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度人物 | 陈嘉杰:扬跑者精神 向数学高峰不懈攀登


陈嘉杰,男,汉族,共青团员,数学科学学院2013级本科生,入选基础数学拔尖人才计划,应用数学拔尖人才计划。获得2015-2016学年唐立新奖学金,创新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MCM Meritorious Winner),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北京市二等奖。他曾获国家奖学金、三星奖学金、2014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分析与偏微分方程铜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北京赛区一等奖,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满分金牌。


未名湖畔,时常能看到陈嘉杰穿着短袖短裤,一圈圈不停歇地奔跑着的身影。长跑、马拉松是他进入大学后投入最多的运动之一。马拉松这项极具挑战性的运动,需要极强的意志力才能完成,而陈嘉杰就是这样一个喜欢不断挑战自己、做事非常有毅力的人


学好一招一式 “学霸”也勤奋

陈嘉杰从小就极具数学天赋,他说,自己就读的初中作业不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校的学习氛围非常好,他经常与同学们讨论数学问题、相互切磋。数学一直是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也为之后的数学竞赛和数学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高二时,凭借在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获得银牌,保送至北大攻读数学专业。高三再次参加该竞赛,获得满分金牌。


进入北大后,面对高手如云的新环境,他坚持学好基础数学课程,十分注重基本功的培养,并把基础数学学习比作“师傅教你一招一式”。他肯在本科一二年级的专业课上多下功夫,做大量题目,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大学前三年,他共选修超过100学分的数学课,所选17门基础数学专业课,每门都在95分以上;计算系数学专业课平均分超过96分,排名全系第一。


在同学和好友的眼中,成绩非常优异的陈嘉杰是“学霸”中的“学霸”,最让同学们欣赏的是他的勤奋和毅力。尽管他自进入大学起,学习成绩在年级中就一直名列前茅,但他仍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大三整整一年,他基本每天都要去学院的通宵自习室学习,凌晨3点多钟才回寝室休息,第二天依然按时起床上课。这让大家非常佩服他的毅力和体力。他常说,要想取得一点成绩,就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且能始终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受其他干扰,保持简单纯粹的心


他骨子里是不喜欢安稳的,喜欢不断挑战自己,所以他很享受有压力的学习过程,能给他带来成就感其中,大三上最让他觉得有挑战性的是同时用几种不同程序语言写不同课程的作业:数值代数用C语言,统计学习用R语言,凸优化和随机模拟方法用MATLAB,4门课程3种语言,此外报告用Latex,打出来是PDF格式,使理论公式比较漂亮。

 

探索应用数学世界 科研小试牛刀

大三开始,陈嘉杰开始探索应用数学,并入选了北大的应用数学拔尖人才计划。他选修了基础数学及应用数学不同领域的课程,其中大三上学期选了7门数学专业课程,包括6门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应用数学的学习让他感受到了与基础数学不一样的魅力,更加贴近于现实。他说,讲授“统计学习”课程的老师曾经分享了一个应用让他印象深刻:一个基于统计学习优化的图像处理APP,能够将未名湖画成梵高的风格,创造出有意思的艺术作品。


基础数学的漂亮、应用数学的实用吸引着陈嘉杰。其中,他最喜欢分析的研究。分析是基础数学里与应用方向都有涉及的数学分支,是理论和应用之间的桥梁,他未来希望在这座桥梁上行走。在张平文、章志飞教授联合指导下,他研究液晶数学理论及流体偏微分方程。在液晶无序相-向列相界面问题里,他解决了两个欧拉—拉格朗日方程解的唯一性,其中一个问题与De-Giorgi猜想相关。唯一性的结果从数学上对相变形式提供了重要启示。


大三暑假,他还申请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进行暑期科研。在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应用数学系侯一钊教授的指导下,研究一种数学理论上能控制错误发现率(FDR)的全新变量选择方法(Knockoff Filter),这是一种2014年新提出的方法。在美国的一个多月里,他频繁地与侯教授深入地讨论。持续不断的新进展、新想法,串连起来最终整理出了100多页的册子。他回国以后继续做着这个课题,与侯教授先后进行了800多封邮件交流。


未来,他将赴加州理工继续深造,侯教授对他评价很高,认为他以后不仅能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还有希望成为学术新星



自信的乐天派 善跑两个“马拉松”

陈嘉杰开朗、乐观与自信,散发着一股正能量。他待人热情大方,朋友们都用阳光开朗、略带幽默来形容他。面对学习上的压力和挫折,他总是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乐在其中。他说:“除了某些课达不到理想成绩外,一路走来都很幸运,没有遇到太大挫折,回头看许多不经意间做出的选择,已经是当时所能做的最好的选择了。”


在学业上,陈嘉杰喜欢不断挑战自己,在课余生活中,他也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在进入大学后,他开始尝试马拉松这项充满挑战的运动。与基础数学的学习一样,平时的训练和积累对马拉松运动十分重要。他每周会在五四操场或未名湖畔进行长跑,曾经一口气绕操场跑了63.5圈!如今,他已经完成3次全程马拉松,连续两年参加北京马拉松赛都在3小时30分内完赛,并且取得了2015年金山岭长城半程马拉松亚军,以20-24年龄段精英选手资格参加2016年北京马拉松。


他认为,数学专业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和马拉松很类似,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具体应用的研究需要强大的理论支持,只有坚持学好基础知识才能很好地解决基础问题。马拉松是所有运动中最纯粹的,只需要一个人、一双腿,在合适的地方坚持训练、日积月累;数学的学习也是所有学科中最纯粹的,只需要一张纸、一支笔,学好“一招一式”。然而,这看似最简单最纯粹的,也是最考验人、最充满挑战的。陈嘉杰做到了,强大的意志力、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让他成为一个能够同时跑两个“马拉松”的人。当然,前方的路还长,他认为这才刚刚起步,真正的跑者是要用一生去奔跑,不断奔向人生征途上的新目标


                                                                                                    作者 |  朱舟

责编 | 胡敬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年度人物 | 陈嘉杰:扬跑者精神 向数学高峰不懈攀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