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抱怨生活很痛苦,可你真的想改变吗?

叶月幽 叶月幽 2023-10-13

本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关注后点击目录,可查看历史文章及各地课程信息。

文|叶月幽 



这是我模仿网络上流传的一个对话写的搞笑段子,但生活中确实处处都有这种心态。


前几天有一位不经常联系的朋友,忽然约我吃饭,说想聊一聊她的烦心事。整个吃饭的过程中,她一直在抱怨对生活的不满,老公不给力,婆婆难相处,老大不听话,老二年龄小……


我不是她的心理咨询师,因此在倾听了她大概两个小时的抱怨之后,我基于自己的经验分享了一些方法供她参考。她听完后,叹了口气说:“但凡老公给力一点,我都不会这么惨。但凡孩子听话一点,我都不用这么气。我跟他们诉苦,可是他们也就是敷衍一下,根本不愿意听。你说的这些方法,我觉得在我家肯定行不通。”


我:“你试过吗?”她回答:“不用试,肯定没用。”


我又问:“听起来你对现在的生活有很多不满,那你有做些什么努力来改变现状呢?”她回答:“我每天陪孩子都累得半死了,我还不够努力吗?我哪有那么多时间!他们才是一群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我沉默了,看起来她确实很努力,但并不是在努力改变生活,而是在努力重复一成不变的生活。她需要的可能更多的是情绪得到缓解,而不是真的在问怎么办,因为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情绪需要出口,这个没有问题,但在寻求出口的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自我负责的部分。自我负责,是意识到自己对自己的生活有全然的选择权,并为此承担相应的结果。这是成年人的标志。


干什么不需要时间?抱怨也是要花时间的。是开开心心的陪娃,还是满腹怨气的陪娃,都一样是陪,一样的时间。


我有一次在书店闲逛,随手翻开一本书,赫然一句写着:“你现在的生活也许不是你想要的,但一定是你自找的。看了不由得哑然失笑,要不要这么真实?


我们总是在抱怨自己不想要的生活,可以诉苦好几个小时,简直罄竹难书。可是却很少静下来想一想,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设想一下,详细描述出来,然后再问问自己,如果想过上这种想要的生活,你能为此做些什么努力和改变?


注意是你能做些什么,而不是你想让老公、孩子为你做些什么。让别人改变是把决定权交到别人手上,如果他不改变,我就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想清自己的计划并行动,是为自己负责,不用依靠任何人,这才是真正改变的开始。


如果你不花时间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你就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去应付自己不想要的生活。但这并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如果你不按你想要的方式去生活,那么迟早你会按照你生活的方式去想。


渐渐的你可能真的会认为,自己就是无能为力的,收入不高、工作不好、老公不给力、婆媳关系紧张,生活慢慢变得无望,这时候再回头看到熊孩子,气更不打一处来。“都是因为你,我才落到今天这般田地的!”



不是说不能抱怨,抱怨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抱怨有两种。


01一种是情绪需要一个出口 


这时候我们找朋友,找闺蜜,或者找心理咨询师,吐槽、倾诉,这样的情绪清理,会让我们释放一些积压已久的东西,从而更清晰地看到自己面临的问题,并思考如何去应对。


这样的抱怨和吐槽伴随着思考和承担,是健康的,每个人都需要。即便是在咨询时来访者出现退行,咨询师也绝不会指责他没有担当,因为他寻求心理咨询的这个行为,就已经是在尽力面对困境并寻求改变了。


02还有一种倒垃圾式的抱怨


只是为了昭告天下我有多无辜多可怜,是别人不好,别人欠我的。你们能过上好日子是因为你们有条件,我没办法,我啥也做不了。

这样的抱怨只是在一味地倾倒垃圾,没有任何思考和改变,最终得出结论,我果然是最可怜的,生活就是这样的。然后回去继续重复一成不变的生活,再去寻找别人继续倒垃圾。


这是受害者心态,祥林嫂般的诉苦。我们自己不要做这样抱怨的人,同时也要躲这样的人远一点。这样的人就像黑洞一样,他们把垃圾倒给了你,暂时轻松了,但会让你感到低落和无助。


很多时候我们误以为倾诉就是“我有故事,你有酒吗?”但实际上更多时候都是“我有垃圾,你有桶吗?”


如果你发现身边有一些人,到处寻求解决办法,但无论你怎么跟他说,他都会“但是”、“可是”、“你站着说话不腰疼”等等,你就要知道,他并不是真的想改变,他只是想抱怨想吐槽而已。如果你愿意,那就倾听他一下,帮他缓解情绪。如果不愿意,那就躲远一点就好,毕竟谁的时间都是宝贵的,没人有义务一直充当垃圾桶。

生活没有对错,只有选择。



在艰难的时候,学会做选择,并为此承担结果,这是一种能力。做选择是需要勇气的,每一个选择都有其代价。选择无关是非对错,只问这个当下,你想要的是什么。带着这份觉察去做选择,并承担结果,最终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每个人都有权为自己做选择,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做选择。真正困难的不是选择,而是承担后果。人生没有那么多“不得不”,每一个“不得不”都是“我选择”。


