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WenHuaZhongGuoLanMu 功能介绍 《文化中国》是一档弘扬中国文化,倡导民族凝聚力的文化类纪实栏目,荟萃民族奇风艺彩,彰显中国优秀文化,传递最新人文资讯,呈现华夏文明风尚。关注我们,有你意想不到的收获和精彩! 桑皮纸,绵亘千年的古老工艺,是人类了解纸文化历史的窗口。从烜赫一时到寂寂无名,从白云深处走向紫禁之巅,桑皮纸上满是起伏。 2005年,故宫大修让桑皮纸枯木逢春,当桑树的纹理化身故宫深处的壁画,黯淡的古老技艺重新散发光芒。带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与期待,2017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菖蒲创意写作教学实践团队来到岳西毛尖山,走访桑皮纸制作技艺传习基地,感受桑皮纸绵延千年的艺术魅力。 桑皮纸匠人接受志愿者的采访 三十多道工序,枯木逢春 从桑树枝到桑皮纸,需经历三十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马虎,这考验的不仅是匠人的耐心和细致,更重要的是制作的经验。匠人们将桑树枝浸泡于水中,剥去深色表皮,取出里层白色的树皮,将其放入添满水的池子中蒸煮,在煮的同时搅拌,直到树皮煮熟煮烂,然后晒干,这只是第一步。 晒干之后树皮继续经过清水的浸泡和沸水的蒸煮,在反复搓洗、人工打浆后,一种特制的药水融入水中,与絮状的桑树皮发生奇妙反应。一切准备就绪,只待捞纸师傅打捞,这是极为重要的过程,专业术语叫“捞纸”。  捞纸的手法决定着一张纸的厚度,想要捞出厚度相同的纸,必定要经过无数次的锤炼。当然,气定神闲的大国工匠们,并不觉得这是什么难事。 揉皮、洗皮工序考验匠人的耐心与细致 捞出成型的纸之后,要经过烘焙。匠人们采用最古老的木材生火,使焙墙升温至六十度,从一沓桑皮纸中分离出一张完整无破损的,然后用松刷将纸平展紧贴在焙墙上,待纸完全干燥后揭下。贴纸、刷纸、揭纸,每一步都要分外小心。 其中,把握烘焙的时间非常重要——时间不够,纸中的水分没有完全消失;时间太久,影响纸的质量。至此,一张桑皮纸才算制成。一张纸的蜕变,是数张树皮的枯木逢春。三十多道工序,每一道都是匠心独运。 一次机缘巧合,荣登紫禁之巅 桑皮纸结实而有韧性,是纸品中的佼佼者,古人将它用于书画、印钱、制扇、书籍等工艺。但桑皮纸的辉煌荣光在时代变迁的潮流之下,逐渐黯淡。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传统的书画技艺日薄西山,人们对于传统书画用纸——桑皮纸的需求大大减少。20世纪50年代以后,桑皮纸已完全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故宫大修让桑皮纸重获新生,古老的手艺重现世间。桑皮纸在传统书画创作、修复方面具有机器制品无法替代的作用,其科学价值、人文价值、历史研究价值是桑皮纸能够再次发出光芒的原因。 桑皮纸匠人们正在进行捞纸程序 坚守白云深处一片艾香的老手艺人王柏林,得知故宫专家世界范围内寻求特选古纸材料后,重新操起了七代单传的手工造纸绝活,造出样品送往北京候选。王柏林手工制造的100%纯桑皮纸堪与乾隆年间的高丽纸相媲美,最终被故宫博物院选用。 古老的技艺重新被唤醒,底蕴深厚的桑皮纸让世人惊艳,桑皮纸终于回到文化的怀抱。千年来,桑皮纸的起起落落牵动着每一位手艺人的心,王柏林的坚守让意蕴绵长的桑皮纸得以流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绽放绚丽之花。 几多传承问号,守正创新 桑皮纸有着独特的气味,与药材仿佛是久别重逢的故友。韧性极好的桑皮纸将药材包裹,多种香气混合,药材仿佛披上新衣;中国画的水墨丹青与历史悠久的桑皮纸碰撞——墨韵层次鲜明的桑皮纸,让中国画的意蕴呈现出时代艺术的光芒,历史文化特质与现代文化元素有机融合。 从博物馆文物典籍修复、大型书画装裱修复到中国传统建筑内檐棚壁糊饰工艺内墙纸、匾额、对联、隔扇装裱修复,桑皮纸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工匠仔细清洗纸架上残留的纸浆 时代的洪流中,桑皮纸以一种独特的姿态保留了自己的坚持——慢工出细活,美好的事物值得被等待。广泛的用途让桑皮纸的前路一片光明,也让它的手工制作没有被机器化生产代替。当古老技艺遇上现代文明,传承在创新中历久弥新。 古老的技艺带给志愿者的除了双手的神奇,更多的是一份探索和思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应只是手艺人的坚守,更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图|潘佳雯 —— 今日推荐 —— 最炫民族风,流淌着历史岁月的中国门! 史上唯一载入正史的女将军——巾帼英雄秦良玉 湘绣亮相阿斯塔纳世博会,展现指尖艺术魅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后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分享也是一种美德,谢谢!  ↓↓↓ 点击“阅读原文”,走进文化中国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