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来过闵行这些地方吗?不花钱、人很少、故事多、颜值高……

点击蓝字关注👉 今日闵行 2020-02-03


闵行

地处江南腹地,风光雅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丰饶的水土孕育了闵行的水墨田园,催生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其中既有承载700年历史文脉的上海县,更有5000年上海之本“马桥文化”的积淀浸润。历经岁月长河,在不断延续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的同时闵行依然保存了不少传统文化印迹,一批古桥、一座古建筑、一棵古树……


这些承载着江南文化基因的文化遗存,像珍珠缀饰在闵行的大街小巷,也深植于闵行人的心中,闪烁着熠熠的历史之光。岁月流逝,记忆消弥,透过光影定格的精彩瞬间不会湮灭。小编选取其中几座推荐给大家,周末或闲暇时走走逛逛,在喧嚣的都市中,偷得片刻的内心宁静。


烟柳画桥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古桥穿缀起闵行的悠悠岁月,如同一个时代的悠远旧梦,洞明千百年的时光流转,也连着今朝与昔时,沟通当下与未来。古人用智慧和汗水造就的杰作,使得河溪两岸的人有了更多的沟通与交流机缘,也因此多了几分人与人之间不曾忘怀的情愫。


古桥在这里,见证着本地的风土人情,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承载着过桥人的记忆。


小桥流水,最是江南美景。

    

走一走塘桥

            

地址:七宝老街南街和北街交界处


文/吴玉林

    

对老七宝人来说,走过蒲汇塘桥时心情总有些复杂。

    

在他们的心目中,这不是原来的那座塘桥了。2000年,七宝古镇经历了废存之争,最后方案确定为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改造,而对连接南北两岸的塘桥自然要一并修缮。等到古镇开发成了风景区,老七宝人再一次走上塘桥,总觉得新的塘桥无论从风格到材质还是建筑格局,已与旧物迥异。

    


但对于每天来往于古镇的游客们而言,这座桥便是古镇的风情所在,桥下蒲溪潺潺,桥东北堍的七宝教寺钟楼巍然而立。观景拍照,笑语间悠然自得。殊不知,他们脚下的这座桥竟有着500年的历史。游七宝,不走下塘桥怎么行?

    

蒲汇塘桥初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经历了五个世纪,并几经修缮,现今所见的为三拱石桥。据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考证称,此为上海市同类结构石桥中年代最久的拱桥。了解老底子的人说,塘桥初时实为五拱,其余两拱近百年前尚可得见,因蒲汇塘逐年淤塞河道变窄,街面几经翻修、填高,随埋于路下不复得见。

    


这座塘桥是由七宝北镇人徐寿与张勋筹划募资,择址修建的。当时这一带本没有桥,东西横贯于镇中的蒲汇塘虽有舟楫之利,却亦阻隔了两岸往来。和明清时期江南许多街镇一样,今日的一个城镇行政区域,在当年往往因一条河流、一条道路,会把一个镇分归不同的县甚至省。原来七宝镇也是如此,其南先后属华亭、娄、松江县,其北则属青浦县。蒲汇塘流经七宝东端,突然90度纵向北折而流,于是以河为界,其东属上海县,其西归青浦县,于是七宝形成了一镇三治的局面。直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



而处于镇中心的塘桥建成后,起到了增一镇之辉,启万人之便的效果,也成了既沟通松青两县又为两县界桥的契合点,桥之北堍为青浦,南堍则是松江,那块拱顶不足两米的桥面石,就是界石。正因为这座塘桥地理位置特殊,故而流传故事颇多,甚至在抗日战争和1949年解放大上海时,成为军事重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20世纪50年代,塘桥附近已然是古镇的中心,桥两侧摆满了各色风味小吃、土特产品。天还未破晓,小贩叫卖声起,形成了七宝早市特有的情调。

    


原本桥上搭有顶棚,当地居民喜欢三三两两坐在两侧石栏上谈天说地。后来重新修缮时,顶棚被拆,这也让一些老七宝人颇有些耿耿于怀。其实于七宝人而言,更不该忘却的还是那个筑桥的徐寿,他热心公益,在同张勋造起蒲汇塘桥后,便耗尽家产,沿着蒲汇塘一路向西十八里,直到泗泾,连续建了石桥九座。后来其孙徐三重作《九桥记》,详述祖父建桥轶事。徐三重一生著述丰富,堪称江南大儒。

    

不管这座塘桥是不是原来的塘桥,它始终是古镇的灵魂。

    

从前是,现在也是。

               

蒋公已逝,尚义犹存


住址:东川路莲花南路华东师大西门校园内


文/徐静冉

    

500多年过去了,尚义桥历尽沧桑,古风犹存。与这位“原住民”比起来,2003年才建起来的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实在是太过年轻了。

