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成端谈“学习青年习近平 全面推动学校整体转型发展”

新媒体中心 四川文理学院 2019-06-30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最早见诸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该报通过29位受访者讲述自己当年亲身经历的往事,用真实的历史细节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陕北黄土高原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从2016年11月28日至2017年3月17日分26次连续刊载了19篇采访实录,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


       学校在今年暑假就开始酝酿和谋划,开学第一天就召开“文理青年学青年习近平”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发布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部署相关工作,应该说我们在省内是率先行动、最早、最系统部署此项工作的单位。因此,作为学校校级领导班子、党总支书记、支部书记、团总支书记,应该先学一步、学透一些,才能组织好全校青年师生的学习,才能有效地推动此项工作的深入持久地开展,真正把此项工作抓住成效、抓出水平,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优势和新特色。


学习青年习近平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学习青年习近平,我们需要从更大的历史时空、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层面来审视其历史意义。因为,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反思,意义深刻。鉴往知来,清醒地认识过去才能准确地把握未来。虽然历史不能完全决定未来的走向,但对于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却可以让国家、民族在探索发展的道路时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这是学习青年习近平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所在。


(一)历史意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对中国近代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历史中的领袖人物不能不进行较为深入地了解与学习,唯有如此,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当前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九十余年波澜壮阔的历程,纵观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奋斗史。而这部奋斗史是由一代代的共产党员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牺牲与奉献在不断地“书写”,“书写”的过程充满了无数的艰难和曲折。


       青年习近平身上同样具有勤奋好学的优秀品质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15岁时作为年龄最小的知青下到农村,到22岁上大学离开时,七年持续不断地涉猎各类书籍,建立起了完备的知识体系;七年扎扎实实的基层锤炼,让他读懂了中国,读懂了农村,读懂了人民,奠定了他后来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深厚根基。学习青年习近平的成长历程,是学习中共党史的一种具体化,党史不光是只有历史文献,还有党的领袖人生的成长历程。在领导人的人生轨迹背后体现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百折不挠奋斗精神、迎难而上的雄伟气魄、不辱使命的责任担当。


(二)时代价值


       青年习近平在今天之所以能成为我们党的总书记和领导核心,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他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中的艰辛磨炼、积极努力紧密相关的。用他自己后来的话说:“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并且,在这七年中他坚定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信念已经牢固地树立起来。当前,我们学习青年习近平的时代价值就是学习他在艰难中坚韧不拔、在困境中奋勇崛起的意志品质,从而在纷繁复杂、飞速前进的时代浪潮中,找准个人的定位,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国家治理上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要全面地理解习总书记的思想历程和发展脉络,认识现阶段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我们需要深入学习青年习近平的成长轨迹,寻找到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思想源头和治国理政的实践开端,这有助于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更加深刻直观地理解总书记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精髓要义,从而筑牢思想根基,坚定理想信念。


党员领导干部学习青年习近平的主要内容


(一)学习青年习近平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意志品质


       作为一个出生在北京大都市、长在军区大院的15岁少年,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站是西北一个偏远的农村梁家河,在在成千上万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潮中,习近平总书记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艰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


       陕北缺粮缺菜,一年四季除了冬天吃点酸菜,夏天也基本没有什么菜吃。一年的粮食,六个月都吃不到。知青没有菜,就硬着头皮向老乡要。老乡也很困难,他们的酸菜都很少,我们知青去要,他们还是会给一些,有时候能给一小碗。知青们六个人一人分一点,就着半生不熟的玉米碴子吃,勉强把肚子糊弄饱。艰苦的环境和贫苦的生活,让青年习近平真切地体验到:陕北很苦,延安更苦,延川极苦,梁家河最苦。


