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吃饭请用公筷


编者按:

近日(8日),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在通报疫情的同时,还给出防控疫情营养膳食指导意见,其中提出“珍惜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为此,选发昆港平台之前发布的两篇旧文,因为“好习惯让人活得更好,好风尚让社会更美好”。


01


倡行公筷公勺分餐制,昆明也该动起来!


一日三餐,是每个人最“刚需”的日常行为。“外国人说中国人吃饭就像是在‘接吻’,一般接吻一对一,会餐制的‘接吻’是一对十。”“吃中国的美味佳肴是享受,但我最怕中国朋友的筷子。”(出自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郭子恒各自撰写的文章,转引自360问答“公筷公勺什么意思”)

确实,传统用餐习惯是最需要我们改变的最日常最普遍的沉疴痼疾。无论在家庭餐桌还是公共餐饮场所,这种陋习带来严重的健康、卫生隐患,幽门螺杆菌、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手足口病、甲肝、戊肝等都会通过用餐者手中“互相接吻”的餐具而交叉传染,而不雅吃相与时代文明进步的内涵背道而驰,与人们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本能愿望南辕北辙。还有,它客观上导致很多餐桌上普遍存在的浪费。

欣喜的是,崇尚科学文明,摒除生活陋习,省外不少地方已经在行动。

据报道,早在2012年,湖南岳阳就在全国率先开展以“文明用餐、节俭惜福”为主题的文明餐桌行动并取得良好成效。2018年,浙江衢州市文明办联合该市餐饮行业协会发出倡议书:“餐桌举止非小事,一筷一勺见文明。提倡用公筷公勺有利于形成健康用餐、安全用餐、节约用餐、文明用餐的良好风尚,是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继扬州市“实施文明用餐行动暨餐饮业品质提升工程”之后,今年7月,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发出倡议,倡导全省餐饮企业每桌提供公筷公勺,倡导就餐者夹菜主动用公筷,形成健康、文明的用餐方式。

笔者注意到,上述先行先改的城市和省份都将革除餐饮陋习,提倡和推行公筷公勺或分餐制这一文明餐桌行动,上升到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名片的高度。

餐饮文明建设既是物质文明,也属精神文明。文明体现一个城市的素质,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

已经施行近一年的《昆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其中第二十一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应当将文明行为规范纳入本单位职业规范要求,并将文明行为培训纳入本单位入职培训、岗位培训内容。各窗口服务行业、单位应当根据本行业或者本单位的特点,制定文明行为规范引导措施,打造文明服务品牌。”餐饮品质、用餐文明与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应该让健康、文明的用餐方式惠及每个家庭、每位市民,并且为云南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昆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营造优良的饮食文化环境。

此外,《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于明年在昆明召开,全球196个缔约方的上万宾客将来滇参会。这也是展示昆滇美丽形象的难得机遇。

总之,从家庭到社会,摒除餐饮陋习,提倡和推行公筷公勺或分餐制,努力让餐桌文明蔚然成风,昆明也应该尽快行动起来!

本文原载2019年9月9日昆明信息港,作者张稼文

点击查看原文>>>倡行公筷公勺或分餐制,昆明也该动起来!


02


吃饭请用公筷!

数月前,我写过一篇倡行公筷公勺分餐制的帖文,有读友以为是应付交差的命题作业。当然不是。那是发自胸中的真诚的呼吁。何况,我自己已经践行了几十年。

那帖文里说:“传统用餐习惯是最需要我们改变的最日常最普遍的沉疴痼疾。无论在家庭餐桌还是公共餐饮场所,这种陋习带来严重的健康、卫生隐患,幽门螺杆菌、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手足口病、甲肝、戊肝等都会通过用餐者手中‘互相接吻’的餐具而交叉传染,而不雅吃相与时代文明进步的内涵背道而驰,与人们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本能愿望南辕北辙。还有,它客观上导致很多餐桌上普遍存在的浪费。”

改革开放40年,物质不断丰裕,首要标志是人们不再饿肚子,越来越可以吃得饱和吃得好。遗憾的是,虽然生活水平提高,餐饮条件改善,我们却至今没有改变寒陋的进餐方式,没有提升我们的用餐文明和生活素质。这里指的是无论家庭还是公共餐饮普遍不使用公筷公勺和分餐。这是国人最被诟病最被鄙夷的恶习。面对美味佳肴,狰狞交欢的筷子是龌龊的“老鼠屎”。

我于上世纪80年代、21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毕业没几年发现身体明显消瘦。这一是职业原因,到处奔波或熬更守夜引起胃病,二是有一天恍然大悟地意识到不得不经常与他人一起用餐,给自己带来了心理困扰:吃得不自在、不舒适、不愉悦,那么只能尽量想办法避开。所以那些年我爱买花生米,备在身上当干粮。也会在饭点谎称自己不饿。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餐桌酒桌不仅为满足口腹之欲,更是非常重要的社交、共情和议事办事平台,无论庙堂还是江湖。只是,我当时天真地在想,如果能举手之劳改变一下,和饭前洗手一样,文明一小步,一起让用餐方式卫生和健康一点,大家的吃相好看一点,不是很好很美的事情?!至少这一是卫生,二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吃剩了也可以不浪费,放心打包。

带着困惑和不解,我在自己家里先行先改,餐室墙上贴着尚在幼儿园的女儿亲笔所书:吃饭请用公筷!

30岁之后,我开始有一些出门见世面的机会。最先去的是美国,然后澳大利亚、新西兰,然后东南亚各国,还有宝岛台湾等。原来,外面人家就是公筷公勺分餐制!这一“发现”让我感慨不已,也坚定了一定践行“公筷理念”的决心。

各位想像得出,很多饭局应酬我当然是找理由推掉,因此也疏远和得罪了很多前辈、老师和各方朋友。但是少了应酬,可以攒出时间翻翻书,学着跟那些古今中外的能人贤哲对话、交流。

少了应酬,身心内外也少了是非。

要么公筷公勺好好吃饭,要么抱歉--这是一个界线,两种生活方式的分水岭,多少年来,这成为我自己参与饭桌团聚、把酒言欢的首要条件,没有妥协和退让余地。

另,也有欣慰与高兴的地方:自2002年末非典(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爆发,身边朋友称对像我这类饮食习惯有“洁癖”的人表示理解。至此之后这十七八年来,理解、关照、支持并一起践行“公筷公勺”的熟朋、亲友和家人越来越多。感谢他们!

刚过去的这个新年元旦的前夕,我被推荐作为嘉宾参与了一个健步走和公筷倡议的主题活动,很有意义。


好习惯,让人活得更好。

好风尚,让社会更美好。


本文原载2020年1月14日彩龙社区,作者张稼文

点击查看原文>>>吃饭请用公筷!



●云南发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20条措施!暂停城乡集体聚餐!学校推迟开学

昆明人请注意,8个市级公园明起暂停开放!请安心在家过节!

●紧急扩散!寻找D3937次动车的乘客!


昆明信息港整理编辑作者:张稼文

编辑:丛   林

审核:李贵芳

终审:宋建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