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昆汀和赖特聊了三小时电影,听译全文(2)

TWY 虹膜 2021-02-18

按:


昆汀·塔伦蒂诺和埃德加·赖特这两个大牌导演,也是超级影迷,这两人被《帝国》杂志邀请坐下来狂侃三小时电影,会聊些什么?以下就是他们谈话内容的精华呈现。为了让文字版本更加易读,我们将两位导演谈及的影片,以片名、导演名或者类型为副标题,大体按照节目中出现的顺序进行了重新排列,并对语句进行了小幅度的修改编辑以变得更加通顺,因此并不是原节目的逐字翻译。出于篇幅考量,有一部分过于零散或者和主题不太相关的内容也没有被包括在本文中,敬请读者谅解。(当同一章节中前后使用了两个来自不同部分对话内容时,我用****分离它们。)


全文太长,共分三篇,这是第二篇,第一篇见:


昆汀和赖特聊了三小时电影,我们听译出来了


听译/编辑 

 TWY


《沉默的羔羊》和《好莱坞往事》

悬念和恐惧


EW:我在《帝国》杂志有写到的是,经常我会在(行业提前场次、首映式)看一部电影,但还会在首映日回去和买票的观众一起再看一遍。我还记得有一次跟你,还有跟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和其他几位,伊莱(罗斯)也在,我们一起看了《地心引力》。很棒的点映场,但我跟自己说我接下来还要去中国剧院跟普通观众坐在一起再看一遍。

《地心引力》(2013)

看《疯狂的麦克斯4》的时候也是,我当时已经看了三遍,一次是提前场,然后跟乔治(米勒)办了场问答,然后是首映式,但之后我还是买票又跟观众一起看了一遍。我在看《好莱坞往事》的时候也是这样,你当时先为了我和我的剧组办了一次私人放映,而且这部片的剧本我没有读过,这是《金刚不坏》之后的第一回,有几次你想让我读一下但是我最终也一直没读上。

所以最后我想那我就直接去看成片吧,我什么也不想知道,也不读评论,我知道关于片子的结尾有点蹊跷,我甚至还根据预告片里的内容预测了一下结尾会发生什么。【昆汀笑】

《好莱坞往事》(2019)

结果我错了。我来告诉你我一开始的理论,基于那个瑞克·道尔顿从卡车上跳下来的镜头,是那个《FBI》片中片里的镜头。那个镜头在预告片里被索尼的剪辑师剪得很耐人寻味,所以我就猜他们最后回到斯潘牧场像《符碌奇兵》一样发动复仇。结果到了成片里,不过我不想剧透没有看过片的人……

QT:得了吧,这是昆汀时间,你要是在听这个节目却没看过片,那你就是他妈的混蛋……尽管剧透吧!【笑】

EW:如果您在本节目听昆汀·塔伦蒂诺聊电影,但没有看过《好莱坞往事》,请赶紧停下,看完再回来吧……

****

EW:《沉默的羔羊》里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处是在临近结尾时,在那场精彩的两个房子之间交叉剪辑,FBI在一栋房子,克拉丽斯·史达琳在另一栋之后,当朱迪·福斯特意识到泰德·拉文的角色就是水牛比尔时:她注意到一个死掉的蛾虫,然后镜头切给到虫子尸体,然后她跟观众都意识到了真相……紧接着,就算接下来的戏还没开始观众们已经要开始起哄了。你意识到「天呐,她要死了」,就是这种事情让观众吓坏了,他们为女主角担惊受怕。

《沉默的羔羊》(1991)

****

QT:有些时候我拍了喜剧的片段,然后全场观众哈哈大笑,这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没什么好猜的,因为从整个剧场的笑声中你知道这场戏在起作用了。但最有价值的观众反应是那种时刻,并没有那么强的因果关系,而是当你意识到整个影厅的氛围突然发生了变化,突然空气凝固了下来,你意识到观众们的心境变了,不是说他们在尖叫鼓掌什么的,他们不展示出来,但你可以感受到这种细微变化。这之中有种深度,有一种意义。

