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块广告牌》里的坏警察,是怎么翻转的?

2018-03-08 虹膜翻译组 虹膜

作者:Alissa Wilkinson

译者:朱溥仪

校对:Issac

来源:VOX


马丁·麦克唐纳的《三块广告牌》从一开始就如颁奖季压路机般泰然自若。 影片拥有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山姆·洛克威尔与伍迪·哈里森的强劲演技以及麦克唐纳自己编写的精彩剧本,它拿下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七项奥斯卡提名。


不仅评论家们热爱这部影片,多伦多电影节买票的观众们也把人民选择奖颁给了它,马后炮地说,这标志了影片在之后颁奖季的成功。观众从众多深受大家喜爱的片子如《水形物语》《至暗时刻》《茉莉牌局》中选出了《三块广告牌》,显然,它刺痛了大家的神经。


《三块广告牌》(2017)


但是几周后,影片开始在非电影节场合的放映,评论家与观众的共识被打破了。《三块广告牌》对女性的愤怒刻画得恰如其分,但是关于种族问题就大错特错了。


对于一部背景设置在密苏里州的2017年的电影,里面有一位公开的种族主义警察,竟把N开头那个词(译注:指对黑人带有种族歧视意味的称呼)挂在嘴边,还折磨一位监禁的黑人,这真不是小事。


从电影节脱颖而出的影片,在上映后好口碑受到冲击(像是《爱乐之城》),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有时候还会有更严重的事情发生(像是《一个国家的诞生》)。评论家与观众意见分歧更不少见(像是《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



《三块广告牌》不属于上面的任何一种情况。一些负面评价可以简单归纳为评论家与特定影片的艺术、美学价值的对话,但围绕《三块广告牌》的对话没那么简单。


或者它可以与创作者最近被曝光的新闻联系在一起,比如说《一个国家的诞生》的导演内特·帕克、《我爱你老爸》的导演路易·C·K——但是这也不是《三块广告牌》的问题所在。


有时候,这只是观众与评论家之间意见不合,但他们在多伦多电影节上的意见一致表明了还有其他的事情在起作用。



所以到底是什么冲击了好口碑?这是谁的错?有谁对电影的看法是错的吗?我们今天看电影的方式出了什么问题吗?


想要回答这些问题不仅要关注电影本身以及评论的反馈,还有对影片最主要的影响之一: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作品。她的世界观转移到麦克唐纳的电影中时出现了些问题,扰乱了作品的内在逻辑。


弗兰纳里·奥康纳


注意:不谈论影片的情节没有办法把问题解释清楚,所以……前方剧透预警!


《三块广告牌》讲述了失去女儿的母亲米尔德雷德(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因为当地警方无法找到奸杀她女儿的凶手,她在出埃宾镇的路上租了三块广告牌,付钱请人把它涂成红底,上面写着黑字:


强奸致死

还没抓到凶手?

怎么回事,威洛比警长?



威洛比警长(伍迪·哈里森)对整件事情或多或少算是从容,但是他手下的迪克逊警官(山姆·洛克威尔)就没那么乐观了。


米尔德雷德的举动上了当地新闻,小镇的人们也热烈讨论此事,这时,迪克逊怒不可遏,他准备威胁广告牌公司把标语撤下,让米尔德雷德知难而退。



情况不断升级——最后竟然还甩了汽油弹——但同时状况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在一次让迪克逊震惊重大事件后:威洛比警长竟一直患有胰腺癌,他在一天晚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让迪克逊陷入了道德漩涡。


到影片的尾声,米尔德里德与迪克逊达成了某种互相理解,一种让他们勉强结盟的理解。他们可能不是朋友,但是他们的愤怒指向同一个方向。



大多数人认同《三块广告牌》对女性有充分的描绘。


米尔德里德并不是那种你认为的「讨人喜欢的」角色——她对只是想和她约会的詹姆斯(彼特·丁拉基)很刻薄,这特别容易让人对她避让三尺——但是她是个悲伤的母亲,厉害的角色,对观众来说肯定是个可以接受的角色。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凭借其生猛的表演获奖并不让人惊讶,在获得金球奖最佳女演员奖以及被提名奥斯卡后,她似乎是三月大奖的遥遥领先者。(译者注:当然,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现在已经毫无悬念地斩获了奥斯卡影后)


关于《三块广告牌》的争议并不在米尔德里德身上。它集中于山姆·洛克威尔饰演的迪克逊,一名种族主义的警官。麦克唐纳笔下的迪克逊是个仍和经常爆粗口的母亲生活在一起的乡巴佬,差点被学校退学的loser。


