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会吧不会吧,还有人不知道“碳中和”?

小团 华南农业大学团委 2022-10-09


敲黑板 敲黑板~

近日貌似发生了什么大事

别急

今天小团化身科普小达人

给你一一道来

近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在京隆重召开。

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

会议强调

要把“碳达峰”、“碳中和”

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也许小伙伴对“碳中和”工作并不理解

小团先给大家分享一下会议上强调的“碳中和”工作吧



       

习近平主席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会议强调,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在生活中,小团希望大家能做到人走灯熄等小小的节能行为,每次的绿色行为都是“碳中”工作的支持。

       

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会议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责任,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领导干部要加强碳排放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抓好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





“碳中和”在短时间里

由一个陌生的术语变成了一个流行的名词。

尤其是看完上面的发展计划

是不是感觉有点懵

甚至满头问号

一个个问题正在冒泡

“碳中和”是什么呀?

为什么要“碳中和”呢?

“碳中和”会不会很难啊?

我们能做到“碳中和”吗?

别着急~

小团这就给你答疑解惑



       

在这之前,我们先听听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郭凯的想法。

      

郭凯先生从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盖茨基金会联合主席比尔·盖茨的新书《如何避免气候灾难-已有的解决方案和尚需的技术突破》中得到了一些答案。

    

“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读一本自己身在其中、尚未有结局的惊悚小说,情况很危急,但时时处处的线索似乎也暗示有好莱坞式美好结局的可能。盖茨在书中表示,仅仅以2030年降低碳排放(对中国而言可以换为‘碳达峰’)为目标的政策未必都是好的,因为降低碳排放有很多方式,只有那些以“碳中和”为最终目标的减排措施才是要做的。盖茨说的这些对中国如何实现‘碳达峰’也是有参考价值的。”

      

在他看来,在有了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之后,中国的“碳达峰”策略也应该是以2060年为约束和最终目标。比如说,未来10年上马的任何一个火电项目可能都会增大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难度。
郭凯先生做出强调,“‘碳达峰’和‘碳中和’虽然时间上有先后,但制定政策的时候恐怕不能有先实现“碳达峰”,以后再考虑如何实现“碳中和”的心态了。”





问题需要一个个来解决

让小团先告诉你什么是“碳中和”




“碳中和”指的是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


温室气体中最主要也最广为人知的是二氧化碳,这也是““碳中和””一词中“碳”这个字的来历。但温室气体远不止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也不是温室效应最强的温室气体,其它常见而且和实现“碳中和”密切相关的温室气体还有甲烷(天然气主要成分,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的28倍)、一氧化二氮(笑气,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的265倍)和氟化气体(常用制冷剂,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的万倍以上)。

 

那么问题又来了,什么是“中和”呢?


“中和”就是净零排放,也就是由现在一年净排放510亿吨当量的二氧化碳变成0。净零排放不是零排放,地球可能永远也做不到温室气体零排放。没有人类活动,自然界也会产生温室气体,毕竟牛打个嗝都会释放甲烷。“净零排放”是指保持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量基本稳定,新排放出来多少温室气体,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消除等当量的温室气体,最后的结果是大气中温室气体增量为0。





“原来这就是‘碳中和’呀”

小团猜大家应该也能想到

我们为什么要“碳中和”

小团先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吧




第一、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


1850年以来,因为人类开始大规模使用化石燃料等行为,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由过去的基本稳定开始明显上升,导致全球变暖。

 

第二、没有“碳中和”,

全球变暖还将继续。


比如盖茨在他书中举的一个浴缸的例子:向大气中排碳就像往浴缸里放水,减少排碳就像是关小水龙头,只要没有实现“碳中和”,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还是会不断增加并导致气候继续变暖,就像水龙头虽然关小了但是没有拧紧,最后浴缸里的水还是会灌满溢出来。

 

第三、持续的全球变暖

会最终导致气候灾难。


地球现在的温度已经比1850年以前高了大约1摄氏度,如果什么都不做,到2050年地球温度可能会比1850年以前上升1.5-3摄氏度,到本世纪末上升幅度达到4-8摄氏度。

 

也许这些数字听起来觉得微不足道

但小团很认真也很负责地告诉你

事情还远没有那么简单喔

 

因为啊,温度的上升并不是均匀的,有些地方会变得非常热,台风等自然灾害会变得更频繁猛烈,一些地方则会经历严重干旱,森林会更容易发生火灾,海平面会因为冰山融化和海水热胀冷缩而上升,导致很多沿海的城市和土地被淹没。适合动物生活的区域会缩小,现有的不少农作物产量会大幅下降,动物产奶产蛋也会下降,引发粮食和难民危机。海水变热的地方氧气会减少,不再适合原来的水生生物生存,珊瑚会大量甚至完全死亡。疟疾等热带疾病会扩大传播范围,害虫的分布地域也会扩大。人类死于心肌梗塞的几率会大幅上升。

