艺术形式中,获得了更大的知名度和更多的认可,由此也可以映照一个国家大众艺术的潮流风向。


这一年的春晚,赵丽蓉和巩汉林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组合。小品紧跟时代,立意讽刺演艺圈内流行的包装热。先上场的巩汉林穿着双排扣西装,梳马尾辫,「潮流」「包装」「Hi~ 嗯哼~」……满嘴潮流新词,挥舞着闪亮的人民币,诱骗老太太签约,还嫌弃评剧的「老腔老调」,眼看着老太太无招架之力。



在几个回合的「错了」之后,迎来了剧作的高潮。赵丽蓉穿起铆钉皮马甲,非常劲爆地连歌带舞,演绎了一场rap:


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啊六月六看谷秀春打六九头。这么包装简直太难受,我张不开嘴儿,我跟不上遛,你说难受不难受,你说难受不难受!



流畅的韵脚,清晰的咬字,掺杂大量Freestyle,连年轻姑娘都跟不上的潮流舞步——和今天的嘻哈比起来,足以领先潮流三十年。


赵丽蓉比较成功的小品作品有一个基本特点,那就是凡「演」都必有「唱」,这来源于她精彩的唱功、独特的唐山话韵味,还有能完全打破传统和现代、年轻与新潮的二元壁垒,引发人们的惊奇感。


这部作品的节奏舒缓、轻松,包袱不多,但每一个都清脆响亮,适得其所。



「麻辣鸡丝」的梗铺垫得非常自然,而最后的反转又非常峻急,煞尾处「Hi~ 嗯哼~」的复现,显得冷隽而有趣味,简直是神来之笔。而且,赵丽蓉的表演自然、妥帖,不以搞怪、夸张见长,始终坚持很生活化的表演,甚至看不出表演的痕迹,其表演的格调也是令人欣赏的。 


好友新凤霞回忆,赵丽蓉平时就像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一样做针线、下厨做饭;当年春晚导演尤二群一个果篮就把她请出山;在排演那段rap的时候,赵丽蓉因患有关节炎多年,演出最后一个动作时直接跪在地上;还有她病逝前谢绝了所有探望,嘱咐儿子把自己「藏起来」,坚持以喜悦、美好的一面示人……



今天我们怀念她,也是在怀念一位传统中国人自得的生活趣味,一位老艺人始终坚持的体面、分寸与尊严。


2. 2001年 赵本山、高秀敏、范伟《卖拐》


在小品创作上,《卖拐》是一次巨大的革新。它彻底地摆脱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德教化的束缚,在创作上完全自由。在春晚舞台上,它也是奇峰凸起,倏乎而至。


还记得2001年春晚这个节目表演完,当我们还沉浸在疾风暴雨式的观赏感受中的时候,它已经干净利落地结束了——《卖拐》的时长只有约10分钟,相比其他小品是足够精炼的。



余秋雨曾说过:《卖拐》更重要的是一个现代的外国比较流行的荒诞哲理剧,一个怪圈走下来以后,善良被嘲弄、邪恶取得了胜利……虽然创造了一个荒谬的世界,他能够表现出对社会生活某些本质方面的认识和感悟,因此能「反常合真」——我觉得这样评价也不为过。


「大忽悠」系列(《卖拐》(2001)、《卖车》(2002)、《功夫》(2005)也将赵本山的声望推向了巅峰。这个时期是赵本山真正奠定春晚压阵王者的时期,也是他争议最大的时期。当然也给他带来了所谓「丑化」的批评。



这段时期有何庆魁操刀,高秀敏范伟相助,大忽悠三部曲给赵本山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影响力。从这部作品也可以窥见何庆魁、赵本山合作小品的结构,其实类似于浓缩的「三幕剧」,只是高潮往往留在第三部分。


第一幕往往以极短的时间,由一、两个小包袱,交代事件的前史;然后进入第二阶段,第三个人(即对方力量)登场,经过较量和对垒后,把观众的期待和情绪巩固起来;最后在第三幕抖出一个攒底的大包袱,实现强有力的反转。


包括之前的《拜年》,之后的《心病》,以及《卖车》、《功夫》等,都有类似结构,只是需要在里面安插类似相声的「三翻四抖」,这就要看创作者的创造、累积和灵活运用了。



3. 1998年 赵本山、高秀敏、范伟《拜年》


这一年,高秀敏和赵本山、范伟在春晚上合作《拜年》,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后,东北「铁三角」的模式就一直固定下来,直至高秀敏的去世。