曾经有一个读者写信给连岳,抱怨了老公一堆的毛病,但又表示出没有任何办法改变,也不想离婚的态度,问连岳该如何看待这段婚姻关系。连岳回复了一段话:“如果一个女人(男人同理),不断抱怨自己的老公,却又不肯做任何改变,那就说明你只配得上这样的男人。求仁得仁,有什么好抱怨的。”


这话虽然不好听,却直接点出了成年人自我负责的意义。如果对婚姻有诸多不满,我们可以做的选择其实有很多。


有的妈妈选择去和老公沟通,坦承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表达自己的期待和渴望,和老公一起磨合,经营家庭。


也有一些妈妈们,选择先做好自己,通过自己的改变,影响和带动家人,从而创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


还有一些妈妈们,顶住压力和骂名,把老人送回家,不再允许他们搅和自己的生活,和老公两人负担起养育的责任,而原本是甩手掌柜的老公,反而在这样的生活中学会了担当。


另外,也有的妈妈在做了各种改变之后,发现这段婚姻关系真的已经不适合自己了,那就带着勇气和力量,负责任、无伤害地结束这一段亲密关系,勇敢地去面对新生活新挑战。


再或者,看到自己暂时没能力离开,也许经济不独立,也许精神不独立,那就降低期待,接受目前暂时的状态,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积聚力量,以便今后能有更多选择。


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做的,而不是一直躺在受害者的位置上,抱怨自己遇人不淑,另一半有多渣,父母有多不给力。

不如就干脆坦承,我现在没有经济能力养活自己,所以暂时不能离开。或者我就是不能接受别人的眼光,他人的评判,所以我忍着不离。

即便就是最高尚的美其名曰“为了孩子能有完整的家我才不离的”,也请看到,这背后并不是真的为了孩子,而是“我担心离婚会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而这都是因为我没能给他一个完整的家,这会让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我不能接受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所以才坚决不离。如果不离婚,即便是这样的生活对孩子也有不好的影响,但至少不是我造成的。”

“我这样都是为了你”,这句话的本质就是“如果没有你拖累我,我原本不至于此。”同样,“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言下之意就是“我从来都没有爱过你。”真正的爱,没有付出感。所有的“为了你好”,实际上都是为了自己。



去年阿米尔•汗的电影《神秘巨星》很火爆,很多人的关注点都在小女孩尹希娅和慧眼识珠的音乐人身上,但剧中尹希娅的母亲也格外令人赞叹。尹希娅的妈妈是一个连字都不认识的文盲,因为印度的女性地位极低,甚至连最基本的人权都没有。


她自小被指婚到这个家庭,面对丈夫的殴打和辱骂,面对被赶出去就会饿死的处境,依旧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了女儿爱和自由,并在凄苦的生活中不断找到乐趣,用乐观和微笑给孩子们的内心刷上阳光的底色。



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先生,在文革时被剃去半边头发,她就用女儿剪下的旧发自编了一顶假发戴。被罚扫厕所,她就把厕所打扫得如同自家客厅一样干净,并利用空余时间在里面读书。每周被安排繁重的工作,她一定会在周六之前完成,因为周日她要休息,去旁边的林地摘花回家插。


她们有充足的理由抱怨生活不易,工作辛苦,命运不济,但她们却没有放任自己随波逐流,而是完全担负起对自己生活状态的选择和承担。这才是一个成年人的态度。我们现在已经比她们有了更多选择的条件,能更好地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自己在刚生完两个孩子之后,也曾经跌落到谷底,尝尽了孤立无援的滋味。那曾经一地鸡毛的日子,看到文章后各位妈妈们的留言,太多太多不容易,太多太多感同身受。


同时我也看到了绝大多数妈妈们即便有再多的不易,也依旧在努力调整自己的生活,让我打心里由衷地敬佩。所以我向来不愿用犀利的言词对待妈妈们,甚至稍重的语气都不愿意,因为她们需要的是自我关爱和疼惜,需要的是支持和抚慰。


为了降低妈妈们的焦虑,我写了很多篇文章。例如:


你不是不爱孩子,你只是没有力气了
你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不做被育儿理论逼死的父母


还有其他一些文章,在目录里都能找到。同时,我依旧希望,我们每个人在抱团取暖、寻求抚慰之后,带着决心和毅力,去面对生活,去思考、去追求、去创造。


老读者们可能会知道,我在十几岁时曾经生过一场很严重的病,多次的手术和长年的激素治疗让我的身体受到严重的创伤,至今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次复发。


我也曾无助地抱怨过命运不公,但当这些年我开始接触儿童临终关怀时,我看到那么多有足够理由抱怨的孩子们,都那么努力地活着,我所能感受到的,全都是满满的生命力。也许正因为人生的不可预测,才更加要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要辜负此生吧。


还是那句话:当一个人真正下定决心要做一件事的时候,是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的,只是这个决心,没有人能帮你下。


这确实很难,但正是因为如此艰难,跨越才变得有意义,成长才会令人欣喜。

PS:本篇是心态篇,我们先树立起成年人的自我负责态度之后,就可以开始着手具体的改变了。下一篇是方法篇,敬请期待。

相关阅读:什么样的规则才能让孩子更愿意遵守
上篇文章:医患沟通│如何安抚焦虑的患者及家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