 

更为重要的是,全球变暖带来的破坏力并不是线性的,气温上升2摄氏度与气温上升1.5摄氏度相比,破坏力不是增加33%,而是可能增加100%。盖茨在书中说,如果不改变现在的变暖趋势,到本世纪中叶,因气候变化而导致人类死亡的比例会相当于新冠疫情,而到本世纪末则会达到新冠疫情的5倍。而从经济损失说,全球变暖的危害相当于每10年就来一次新冠疫情。

 

所以我们都应该清楚,避免气候灾难,应对全球变暖,至少都需要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必须要实现!”

小团理解大家的心情

然而“碳中和”有多难?

先跟小团去看看




首先,化石能源就像水一样无处不在。

为此,盖茨在他的书中引用了一个寓言:两条小鱼碰到了一条老鱼。老鱼打招呼说:“早上好!水怎么样?”两条小鱼继续游了一会儿,对视一眼,其中一条终于忍不住问另一条:“水究竟是什么东西?”

      而他引用这个寓言的意思是,化石能源(和因此而引发的碳排放)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很多时候我们已经意识不到在使用化石能源。我们使用的能源最终绝大多数来自于化石能源,我们用的东西也或是需要以化石能源为原料制造(比如说各种塑料),或是需要使用化石能源生产(尤其是水泥和钢),我们吃的食品需要释放大量温室气体才能生产出来(从化肥到牛打嗝),取暖需要消耗化石能源、交通也需要消耗化石能源(电动车耗的电主要还是靠燃烧化石能源产生)。


其次,能源的消耗还要增长,而历史上的能源转型从来没有在几十年里完成过。因为大量发展中国家还要发展,大量的人口还要从农村进入城市,因此能源消耗还会增长,盖茨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虽然给应对全球变暖带来更大的挑战。并且从历史经验上看,能源转型是非常缓慢的,更何况目前化石能源整体上比清洁能源更便宜、更可靠。实现“碳中和”可能需要用30-40年的时间就基本淡出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这是一个人类尚未实现过的事情。

 

还有,能源技术的改进不会是指数级的,而现有能源政策相对应对全球变暖的需要而言大多过时。能源技术不是芯片技术,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提升不太会是指数式的,提升的空间有限。同时,多数国家的能源政策和标准都是长期形成的,并没有考虑全球变暖的因素,有些政策和标准甚至是不利于应对全球变暖的,而改变这些政策和标准远非易事。


最后,应对全球变暖的共识还远未达成郭凯认为证明此事的最好例证大概就是美国在2017年退出《巴黎协定》。这看似是一个总统的决定,但背后反映的,还是有相当多的人并不接受全球变暖的事实,或者全球变暖的原因,或者应对全球变暖的迫切性,或者是利益因素。当然,美国在2021年又重返了《巴黎协定》。






“还真有点难耶!”

对呀确实很难

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实现

小团特意去了解了一下

实现“碳中和”的技术路径和障碍是什么

快来看看吧




1. 发电


发电高度依赖化石能源。根据数据,化石能源发电占全球发电量的62%(其中煤36%、天然气23%、油3%),剩下的来源为水力16%,核能10%,可再生能源11%,其它1%。(然而盖茨在书中说的一件让人惊讶的事情是,水电虽然是最常见的不排碳的发电方式,但因为建水电站会淹没土地导致地层里甲烷的排出,水电取决于具体的情况,有时并不比火电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少。)

 

解决发电的碳排放问题,不仅本身就是对减排的重要贡献,而且通过使用清洁电还可以帮助解决制造业、农牧、交通和取暖制冷的很大一部分碳排放问题,因此减少发电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可能是应对全球变暖最主要最必要的路径之一


小团在这里延伸一下知识点~

随着技术发展和大规模使用(这里有中国的巨大贡献),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成本已经大幅度降低。但是,随着越来越依赖太阳能和风能,就会遭遇所谓“间歇性诅咒”

因为风不是一直刮,太阳也不是一直照耀,季节会变化,还会有极端天气,这些都会带来风能和太阳能的不稳定,但是电却是一时一刻都不能停。当整个电网因为减排的需要高度依赖太阳能和风能时,保证不间歇供电就会变得格外昂贵,这就是“间歇性诅咒”