《拜年》获得了当年小品类二等奖。讽刺方面虽然没有那么深刻,但人物的刻画和矛盾的制造都很自然,不刻意,笑果也很好,高秀敏和赵本山的「夫妻」档几乎是绝配,将富有黑土地本色的农民夫妇刻画得很传神。


他们怕官、套近乎,对待「官前官后」态度不一样,然而本质却又憨厚可爱。作品不掩盖人物小的缺陷,不虚美,对待人物的视角是平视的。


在这个小品中,作者设计了两次转折:第一次是对真相的误读,误以为范乡长被撤职,第二次是得知真相后,夫妻俩的反应。两次转折都依靠强烈的「不协调性」引发喜剧效果。 


高秀敏、赵本山喜欢化用流行歌词、歇后语或者方言俚语,或者利用「错愕」,形成很强的语言趣味,其根源则是二人转中的「说口」。他们都仔细研究和掌握了传统说口的节奏和韵律,加上他们独特的腔调、口音,一张嘴便能妙语成珠,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喜剧效应。


优秀的小品演员都需要「标签化」的声音或肢体语言:高秀敏哈哈哈的大笑,赵本山的哆嗦、翻白眼、摔跤,都成了人物在舞台上的标志化特征,然而他们对这些「标签」的运用也还是节制的,没有到滥用的程度。


4. 1990年 陈佩斯 朱时茂《主角与配角》


在春晚的舞台上,陈佩斯和朱时茂是风格很特别的一对搭档,两人一正一邪,形成鲜明对照。《主角与配角》是陈佩斯与朱时茂两位在1990年央视春晚表演的小品,这是两人第五次合作上春晚,节目播出后在全国轰动。从那一年起,小品正式取代相声成为春晚的第一主角。


小品以「八路军」与「汉奸」的较劲为素材,小品中,饰演「叛徒」的陈佩斯为了当上主角,耍尽了各种小聪明,最终在观众的支持下成了「八路军」,可最后因习惯问题又回归「叛徒」形象。



这部作品小品结构紧凑,台词精炼,包袱之间始终存在内在联系,矛盾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是一部不可多得作品。


这部「全靠演技撑起来」的小品,台词也很精彩:


「队长~别开枪!是我!」


「没想到啊没想到,你朱时茂这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叛变革命了!」


「闹了半天,你小子把太君给我的好处都吃了回扣了吧!」


直到多年后,一个假冒陈佩斯的用户,注册了新微博,马上有网友给他留言,「队长!别开枪,是我!」微博一发出,迅速被疯转,评论数千条,可见这个作品是何等深入人心。



5. 2003年 赵本山 高秀敏 范伟《心病》


在赵本山的小品里,《心病》的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可能不如《卖拐》,但仅从剧作上来讲,却是最讲究戏剧结构,最值得注意的一部。


《心病》的编剧是何庆魁、武扬,故事发生的背景依然是农村,但是却嫁接进「心理诊所」这个新鲜的外来事物,强大的反差令人错愕,却创造出极富有冲突的故事场景。


小品的第一阶段,用精炼的自白和对话,穿插几个小包袱,迅速地交代人物身份、故事背景。


第二阶段涉及多次反转,随着「秘密」一步步剥开,三位主角在2分多钟的时间里,人物关系转变多次,当初范伟上场时戴着的「小火炉」数易其主,各人心中依次「拔凉拔凉」。


剧情反转之迅猛而合理,让让观众烟花缭乱,应接不暇,而这其中对最后大反转的铺垫,却依然扎实而严密。


最后的大反转部分,由赵本山加强版的翻白眼、抽搐、晕厥来完成,前面数次自夸、不断加码的不爱钱的本性刹那间轰然倒塌,结尾干脆响亮。


三人的配合恰如其分,表演堪称完美。范伟在这部剧里,表现出更灵活、更多变的的一面,有人评价,他在这部小品已经表现出超过赵本山的光辉。



6. 1996年 赵丽蓉、巩汉林《打工奇遇》


从某种程度而言,《打工奇遇》是《如此包装》的续篇或者姊妹篇,它们有相同的主题:传统道德和现代商业利益的冲突,此外,「受蒙蔽——屈服——翻转」的内在结构也很雷同。所以说,《打工奇遇》在创造性上是不够的。