       此外,青年习近平还要承受精神上的折磨与痛苦,这种苦远远超过劳动和生活上的苦。他是顶着“黑帮子弟”的帽子到梁家河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他的父亲习仲勋在政治迫害中命运未卜,母亲齐心过着受审查、挨批斗的生活,一个完整的家庭四分五裂,这在一个十几岁青年内心造成的冲击和形成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曹谷溪回忆:习近平是当时下乡知青中的“热血青年”,“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别人做事从“零”开始,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别人可以平地建塔,他却还得垫平脚下的坑,夯实基础,才能开始建塔。残酷的现实没有使他消沉,反而使他形成更为稳重顽强的性格,比同龄人更具有刻苦的学习精神和拼搏奋进的顽强意志。身边同来的知青相继离开,但对青年习近平来说,因为父亲的问题迟迟未得到落实,要想从梁家河走出去,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在艰难的困境中,他没有自我消沉、自暴自弃,而是决心扎根农村,改变梁家河的贫穷面貌。7年的时间,凭借苦干实干的精神,带领乡亲打水井,建铁业社、缝衣社和磨房,试办沼气池,通过苦干实干,改变了梁家河落后的面貌,磨练出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强意志品质。所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应当从青年习近平身上学习他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刚强坚毅、勇敢无畏的优秀品质与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二)学习青年习近平在实际工作中锤炼务实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同志曾经说过:陕北七年生活最大的收获有两点,其中之一就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在历史亲历者的口中,我们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也总能看到“近平是了解实际的”“插队几年让他更加贴近实际”“他了解梁家河”“为群众做实事是习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等表述。而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习近平做事总是沉稳务实的”,他不喜欢“三把火”“三板斧”式的工作方法,而是讲究吃透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大家都觉得他讲问题讲得最实,办法最管用。


       习近平是在1973年被推选为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之前在梁家河插队的几年,他对当地的情况和农村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了如指掌,他一心一意想为老百姓办点儿实事。如他了解陕北良田不足,多在山上种植粮食,广种薄收,农民废了很多功夫,受了很多苦,但一年下来收获的粮食很少。他就提出打淤地坝的想法,挨家挨户说服持反对意见的人,最终带领乡亲在山沟里修筑淤地坝,保持住水土,提高了当地粮食产量。直到现在,当年他打下的淤地坝还在发挥作用;2015年2月他回到梁家河看望乡亲,还在关心淤地坝防洪的情况。


       正是对实际工作的真切了解,无论是打淤地坝,还是办沼气、办缝纫社,只要是他认定了的事,说干就干,从来不放空炮,不讲过头话;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想办法克服,并坚持到底,没有哪件事情是半途而废。凭借他务实的精神,当地老百姓都非常认同和喜欢他,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2015年他回梁家河,跟全村人说过一句话:“当年我离开梁家河的时候,我就有个想法,如果将来我有机会从政,我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工作。”他还说:“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个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意,皆有学问。”正是在梁家河7年实际底层工作的历练,使青年习近平更加了解农村、了解了中国老百姓,锤炼了他求真务实的精神,成为他当选总书记之后提出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逻辑起点。


(三)学习青年习近平在勇挑重任中锻造担当意识


       在梁家河的乡亲们心中,习近平是“敢说敢做敢担当”的“后生”。为了改变梁家河的落后面貌,他勇敢地承担起村党支部书记的责任,并一直思考怎样改变村里的生产生活面貌,改善村民的生活。


       面对乡亲们的贫困和思想观念的保守,青年习近平意识到他作为村支部书记有责任改变这种现状,他通过实地考察,充分论证,结合地形地貌制定详细的打坝计划,精确计算雨季洪水来临的泄洪方案,施工期间既担任一线指挥,又亲自投入到一线劳动,起早贪黑,确保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建好淤泥坝,增加了粮食产量,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乡亲们的信任。


