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姐姐,不是只有慕强,才能乘风破浪

虹膜 2020-10-14



昨天是《姐姐》的第五次公演,复活赛。说起来是「复活」,最多其实七个人里也只有三个人能复活,不到一半的概率。
 
有意思的是这个复活赛的赛制设定。除了下一期的团体赛以外,还有个人PK赛。七首选定歌曲,每首九十秒,两个冠军侯选团,一个复活挑战团,每个团都要分配给自己的七个人这七首曲目,最后对决。
 
曲目自选、表演形式自定,风格自定。

换句话说,一切都要靠姐姐们自己来解决。然后打擂台。
 
自己准备节目创意,又都是同样的曲目,不公平的因素被降到了最低,这等于是种赛制的「松绑」。


在那有限的九十秒内,要呈现成什么样子,姐姐的个人能力和舞台设想,是最大的决定性因素。
 
所以,这期的个人PK赛,简直可以说是至今以来,最好看的一期舞台。当然,这个好看,不等于最优秀、最完美、最炸这些形容词,不过这个稍后会慢慢说。
 
我们或许可以用「女性群像」来形容它。
 
第一个出战的张雨绮,光着脚就上了台,因为初舞台被人吐槽顺拐,她只是想让大家看到自己舞蹈有进步而已。


大家吐槽张雨绮,也爱她的直接坦率,这种爱当然要有业务作为底气。

那句「人气是人气,业务是业务」,至少到了这一期表演中,不再是自嘲或抱怨,因为《屋顶着火》的确把她的个人特质发挥到了极致。


同曲目相比,白冰的《屋顶着火》就完全是另一种动人的帅气。
 
沈梦辰的版本,则胜在充满镜头感的设计,她躺在地上,却通过俯拍镜头来制造出了更有层次的空间感。
 
她最后的胜出,也证明在同样的歌曲下,观众关注的是临场即时被击中的感觉,创意或许比唱跳更重要,这一期里的另外几个PK,也都能说明这一点。

 
比如说《皮囊》这一曲,蓝盈莹、张含韵、孟佳又完全是三种不同的风格。
 
张含韵一直以来都在突破自己的酸甜感,之前是非洲舞,这次更摇滚范儿。
 
孟佳的变化,对于像她这样长期被韩团工业训练框定的专业女团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你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她走出了女团舞既定的那种凝视审美,转而把自己的身体变成了某种诠释歌曲的工具,倒是也和《皮囊》的意象构成了歌里歌外的契合。


蓝盈莹并不是把《皮囊》这首歌唱跳出来的,而是设计了一个戏剧场景,把《皮囊》整首歌的意象表演了出来,这是她作为演员的杀器。
 
平心而论,在这三个人中,蓝盈莹的确是最好的那一个,这也是为什么孟佳在选择PK的时候,绕过了她而选了张含韵。

 
但这一期里,让人印象最深的,其实反而是那些不够强的表演。
 
比如万茜和郑希怡的《缘分一道桥》,因为受伤,她们都只能呈现很有限的、以唱为主的表演,刚好她们还又都跟本场最强的阿朵对垒。
 
她们都在很努力地准备,郑希怡加入了打鼓,万茜借用木兰来呈现歌曲意境,甚至还入戏到抬起了伤臂,但三段表演放到一起,层差太过明显。无论阿朵选谁,她都会是碾压性的胜出,386票,全场最高。


与阿朵的「赢」相对应的则是王智的「输」。
 
《一剪梅》这一组的黄龄和王霏霏都很强,越是这样耳熟能详的曲目其实越不好改,王霏霏和王智的处理其实有点雷同,以性感向的女团舞去冲撞《一剪梅》中的婉约气息。
 
相比之下,黄龄的表演就更多样化,加入了很符合她个人气质的二次元元素。


一轮游的王智,自嘲「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也终于有了机会做了唱跳,可惜的是分数并不高。动作设计和王霏霏撞车是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太想让观众看到自己,她的表演其实有点太「重」了。
 
其实三个表演一完,我们就知道王智肯定会输,这时候再来看她的选择就很有意思,单论黄龄和王霏霏的表演,其实是一个水平线上的,但是王智选了整体业务能力更强,上期观众喜爱度第一的王霏霏。
 
几乎等于是「自杀」,票数就是证明。


这里涉及到的战术问题稍后再说。
 
说了上面的这些表演,其实你就已经能看出来,这一期的公演和以前的不同。
 
当姐姐们开始能自己设计、制作、改编自己的舞台表演,原来的那些条条框框,曲风的限制,主打唱或主打跳,女团的单一整体审美,都不再成为藩篱。


阿朵说,回来后发现这些留下来的姐姐们,眼神和气场都已经不一样了,说的其实就是她们的成长。
 
蜕变和选择是前置的原因,舞台呈现是结果,复活赛的PK是助推器,最后让我们看到的,是在规则「松绑」之后,这些30+女性能呈现出来的多样化形象。


她们也不仅仅只代表自己对于什么样的舞台能获胜的预判,朱婧汐的千禧文化,阿朵的新民族音乐,王霏霏的韩团工业印记、郑希怡背后的香港娱乐圈盛时等等,都是在这些姐姐们身后,辐射维度更广的时代多面性。
 
终于要说到「战术」问题了。
 
在这个节目组几乎完全放开手,让姐姐们自己去准备个人战的时候,节目其实就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比拼「战术」的阶段。
 