“间歇性诅咒”中最难解决的是季节性问题,例如,德国太阳能的发电能力在冬季只有夏季的10%。如果按照夏天的需求安装太阳能板,冬天电肯定不够。如果按照冬天的需求安装太阳能板,成本就会大量上升,而且夏天会严重过剩。如果想把夏天的电存起来放到冬天用,即使有能够存放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地区几个月电力的技术,也会无比昂贵。


2. 制造


制造业的排碳大概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耗电发电最终需要排碳;第二部分是获得高温需要燃烧化石能源;第三部分是制造的工艺本身需要有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而盖茨认为,应对制造业的排碳主要就是四步:

①能用电的尽量用电,这需要对现有的工艺进行很多创新;

②电力的来源要改为清洁能源;

③用碳捕捉来减少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排碳;

④更有效率的使用各种材料。


3. 农林畜牧业


(此前,小团先插播一下背景信息)

农林畜牧业不仅净排放二氧化碳,而且产生了全球近20%的碳排放,确实挺让人吃惊的。

原因是农林畜牧业会产生很多的甲烷和一氧化二氮,前者主要是因为牛打嗝放屁,后者主要是因为猪拉屎和使用化肥。甲烷导致全球变暖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8倍,一氧化二氮是265倍。牛消化要依靠肠道发酵,发酵的过程就会产生甲烷,然后牛通过打嗝等方式把甲烷释放到大气中。羊、鹿和骆驼也会有同样的问题。全球每年因为牛打嗝产生的温室气体相当于20亿吨二氧化碳(约相当于中国全年排碳的20%)。南美的牛要比北美的牛多释放5倍的温室气体,原因是北美的牛种不同、饲料质量更好等。家畜的粪便分解过程中则会释放一氧化二氮,也有一些甲烷、氨气等,因为家畜粪便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中有一半是来自于猪。

 

那么如何减少这些非常“自然”的排放?

一种方法是给牛“吃药”,

帮助消化少打嗝;

一种方法是改进牛的种类和饲料;

还有一种方法是用别的方式来获得肉。

 

农业的另一大温室气体排放来源就是氮肥的生产、运输和使用。生产和运输的过程要耗能,使用氮肥分解后会释放出一氧化二氮。农作物生长需要氮,因此使用氮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很难避免。目前正在尝试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基因工程等方法使农作物或者微生物可以自己固氮从而减少对氮肥的依赖。

 

林业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原因是森林砍伐。树木如果是被烧了,立刻就会释放碳。森林砍伐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森林的土壤里有很多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会因为森林砍伐而被释放出来。而盖茨在书中说的一件令人吃惊的事情是,种树未必一定会有利于减少全球变暖,在寒带种树可能还会加剧全球变暖,原因是树的颜色比雪的颜色深,种树之后反而会吸收更多的热。

 

4. 交通


交通导致的碳排放中47%来自于小汽车,30%来自于卡车和公交车,10%来自于轮船,10%来自于飞机,剩下3%为其它。这些交通工具的共同特点就是他们的燃料主要是油。


解决小汽车的碳排放有两个路径:

第一是使用电动汽车,然后确保电的来源是清洁的。这个不用赘述,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大幅度加快电动车在新车销售中的比例。

第二是使用替代燃料。替代燃料的一种是生物燃料。目前使用的生物燃料原料主要是玉米和甘蔗,生产玉米和甘蔗是要排碳的,而且还会影响粮食供应。盖茨提到的生物燃料则是用柳枝稷等非粮食作物作为原料的生物燃料,这样就不存在用玉米和甘蔗的问题。另一种是电燃料,也就是用(清洁)电来生产燃料,原料是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替代燃料的好处是现在的燃油车都可以直接使用,缺点是目前替代燃料都很贵,绿色溢价要高达106%-237%。

 

5. 取暖和制冷


制冷带来的排放问题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耗电,一个是制冷剂氟化气体是非常强劲的温室气体。取暖的排放问题来自于直接燃烧化石能源或者用电。


因此解决取暖和制冷碳排放的办法也比较直接。

第一是都用清洁电,

特别是不再用煤、气、油取暖;

第二是开发替代氟化气体的新型制冷剂;

第三是提高取暖和制冷系统的能源效率。





看到这里

是不是对“碳中和”有了一定的了解啦

所以呀~

小伙伴们快行动起来吧

节约能源,我们都在路上

我们可以先从自身做起

一切以低碳为主

为“碳中和”献上一份自己的力量

和小团一起争做环保人

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





 或许你还喜欢以下内容 

 快点击图片跳转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字编辑 | 何嘉怡 王磊燊图片编辑 | 郭映熳微信编辑 | 郭映熳初审 | 朱泳宇复审 | 党林夕 金智欢终审 | 陈宇栋出品 | 校团委宣传部青年新媒体
  点点“在看”!
  一起做低碳卫士,守护地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