《好莱坞往事》(2019)

如果我能让观众以我想要他们反应的方式去反应,自然是件好事,《好莱坞往事》的结尾就是如此,我能够彻底扭曲观众的情绪,让他们在恐怖的暴力之下还能哄堂大笑,这让我很自豪,当然。这种对观众预期大幅度的扭转对我而言很重要。但对我而言比这更加有意义的,我跟我的团队做得最成功的一次,是克里夫前往斯潘牧场的戏。

EW:有意思。

QT:当然,重看的时候可能感觉没这么好,因为你已经知道要发生什么。但当你第一次跟一群观众看这个片段的时候,而且这场戏非常长,这场戏做到了我认为非常难做到的一种感觉,一种恐惧感(terror)。观众为克里夫担惊受怕,然后整个影院的气氛就变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他们真的感到害怕。

《好莱坞往事》(2019)

我觉得对于悬念(suspense)和恐惧,有一些区别,有时候二者的区别非常细微,但有的时候比大峡谷还要远。悬念是关于「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但恐惧是关于「你明白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但你绝对不想看到你所想的那个版本」。

EW:没错。

QT:你不希望看到你所想象到的结局,而你只会把事情往最坏处去想,你害怕你是对的,当你在乎一个角色的时候这种感觉就更糟糕了。这之中有一些操控在里面。埃德加你提到《沉默的羔羊》里的那个片段,那场戏拍得太好了。但我要提出一些反对意见——我还是懂一些电影的,所以我绝对不会认为朱迪·福斯特会在这里死掉。

如果当电影进行到那的时候,结局是朱迪·福斯特被水牛比尔杀了,「全剧终」,我会表示很惊讶。毕竟我看过的电影也很多了,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当然,我依旧带入到了剧情里,但我的「电影脑子」并没有停止运转。

《沉默的羔羊》(1991)

EW:你不会是想说如果水牛比尔最后穿着朱迪·福斯特的皮出来了,这部电影会更上一层楼吧?

QT:【大笑】哈哈哈,完全没有。我是举这个例子来绕回到我说的《好莱坞》里的那场戏。因为这场戏成功的最大的原因,是克里夫可能会死。从叙事角度上,电影角度上,不管什么角度,他都有可能在那里死掉,不仅如此,从戏剧发展的角度上来说甚至可能还是符合逻辑的。

《惊魂记》和《小丑》

如何让观众同情精神病患者

EW:罗伯森·麦肯森在首映日上看了《惊魂记》,他提到一个现在的人不经常说到的一部分。但如今这部电影已经过于出名了,基本上很难不知道影片的转折点是什么,洗澡戏几乎都成了艺术博物馆里的展品。

但他说当他第一次看时,让观众非常抓狂的一处(因为他们都看到了詹妮特·李的下场),是在临近结尾的时候在最终的真相曝光之前,当安东尼·帕金斯的角色还在旅店里时,维拉·迈尔斯的角色在老宅里找她的妹妹,与此同时观众还以为贝茨夫人(不管她是死是活)也在这个老宅的地下室里,观众当时觉得她还活着。

让观众非常抓狂的是当帕金斯回到老宅门前,然后维拉·迈尔斯决定躲到地下室去的时候,这个时候观众都太焦急了,冲着银幕喊着「不!别下去?!」 今天这个秘密怕是守不住的,但在当年,那是让观众最害怕的时刻。

《惊魂记》(1960)

QT:这让我想到《惊魂记》中还有一场戏,跟我之前谈到的有关。我接下来像谈谈一部近期的电影,里面也出现了我说的那种极为深邃的观众时刻,跟《惊魂记》里这场戏很像:安东尼·帕金斯把女主角的汽车扔到湖里,车子一点一点下沉,但忽然间车子停了下来,然后你看到他脸上的表情。这时很深刻的一点,在于观众开始像他一样希望车子沉到湖底……

EW:【大笑】而且他嘴里还嚼着个零食,对不对?

