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6元的月薪拿过哇?1块1毛1瓶的熊猫乙级大曲喝过哇?

点击蓝字关注👉 今日闵行 2020-10-16




时隔24年,张华根再次跨入那个曾经无比熟悉的厂门,同事们的嬉笑怒骂犹在眼前。35年的酿酒经历成为他人生最值得纪念的往事。在如今关于召稼楼的介绍中,“召楼大曲”这曾经的“召楼三宝”之一被标上了“已失传”三个字,但在老张的心里,召楼大曲远没有走远,它与他们这一代人的青春与梦想永远捆绑在了一起。



如今的酒厂俯瞰图



上世纪70年代初

300人创造300万税收奇迹


今年75岁的张华根与女儿一家一起住在召稼楼古镇里。1公里之外,就是他曾经奋斗过35年的酒厂。尽管酒厂的名字如今改为了青岛啤酒上海闵行有限公司,但附近名为“召楼酒厂”的公交车站一直没有改名。老张说,不少住在附近的百姓们都曾在酒厂工作过,他们也是那段历史最好的见证者。
 
老张来到酒厂是在1961年。那时候的老张刚刚初中毕业,还是名副其实的“小张”。“当时这里属于召楼农场,由4个生产大队组成,场部位于革新村。”老张很快沉浸到那段往事中,“我一到农场就被安排去酿酒,山芋粉做原料,酿出来的酒被当地人称为老白酒。”
 
当时酿酒采用固体发酵工艺,这也是最正宗、最传统的酿酒工艺,不过工作强度非常大。“这个工艺中最重要的酿酒装置叫甑桶,直径2.2米左右,高1.2米左右,光是盖子就要好几个人才能抬起来。”老张初生牛犊不怕虎,跟着师傅们一起说干就干。经过蒸煮、糖化、发酵、蒸馏等一系列过程后,60度左右的白酒便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此后,经过勾兑等工序,酒精度被控制到50度。”老张回忆说,当年1000斤山芋粉大概可以生产800斤50度的白酒。

位于秦裕伯纪念馆内的酿酒工艺示意模型
 
1963年,农场改名为召楼酿酒粉丝厂,老张被分到白酒车间,工资也从刚进来时的每月27元增加到了36元。“没想到,这36元一拿就是10年。”老张笑着说,“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们300个职工创造了300万元的年税收,成为名震一时的创税大户。”也正是在这段火红的岁月里,老张认识了自己的老伴郁引娣。
 
郁阿姨今年也70多岁了,当年的她和老张一样,一直身处酿酒第一线。她对当年售价1块1毛1瓶的熊猫乙级大曲印象深刻,“这个酒是中国酒厂生产的,原料就是我们召楼生产的山芋白酒和七宝大曲,两种酒进行勾兑后,就变成了当年非常受欢迎的熊猫乙级大曲。”

由召楼白酒和七宝大曲勾兑而成的熊猫乙级大曲



升级液体发酵工艺

工作效率提高4倍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召楼酿酒粉丝厂将原本的粉丝车间改为了酿酒车间,厂名也改为了召楼酒厂。厂区内形成了1南1北两个酿酒车间的格局,北边的车间继续生产白酒,不过生产工艺升级为了液体发酵;南边的车间开始生产大曲。老张在这2个车间内先后担任车间副主任。

 

液体发酵工艺让酿酒师傅们摆脱了巨大的甑桶,也让白酒生产过程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影响,变得更加稳定可控。老张介绍说,“工作强度至少减少为原先的一半以下,工作效率则提高了4倍,产量也有了提高,同样1000斤山芋粉,用液体发酵工艺生产出来的50度白酒可以达到850斤。”

 

与此同时,南边的大曲生产车间也开足了马力。与普通白酒不同,大曲的原料是高粱,工艺也有很大不同。“生产大曲的其中一道工序需要在50℃的高温环境中进行操作。当时我们从这个高温房间出来的人,浑身是汗,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随便往哪里一站,哪里就是一滩水。”郁阿姨回忆起当年的往事,笑眯眯地说,“虽然很苦,但现在想起来也挺好玩的。”


召楼大曲


在酿酒师傅们的努力下,召楼大曲逐渐成为市场上的热销产品,也成了后来声名远扬的“召楼三宝”之一。

 

老张夫妻两人都认为,“召楼大曲已失传”这种说法其实不太准确,“掌握召楼大曲酿制工艺的人还在,只是如今的粮食、水质都与以前不同,所以没有办法完全复原以前的口味了。”



