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铜峡市全力发展“富民产业” 葡萄种出村民幸福生活


  8月初,贺兰山东麓青铜峡葡萄酒产区一条绿色的葡萄长廊伸向远方的贺兰山,在望不到尽头的葡萄藤上挂着串串饱满的葡萄,大部分果实逐渐由“青衣”换成了“紫衣”。


  “进入九月,葡萄就进入成熟期。此时是葡萄优质高产的重要时期,也是酒庄用工逐渐增多的时候。”天刚蒙蒙亮,杜学忠就带着两车工人来到望月石酒庄,剪枝、锄草,娴熟地开始一天的劳作。



  “每年3月到11月的用工期,我们村会有十几个人一起出来干活,主要在葡萄园干一些整枝、除草、采摘方面的农活。一年差不多能干190天左右,差不多年收入近两万元。”杜学忠是青铜峡市瞿靖镇新民村的村民,从青铜峡葡萄酒产区建设之初,就带领村民一起在葡萄地里干活,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可结100元。他介绍,现在村里已经很少人出去务工,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还能照顾家,很幸福。


  沿着产区内一条色彩斑斓的彩虹路向山下行驶,路两边忽上忽下的葡萄种植基地,有老藤有新藤,迸发着勃勃生机。52岁的何立华在青铜峡产区算是“老人”,先后在三个酒庄做园长,从最初的每月2000元到现在8000元,在鼓了腰包的同时,也见证了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我是青铜峡瞿靖镇朝阳村村民,在产区干葡萄种植已经近20年了。”何立华介绍,多年来,他不断带动本村村民及周边村民到葡萄园工作,为他们传授技术,如今朝阳村每年有30余人在葡萄酒庄务工,有的也成长为园长,有的还从村里走出来,在小坝买了房,葡萄酒产业为他们带来稳定生活,带来新希望。



  青铜峡地处贺兰山东麓优质酿酒葡萄核心产区,自1998年起步,截至目前,共有酿酒葡萄种植基地14万亩,吸纳1.3万农村劳动力就近务工,年人均增收2万元。近年来,青铜峡把葡萄酒产业作为“一号产业、富民产业”,推动“葡萄酒+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小葡萄串起大产业,曾经“风吹石头跑”的荒滩,成为遍地葡萄苗的“金滩”。



来源:宁夏新闻网
更多精彩请关注

往期回顾

01

银川市召开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

02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财政支持政策来啦!

03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携手上海音乐学院助力产区发展

04

张雨浦调研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 

加快建设世界最大下沉式生态型葡萄酒产业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