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用药物有禁忌
很多女性都知道孕产期用药要谨慎,却不了解经期用药的注意事项。因此,女性在月经期间如需到医院就诊,应告知医生自己处于经期,并遵照医嘱用药,医生根据具体情况,会避免或调整使用一些不适宜经期的药物,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经期需慎用的西药
治疗阴道炎症的洗液、栓剂、泡腾片等在经期应停止使用。因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充血破损,宫颈口处于松弛状态,加上阴道里有经血,非常适于细菌生长繁殖;如此时进行阴道局部用药,会破坏健康的阴道环境,稍有不慎可导致细菌逆行侵犯子宫腔及内膜而引发感染。
02抗凝血药如香豆素、肝素、溶栓剂等,主要用于抑制血液凝固、防止血栓形成与发展及防治心肌梗死等。经期使用抗凝药,机体凝血功能减弱,可造成月经血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月经周期紊乱。一些抗凝药或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人来说则更加危险,甚至可引发大出血。
03止血药如安洛血、维生素K、止血敏等,主要用于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使断裂毛细血管回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或通过影响某些凝血因子,促进及恢复凝血过程,或增加血小板的数量、聚集性和黏附性,加速血块收缩,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血液渗出等,从而达到止血目的。经期服用会造成经血排出不畅,引起月经失调及加重下身胀痛等不适。
04激素类药物经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会扰乱女性内分泌系统,导致激素分泌合成及代谢平衡失调,从而引起月经周期、行经时间及经血量的异常:如甲状腺素制剂可能会造成月经紊乱;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导致闭经的风险;雄激素类药(如甲睾酮、丙酸睾酮等)能导致月经不规律、月经量减少甚至停经等;雌激素类药(如黄体酮、已烯雌酚、炔雌醇、炔雌醚等)可使月经推迟、阴道不规则出血及乳房胀痛等。
05泻药如硫酸镁、硫酸钠等泻药,主要功能是阻止肠内水分吸收(软化粪便)、扩张肠道、刺激肠壁、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来化解便秘。但这些盐类泻药的下泻作用较剧烈,当肠壁受到刺激时,可导致反射性盆腔充血和失水,继而容易引发月经异常,故经期应禁用。
06其他肠胃动力药如西沙必利(普瑞博思)、胃复安(甲氧氯普胺)等也应慎用或忌用。前者会促进乙酰胆碱分泌而刺激肠蠕动,后者能影响体内性激素分泌,可不同程度加重经期不适或妨碍正常月经。
经期需慎用的中药
凡寒凉性药物,均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但寒凉性中药会导致内寒,使经血运行不畅,出现经血过少,甚至痛经等不良症状。同时,大多寒凉中药具有泻下功效,如果泄泻作用剧烈,可引起反射性盆腔充血,使月经量增多而引起失血反应。
因此,经期应避免服用如黄连、黄芩、龙胆、苦参、防己等大苦大寒之品。此外,牛黄解毒片、银黄含片、双黄连含片等寒凉中成药经期也应忌用
02活血化瘀药如乳香、没药、桃仁、红花、牛膝、苏木、三棱、莪术、土鳖虫、水蛭、穿山甲、血竭等。此类药物不仅有抗凝、抗栓的作用,还能扩张血管、加速血液流动,从而容易造成月经增多或经期延长等,既不利健康又给生活带来不便。此外,乌鸡白凤丸、益母草颗粒、血府逐瘀丸、桂枝茯苓丸等活血化瘀中成药也要慎用。
03补益药阿胶等滋腻碍胃之物,会引起月经过少、月经紊乱等症,甚则化热致瘀。鹿茸等助火动血之品,易致血热,而血热妄行,可引发月经量过多或经期时间延长等后果。
此外,具有较强止血作用的中药或中成药也应慎用,如小蓟、大蓟、地榆、槐花、血余、七厘散、三七片、丹贞颗粒、止血片、宫宁颗粒、血宁糖浆等。
作者 陈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