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爱倾听 PARABOLA——An interview with David Rome

2017-10-10 智悲翻译 智悲佛网
用爱倾听

Deep Listening As Love

《抛物线》杂志——大卫·罗姆专访

PARABOLA——An interview with David Rome


作者:特蕾西·科克伦

Tracy Cochran


作者介绍:

特蕾西·科克伦(Tracy Cochran)是《抛物线》(Parabola)杂志的主编。众多报纸和杂志都刊登过她的文章,如《纽约时报》、《波士顿环球报》、《波士顿评论》、《O:奥普拉杂志》、《纽约杂志》、《出版人周刊》和《今日心理学》。她的作品收录在《最好的灵性写作系列》(The Best Spiritual Writing series)、《记录她们的人生》(Writing for Their Lives)和《神圣之声:跨越时代的女性根本智慧》(Sacred Voices: Essential Women’s Wisdom Through the Ages)里。在加入《抛物线》之前,她曾在出版和电影行业工作多年。特蕾西是一位资深的禅修者。在灵磐静修中心(Spirit Rock Meditation Center),她师从杰克·康菲尔德(Jack Kornfield),后成为禅修老师及佛学社团领导人。她在纽约内观禅修社(Insight Meditation Center)任教,并创办了位于韦斯特切斯特郡(Westchester)的塔里敦内观团体(Tarrytown Insight),后者每周举行集体禅修。她教授的课程包括正念冥想和正念写作。尽管在大纽约地区闭关修行,但她并未停止会见个人和团体。


大卫•罗姆是加里森学院的高级研究员。在加里森学院(Garrison Institute)的大厅,他微笑着和我握手,然后沉默了一会儿。该学院的本部位于哈德逊河畔,其前身是一个(天主教)嘉布遣会修道院,离曼哈顿北部大约一小时车程。我本以为他会立即和我聊聊关于学院选址或使命(寻找静观和行动的交汇)之类的话题。然而,他似乎在等待和观察,仿佛沉默中可能会出现比语言更有趣的东西。


当年,犹太退修风潮正在兴起。但罗姆不仅是犹太人,还是萧肯出版社(Schocken Books)的继承人,此出版社是包括卡夫卡、布伯、肖勒姆、威塞尔在内的许多伟大犹太作家的出版商。罗姆并不满足于和拉比们一起修习正念禅。他的平静源于自身对真理的探寻。当我们在楼上办公室进行交谈时,很明显,温和而有内涵的罗姆先生试图主动彻底地超越一切传统形式。


1971年夏天,跨越犹太传统但思想丰富的罗姆进入佛教的禅修世界。在经历过哈佛以及维和部队的生活后,他碰巧在苏格兰的三昧耶林体验了禅修,那是一个由已故的伟大藏传佛教导师邱阳创巴仁波切建立的静修中心。“我知道在那儿,有一些东西感觉对了。”1974年,罗姆搬到了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市,成为邱阳创巴仁波切九年的私人秘书,期间甚至记录下创巴仁波切自然流露出的诗句,并和仁波切一起对其诗句进行编辑。


1983年,在母亲死后,罗姆搬到纽约接管家族的出版公司。1987年,兰登书屋(Random House)收购萧肯出版社,罗姆搬到邱阳创巴仁波切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的总部,不过最终又回到了纽约和加里森研究所,从事研究、写作和教学。但这并不是一个英雄带着禅修宝藏回到西方世界的寻宝故事。大约十年前,罗姆开创了一种“深度聆听”的修法,以期超越早期的伟大思想、象征和神话——虽然他肯定其启发性。他认为,只有通过向前进入“内感”,我们才能恢复真实的感知能力,进入自他深度共情状态,这才是真正的爱。



特蕾西•科克伦

《抛物线》(后简写为P):你依然认为自己是佛教徒吗?

大卫•罗姆(后简写为罗姆):我仍然把邱阳创巴社团——现在叫香巴拉,视为自己的家。十二年前,我在一个二手书店看到哲学家兼心理学家尤金•简德林的《专注》(Focusing)一书。在我的生命中有过三四次类似经历:不经意翻开的一本书为我生命的下一个阶段带来重大影响。修习专注对于我来说很特别,因为它能很好地训练冥想意识去应对日常感受、挑战和烦恼。


P:什么是专注?

