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净土十疑论|第十疑:欲决定求生西方,当作何行业、以何为种子得生?凡夫俗人不断淫欲得生彼否?

仁慧草堂 2022-10-10

净土十疑论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第十疑

问:今欲决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业、以何为种子得生彼国?又凡夫俗人,皆有妻子,未知不断淫欲得生彼否?

答:欲决定生西方者,具有二种行,定得生彼:一者、厌离行;二者、欣愿行。

言厌离行者,凡夫无始已来,为五欲缠缚,轮回五道,备受众苦,不起心厌离五欲,未有出期。为此,常观此身脓、血,屎、尿,一切恶露不净臭秽。故《涅槃经》云:“如是身城,愚痴罗刹止住其中。谁有智者,当乐此身?”又经云:“此身众苦所集,一切皆不净。扼缚痈疮等,根本无义利。上至诸天身,皆亦如是。”行者若行、若坐、若睡、若觉,常观此身唯苦无乐,深生厌离。纵使妻房不能顿断,渐渐生厌,作七种不净观:一者、观此淫欲身,从贪爱烦恼生,即是种子不净;二者、父母交会之时,赤白和合,即是受生不净;三者、母胎中在生藏下居熟藏上,即是住处不净;四者、在母胎时,唯食母血,即是食噉不净;五者、日月满足,头向产门,脓血俱出,臭秽狼藉,即是初生不净;六者、薄皮覆上,其内脓血遍一切处,即是举体不净;七者、乃至死后胮胀烂坏,骨肉纵横,狐狼食噉,即是究竟不净。自身既尔,他身亦然。所爱境界,男女身等,深生厌离,常观不净。若能如此观身不净之者,淫欲烦恼渐渐减少。又作十想等观,广如经说。又发愿:“愿我永离三界杂食、臭秽、脓血不净、耽荒五欲男女等身,愿得净土法性生身。”此谓厌离行。

二、明欣愿行者,复有二种: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观彼净土庄严等事,欣心愿求。

明往生意者,所以求生净土,为欲救拔一切众生苦故。即自思忖:“我今无力,若在恶世,烦恼境强,自为业缚,沦溺三涂,动经劫数,如此轮转,无始已来未曾休息,何时能得救苦众生?为此求生净土,亲近诸佛,若证无生忍,方能于恶世中救苦众生。”故《往生论》云:“言发菩提心者,正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则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则是摄众生生佛国心。”又愿生净土须具二行:一者、必须远离三种障菩提门法;二者、须得三种顺菩提门法。何者为三种障菩提法?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门,当怜愍一切众生,欲与其乐,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若能远三种菩提障,则得三种顺菩提法: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染身心障菩提门。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众生苦故。菩提心是安隐一切众生清净处,若不作心拔一切众生令离生死苦,即违菩提门。是故,安清净心是顺菩提门。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涅槃故。菩提、涅槃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作心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即遮菩提门。此菩提因何而得?要因生净土,常不离佛。得无生忍已,于生死国中救苦众生,悲智内融,定而常用,自在无碍,即菩提心。此是愿生之意。

二、明欣心愿求者。希心起想,缘弥陀佛。若法身、若报身等,金色光明,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常照法界,摄取念佛众生。又观彼净土七宝庄严妙乐等,备如无量寿经观经十六观等,常行念佛三昧及施、戒、修等,一切善行悉已回施一切众生同生彼国,决定得生。此谓欣愿门也。

白话释

问:现在想一定得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知道该作怎样修行?做什么样的因种而能得往生无量寿国?另外,凡夫俗子都有妻室,不知未断淫欲,是否也可以往生?

答:想一定得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如果具有二种修行,必定得生无量寿国:一是厌离行;二是欣愿行。