另外,赵丽蓉的表演也没有《如此包装》那么随意和生活化,为强调喜剧效果,有几处动作设计稍显刻意,但这些微瑕,仍然不妨碍它是精品,是赵丽蓉的第二代表作。


表演形式上,赵丽蓉再一次大胆将曲艺融入演唱,报菜名的小调,至今很多人耳熟能详。



「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要问怎么样,听我来吹一吹。一杯你开胃,(我喊了一声美),二杯你肾不亏(哈哈还是美),三杯五杯下了肚,保证你的小脸蛋,白里透着红啊,红里透着黑……」



最精彩在结尾两句:「其实就是那个二锅头,兑着那个白开水」、「它就是一盘大萝贝」,吐字的清晰、爽脆,经典程度足以载入嘻哈历史。


最后,赵丽蓉施展 「货真价实」四个大字的书法。在崭新的商品时代,我们应该放弃什么,又应该坚守什么?作品的讽喻意味也是令人深思的。



7. 1989年 赵丽蓉、侯耀文《英雄母亲的一天》


这是赵丽蓉第一次在春晚小品舞台上大放异彩,前一年的还没有取得如此的效应。这部小品中,侯耀文饰演的电视导演力图拍摄英雄母亲的正面形象,可赵大娘偏偏不买账,坚持一以贯之的质朴得语言和生活方式,诙谐幽默,妙趣横生,让人记忆犹新。



由评剧老艺人成功转型而来的赵丽蓉,凭借着她那特有的古朴与平凡的气息,赢得了观众的青睐,从此春节晚会的舞台上多了一位带唐山口音、平凡得非常可爱的赵大妈。「司马光砸光」的经典笑料,也令人记忆犹新。



8. 1999年 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昨天 今天 明天》


1999年是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最火的一年,于是当年的春节晚会就出现了一种全新样式的小品,在主持人崔永元的牵扯下,赵本山和宋丹丹把该说和不该说的实话都抖了出来,包袱一个接一个。可惜的是,平时老练的主持人崔永元,在赵本山、宋丹丹光彩的映衬下,简直有点跟不上趟。 


这个作品中,最重要的笑料「薅社会主义羊毛」,它也成为了当年的流行语。



9. 1984年 陈佩斯、朱时茂《吃面条》


《吃面条》是小品诞生之初的经典,它也是春晚上第一个有情节、有矛盾冲突、有主题的小品。虽然它不过是演员通过对吃面条这一动作的惟妙惟肖的模仿来达到愉悦受众的目的,并没有含有什么深刻的意蕴,但在一个需要笑声、需要放松的年代,它是显得那么稀缺、可贵。


即便在小品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之后,现在来看陈佩斯和朱时茂的表演,仍然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两个人并不是很突出语言元素,而是充分运用表演中的肢体语言,比如在《吃面条》中陈佩斯并没有真的吃下一根面条,但却让亿万观众在他的表演中感到了吃下7碗面条后撑破肚皮的感觉。



10. 1994年 黄宏侯 侯耀文《打扑克》


黄宏:副经理。

侯耀文:管上,经理。

黄宏:管上,总经理。

侯耀文:压上,董事长。

黄宏:女秘书。

侯耀文:老同学,你这秘书,能管上我的董事长?

黄宏: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女秘书能当董事长的家。


侯耀文和黄宏是一对临时搭档,不过就是这对临时搭档临时起意,为观众奉献了一个经典。这部作品最大的价值在于创意,利用名片这种社会道具代替扑克打牌,于是秘书管董事长、小报记者通杀的笑料一个接一个,把商业经济大潮中的种种现象,全串联起来针砭一翻。


《打扑克》这部作品小巧、精致,类似「扑克—名片」这样的道具也只能使用一次,再用就丧失喜剧性了,所以也显得难得。它也是黄宏小品创作中的一个转折点,这之后,黄宏就很爱唱赞歌,充当起「正能量」的官方代言人,作品也变得空洞、说教起来。


合作邮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往期精彩内容

《西游记女儿国》主要不是难看,而是尴尬

陈思诚最大的优点,是脑子好使

这部电影想要打倒「电影之神」,却没黑到点子上

二〇一八「迷影手账」

一位资深电影记者设计的电影节神物

如果电影不是记录,那么就是梦

预售正式开启

精美书签、贴纸赠送

扫描二维码

进入虹膜微店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