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严肃科普 | 是这些血腥、通奸的重口味电影,培养了《教父》的导演

2016-04-12 magasa 虹膜

本文首发于虹膜公众号(IrisMagazine)。


文 | magasa


这是一篇严肃的科普文,来讲讲很多影迷感兴趣的猎奇电影(exploitation film),亦被译作「剥削电影」,这是美国于特定时代发展出来的低成本电影现象,一度也是非常重要的青年亚文化。

 

这类电影题材夸张,处理的多是血腥、暴力、堕胎、通奸、同性恋等抓人眼球的题材,格调不高,登不得大雅之堂。

 



一般认为猎奇电影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好莱坞产业转型时期,其实它的出现可以往前推到默片时代,并且在大片厂鼎盛期,一直和主流电影平行共存着。因为题材多为禁忌,主流片厂不敢也不屑于拍。


但五十年代的一个变化令这种上不了台面的电影迅速变得令人瞩目,那就是青少年观众作为电影消费力量的崛起。

 

有人统计,五十年代全美所有青少年的零花钱加起来,一年有15亿美元,这笔钱的去向不外乎是零食、唱片、体育和电影。这是未成年人第一次作为一个观影群体开始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当时的大片厂整体结构趋于老化,正热衷于制作规模浩大的史诗巨片,比如《十诫》《宾虚》之类,即使拍青少年电影,也是《飞车党》《无因的反叛》这种批评不良少年的,所以并未抓住刚出现的机会,反而是处于业界边缘的二三流电影公司看到了这个新的市场。

 

最早启动猎奇电影拍摄的是一家叫莫纳格兰(Monogram)的小公司。它总结出了猎奇电影的三大秘诀,这个秘诀即使放到今天,都是有效的。


一是取材新闻报道,故事要有争议,片名耸人听闻;二是浓墨重彩地表现逾越法律、道德界限的行为;三是谨记多、快、省的要诀,趁社会热点问题还没有淡出公众视野就赶忙推出相关影片。

 



在发行和放映上,猎奇电影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围绕性和暴力用尽了低级庸俗的炒作手段。有一部猎奇电影的广告说:「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在别处还是孩子,但在这部影片里她是成熟的女人!」其暗示意味不言自明。

 

对于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猎奇电影正好迎合了他们对成人世界的好奇和想象,猎奇电影迅速火爆起来。一时间,许多家低端的独立电影公司纷纷转型拍摄猎奇电影。


但不要误会所有猎奇电影都是暴力血腥重口味,「猎奇」的意思是过度地开采和利用某个特定的话题和兴趣,至于话题是什么,并不重要。

 



早期猎奇电影中比较重要的一个亚类是摇滚电影,有个制片人叫萨姆·卡兹曼(Sam Katzman),他拍了一部《昼夜摇滚》(Rock Around the Clock),可算作史上第一部摇滚电影,开了风气之先。卡兹曼曾是哥伦比亚和莫纳格兰公司的制片人,制作过上百部低成本影片,是个中老手。在B级片领域,他以质量上乘、类型多元著称。

 

五十年代中期,卡兹曼敏锐地捕捉到摇滚乐这个新鲜事物正在青少年中走红,是可供「猎奇」或「剥削」的上佳素材。《昼夜摇滚》果然非常成功,此片激励他制作了更多的低成本摇滚电影,大多取得票房成功,在他后面闻风而至的制作人不计其数,更多的猎奇类型也被开发出来。

 



拍猎奇电影最厉害的一家公司是美国国际影业(American International Pictures,通常简称AIP)。

 

AIP之所以厉害,主要原因是它拥有后来被称为B级片教父的罗杰·科曼。科曼有多牛呢?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马丁·斯科塞斯、朗·霍华德、詹姆斯·卡梅隆这些后来的大导演都是他亲手带出来的。

 

AIP内部设立了五个独立的制作组,罗杰·科曼是其中一组的组长,专事生产猎奇电影。科曼号称自己拍电影从不赔钱,他有四条科曼公式:一、尽量少花钱——这是低成本电影制作的通则;二、尽量放大故事最耸人听闻的一面;三、用夸张的广告;四、首映影院数量铺得越广越好,第一时间捞足,以防坏口碑传开让票房迅速下跌。

 



拥有罗杰·科曼的AIP过去以拍摄B级片著称,猎奇电影拍多了之后,AIP摸索出一些适合当时青少年观众的新拍法。也许在成年人看来,这些电影的故事、导演手法、技术水准都极其拙劣,但它们的目标观众群却不在乎,AIP当然也获得了出色的票房收入。

 

说到AIP的成功之道,除了控制成本和做好发行营销之外,它们特别重视了解目标观众,并调动观众的预期和想象力。AIP对青少年观众有一个有趣的结论:小孩子会跟着大孩子看一样的东西,但大孩子不会看小孩子喜欢的东西;女孩会跟着男孩看一样的东西,但男孩不会看女孩喜欢的东西。

 

换句话说,就高不就低,就男不就女,如果要想观众群最大化,那就将假定的目标观众设定为十九岁的男生!这个秘诀在今天听起来有点男权思维,但符合那个时代的人的想法。

 



科曼和AIP的出品,以常规眼光看来固然量多质劣,但他们充分利用有限的条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毕竟有其过人之处。他们使电影的制作突破既有规则,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更为美国电影培养出未来的一批杰出电影人,这都值得正面评价。

 

猎奇电影的发行主要依赖两家大片厂——环球和哥伦比亚。它们在好莱坞八大中属于「三小」,比起二十世纪福斯、华纳兄弟和派拉蒙来,不够财大气粗,所以无法在史诗大片上一较高低,它们也没有起死回生的联艺那么好的运气、眼光与魄力,加上环球和哥伦比亚公司在四十年代本就以B级片闻名,所以进入低端的猎奇电影市场糊口也就不奇怪了。

 



哥伦比亚公司一度很依赖上一篇说到的音乐电影制片人萨姆·卡兹曼,把发行他的影片赚来的钱,再投资到较大规模的制作上,如乔舒亚·洛根(Joshua Logan)的《野餐》(Picnic)、爱德华·迪麦特雷克(Edward Dmytryk)的《凯恩舰叛变》(The Caine Mutiny)。环球公司也一样,如果不是猎奇电影带来的收入,它也无力投资道格拉斯·瑟克(Douglas Sirk)的那些华美情节剧了。

 

这些都是猎奇电影为产业良性繁荣带来的隐性贡献。

 

(本文曾发于好奇心日报「电影法则」。)


往期精彩内容

HBO最伟大20部美剧,看到前三我对《权力的游戏》排第四表示服气

《伦敦陷落》是烂片我早知道了,但是,烂片也有很多存在的理由

重点说说《教父》几场戏,你就知道为什么它是最好的电影了



这是广告,虹膜会因你的点击获得收入酷的生活是可以买来的。长按上图二维码进入亚文化市集「黑市」,或者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买世界上最稀奇古怪的东西。编辑:夏夏联系我们:irisfilm@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