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除了雷同的高楼,百年后的上海还能有另一个外滩吗?闵行这位市政协委员建言——

点击蓝字关注👉 今日闵行 2020-02-02



“建筑传承历史,更将指向未来。仅仅保留保护这些所剩不多的历史建筑,显然是不够的。站在历史的高度,我们应该严肃思考,通过建筑这一形式为后代留下什么?”



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大会发言上,市政协委员、闵行区政协主席祝学军期望经过新时代建筑设计革命,让上海城乡优秀建筑层出不穷,惠及后代子孙。




“建筑作为‘思想的容器’‘人类文化的纪念碑’,是传承文化、记录时代、展现风格的重要载体。”祝学军说,放眼全球,但凡历史文化名城,无不拥有可观可赏可读的建筑风貌。上海的外滩建筑群、邬达克建筑、石库门群落等历史风貌建筑讲述着上海迷人的城市风采。



近 40 年来,上海旧城改造、新城开发,带来体量巨大的新建筑。“但无须讳言,风格独特、内涵丰富、艺术价值高的新建筑并不多见,放眼可见多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形态单一的密集建筑群,基本统一样式,一张图纸快速复制。”祝学军认为这种现象源于对建筑艺术价值的忽视、建筑设计审核依据的缺失和评审把关的缺位。而旨在对标卓越、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应当也完全可以继承上海有个性、有品位、有流派的建筑风格。



为此,祝学军建议——


树立城乡建筑风貌塑造与统筹的理念

新城开发、城市更新、微更新,都能根植建筑设计审美理念,重视建筑设计风貌的定位和整体把握,树起“新海派”“新江南”建筑的风貌标杆,衬托上海的城市品质和韵味。



让新建建筑,能传承好中国传统建筑一以贯之的典雅、柔和、深刻的内涵美,强调整体协调、尊重自然的意境美,又体现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精神美。


加强城市建筑风貌的审核管理

针对建筑外观审核管理缺失或随意性、差异性都比较大的现状,制定建筑形态审核管理规范,建立评审机制,明确主管部门权责。从中体现出区域建筑风貌总体规划确立“大风格”,土地出让招标明确建筑风格“小呼应”,审批主管部门组建评审委员会“严管控”,把形态风貌作为公共建筑的审核基础条件。



评审委员会可由审批主管部门和业界权威的建筑师、美术师、音乐家、工艺师组成,通过评审规则设计避免行政命令独断,让建筑从源头汇聚并展现多种艺术形态之美。



注重新时代优秀建筑的评选和保护

白玉兰奖是上海建筑工程最高荣誉,但评选强调质量技术标准。在上海很有必要单独设立建筑设计奖,并定期开展新时代“最美建筑”评选,树立建筑艺术正面标杆,加强对优秀新建筑的宣传和保护,传播建筑审美理念,停止形态丑、寿命短、翻建多的资源浪费式和环境破坏型建筑行为,塑造功能适用、文化传承、美感富集的新上海经典建筑风貌区,展现并延长建筑文明的生命力。



当建筑拥有艺术的灵魂,加上良好的质量和使用功能,才称得上经典和不朽。




部分来源:上观新闻

编辑:何婷婷



猜你喜欢





△ 闵行民宿新出炉,整栋别墅拿去疯!


△ 闵行这座小镇20岁了,有人把爱它的理由,写成了歌……


△ 你知道,虹桥,为什么叫虹桥吗


△ 淘年货,找年味,这里有都市居民日渐缺失的“传统年味”



我就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