       梁家河地处深山沟,当时交通极不方便,乡亲们购买农具和生活用品要到文安驿的供销社去,往返一天,很浪费时间。习近平担任村支书后,为了方便乡亲们购买日常用品,在村里办起了代销点和铁业社,从供销社把农民需要的东西运过来代销,农民走几分钟路就能买到,买到日常用品,甚至可以拿鸡蛋换用品。把村里会打铁的社员组织起来,打制农具,自产自销。并实施定额管理,每个铁匠一天打三把镢头,就给10个工分;超出三把,就给予奖励,完不成任务就要扣除相应的工分。当时延川各个大队普遍没有副业,没有副业就没有资金。习近平将铁业社生产出来社员用不完的锄头、镰刀又送到文安驿供销社代销。卖了钱之后,扣除成本,剩下的钱就是村里的集体收入。习近平亲自制定铁业社的规划、管理和分配方法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管理方式。


       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习近平带领乡亲们开拓进取、苦干实干,敢说、敢做、敢担当,给村里带来很大变化,原来一到青黄不接就全村出动去乞讨的贫困村庄,变得红红火火,一片生机。任何一种担当都是由强烈使命感驱动的,担任村里带头人的习近平同志也是如此。他始终把自己看作是黄土地的儿子,并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如何为乡亲们办实事,他始终充满强烈的忧患意识,忧虑村民的温饱和社队的发展。他曾说:“我到梁家河毕竟好几年了,老乡对我不错,我不能就这么走了,得帮助老百姓做点事儿。” 这是这种积极进取、善于创新、有所作为的担当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四)学习青年习近平在为民服务中培养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公开发表的《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从那个特定的年代走过来,“对近平的思想和价值观起作用的,并不是标语、口号和高音喇叭的灌输,而是知青岁月那日复一日艰苦的生活和劳动,是当年同农民兄弟朝夕相处的那二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对他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是这种深刻的影响培养了他为人服务的家国情怀。


       7年与社会最底层的百姓朝夕相处、同甘共苦,铸就了他一生都割舍不断的爱民情怀,这种从社会实践中与人民群众建立起来的深厚情感,是其他任何途径都难以替代的。当年的知青说:“近平这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志存高远。但他的远大理想,恰恰不是当多大的官,走到多高的位置,而是看似平凡的‘为老百姓办实事’。”从陕北梁家河到河北正定,再从河北正定到福建宁德,从福建到浙江再到上海,最终当选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走到哪里,就始终把爱民情怀带到哪里。在正定,“我爱自己的第二故乡”至今温暖人心、振奋人心;在宁德,“弱鸟如何先飞”的鸿鹄之志,至今激励着福建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浙江,“八八战略”穿越时空,经受了实践检验,至今成为浙江人民在“两个一百年”新征程上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强大动力。这些生动的话语、感人的故事,处处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两字的深切体悟,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正因为如此,他担任总书记后中央政治局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定,就是《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梁家河的七年。


(五)学习青年习近平在勤于学习中提升个人素养


       从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和他在各种场合的演讲可以窥见,他知识面广,博古通今,思路清晰,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这与他青年时期酷爱读书分不开。2013年五四青年节,他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说:“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


       诚如斯言,青年习近平到梁家河插队的时候,带了两箱沉甸甸的书,迎接他们的村民都觉得奇怪,说“咋这么沉呢?这是谁的箱子?”后来,他们与习近平熟悉了,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两个箱子装的全是书。那个年代,考试交白卷、得“鸭蛋”很光荣,但是习近平没有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他热爱读书,痴迷读书。当时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待在屋里就是昏暗的窑洞,出门就是漫山遍野的黄土。习近平在劳动之余读书,通过读书来充实自己,让自己不至于荒废时光。


       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习近平注重比较分析,从不同的视角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正是在这段知青岁月中的广泛阅读和思考,青年习近平构建起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拓宽了思维,开阔了眼界。他的执政理念,他的思想,他的视野,很大程度上是在持之以恒的读书中积淀下来的。


