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家祠堂100年后将原址重开,再现乡间市镇一个动人的故事

点击蓝字关注👉 今日闵行 2020-09-01


同心村位于闵行区西南角,其境内自古有一个乡间市镇,今人称之为荷巷桥。这里地处偏僻乡村,也无奇闻异景,平时访客不多,却是自得其乐、声名远扬。其中,自有耐人寻味的名堂。其中有个金氏义庄有一段传奇故事……


义庄由来

荷巷桥金氏义庄,俗称“金家祠堂”,位于荷巷桥老街西首80号(今江川路2060弄101支弄80号)。


1918年出版的《上海县续志》记载:金氏义庄“在十六保二十九图。金品三妻陈氏,同侄庠生金曰坚妻蒋氏,于光绪季年提祖遗田二百亩,连膳坟田一百亩,禀县详案,为义庄赡族之资,并议年租所入除完赋、祭扫外,先提半数存世生息,备建宗祠,有章程十条。”还记载:“金曰坚子庆章,续购田数顷,足成千亩,均为义庄赡族之资。”


金氏家族崇尚仁义,祖传有不少田产,也有贤而好善的家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金曰坚(字守之)因病去世,其妻蒋氏年仅三十岁,却坚持同金光璧(字品三)之妻陈氏一起捐出所得遗产三百三十余亩田地为义田,赡济本宗族中贫而不能自业者,并“禀县详案”,初立《金氏义庄章程十条》。


金曰坚之子金庆章(字静初)是中国外交官,长期担任驻韩国仁川领事,享有丰厚的官方“正俸”和“养廉银”,生活富裕,而他克勤克俭,坚持继承家风,倡导守望相助,扶贫帮困,合力建设家园。


民国初,金庆章决意效法北宋名士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置千亩义田行善的壮举,在父辈所设义庄的基础上“续购良田数顷,足成千亩”,全部捐作义田,接济贫困无依的族人。并由宅邸相邻的前辈顾言(字丹泉)相助,进一步完善《金氏义庄章程十条》,“用能通达.事理,洞见物情,行之至今,有众利而无一弊”。


金氏千亩义田设立后,为确保公正,金庆章特聘外姓人氏负责经理和记账,使族长也不得把持。义田所收租谷,及时分放,不作积压,每年发放贫困无依的族人每人三十六斗米。族人可租义田,凡贫困者若是租金不够支付,可以从租米里抵扣。而族中不孝不悌及游惰无业者,虽贫也不予照顾。


民国7年(1918),金庆章为实现父辈夙愿,光大仁义传统,趁回国探亲之际,动用义庄存款,主持在镇西辟地建造了一座金氏宗祠,供族人公享。




新建祠屋为五开间庭院式传统建筑,前后三进,周围有回廊,雕花梁木,砖雕门楼,建筑面积达五百多平方米。前后大厅高大宽敞,冬暖夏凉。庭院四周围墙有七米之高。


金氏宗祠并没有按古制设立过多的祭祀设施,而引入了不少“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庭院内,东西各设有半壁亭,供演戏娱乐、放映电影之用。“金氏义庄”管理机构设在祠堂内,而乡人习称“金家祠堂”。


广受赞誉

“金氏义庄”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多位名士为金庆章及其母亲的义举撰文传扬。


赴日留学时的同学朱孔文(1872~1951,字书楼,号六先,三林塘人)与金家为姻亲世好,十分赞赏金庆章的义举,特意撰写了一篇《金氏义田记》,称赞金庆章“今官驻韩领事,廉俸嬴余,将续购良田数顷,足成范氏义田之额,使太夫人之遗泽益发挥而光大之”。并指出金氏义庄章程有创新之处,尤其是“银钱簿记,延外姓人经理,使族长不得把持”;“年收租谷,冬夏分散无遗,使族众不生觊觎”;“不孝不悌及游惰无业者,虽贫不与,所以裁制之法严。族姓子弟设塾,使之读书。改就他业,则酌给行装费,所以造就之途广”。1935年,朱孔文《金氏义田记》被《上海县志》收录。