    

如今,尚义桥安居于华师大闵行校区西南一隅,呈东西走向,静卧在波光粼粼的“紫竹源”上,已融为校内一景。不远处,是临水而建的六角凉亭,从此观赏尚义桥是绝佳的角度,桥下是莲叶田田,待到每年六七月份,小荷初露,蜻蜓栖立,颇具世人想象中的江南味道。

    


这里曾是吴泾镇幸福村8组所在地。若是冷不丁地和当地人提起尚义桥,他们可能还会一愣,然后问道:“你是说蒋公桥吧?那这个桥的历史侬晓得伐?”蒋公名为蒋性中,蜀汉丞相蒋琬之后,明宣德二年(1427)三月的丁未科会试中,荣登进士榜。按照惯例,朝廷为了表彰他,要为他修宅邸、建牌坊。可他认为与其利己,不若就此建一座桥,方便邻里通行,尚义桥由此而来。



当时世人为感怀蒋公高风亮节,便亲切地称这座桥为“蒋公桥”。“莺窦湖(河)水溢,民方病涉,与其荣我家,无宁以吾乡父老。”当年蒋公说这句话时,想必也未曾想到这段事迹会流传深远,甚至在500多年后的今天,仍吸引世人来此寻访。


尚义桥由四块条石拱成为梁桥座,桥不长,共24个台阶,从头到尾地走上一遍只要眨眼间的工夫;桥不宽,勉强能容纳二三人并行。桥顶的桥心石图案清晰可见,两侧的桥栏倒是新加的。它像一位见多识广的老人,不争不抢,不愠不怒,等待着莘莘学子去探读它的历史与内涵。

    


江南多桥,单以外表来说,尚义桥实在不算突出,但从蒋公造桥的这一义举上,它又胜出几分。为纪念尚义桥,吴泾镇在城市建设中延伸出了“尚义路”“尚义幼儿园”。甚至吴泾镇人民政府与华东师大联手重新打造了“樱桃雅集·森林诵读”这一文化品牌,效仿明代“莺窦九老”相会于莺窦湖畔林间,吟诗诵经。

    

蒋公已逝,尚义犹存。

        

 这里有古桥,还有韩湘子

        

住址:江川路3805号


文/林言

    

闲庭信步于韩湘水文化博物园,满目的翠竹垂柳,参天的古树、典雅别致的楼台亭榭,让人仿如置身苏州园林,一条清澈蜿蜒的小河穿行园中,静谧中平添几分灵动和生气。

    

韩湘水博园位于马桥镇西南,南临黄浦江,西与松江接壤,隔着一条女儿泾。它名为“韩湘”,还真能与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扯上点关系。因为这块地方原本叫做韩仓,传说是当年韩湘子居住过的地方。事实究竟如何,无人考证,反正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不过这座水博园虽建了才20多年,但在布局、建筑上确实有些古意遗韵。

    


水博园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桥。既是特色又堪称一绝。园中有20余座明清时期所建的古桥,每隔二三十步就有一座,有的地方更是桥连桥。有耸肩驼背的石拱桥,有清秀玲珑的石板桥,也有精致小巧的砖砌桥和油漆栏杆的小木桥,构成一组极有观赏和研究价值的古桥群,为博物园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和江南水乡的文化韵味。


这些石桥中有从京杭大运河河畔移来的建于雍正年间的醒狮桥,有从浙江乡间移来的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的龙凤桥,还有建于乾隆七年(1742)的小环桥,建于嘉庆二年(1797)的迨吉桥。

    


这些古桥原先大多散落于江南村落,历经百年风雨,早已残缺不全,几近坍塌,如珍宝蒙尘卧于荒郊而无人问津。在具有修复古建筑经验的苏州工匠的努力下,终于将这批古桥移建复原。如原址在苏州郊区香泾河上的香泾桥,因年代久远已塌陷,部分桥石散落于民间。


水博园有关人员经过千辛万苦的寻找,终于把那些砖石浮雕搜集齐全,并依据有关资料原貌建造。人们现在看到的香泾桥为单孔拱桥,整体造型像一顶官帽和驼峰,拱券为马蹄形。桥长11米,高3.5米,跨度为3.2米,东西两端各有11级台阶,桥两侧有12根方型望柱,桥顶中央镶有一块紫红色的浮雕茶花石。据专家说,这种桥的建筑工艺在那个时代当属先进。

    


每一座桥有着每一座桥的故事。走过不同的桥,心情也各不相同。也许,我们可以说,韩湘水博园不仅仅是一处休闲娱乐之所,从文化意义上说,它是一座桥梁博物馆。

    

当然,这里除了桥,还有树龄近千年的古树,更有着韩湘子的传说。

   