日产啤酒100吨

质量令德国人刮目相看


召楼酒厂在扩建勘探时,偶尔打出地下水,经行业专家分析,发现这里地下水的水质很适宜作为啤酒酿造用水。当时,白酒的销路正日渐式微,酒厂的领导层在经过仔细研判后认为,优质的水质正适合酒厂进军啤酒行业。


江南啤酒厂时期也生产过大曲


不少上了年纪的上海人都知道,上世纪80年代,正是啤酒行业在上海崭露头角的时候。召楼酒厂更名为上海江南啤酒厂后,生产出的江南啤酒,与当时市场上的上海啤酒、华光啤酒呈三足鼎立之势。据老张介绍,“水是酒中血,曲是水中骨,优质的地下水使得江南啤酒的质量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平。”一些酒厂老员工甚至还记得,当年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每周都会来江南啤酒厂拉一车啤酒回去。


当年江南啤酒厂的大门

 

老张在1984年的时候被调往啤酒酿造车间任车间主任,他对啤酒的生产工艺也日渐熟络起来,“啤酒的麦芽汁浓度是影响口感的关键,最好喝的啤酒麦芽汁浓度不宜超过12度。”在老张的带领下,酒厂日产啤酒100吨,年创造税收1000万元。


江南啤酒

 

不过,尽管江南啤酒的品质有口皆碑,但因为其口感偏苦涩,不为国人所接受。另一方面,刚打响的“江南啤酒”品牌商标与他人冲突,不得不改为“飞鸽牌”。此外,一些低价啤酒也开始抢占市场,这就使得每瓶售价1块1毛的江南啤酒逐渐被市场所边缘化。


同是江南啤酒厂生产的飞鸽啤酒

 

进入90年代,不少中国企业为扩大生产,搞活经济,改建为“三资企业”。江南啤酒厂和日本三得利合资,于1995年年末成立了“三得利啤酒(上海)有限公司”。


当年的三得利啤酒(上海)有限公司



探索发展精酿啤酒

开出上海首家青岛啤酒酒吧


在位于浦江镇沈杜公路的原召楼酒厂门口,老张见到了他曾经的老同事,如今的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兼工会主席杨德龙。两个人的双手久久握在一起。老张说,自从1996年离开公司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两人聊起曾经一起奋斗的岁月感慨不已。

 

杨德龙告诉老张,啤酒厂在2016年的时候变更为青岛啤酒上海闵行有限公司,厂里的生产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还逐渐走上转型之路,精酿啤酒是现在厂里最重视的发展项目之一,“厂里现在年生产能力已达到30万吨,是我们当年的10倍,生产线也从以前的1条增加到了现在的5条。我们现在有精酿瓶装线、桶啤和拉罐灌装线,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最新的精酿瓶装线

 

今年7月份,在浦东新区商城路附近,新开了一家酒吧,名为TSINGTAO1903啤酒餐吧。很少有人知道,这家酒吧其实就是由青岛啤酒上海闵行有限公司开办的。探索用酒吧的形式带动啤酒销售,这也正是酒厂的最新探索。“如今进口啤酒对市场的冲击非常大,我们这个酒吧开张后,可以吸引一些年轻人的关注,也让他们直观地体验国产啤酒的魅力。”面对老张的疑问,杨德龙耐心地向他解释,“我们最近推出的一款白啤,就非常受年轻人的欢迎。”


刚装修好的TSINGTAO1903啤酒餐吧


如今颇受年轻人喜爱的青岛白啤


从1959年召楼农场开始酿酒,一直到2020年这片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老酒厂开始进军精酿啤酒市场,61年的岁月记录了新中国诞生后百姓生活的变迁。承载着众多老上海人记忆的召楼大曲并没有远去,而是伴随着人们的口耳相传,日臻醇厚浓郁。


本文为闵行区融媒体中心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记者:樊姝倩 

编辑:樊姝倩 

//本次推送还有↓↓

/// 

NOTICE

第3条:老厂区华丽转身,一起来这些地方打卡吧

第4条:30岁进入身体衰老期?身体耗不起的8种行为,小编第1条就中招了!

第5条:花300万换8万的卡地亚手镯?还真有人这么干了……


不要错过哟




↑保存图片-打开抖音
和我们一起抖吧↑


猜你喜欢




△ 谁是闵行最有爱的人?是您认识的他、她或者他们吗?

△ 15号线加速运营筹备,9个月已完成19列新车调试!


△ 多靶点癌症检测、膝关节辅具技术有新进展,闵行生物医药领域“大鳄”这么说……


△ 在总书记出席的这场峰会上,闵行又签下5个合作项目!分别是……


喜欢就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