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进行时】雾凇岐黄肝胆义 雪都悬壶仁者心 ——记吉林省第四批援疆医生翟宏业
◎本报记者:胡俊秀 通讯员:袁俊才 许守年 /文 图
“谢谢您,翟医生,我原本决定放弃保守治疗,没想到经过您的中医针刀,让我免去了手术之痛……”近日,吉木乃边防大队干部张伟把一面绣有“雾凇岐黄肝胆义,雪都悬壶仁者心”的锦旗送到了正在阿勒泰地区中医医院(地区哈萨克医医院、阿勒泰市中医医院)工作的吉林省第四批援疆医生翟宏业的手中。
翟宏业是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副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阿勒泰地区中医医院康复科副主任。2019年年底,吉林省援疆工作启动后,翟宏业主动请缨,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原计划2月20日的援疆行程。1月26日,翟宏业认识到疫情的严峻性,主动放弃陪伴家人,立即回到工作岗位,及时对科室值班人员进行调整,组织医护人员参与到预检分诊组,协助医务科、感染科对医务人员开展自我防护、疫情防控培训等工作。
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的预检分诊处,翟宏业协助带班领导帮助年轻医生做好体温测量,并询问患者接触史和流行病史予以认真登记等;在医务科,他协助培训老师讲解如何做好自身防护,且在疫情发展不同阶段如何开展相应科普宣传等。此时,翟宏业已然成了“排球场”上名副其实的“自由人”,哪里需要就冲到哪里。与此同时,出于对医生职业的责任与担当,翟宏业向身边同事发出号召,踊跃投身疫情防控一线。
4月3日,按照吉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的通知要求,翟宏业和吉林省第四批援疆医疗队启程赴疆,来到阿勒泰地区中医医院康复科担任副主任,负责康复科和传统医学科的诊疗等工作。前来看病就医的患者中有不少是牧民群众,语言沟通成为最大障碍,翟宏业主动向该院少数民族医生学习,查房在一起、吃饭在一起,尽量多交流,尽快掌握日常用语和医疗术语。“能治愈病人是当医生最大的快乐。”翟宏业说。5月7日,翟宏业医生接诊了一名特殊患者,吉木乃边防大队某干部因在执勤训练时扭伤了腰部,经诊断,发现患者的筋膜或韧带等软组织急性撕裂,翟宏业施针刀及辅助疗法将患者治愈。
“医疗援疆、技术扎根,融入情怀、弘扬中医。”这是翟宏业在赴疆登记时在微信朋友圈中写下的一句誓言。
来到阿勒泰后,翟宏业发现当地风湿骨病患者较多,且治疗与康复方式仅限于传统医疗方法。由此,翟宏业想到了自己的拿手绝活,一门新兴的发展学科——针刀医学。针刀医学具有简、便、验、廉等特点,近年来深受基层医生喜爱,也被患者所接受。
为真正实现“技术扎根”,翟宏业充分发挥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和吉林省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的优势,申请成立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和吉林省中医药学会阿勒泰地区中医医院针刀医学工作站,准备把针刀医学扎根于阿勒泰地区,造福当地各族群众。
据翟宏业介绍,工作站已于5月3日挂牌,远程会诊教学平台也正在申请审批中。届时,工作站和远程会诊平台将适时开展针刀教学、学术研讨以及学术交流等,把全国最优秀的针刀医学“大咖”聚集与此,真正实现“实地与远程、线下加线上、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团队带团队”的多维度支援模式,使“单兵作战”转变为学科式、组团式支援。
对于援疆规划,翟宏业充满憧憬,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援疆志愿:“我已把阿勒泰当作自己的故乡啦,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就是我的亲人,我要把有限的援疆时间规划好,在中医治疗工作中,做好传、帮、带,以实际行动讲好吉林援疆故事。”
校对:孙金阳审核:吕文婷
往期回顾
【净土喀纳斯 雪都阿勒泰】哈密首趟旅游专列抵达阿勒泰,开启金山银水之旅
【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一家亲 文体活动嗨起来
【净土喀纳斯 雪都阿勒泰】我愿沉醉于托勒海特夏牧场那云雾缭绕的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