QT:没错,但你希望他能全身而退,你不希望车子就浮在那里,你不希望警察抓到他。你真心地想看到车子沉到湖底去,你替诺曼·贝茨感到担心,你希望他能成功把本片女一号的尸体给处理掉!【赖特笑】

《惊魂记》(1960)

****

QT:彻底扭曲观众的情绪,观众反应,因果关系,感受到影院中气氛的突变,并且让电影的叙事前进——《小丑》中脱口秀的段落,极为高超地整合了一切以上我说的东西。

EW:嗯!

《小丑》(2019)

QT:这个段落的水平之高,当它发生的时候观众们压根来不及反应,实话实说。我当时在影院第一次看《小丑》,而且我已经比较喜欢它了,但我在脑子里跟自己说:「行吧,但我们现在的世界就是这样了吗?我们把那些七十年代经典作品的情节,照搬到当代流行媒介的商品上面?《出租车司机》变成《小丑》,《现代启示录》变成《星际探索》…… 一切都变成了某种以前杰作的流行改编版本?」 

从缺点来说这部片子大多数时候确实也蛮保守的,但从优点上来说片子倒也运动得很快,对于这么一个单一视角又那么压抑的片子来说,影片讲故事的效率还是颇高的。然后到了脱口秀那一段,你能感觉到整个影院的气氛变了,不再是悬念,而是反悬念,所有的观众都翘首以盼。

《小丑》(2019)

我一直跟别人说,如果你是在什么飞机上,DVD还是流媒体上看这个片,那你就跟他妈没看一样。【赖特笑】那就像自慰和做爱的区别一样,不,应该是自慰跟3P的区别。【赖特笑】当然,一个人看《小丑》也不失为很好的手淫呢,但跟3P区别还是很大!但重点在于彻底扭曲观众的情绪,它的高明之处不在于悬念的设计,它不只是令人情绪高涨,而是导演扭曲观众心理的能力。

因为小丑他妈的是个疯子,罗伯特·德尼罗演的脱口秀主持人并不是一个反派人物,他虽然是个混蛋但也没有别一般的喜剧脱口秀主持人,也没有比大卫·莱特曼那种人混蛋到哪去,他只是个莱特曼式的混蛋而已。但他绝对不是一个电影反派,他不值得就这么死了,他只是个混球而已,而且观众们就喜欢这种混球喜剧演员。

《小丑》(2019)

然而,当观众坐在影院里看《小丑》时,他们也想要杀死罗伯特·德尼罗。【赖特笑】他们也想拔出那支枪来冲着德尼罗的眼睛,并他妈的打爆他的头。而如果小丑没有杀死他,观众会气死。

EW:是的。

QT:这就是对全体观众一波剧烈的心理扭曲。他们做到了让观众像个他妈的精神病患一样去思考,让他们想去做一些他们绝不想要做的事情。而且观众会撒谎的,他们会说「啊但我可没这么想」,那他们就是他妈的骗子。【赖特和主持人大笑】

《小丑》(2019)

EW:这就是为什么《惊魂记》如此伟大的地方,它能做到让观众的同情心在各个角色之间进行转换,多达三次!当你来到维拉·迈尔斯的部分,你也会希望她能查出自己的妹妹发生了什么,但你也会对安东尼·帕金斯的角色产生同情——一个他妈的凶手!

QT:我可从没站到维拉·迈尔斯的一边去过……【三人笑】就算《惊魂记2》里她全程都是反派我也没什么意见!

EW:我前阵子还去影院看了《惊魂记2》。

QT:《惊魂记2》超棒的。

EW:是很好的片子。

QT:我是理查德·富兰克林的大粉丝。

《惊魂记2》(1983)

《僵尸肖恩》

为什么杀死一个角色

《帝国》:但是当昆汀谈到恐惧的概念,谈到为一个角色而担惊受怕时,我脑子里出现的画面就是《僵尸肖恩》里的艾德……

EW:哦对!