       即使身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仍然喜爱读书,他在2014年10月15日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随口提到不少书籍,让到会的作家无不惊讶,有的甚至说“能列一个三、四十本的书单”。有网友根据他在不同场合讲话时所提到的书籍,列了一个“习大大书单”,足有160多本。他说:“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可见,习总书记将读书学习当成了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对照“习大大的书单”,看看这些书我们读了多少。“多读书”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不仅是一种个人爱好,更是一种责任。因为领导干部的见识修养、知识水平,会影响到一个部门的发展。我们有些同志在读书学习上存在一些思想误区:归结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追求享乐、玩物丧志,不好读书;二是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读书;三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善读书;四是学而不思、知行不一,学用脱节。我们从习近平总书记从青年时期就爱读书,到现在仍热爱读书学习中受到启示,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要深刻认识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不满足于自己的“一桶水”,要有空杯归零的心态,让自己的思想成为“常流水”“常新水”;把读书学习当作硬任务、硬指标,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上,让读书成为每天的必修课,多读点经典著作,多看点理论文章,多学点技巧技能,多想点思路办法,让心胸宽广、眼界开阔、能力不断提升起来,通过读书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丰富思想境界,提高服务水平,通过阅读获得力量、汲取智慧、启迪心智。


党员领导干部学习青年习近平重在联系实际,着力推动当前几项重点工作

  

     学习青年习近平,最终的目标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落实到推动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当前,学校面临整体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下党委、行政的总体工作部署上来,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重在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开创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


       理想信念是党员领导干部精神上的“钙”,是战胜各种困难的强大动力。青年习近平正是因为确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一步步成长为全党的领导核心。到学校层面而言,为了补充这一精神上的重要“营养元素”,自2017年以来,学校党委、行政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和全校思想政治工作大会,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通过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构建“三条主线、两翼阵地、两轮驱动”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领悟学校 “三二二”大思政工作格局的内涵,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切实增强抓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回应师生期待。


(二)重在真抓实干,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是一项涵盖学校的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等方面的系统性工程,事关学校的办学声誉和生存发展。我们要以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以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校的评估工作文件为依据,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转”的方针,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在迎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中,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起来,行动上要真正动起来,要把日常工作与审核评估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扬青年习近平身上真抓实干的精神,率先垂范,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做好各项评估工作。


(三)重在改革创新,全面加快整体转型


       当前,学校的发展方向是通过改革创新来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态势,我们要从转变办学思路,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革新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科研服务能力,拓展合作办学领域等方面找到突破点,努力向应用型高校整体转型。在转型的进程中,党员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打破思维定式,学习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敢于开拓创新,突破常规,有所作为的精神。


(四)重在以人为本,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人才是学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校的人才队伍建设有明确的实施办法,主要围绕着引进人才、稳定人才、培养人才三方面在进行。针对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我们要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增加人文关怀来感化人才、提供平台来留住人才、提高收入来稳住人才。一所前进中的充满朝气的大学,必须要有一批与之同呼吸、共命运的优秀人才。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关心本部门教职员工的工作、学习、家庭等情况,帮他们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四川文理学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五)重在增强“四个意识”,强化责任担当


       现阶段,在学校处于整体转型的重要时期,全校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团结协作,共同为学校的发展谋篇布局。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高度一致;要树立正确的大局观,把握党的工作大局和中心工作,站在学校发展的大局上思考和处理问题;要自觉维护学校党政领导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支持和拥护学校党政的重要决策;看齐意识就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以严以律己,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领袖看齐、向党的决策看齐,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  

 


往期精彩推送:

1、怎么这么迷人帅气!高颜值师兄师姐为小萌新们疯狂打call!

2、【密报】文理万物成精了,它们居然会发朋友圈?!

3、开学典礼上,无数个表情包掉在地上啦……

4、“我要给你一个人生建议”“什么?”“和我们在一起!”

5、文理小喇叭:动起来,一个都不能少!文理安全靠大家!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四·川·文·理

妮妮看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法学院 | 外国语学院 | 数学学院 | 智能制造学院 | 化学化工学院 | 音乐与演艺学院 美术学院 | 康养产业学院 | 体育学院 | 教师教育学院 | 财经管理学院 | 建筑工程学院 | 生态旅游学院 | 创新创业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编辑:王晶  

图片:苏浩卿  王晶

审核:王晶

微信:scwl1976

微博:@四川文理学院

邮箱:scwlxy@126.com

新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