水月庵桥


住址:浦星公路东约400米,浦放路北侧


文/章悦怡

    

小桥流水,最是江南美景。

    

浦江镇浦放路,水月庵桥静静地安卧于一隅,记得它的本地人可能不多了。

    

之所以叫水月庵桥,是因其西北向原有一座水月庵。有水则有桥,水月庵桥的位置在依河而建的浦江联合村,跨东红卫河支流,由花岗石建成,青白色的桥身上赫然刻着“水月庵桥”四字,字迹娟秀,却透着岁月的印痕。“小桥斜跨碧流沙”,桥洞下河水波光粼粼,涓涓细流缓缓流淌。

    

水月庵桥始建于元泰定二年(1325),初为木桥,后改建为石桥。明、清时曾两次修缮。曾经的水月庵桥不但是水月宅和水月庵的通道,也是杜行老街出东街至召稼楼、鲁汇老镇的必经之路。抗日战争期间,石桥在战火中遭损严重,几乎坍塌。

    

抗战结束后,当地人决意与相邻的建岗村民共同筹资重建,时有乡人杜应麟组织工程委员会,亲自募捐、购料。竣工时尚缺大米百余石,他卖田解难。据记载,该桥原为石制阶梯桥面,重建时为便于船只互让,改为平桥面,并南移20米左右。

    


春往秋来,几十年后的水月庵桥除桥基与环拱较为完整外,日夜风雨侵蚀使桥梁的护栏、石阶和石板均严重损毁甚至丢失,失去通行价值的古桥再次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21世纪初,闵行区人民政府又将其重建,古建筑工匠精雕细刻,极尽巧思,终于重现了古桥当年的风貌。经过改造,水月庵桥被改为花岗石质单孔拱桥,略呈东西走向,桥面总长为26.98米,中宽2.91米,两边台阶各22级。桥面两侧加筑花岗石护栏和六对望柱,桥身两侧楹联石上刻有楹联。


水月庵桥的上方是闵浦大桥高架,朝东北方向则是上海地铁8号线的高架桥。为保护石桥,当年规划地铁8号线浦江机务段和闵浦大桥东堍线路时,均避开水月庵桥所在之处,从而留住了水月庵桥的韵味。

    

漫步水月庵桥,听着流水声,仿佛时光也变慢了。

    

春波碧影,盼何日再渡

    

住址:华漕镇陈家角村北梁山组东


文/姚尧

    

寻到徐家桥时,颇费了一番周折。

    

徐家桥位于华漕镇陈家角村北梁山组。沿着纪翟路一路向北,在一条不起眼的小道上右拐,行不多远,便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陈家角村是一个较现代化的传统村落,村里人家都建起了两层小洋楼,经改造修整过的河道、池塘,整齐的农田,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村内。

    

向村民们打听徐家桥,多数人竟不知自己村原来还有这么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山穷水尽之际,幸有一位老伯路过,带来一线曙光:“你问的会不会是东边那座石桥啊?”

    

听了急忙连连点头:“对对对,徐家桥就是石桥。”

    

沿着老伯指点的方向,踏着村里弯弯曲曲的小路一路走到头,终于在村东头的塘边寻到了这座古桥。

    

没想到,历经百年的古桥竟是如此简约。桥面仅有两块凹凸不平的花岗石板并排铺就,总不过四五尺宽,甚至不容两个人并排走过,桥的两侧也并无扶手,估计胆小的人过河总会有些忐忑不安。

    

如今在徐家桥畔已另建起一座带着坚实扶手的水泥桥,正式替代古桥的通行作用。

    

据载,徐家桥由徐氏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是花岗石质,四跨平梁桥,呈南北走向,跨龙尖嘴港。桥面长13.65米,中宽1.10米,净跨13.40米。徐家桥的桥墩均为双拼立壁式,上架石梁,铺双拼桥面。两侧桥额题刻有桥名“徐家桥”,并刻纪年及建造人姓名等。

    

150多年过去,徐家桥依旧十分稳固,只是多了一分时间的沧桑。细瞧之下,在桥面石板的缝隙中,顽强地生长着一丛小花,似乎在向访客细细诉说着春日的临近。

    

沿着龙尖嘴港望去,东西两面均是清晰宽阔的河面,脚跨两岸的石桥仅此一座,可以想见在徐氏建桥之初,这座狭窄简陋的石桥曾为两岸的居民带来了多少便利。

    

据康熙年间的《紫堤村志》记载,华漕地区曾有129座古桥,随着历史变迁,如今已只剩下6座。世事变迁,这样的桥早被人们淡忘,或许在不经意间才会被记起。

    

一条河因为有了一座桥,不再有永久相隔的此岸和彼岸,古桥就这样静静地候在那里,不知何时才能等到下一位游客的来访。

          