《帝国》:在那部片子最后20分钟,你觉得肖恩应该是能活下来,但艾德是让观众最担心受怕的一位角色,而你们也把他给写死了。

《僵尸肖恩》(2004)

EW:是的,人们也确实因此非常生气。不过我认为在这部片里我们做的最大胆的决定是写死了西蒙·佩吉角色的妈妈,佩内洛普·威尔顿饰演的角色,因为她人真的很好,特别迷人,拍摄全程都是如此。

当我跟西蒙提到这个想法时,他差点觉得我要把他本人的妈妈给杀了,西蒙因此还发火了,他说:「绝对不行……」 但当我们拍这段戏的时候,当然西蒙演得棒极了,他完全演活了那种「如果我妈死了」那种内心的感觉。所以可能人们觉得这场戏特别让人火大。甚至还有人向我抱怨说他们不喜欢这部电影,因为杀死妈妈的戏太黑暗了,然后我就说:「但这才是成就了这部电影的戏呢。」

《僵尸肖恩》(2004)

QT:完全没错,这就是你的秘诀。

EW:我们拍摄妈妈的角色死掉然后变成僵尸的戏那天,正好是佩内洛普·威尔顿的最后一天。所以当我们拍完她死掉那场戏之后(已经很让人痛心了,毕竟她本人这么好),因为我们是小成本电影嘛,她立刻得下片场去化上僵尸的妆,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我们在拍完那场戏后,佩内洛普去化妆,然后我们就可能在另一个片场拍完下一个场景再回来,然后就看到佩内洛普·威尔顿僵尸妆的样子——太他妈吓人了,而且是我们头一次看到她变成僵尸之后的样子。

然后她的戏份就杀青了,接下来拍摄的全程我们就再也没见到她,就好像我们佩内洛普真的死了一样。【昆汀笑】是的,杀死艾德确实,因为大家都很喜欢这个角色,所以大喊「不!」,但在此之前对我来说是写死佩内洛普。

《僵尸肖恩》(2004)

QT:是啊,对于在《僵尸肖恩》这样一部气氛比较搞笑的片子里,你能够在场景中把玩真实的情感,不为了搞笑而是真的让你动情绪,让你感受到他们的关系,这也是在彻底扭转观众的预期,在这么一部看上去有些傻乎乎的片子里,你动了点真格,不然可能真的被贴上「愚蠢」的标签。

细数流媒体的恶习


EW:克里斯·埃文斯在杂志里说当他当时首映日看完《黑客帝国》时走出来,看到影院里的人们都在大厅互相拥抱,像是在庆贺自己刚刚一起体验的时光。除此以外,还有那种映后跟朋友一起畅聊刚刚看过的电影的经历,我想念那些跟陌生人,跟观众一起,站在新比弗利的门口聊天,喝杯咖啡,跟朋友更细致地探讨电影。

我很想念这种除了单纯看电影以外的社交,跟观众们一起交流,而不是在网飞看完一部片,片尾演职员表一开始出现,它立马给我弹出个「下一个播放《布里奇顿》」这种告示。我内心:我才不要看什么《布里奇顿》呢?!才看完一部查理·考夫曼的新片我才不要看《布里奇顿》呢。

《布里奇顿》(2020)

《帝国》:面对这种弹窗反应一定要快,半点不能马虎,一定要抓准时机摁掉。

EW:我想非常公开地说,所有那些切掉片尾演职员表的流媒体平台,去你妈的!老老实实把他妈的演职员表放完!这种情况必须改变,你可以加个「跳过片尾」的按钮,但别让我们急急忙忙去找遥控器关弹窗看字幕,可以吗?简直是鬼扯。