罗姆:变得平静,把注意力集中到身体上,你成为观察者或目击者。在正念修行中,你只是简单注意出现的事物,然后回归,通常是回归到对呼吸的观察。而在专注训练中,你把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到躯干部分。其中第一步是清理空间,你注意到身体此刻可能容纳的所有事物。有的可能是单纯的身体体验,但是全新领域会随之开启,尤金•简德林称之为“内感”,这是一种能感知生命的身体体验。


P:它是配合我们的感觉运作的吗?

罗姆:这不仅仅是一种生理感觉或情绪。有时,它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就像“胃里有蝴蝶在飞”让人心里忐忑不安。然而,即使这很微妙、难以捉摸,它仍然是我们生命中意义和本质的来源。


P:大约十年前,你提出“深度聆听”,这是以佛教正念禅为基础的专注力训练。在佛教术语中,“深度聆听”的目标是在不同的思想和情绪出现之前,先让身体觉察到它吗?

罗姆:佛教常提到“身语意”。身体意识与感觉有关。语言与意念和情感有关。专注力就在意念和感觉之间起作用。这里的“意”就是正念的修习。

这些内感能力一直都在,但大多数人意识不到其存在。就像我说的,偶尔它们会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闯入。比如伤心的时候,一股寒意会爬上你的脊背。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太粗心,没有注意到它们。


P:培养这种能力与活在当下相同吗?

罗姆:我想还是有很大区别。在佛教中,有一个不变的终极真相。这样一来,就有相对真相,或者我们所感知到的有限的真相,这些通常被认为是不可避免而又不那么重要的。究竟来说,佛教认为涅槃和轮回是一体的,轮涅不二。但是专注的确强调“个体”及“新异”。这是生命绽放的体验,反复为生命存在注入全新元素。

专注力的重点不是空性,而是对生命表达及关联性(即关系)感兴趣。简德林的阐述从他所谓的“互动第一”出发,意即生命过程高于所有的实体或对象。“我们是谁”是我们与环境持续互动的结果;我们的存在是一个过程,与环境密不可分。从发展以及个体生命的角度来讲,这是确切的。


P:所以互动就是意义所在?

罗姆:是的,它不是人类特有的,所有的生命都如此,包括蔬菜的生命。




P:有些人很敏感,善于观察自己和别人的状态,但这似乎是一项被遗忘的能力,就像掉落在裂缝中很难看到。

罗姆:十分赞同,这项被遗忘的能力落入了连续性概念思维的缝隙。练习“内感”实际上就是要打开裂缝,从而进入另一个层次的体验。概念性或散乱的意识有其动力机制,念头接二连三,不断生起。坏处在于,如果念头与念头之间“密不透风”,思维固化,你会背离本源、存在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只有当危机发生时,你才能与之重新联结。

换言之,练习“内感”可培养觉知。通常,觉知会突然到来,但你也可有所准备。你需要敞开内心,欣然接受觉性知识。为此,你必须对自己和发生在你身上的事非常耐心和友好。那是一种爱。有人也称之为“用心感受存在”。


P:你所阐述的“深度聆听”要求模糊自我和他人之间的界限。相反,散乱的意识容易造成个体的孤立。

罗姆: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能完全对他人感同身受,但是我们可以互相支持,去感知彼此的体验。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同理心,为他人敞开一片空间,这也是爱的一种形式。


P:这是变得更有爱的方法吗?

罗姆:非常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像冥想的修习,你必须从自身开始。 必须与你自己产生共鸣,然后才可能对别人更加包容和关怀,从而少一些评判,多一些好奇和欣赏。与欲望相反,爱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感恩,而非索取。


P:(深度聆听)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共同的人类经验吗?还是一直带来全新体验?