留住靖安桥

          

住址:马桥镇内茜浦泾北段


文/张玉琴

    

残败的落叶零碎散落在靖安桥的石阶上,石板上的螺旋状莲花纹虽依稀可见,但桥旁堆砌着成人一般高的弃砖,尽显萧条。蓦然发现,原来这座桥正在渐渐被人们所遗忘。

    

靖安桥在马桥镇联建村西与松江区交界的茜浦泾上,这座东西跨向的石拱桥历经百年沧桑,桥身保留完好,却不复当年景象。

    


靖安桥始立于明代,由不远处万汤寺的僧人所捐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重修,后光绪年间,荷巷桥乡绅顾言又主持修葺,新建青石桥栏。这座花岗石和青石混砌的单孔拱桥,全长19.2余米,中宽不足3米,两边石阶各为15级。桥旁石碑上赫然镌刻着“靖安桥”桥名与修桥人姓名,两侧楹联石上阴刻的楷书“阿弥陀佛”仍很清晰,唯款识已模糊。

    

据当地人说,清末民初,茜浦泾老街商市兴盛,靖安桥就成为沟通东西两岸的交通要道,也成为闵松两地的契合点。来往的商客、两地的居民都在这座桥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闲暇时,三三两两的当地人倚着桥栏侃侃而谈,街边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来此地游玩的旅客也是络绎不绝,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桥下水潺潺,桥上人怡然自得。

    


拾级而上,心情不免有些复杂。这座曾经热闹非凡的石拱桥,如今杂草遍布,桥面上曾经无数匆匆忙忙的脚步,现在却是渐行渐远,曾经捐建石桥的僧人一定不会想象到它会湮没在荒草丛中。不远处,田野油菜花开,金黄一片,一棵银杏古树伫立其中。更远处,几位垂钓的人,似剪影,生动淋漓。

    

愿能留住靖安桥,留住老街,留住两岸人的记忆。

            

报恩桥上思报恩

        

住址:召稼楼古镇内


文/李步青

    

沿召稼楼的牌楼往南,穿过兴东街,报恩桥便在眼前了。

    

阳春三月的江南,下着小雨,空气中仍夹杂着湿冷的水汽。桥上行人来来往往,或匆匆走过,或驻足于此,凝望桥边杨柳依依。驻足于桥上,脚下的石板在雨滴的敲打下,更添了几分韵味,抬眼望见两岸高高低低的朱红色楼阁相互映衬,商户、民居坐落其中。往来的游客们一边吃着当地的特色小吃,一边欣赏着沿河的风景,一派熙熙攘攘的景象,竟一点不输钱塘“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的繁华。

    

说起这桥,在当地有着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

    

明天启年间,出身书香世家的周浦商贾冯克安,因追随东林党人遭阉党所害,族人皆系狱,唯幼子冯伯卿幸免。此前他于危厄之间,曾秘寄三箱金银至召稼楼商友奚家。奚家素孚诚信,经两代人多年寻访,终得冯家后嗣冯伯卿下落,了却金银“完璧归赵”之愿。此时的冯伯卿穷困潦倒,得此物资,堪称绝处逢生,此后商海搏击数年,富甲一方。

    

一个阳光和煦的早晨,一艘桅杆高立的航船慢慢地靠上了奚家的临河码头。年近花甲的冯伯卿报恩心切,备六箱金银亲送奚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最终,两位老者决定把三箱钱物用于修缮金刚庙,另三箱则在姚家浜上建造一座石拱桥,给来往行人以方便,亦增添景致。从此木桥改建为石拱桥,深得乡民赞誉。

    


桥是水乡的灵魂,是兴旺发达的祥瑞。报恩桥连通了老姚家浜两岸的居民往来,更使得造桥报恩的故事口口相传,永铭乡民心田,历久不辍。许许多多当地的后人在这一故事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更懂得感恩,更懂得与人相处的秘诀与道理。

    

“行善事不图报是至善,知情义当感恩为真情。”报恩桥的故事之所以广为流传,亦折射出人们对美德的赞颂、推崇与追求。


看完小编的推荐

你准备到哪座桥去兜兜看看呢?

寻古探幽,遥想当年,一切随你


图文来源:《谁不忆江南——闵行记忆》


编辑 崔松鸽


猜你喜欢



△好消息:闵行一条“双向4车道“的跨区地道,今天(8月30日)10点通车了


△闵行“公交智能化”又有新应用了!除了远程找人、倒地提醒,还能……



△全新公交枢纽年底亮相,它藏在莘庄地铁上盖项目“肚子“中心,超多功能……


△可以生吃!闵行本地产的有机竹笋即将上市,竹笋姓“雷”不雷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