QT:我百分之百赞同。我曾亲口这么跟Ted Sarandos(网飞CEO)抱怨过这个。

EW:而且对于颁奖季一些冲奖的片子,比如说你看完《曼克》想看看演职员表里到底有谁,然而它却不让我看,老是弹窗出来,我尝试了五次之后说「去你的,我不干了」。太烦人了,而且你除了网飞在哪都看不了这个电影,又没有蓝光碟什么的可以买。这里我就当会儿喷子吧,我是说当你给人看一部颁奖季的电影,你希望人家去投票,尤其是给那些技术部门的人投票,然而你却跳过片尾不让人看他们的名字是什么,太无理了。

《曼克》(2020)

EW:就这个话题,还有一种很烦人的举动。当你在亚马逊或者苹果的流媒上看电影,尤其是老一点的片子时,那些片子有些没有片尾滚动的字幕,当你看到片子的最后一分钟的时候……

QT:那种小告示?

EW:是,我记得那天在看阿涅斯·瓦尔达的《五至七时的克莱奥》,我应该是在苹果的服务上看的。但那部电影没有片尾字幕,结果当我马上要看到影片的最后时刻时,就在那发生时,它给我弹出来一个:「您接下来是否想观看……」 不!我才不要看什么《神奇女侠》,求你让我能先把《五至七时的克莱奥》看完吗,干!【昆汀大笑】让我们俩就在《帝国》杂志播客上再集体郑重声明一遍:一切不放片尾演职员表的流媒体,去你妈的。【三人大笑】

《五至七时的克莱奥》(1962)

《帝国》:所以Ted Sarandos有什么回应,昆汀?

QT:他也说不出什么来,他知道我是对的,但这是他们的模式,他只是听我说完很尴尬而已,也没法反驳,但改变是不可能的。

EW:电影不能被当作一篮糖果一样……

QT:更让他尴尬的是我问:「为什么没有更多70年代的电影?」 让我说得详细点,我在网飞上面找伯特·雷诺兹主演的电影,结果只有4部,其中两部还都是《牢狱风云》。【赖特大笑】

《牢狱风云》(1974)

EW:流媒体订阅最蠢的一点就是,你就像是在12家不同的录像厅都办了会员一样。网飞曾经还是有不少老片的,但显然当网飞开始变得特别成功了以后,那些大的电影公司都把片库的授权给收回了,比如环球打算守着自己的片库,福克斯也是,所以现在就算有YouTube或者苹果的单片购买,我觉得还不如屯一大堆蓝光碟。

QT:是的,像我现在唯一常用的一个订阅就是箭影(Arrow)的平台,箭影频道,那里的片子可牛逼了。交月费毫无问题,就算不看让我知道那些片子在那里我都很满意。

《帝国》:是的,Shudder上也有很多。

《帝国》:对于你们两位,上一次在电影院有很好的体验是什么时候?对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是雷·沃纳尔的《隐形人》里的那场餐馆的戏,我就不剧透是什么了,但观众反映非常热烈,也是我想要在媒体场之后再跟真实观众一起二刷的原因,而不是跟一群灰头土脸的记者。

《隐形人》(2020)

EW:《隐形人》也是我在疫情封锁前跟买票观众一起看的最后一部,也是在那个一模一样的时刻,餐馆里跟伊丽莎白·莫斯的角色和她的姐姐那个?确实是它。我后来在影院看了两遍《信条》,当然那时已经是疫情时期了,观众都坐得很分开,你也不知道观众怎么在反映。

还看了《黄金三镖客》跟《西部往事》,那两场放映给我的感觉就是观众都觉得能特别珍惜这个机会,一个个都眼泪汪汪的,觉得「啊我们真幸运能在电影院看《黄金三镖客》」,大家都带着口罩,但这就好比去教堂一样。至于观众的反应,确实还是《隐形人》里的那个餐桌上的转折。

《黄金三镖客》(1966)

QT:我的话也是《隐形人》的餐馆戏,但就像我之前说的,上一次有非常强烈的反响的是《小丑》的脱口秀。

合作邮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复盘日本电影黄金时代

激烈争论之后,我们觉得去年的最佳新人作品,是它
这是今年的《寄生虫》?怎么只有故事会水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