张雨绮在赛制刚公布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车上就不停地和自己的队友强调,这其实是一个「战术问题」。


回头去看她们的选择,你就会发现,其实输赢可能在选曲阶段就已经有了铺垫。
 
有三个人都要表演同样的曲目,实力和人气都有高低,怎么去分配曲目,说现实点儿,其实是个「田忌赛马」的考题。
 
就像王智说的那样,关键不在于谁唱,而是在于对上谁。


所以大家其实都不想对上宁静,因为在她的个人魅力面前,其他姐姐无论唱什么,赢面都很小。
 
于是怎么安排曲目,也就成了一个问题,姐姐们应该是推断过谁会选什么曲目的,这种预判可能也影响过曲目选择。
 
比如郑希怡说,自己猜测过阿朵是自己的对手,因为《缘分一道桥》太适合她。


一个推断,按田忌赛马原则,强强比赛,反而会难以把握胜机,方法就是错开实力对战。

虽然最后的PK分组有这样那样的偶然因素在,比如阿朵把自己最想选的《屋顶着火》让给了沈梦辰,孟佳也把自己想选的《驰》让给了吴昕。


但我们还是可以能看到,刚好双方,都避开了让最强的人和最强的人对决的戏码。
 
冠军侯选团里大家都不想遇上的是宁静,最后对战她的是唱跳都不算强的吴昕,最后她选了伊能静PK,自我突破的水袖舞是一方面,但赢得也有运气和战术成分。
 
这边,阿朵说她不想和受伤的姐姐对战,应该也是觉得这样自己就算赢,也赢得没有性价比。而最后偏偏就对上了受伤的郑希怡和万茜,赢得毫无悬念,也可惜少了那么点戏剧性。
 
讲到这里,你们应该也发现了,这里面其实涉及到一个残酷的自我认知和预判问题。

 
在挑选歌曲的时候,姐姐们必须承认自己的不够强,同时也要承认别人的不够强,甚至直接地把这个「不够强」,说出来。
 
赛制让复活团的一个人和候选团的两个人一起表演,最后挑一个PK。
 
为了赢,复活团姐姐都会挑候选团姐姐里表现更弱一些的。绝大多数姐姐也都遵循了这个规则。


基本上选谁,就等于是在说,你的表演不够强/你的人气实力要弱一些。
 
所以张雨绮、宁静、蓝盈莹、万茜都被避开了。
 
这也是为什么王智选王霏霏时,大家下意识的反应也都很有意思。
 
沈梦辰说「为什么」,因为王智反其道而行之,选了强的那个,这对团体总分不利。


阿朵说,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去拉票,这个「还是」里,一方面透出的是知道这一局自己队虽然不如对手,也还要努力争取;一方面则是对孟佳说的,她得为王霏霏的对手拉票。
 
但王智这么做也有自己的理由,她说她要battle最好的那个。换句话说,既然选谁都是输,不如输的姿态好一些,选最强的那个。
 
就算是承认自己的不够强,姐姐们的姿态也不太一样。


之前我们看节目,多是在看赢,看谁的舞台更好、更完美更炸;到了这一期里,却是倒挂,关注谁更「不好」一些,输成为了赢的参考。
 
在这样一个公开的秀场上,承认别人不够强,反而比承认自己不够强要难。但这并不只是这个秀场的规则,只是现实中大多数时候我们都隐而不表罢了。
 
说出更弱的那个PK者的名字,也并不会影响她们之间的关系,这是姐姐们更懂规则的表现。

 
更懂也更适应社会规则,从容应对挑战,承认不够强,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30+女性不就该是这样吗?
 
一个反思是,这次冠军候选团七场只赢了两场,一次王霏霏,一次是黄圣依、金晨、金莎组的《独上C楼》。

在看金莎表演之前,我一直都有点期待总是温柔甜美的她,能炸一次或性感一次,但她的呈现还是很有限。有点惋惜的同时,又马上意识到,这种不同难道不该得到尊重吗?总是期待温婉的姐姐炸,这本来就是一种刻板印象和偏见。
 
这样的小舞台上的姐姐也就更像大时代下的女性缩影了。


王智、金莎突破自己原本的个人特质是走出舒适圈,当然不可能比擅长者更好,这涉及到一个评价维度的问题,选秀模式是胜者为王,太容易导致强者吸引眼光,再加上参加者的明星身份,这很容易滑向某种慕强。

但现实是姐姐们不是铁人三项,她们中有阿朵、王霏霏这样舞台王者,当然也有零基础的张雨绮,她的进步有目共睹,但和王霏霏这样的专业舞者放在一起依然有差距,但她还是说看到「进步」就好。

而像是郑希怡、万茜这类身体受伤的姐姐,即便坦言感觉「糟透了」,也还是力尽所能上台表演,你要说舞台呈现,的确是比唱跳全开的弱一截,但这不也是另一种舞台质感?

你是看选择上的难度,还是唯结果论的慕强?

如果我们用单一审美和强者标准去批判舞台或选曲,就更不应该用它们去框定姐姐。
 
对于多样化的女性来说,不是只有「慕强」才能乘风破浪。

合作邮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拿反社会人格当主角,韩剧这点我们就超越不了

有1.7亿人每天都在拍片,可能你就是主演
这十部关于北京的电影,拍下了中国最重要的转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