1942年5月,金庆章持《金氏祠堂规条》到松江城里请老同学钱同寿撰文作记。钱同寿(1867~1945),字复初,江苏华亭人,曾被征至北京礼学馆纂修《大清通礼》,被称为清遗民的代表。钱同寿对金氏义庄“叹服不置”,特撰《上海金氏祠堂记》,赞其“慈良而谨慎,谦逊而安和”,愿其“联其亲疏远近合而教之,以孝弟忠信为本,有善相助,有过相规,近可追蓝田乡约之遣,即远可寻古时宗法之意”。


创办民众教育馆

1933年,由钮永建创办的俞塘民众教育馆刚升格为江苏省立,正大力拓展民众教育辐射规模。金庆章得知后,主动让出家族祠堂房屋,由俞塘民众教育馆在此开设荷溪分馆。


荷溪分馆由俞塘民教馆教导处干部许汉宾(又名汉冰,江苏宜兴人)兼任馆长,金庆章嗣子金友荣为助理。他们还在祠堂前厅开设民众茶园及阅报室,每天清晨四时就开门迎客,还设立了代笔处,帮不识字的乡民看信写信。设立诊疗所,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民校馆还集资购买了一台无线电收音机,按时播放新闻和文艺节目。在民教馆南岸,还修建了民众体育场和公园。在金庆章指导下,这公园再现了他在朝鲜仁川任领事时所见的异国风情,因此人称“仁川公园”。这一系列设施丰富了当地乡民的文化生活,尤其是扫除文盲运动极有成效。




1934年元旦,俞塘民众教育馆荷溪分馆在荷巷桥西北的王家塘借用民房开办“荷溪女校”,由钮永建夫人黄梅仙倡导设立《怎样行传统礼仪“鞠躬”》一课。第一批学员有二十二人,由女校老师示范、教习按辈分、男女、官场以及婚丧喜事和农事重要节庆等不同场合的鞠躬礼仪,气氛热闹,收效甚佳。从此,女校组织乡民分批进行了礼仪培训。


1935年元旦,为推行民国新年历,民众教育荷溪分馆在民众体育场隆重举办新年团拜会活动,四百多人赶来参会。当地乡绅金庆章、顾文濬等与民同乐,现场丝竹悠扬,欢声不绝。大家集体行礼,书写春联,赠送新历书,观看民校学生排演的文艺节目。这一天,给荷巷桥乡人留下了永远难以忘却的记忆。


1949年2月5日下午,俞塘民众教育馆馆长张翼陪同钮永建步行到西贤乡劝学,并到荷巷桥镇视察。一路上,钮永建盛赞本地前辈顾言、金庆章的贤德,得知昨日金庆章刚移灵入祠,特地赶到金家宗祠去瞻仰,直至星夜才踏月返回俞塘村。


重新焕发生机

20世纪50年代,金氏宗祠旧址成为马桥粮管所的仓库。80年代,祠屋被私人买下,并分隔成二十三间出租给了外来人员居住,传统村落的保护受到了挑战。



所幸金氏宗祠的建筑格局没有多大变化,穿斗式木结构屋架基本保持原貌,月梁、梁枋的精美木雕幸存。2003年12月15日,金氏宗祠旧址被列为闵行区登记保护建筑。2015年9月,出租的房屋全部收回。2016年9月5日,金氏宗祠旧址由闵行区政府列为闵行区文物保护点。马桥镇政府出资回购后,已按原貌全面修复。



2019年,马桥镇同心村被列为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属生态保护型。为实施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生态风貌提升,彰显传统美德,深化“乡风文明”的文化内涵,马桥镇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2020年6月建成“荷巷桥金氏义庄展览馆”,金氏宗祠旧址重新焕发生机。据悉,预计展览馆将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于7月对外开放。





作者简介


张乃清,1949年11月生,上海本地人。先后从事群众文化、公共图书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编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和闵行地方文史丛书,著有《老闵行记忆》《秦裕伯研究》《上海闵行历代著姓望族》等。 

  

编辑:张逸欢



↑保存图片-打开抖音
和我们一起抖吧↑


猜你喜欢




△  3天,签约率达81.5%!首户选房仅用5分钟!


△ “钩”粽子、“包”鸭蛋?这种另类的端午节打开方式你见过吗


△ 为了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 | 扶贫日历云上行

△ 人均一亩桑、脱贫不用慌,人均两亩桑、致富奔小康 | 扶贫日历云上行


喜欢就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