厌离行是说,凡夫从无始以来,被五欲所缠缚,而在五道中轮回,各种苦全部要遭受,如果不起心厌离五欲,想要脱离三界实在是遥遥无期。因此,要经常观我们这个身体里的脓血、屎尿等一切恶露,都是恶臭污秽不干净的。《涅槃经》说:“我们的这个身体如一座城,贪淫、嗔恚、愚痴罗刹都住在其中,智慧的人谁会喜欢这个身体呢?”另外,又有经说:“这个身体聚集了所有的苦恼,一切都是不净之物。被烦恼所缠缚根本如牛为扼所横压,又是痈疮等臭秽生长之处,根本没有丝毫的好处。上至诸天天人的身体,也是一样的。”修行净业的行者无论是行还是坐、是睡还是醒,要经常观自己的身体除了苦没有任何快乐,这样就深深地生起厌离心。即使与妻房事不能立即切断,也会渐渐生起厌离,同时再修七种不净观:一是观这个淫欲身体,从父母贪爱烦恼因缘而生,这就是最初的种子不净;二是在父母交会的时候,精血和合而受生,这就是受生不净;三是母胎处在生藏之下而居于熟藏之上,这就是住处不净;四是在母胎里成长时,只靠吃母血生长,这就是吃东西不净;五是怀胎的日月满足而生产时,头向产门,脓血一起流出,又臭又脏,满地狼藉,这就是初生不净;六是出生后全身被一层薄皮包裹住,皮内到处是脓血,这就是整个身体不净;七是直到死后身体肿胀腐烂,骨肉纵横,还被狐狼食噉,这就是究竟不净。我们自己的身体如此,别人的身体也一样的。对所爱的对境——男女身体等等,要深深地生起厌离心,常常观自他身体不净。如果能够这样观身不净,淫欲烦恼就会渐渐减少。又可作十想等观,可以参详经典上的详细开示。再发愿:“愿我永离这个三界杂食、臭秽、脓血不净、耽荒五欲的男女身体,愿自己能证得净土的法性生身。”这就是所谓的厌离行。

其次,欣愿行又有二个内容:一是先要明白为何要求往生;二是要观西方极乐净土庄严等事,心生喜欢,发愿求生。

往生意义是什么呢?之所以求生西方净土,是为救拔十方一切众生的苦。这时就要想:“我现在没有救拔众生的能力,就这样在五浊恶世,因所对的烦恼境太强盛,自己被恶业所缠缚,沉沦于三恶道,经过无数多的劫数,反复轮转,自无始以来就没有停息过,在五浊恶世什么时候才能去救拔众生的苦呢?因此求生净土,在那里能亲近诸佛修行,如此便能证得无生法忍,方有能力在五浊恶世中救拔受苦众生。”所以《往生论》说:“说发菩提心,就是发愿作佛的心;发愿作佛的心,就是度众生的心;度众生的心,就是摄取众生往生无量寿国的心。”另外,发愿求生净土须要具有二种行持:一是必须远离三种障碍菩提门法;二是必须得到三种顺从菩提门法。什么是远离三种障碍菩提门法呢?一是依靠智慧门,不求为自己安乐,远离贪著自身快乐的心。二是依靠慈悲门,救拔一切众生的苦,远离不去安稳受苦众生的心。三是依靠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时时给予他们快乐,远离为自身受恭敬受供养的心。如果能够远离这三种障碍菩提之心,就能得到三种顺从菩提的法:一是无染清净心,不是为自身求快乐。菩提是无染清净之处,如果为自己求快乐,那么就污染了身心,障碍了菩提门。所以,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二是安清净心,是为了救拔众生的苦。菩提心是安稳一切众生的清净处,如果不发心救拔一切众生令离生死苦,那么就是违背菩提门。所以,安清净心是顺从菩提门。三是乐清净心,是为教化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涅槃。菩提、涅槃是最究竟之处,能够获得永远的快乐,如果不发心教化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那么就是障碍菩提门。菩提是因为什么而能得到的呢?最重要的因是求生净土,经常不离佛修行。等到证得无生法忍,去生死国中救拔受苦众生,悲智圆融,不动真际,随宜运用大慈,自在无碍,这就是菩提心。这是发愿求生的意义。

怎样才能心生喜欢,发愿求生呢?那就要修观想法,观想阿弥陀佛,观佛的法身、报身等,观佛身金色光明中的八万四千种相貌,每一种相貌中的八万四千种妙好,每一种妙好又有八万四千种光明,而这些光明常照十方法界,摄取十方法界的念佛众生。又观想西方净土的七宝庄严及种种的殊胜妙乐,其全部观想要参详无量寿经观经十六观中的开示。常常修行念佛三昧及布施、持戒、修福等一切善行,同时把这些善行,通通回向布施给一切众生同生极乐国,这样修行,是绝对可以往生的啊。这就是所谓的欣愿门。

按:根据《乾隆大藏经》此土著述第1480部,隋天台智者大师说《净土十疑论》影印本校对。译白若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