他显然是个傻瓜,经常犯错的酒鬼,他没法控制自己的冲动,对于一名警察来说(事实上对任何人来说)都过于快速地将冲动转向了暴力。



他也是个毫不遮掩的种族主义者,在整部电影中,他相当明显地认为黑人不是真正的人类。鉴于密苏里州警察残忍对待有色人种,特别是弗格森人的历史,影片设置在密苏里州的背景更是增添了额外的痛苦。


迪克逊这个角色和他的种族主义正是争论所在。问题不在于他是种族主义者与否,很明显他是,而在于影片希望观众如何看待他这个人。


电影故意呈现了迪克逊这一冒犯得罪我们的角色,他是名警察,折磨关押中的黑人,喝醉酒,威胁人们,他只在意人们对警察的畏惧,而不管正义也无视公共安全。


唯一看到迪克逊善良之处的人是威洛比,他在一封信中告诉他,你内心深处是个好人——威洛比这么认为的原因从未透露。总而言之,迪克逊是个坏警察,另外还是个傻瓜。



粉丝和批评者的分歧似乎在于迪克逊这个角色在整部影片中是如何发展的。虽然米尔德里德是影片的主角,她到最后好像变成了反派角色,而迪克逊却有了转变。


这部影片费尽心机展示了迪克逊某些公开的偏执以及通常表现出的恶都来源于他的成长,特别是他的母亲(桑迪·马丁),她经常侮骂他。


所以当迪克逊的暴力对象与米尔德里德的目标一样时,这好像可以当作某种救赎。迪克逊无意中听到一个男人吹嘘自己曾性侵过别人,确信他就是性侵米尔德里德女人的那个人,立即采取了行动。


事实证明,这个人并不是凶手,但是米尔德里德和迪克逊推断他肯定强奸过人,所以决定去杀了他。(从电影的结尾来看,我们不清楚他们是否执行了计划。)


电影就此结束。一些评论家并不满意这样的结局。他们认为除了救赎过程中最基本的事情外,没有要求迪克逊做其他任何事,这阻碍了迪克逊的救赎,这是不合适的。



「洛克威尔演的暴力角色差点死去,丢了他的工作,他唯一的救赎路径就是帮助麦克多蒙德找到强奸犯」,艾拉·麦迪逊在《野兽日报》中写道,「他无意中得到了消息,我们应该认为他有道德感,因为他马上付诸行动。」


「这是在要求观众支持顶着自我救赎的名义而带有种族歧视、辱骂虐待他人的警察,但即使是迪克逊没有为这样的救赎作出实际努力,电影还是要求我们给予他支持,甚至给予得更多。」Hanif Abdurraqib在《太平洋标准》中这样写道。


「麦克唐纳煞费苦心地人性化的这个角色肆意折磨在拘留中的黑人,《三块广告牌》似乎要求观众去原谅去忘记警方的暴力、家庭暴力、性侵,没有充分理解真实生活中的受害者们在数百年来付出的代价,」爱普莉尔·伍尔夫在《村声》中写道。


「从某些方面看来,这部电影就像是理查德·斯宾塞的右翼分子的处事风格,让我们忽视他的恐怖活动,然后找到他们之间的共同点。绝不。」



包括上述观点在内还有很多其他观点,认为迪克逊的转变只是个借口,不应该是这样老生常谈,最重要的是,它诽谤了片中少数几个黑人角色的经历——好像他们的生活并不重要,作用只是这个白人男子救赎的道具。


片中还有一位黑人女性,因为她与米尔德里德的朋友关系,而被监禁了几天。她被放出来之后,影片再也不费心谈论这段经历了。她只是迪克逊问题中的一小块。


不是所有人都认为迪克逊的行为是一种救赎。(事实上,我根本没有想过这一点。)桑尼·邦奇在《华盛顿邮报》上的文章认为,这部影片并不包含一个救赎故事,而是永堕地狱的故事。



《每日电讯报》的罗比·科林在推特上详细地解释了角色如何在怪诞的模式中运作的,他认为,「同情和厌恶如影随形,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点。它根本不是一个救赎故事,它让你经历了从厌恶转变到同情的愉快观看旅程,从此我们就幸福地生活下去。」(伍尔夫不同意这篇文章的观点。)


对迪克逊的转变有「正确的」解释吗?在片中的情况下,这是最难回答的问题。你从艺术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取决于你是谁,你把什么样的经历代入作品。


