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传承百年的沙戏如今依旧文不离扇武不离刀

2017-07-02 边凡 昆明信息港

沙戏,流行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南县底圩、阿科、八达及板蚌一带壮族支系沙族人民聚居地。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由当地山歌演变而成,也叫广南壮剧。内容大都是反映保家卫国、为民除害、帮扶济贫的,也有一些现代反映宣传党的好政策和当地好人好事的戏目,被广南县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



普盆老本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底圩乡普盆村委会。



在规划核心区建设以展示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用具、体验农民耕作方式、观光农民美丽乡村及农业风光为主题的体验基地,进而打造成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交流、村干部论坛、青少年体验教育等内容为主题的培训教育示范基地。



在此基础上,将坝美世外桃源和普千地母文化发源地景区连为一体,形成三位一体的“世外桃源”一日游旅游圈。



沙戏的特点是舞蹈性强,以扇子为主要道具,生用团扇,旦用折扇。



主要曲调,女唱“乖哥来”,男唱“依阿里”。布摩也把设坛打醮的锣鼓法令,祈神驱邪的咒语、鬼符搬上舞台,作为开台、收台程式。



伴奏乐器主要有缧马腿骨制作的胡琴和鼓、芒等。



清咸丰至光绪年间建立了北路的底圩、坡佣、弄追、西松和东路的里叩、乐贡6个沙戏班。民国以后,又建立了北路普卡、者卡,东咱板蚌、老寨4个戏班。



沙戏演出有"文不离扇,武不离刀,侧身出场,台中亮相,先礼后唱,拜揖人场"的传统表演程式。



文官出场的"上引台"程式接近汉族剧种的"排朝";武将出场的"上跳台"接近滇剧早期的"推衫子"。



沙戏剧目多取材于历史演义,如《薛仁贵征东》、《东虎平南》等。根据明清话本传奇故事改编的《三堂官》是目前云南省内较为完整的戏曲剧本之一。



沙戏服饰以原始头盔用蔑编纸裱,后用硬纸板自制,绘上花鸟虫鱼,配上绒球泡珠,一般是前额高大,后边草率。主帅插的翎(野鸡尾)稍长,大将稍短,反王或山王插独翎。



靠旗比汉族剧种的短小,主帅人物背五根,大将背三根。蟒袍衣褶、裙被巾鞋大都用土布,颜色自制自绘,旦角环佩银饰的多少,视人物身份而定。把子除棍外,没有枪、戟等长兵器,多为短柄刀。



沙戏也有脸谱,反面人物在脸上抹几块黑白不同的颜色示其奸凶丑恶;书生、小姐浓装艳抹;小丑、奸臣白嘴白鼻,其他角色只略施粉墨,没有定型脸谱。



沙戏全体演员及伴奏师!



昆明信息港彩龙社区@边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