罗姆:这是个好问题。对此我没有答案。自从发现专注力和相关哲学,我更少以荣格原型理论看事情,因为前者着力强调当下个体独特而新鲜的体验。而且人们可以通过专注与象征与神话的本源联结。


P:感受在先,然后引出象征?

罗姆:是的,最重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从你自身经验中直接创建新的象征。


P:我们如何分享这种体验?

罗姆:那是这一过程的全部内涵。我们不只接受“内感”,还欢迎它变得更清晰。我把这个修法称为“深度聆听”的原因之一就是专注力不是一个非常好的名字——它不够明确和具体。


P:专注意味着高度关注。

罗姆:相反,它是一种非常放松和自由自在的感觉。


P:不专注。

罗姆:因为不专注,所以需要“内感”聚焦注意力。然后,你可以用描述性语言或图像来尝试描述“内感”的特质。例如,我可能会说,感觉就像是一个温暖的球在我胸口,再度感受后我说它正在移动,散发能量。在这个简德林称为“共鸣”的过程中,随着回应那些描述并对其加以肯定或否认,“内感”确实会变得更清晰、生动、合乎当下。过了“共鸣”阶段,下一步是“提问”,你可以开始与“内感”对话,就当它是一个人或者内在的小孩。你用惯常的方式提问,然后不要思考,只是让空间保持开放,观察是否有任何东西从“内感”里迸发出来。那是你真正能获取新信息、知识和智慧的方式。


P:“深度聆听”的目标是为了培养相互联结感或同情心吗?

罗姆:我把它看作是一种保持真实的方式。很多文章都提到丢失的人性。“深度聆听”帮助我们重新与内在生命联结,并在更深层次上对他人保持开放。在大多数谈话中,我们都彼此心照不宣流于表面。而且,我们也易于陷入相同的情绪模式,反复生气或沮丧。“专注”可以直达“个体反应模式、发展同理心、调柔内心”的本质。西方文化有强烈的批判倾向,容易给人贴上愚蠢、丑陋或无能的标签。这是大多数人的基本冲动。


P:听了你的话,我感到些许希望——可能有一种新的沟通方式能够超越旧意识形态分歧。

罗姆:是的,一定可以超越意识形态,超越任何僵化的概念体系。



P:有些人似乎天生就知道如何去做,比如邱阳创巴仁波切。他有与他人联结的超凡能力。

罗姆:我认为那是他的天才之处。仁波切称之为“第一念”。但我非常确定他的意思是“内感”,因为它的到来先于清晰的想法。他对此了解深刻。艺术家通常具有这种能力,尤其是优秀的艺术家;一个艺术家真正的创作就是训练“内感”。邱阳创巴仁波切在许多领域里都堪称一位绝妙的艺术家。


P:他有如此颠覆概念和判断的天赋。

罗姆:是的,他对禅修的描述是和你自己交朋友,并欢迎任何念头的出现。


P:关于爱,“深度聆听”教会了你什么?

罗姆:近年来有很多关于婴儿和主要照顾者之间的共鸣过程的研究。如果有好的共鸣,那么孩子会发展出安全的依恋感,并将之带入到自己的各种关系中。我认为爱是一种共鸣,爱也是一种感恩,是不断加深的感恩。感恩有一种伟大的特质,让人看到每个婴儿都是美丽的,这对于新妈妈来讲是一种本能——爱。


P:母爱是典范吗?

罗姆:在佛教里,慈悲心的典范就是母爱。但传统意义上的佛教禅修并不是用来应对西方的自我、批判思维以及根深蒂固的个人主义。从另一方面说,“专注”不是为解决我执问题而设计的,不像佛教能从更高层面对抗我执。人们可能“专注”力出色,但仍然只关心自己。


P:在真实体验中生活的确不可思议。


文章信息  

文章来源:

http://www.focusing.org/spirituality/deep_listening_as_love.pdf

原文发布日期:2010年春季

智悲翻译中心 译竟于2017.06.19


  译者

翻译:圆为

一校:永丹卓嘎

二校:圆痴、圆莉 圆航•慧

终审:安安


注:所有文字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若有侵犯您的著作权等事宜,请即刻联系zhibeiweb@126.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不要错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