就像我十二月写的那样,没有人看过同样的电影。


如果许多观众都认为迪克逊的举动是场救赎——我们从最仁慈的角度来说,影片不是刻意轻视虐待折磨黑人角色的经过,显得白人角色更有人性——那么可以肯定的是,问题出在影片本身,它给出了与自身意图相反的解读空间。(如果黑人的非人化是影片的本意,那么这就完全是另一个问题了。)观众以善意读解影片却得到与创作者相反的意图,那么影片的叙事绝对有缺陷。



《三块广告牌》有两个地方的缺陷。


第一,影片想要表达的东西过多,一次性讲了太多事,不可避免地会把一些事情当作道具,在这里就是种族问题。


第二,影片经常遭受到的批评是,作为导演的麦克唐纳是爱尔兰人,他并不了解背景情况,在呈现在银幕之前也没有去专门学习了解。


麦克唐纳努力把它之前作品中的爱尔兰工人阶级那些陈词滥调转换为美国白人与黑人之间紧张关系的历史。


这不仅相当误导人,也让人反感,麦迪逊在他的文章中还提到,不论出于恶意还是无知,麦克唐纳描绘美国黑人经历的尝试是笨拙的摸索,也是落后的,充满了过时的程式。


你可以想象本片的另一版本,片名是《基尔根尼外的三块广告牌》(译注:基尔根尼是爱尔兰一城市),肯定比现在好得多。



艾丽森·威尔莫尔在BuzzFeed上的文章可能是关于这部电影写得最好的,她探索了影片如何在封装了愤怒的同时,轻率地对待种族问题,这使得影片成为谬论的牺牲品从而无法成功塑造角色也失去了观众,因为我们只能一次对一件事情生气。


这削弱了影片的吸引力,她写道,「即使米尔德利的的愤怒对观众来说可能让他们兴奋,但毕竟是愤怒,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它。就像并非所有埃宾镇的居民都保护所谓的好人,我们也不生活在人人都容易生气的世界。」


作为一名经常写作宗教及电影方面议题的评论家,我很快就从电影的前部分知晓了麦克唐纳试图引入弗兰纳里·奥康纳,一名来自美国南部的天主教作家,她几乎是基督教的圣徒,对文学有认真严肃的思考。


卡赖伯·兰德里·琼斯饰演的角色,就是经营广告牌公司的那位,当米尔德里德第一次出现在他办公室时正在阅读《好人难寻》。



即使没有这个信息,我们也能明显看出:一堆广告牌、一群混乱的人物正是奥康纳的经典手段。


奥康纳是虔诚务实的天主教徒,她经常谴责宗教文学中她视之为的伤感主义以及矫饰主义,这对看过《神秘与方式》《生存的习惯》中文章的读者来说,不是什么秘密事。这也是她作品中的关键话题。我在评论中写道——


「奥康纳笔下的南方,以及密苏里州的埃宾镇,都是野蛮暴力的世界。哥特式的中间地带置于老朽的镇上,在天堂与地狱之间。不论他们是执着于正义,还是过着平庸无聊的生活,没有人住在那总是好的。但是有时候,你眯着眼放松了警惕,一丝丝恩典就会从缝隙中降临。」



奥康纳最有名的短篇应该是《好人难寻》,讲述了公路旅行的一家人被连环杀手「格格不入的人」杀害的故事,但是要说故事中的谁被救赎了,都很勉强。


但是有一瞬间——真的是扭曲的一瞬间——你看到了故事中最应该谴责的人身上的光亮,不是连环杀手,而是自恋的种族主义祖母。这个结局并不好,但也都一样。


奥康纳的神学观念支撑了她的故事,传统的基督教的观点认为,在完全破碎的世界中,不仅个体的人是有缺陷的,所有围绕着他们的事物也都是有缺陷的。在基督教神学中,恩典是上帝无条件给予人的恩赐。


奥康纳深深相信这一点,在她看来,在《好人难寻》中运用暴力就是恩典的一种方式。「我发现很奇怪的是,暴力能够让我的笔下的人物回到现实,并准备接受他们的恩典时刻,」奥康纳有一次这么评论这个故事。「他们铁石心肠,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好人难寻》


种族也是奥康纳作品中复杂的事情,对于住在美国南方的白人作家来说,出现这个议题并在民权运动的转折点发表作品是完全合理的。2009年,希尔顿·阿尔斯在《纽约客》上写了关于奥康纳的作品如何面对并混淆了其读者认知的常态:


「她笔下的黑人角色绝对不是为了反对白人而塑造的符号,他们至少是生活在奥康纳的世界周围的活生生的人。她不够浪漫,不愿将福克纳笔下的迪尔西所代表的正直、慈悲视为所有黑人的支点。她没有把他们当作承载同情或轻蔑的对象,她只是从生活中取材整合。对奥康纳来说,写作种族融合的议题是揭露附在文学力量上的危险的一种方式。」


阿尔斯后来注意到,即使指出全部这些,奥康纳仍旧努力描绘不属于她自己圈子内的黑人。「幸运的是,她从来没想掩盖这群人,这可能是谨慎的决定,因为一些自由主义者白人的晦涩难懂也无建设性的作品就是这样的,」他如此评论道——


「在奥康纳的时代,这种事情让许多人震惊,他们已经远离了恩典对他们生活方式的真正意义,在这个完全种族隔离的南方。这就是她的观点。她会一直书写她称之为,基督魂摄的南方,但是这不意味着他们看法一致。她很著名的一段话这样说道,『当你假设你的读者与你有相同的宗教信仰,你可以放轻松用平常的方式与他们交流;但是当你不得不假设他们的信仰和你不同时,你必须用惊吓的暴力方式将观点传达给这些读者——对耳背的人你要大喊,对快要失明的人你要画出巨大且惊人的图像。』」



我隔了几个月再一次看了《三块广告牌》,以奥康纳的视角来看,现在我认为自己起初对它太过宽容了。我认为它缺少人作为接受上帝的恩典对象的完满视野。


在电影中,威洛比是恩典的最纯粹的视觉体现,即使他也有自身的缺陷(特别是习惯于忽视或嘲笑他手下官员的错误行为)。


但是,他是热爱家庭也没有积怨的不完美的人,电影中好的方面不是来源于他就是来自他的影响。他是恩典的给予者,但终归是凡人不是上帝。从本质上来说《三块广告牌》的世界观是人道主义的,没有神的存在。



这使得影片无法展现黑人角色的人性,特别是他们耀眼的一面。这也意味着狄克逊在影片结尾稍微往好的方向发展也不济于事,但更接近正确的事情也不是什么坏的观感。


但在麦克唐纳的世界观里,我们只能从别人那接受恩典——恩典是值得的事情,当然,即使每个人有自己的神学承诺,大家都能渴望恩典,但需要更多的所得。


这可能正是许多评论家对此的反应:救赎的观点可以在情节中感受到,但是基于影片自身的标准,它根本无法实现。


我不是说马丁·麦克唐纳(放弃信仰的天主教徒)没有奥康纳那样的承诺。每个人都通过某些神学角度观察体认世界,即使是那些没有神学思想的人。我们对善恶、道德不道德、罪恶、惩罚和救赎之类的概念都有认知。



《三块广告牌》整合了某种我不认为是救赎的荒谬方式,更多是对这个世界的混乱程度,含混、不可能的正义的听之任之的态度。但是我怀疑像《三块广告牌》这样的故事,只能在有神论的文本世界中发生,从超验的神性处获得宇宙的正义感。


我认为麦克唐纳有自己的想法,来处理更加以人为中心的复杂叙事局面(他在《杀手没有假期》以及戏剧《丽南山的美人》中处理得相当成功,有种誓要达到的正义感)。



但是如果你准备放弃许多明显的线索,来争取拍摄奥康纳的领域——接着你要保证从根本上有缺陷的人可以获得恩典降临之时——你需要很清楚地知道恩典是从何而来,以及人们可能要付出的代价。麦克唐纳没能领悟到这点。


那三块在密苏里州埃宾镇外无能为力的广告牌恰是此刻的意义所在。


合作邮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影向标 | 《三块广告牌》三个10分,也有1分

我为下个月能在国内大银幕看到这部电影而万分激动

今年的奥斯卡影后选得太对,她的独立强硬在中国演员中见不到

好消息!「影向标」推出了小程序


小程序收录了自2015年创刊以来至最新一期所有评论数据、历年榜单,即时更新,并提供搜索功能,方便读者随时查看想看的内容。


小程序的影片列表以年为单位显示,可按上映日期或评分高低正反排序;作者列表则提供每位作者个人页面,在个人页面中可查看每位作者各自的评分历史;同时影片与作者可相互点击链接,便于进一步阅读。


「影向标」小程序入口在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