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十年前,那些在广播站里当总编的日子......

点击蓝字关注👉 今日闵行 2020-10-15


四十年前,

那些在广播站里当总编的日子……

1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教了七年书之后,有幸被镇党委选中,到漕河泾有线广播站做总编。报到第一天,分管宣传的党委副书记恒国紧握我的手,关照说:“小姚,广播是党委的‘喉舌’,你要把握好笔杆子。”

“嗯!”我点点头。

资料图片

2


那时每天要播出半个小时的本地新闻稿,有5000个字,我感觉任务重,责任大。然而,我不辜负期望,白天走出办公室到基层去采访,与各企事业、居委会的“土记者”约稿,晚上编写组稿,常常挑灯夜战。有时缺一两千字,播音员小杨和小刘会帮我插播文艺节目,我很感激。


每当台风来了,广播线路中断,站长小张兼线路员,不顾风大雨大,背着工具包去抢修。他个子矮小,却像猴子样灵活爬上电线杆,及时将线接通了。我深为感动,暗暗表示要写好稿,让女播音员小杨和小刘按时播音。


第一次编写的稿子,不断地从广播中飘进我的耳鼓时,我特别兴奋。听众惊喜说:“咦!广播里说的是你我的新鲜事。”我见听众那么熟稔,那么亲切,感到实地采编格外受用。

资料图片


3

一天,夜深了,“咚咚咚”一阵熟悉敲门声,一开门,真是党委书记老李,看他有点急,那时我家还没有电话,他只能找上门:“姚老师,明天全镇各行业送肥下乡,你是我的一支笔,给我写篇大的报道,有困难吗?”

“难是难的,第一次写大文章,我试试吧!”

第二天一清早,我跟随支农大军,推着装满肥料的车,我成了“随军记者”,从早到晚,我了解到许多支农好人好事,连夜撰文长篇通讯《支农一日》。

那时没有传真机,我骑着“老坦克”,不怕路远,把稿子送到离镇30多里的汉口路《解放日报》报社。第三天,这篇文章发表在《解放日报》头版。随之,市电台向全市广播。这让我喜出望外,老李握着我的手:“恭喜,恭喜!”

这篇报道鼓舞着全镇人民,掀起支农新高潮。


作者:姚琳勇资料:闵行报图片:综合自网络实习编辑:梁巧稚


↑保存图片-打开抖音
和我们一起抖吧↑

猜你喜欢




△ 7月,闵行又多了那么多“第一”!来看各街镇、园区的“成绩单”——


△ 楼上邻居养鸽子!又吵、又臭,不会也有“蟑螂雨”吧?| 我来帮你忙


△ 超燃超暖!闵行这部自编自导自演的微电影,火“上天”了!


△ 下周一起,办理这些业务换地方了,千万别跑错!


喜欢就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