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统文化||咏春传武学,华夏振雄风

2017-08-08 文文 文化中国栏目




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中,出现了“咏春拳”的身影。与其说它是一门武功,更不如说是一种修行。


身手儒雅却不乏力道,一招一式都是武学修养的体现。这门拳术到底因何起源,有得到过怎样的传承呢?让我们一起来优雅地了解咏春吧!


▎什么是咏春?


咏春拳是一门中国传统武术,是一门制止侵袭的技术,是一个积极、精简的正当防卫系统、合法使用武力的拳术。较其它中国传统武术、更专注于尽快制服对手、以此将当事人的损害降至最低。




2014年11月11日,福建省福州市申报的“咏春拳”项目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咏春拳是一种十分科学、实战性强的拳术,它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而上落快,攻守兼备并攻守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咏春拳用“寸劲”来攻击和防守,理论和心法方面注重中线、埋跨、朝面追形、左右兼顾、来留去送、甩手直冲等。


▎咏春起源源远流长


严咏春,清乾隆时期人士,善南拳,相传为咏春拳开山鼻祖。据咏春拳一代名师叶问所述:清康熙年间,广东人严二因事被诬告,面临牢狱之灾。其时严妻已经亡故,遂携女严咏春远徙四川大凉山山底,以卖豆腐为生。咏春年十五时,有当地土豪垂涎其姿色,前来逼婚。然咏春自幼即许配福建盐商梁博俦,其父深以为忧。



附近大凉山白鹤观有河南嵩山少林寺武僧出身之五枚法师避居于此,得知此事后,乃携咏春返山,授之以武艺。咏春日夜苦练,技成后返家约土霸比武,将其击倒。其后五枚法师云游四方,临行前告诫咏春待婚后应发扬武术,同佐反清复明大业。咏春婚后乃将武艺传予夫婿梁博俦,并逐渐流转开来。



与严咏春有关的,还有另一个传说:五枚师太其实是“少林”一员。五枚师太收严咏春为徒,并委以任务,追杀“少林”叛徒,如叛徒马宁儿等。某日,严咏春见蛇鹤相斗,随之灵机一动,将仿蛇鹤相斗的动作加入技击中自成一格,以狠、准、快见称。之后五枚师太带咏春于反清组织,至善见严咏春并无兵器,遂以一套单头棍法相传,而苗显授其刀法一套,复经严咏春加以修改,以适合其个人尺寸,由此,开始形成咏春拳。


关于咏春拳始祖,有多个版本的传奇说法,但大多传说均与严咏春相关,而且据闻梁赞后人梁丽娥也曾说咏春拳确是严咏春所创,所以世间上便有严咏春是咏春拳的创始者之一这一说法。


▎咏春的发展传承


咏春拳的著名传人包括梁赞、陈华顺、叶问、李小龙等。


图|豆瓣设计


▎拳法有哪些内容?


咏春拳的拳术套路主要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三套拳及木人桩。


基本手法以三傍手为主,还有挫手、撩手、破排手、沉桥、粘打。主要步型有四平马、三字马、追马、跪马、独立步等。



它是一种集内家拳法和近打于一身的拳术,要求手、腰、马、心、意、劲整体合一。强调以“心”指挥“意”,以意引导手、腰、马运动,从而形成整体合一。


它立足于实战,具有招式多变、运用灵活、出拳弹性、短桥窄马、擅发寸劲的主要特点,以大闪侧、小俯仰、耕拦摊膀、黏摸荡捋、审势记牢、曲手留中为手法,以搭、截、沉、标、膀、腕指、黏、摸、熨荡、偷、漏和“二字钳阳马”的身形步法为标志。


—打头无脚—


—柔法克敌—


—以打制摔—


—手足并用—



—— 今日推荐 ——


高山流水觅知音,中国古典乐器,你知道几个呢?

玲珑玉簪,挽起东方古典神韵

旗袍,惊艳时光的中国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后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分享也是一种美德,谢谢!

  点击“阅读原文”,走进文化中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