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鼎盛时期经营5家茶馆的老街,现在却要被人遗忘了……

点击蓝字关注👉 今日闵行 2021-03-31



老街


拥有5家茶馆的老街,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这里的人独好茶?没事就爱喝茶嘎山湖?这里人声鼎沸,人流往来频繁?喝茶片刻工夫便谈好一桩生意?
周末驱车,小编来到了这一处快被人遗忘的中河老街。听说,这是三国时期就有的一个地方,乾隆年间,这里开始形成了集市,集市上的特产有三林塘标布、三林塘肉皮等,有了老街的模样。最发达的时候,这里曾有5家茶馆店。




以河得名


当地人说,这个老街之所以叫中河老街,主要是因为这里的一条河道——中心河,老街因此而得名。


    

现在的中河老街准确方位在浦锦街道的芦胜村,距黄浦江1公里多。    芦胜村、中心河镇、金家行,都是中河老街所属区域的称呼名。
据记载,中心河介于周浦塘、三林港二水之间。中河老街位于中心河北岸的中河镇上。镇处东新、西新两桥之间。这里的居民多金姓,故又称金家行。

乾隆时的《南汇县志》曾经记载,金家行镇位于三林、陈行两镇间。因为水运方便,清乾隆年间渐有集市,市况寥落。太平军与清军激战上海市郊时,未受战争影响,至光绪间渐形热闹,居民百余家,称中心河镇。    1954年后,中心河港疏浚,木桥、石桥相继改建为水泥桥,桥北有一所民办文河小学;桥东就是中河老街。解放后,中心河地区划归上海县,成了上海县的边缘,再加上水运时代被陆运所代替,这里彻底冷落成为了边远的农村。



新街上的老味道


如今,中河老街纳入本年度最先启动的老街改造计划,目前改造已颇有成效。老街面貌焕然一新,陈旧的房屋进行了维修,改善了卫生设施,老街上还新建有公共厕所、微型消防站、垃圾分类箱房。    走向老街,门口有一块大石头写着“中河老街”四个大字。沿街第一家店铺就是大名鼎鼎的三林塘肉皮店的发源地。店内生意兴隆,每天忙忙碌碌,听说许多人都不远千里来买这里的肉皮。    现存的中河老街并不长。东街、中街已经动迁了,现在只有西街。



老街上,道路纵横交错,这里公房、私房交错存在,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一个水泥小门槛。天晴了,仍见有人在晒米粮等。抬头见屋檐已重新改建一新,青砖黛瓦,一只小猫从屋顶探出它的小脑袋,而后它纵身一跃,便能从一边的房顶过得对面房顶去。
慵懒的下午,走在老街上,你会看见不少家养的狗也会趴在主人的房门前晒太阳,要是大户人家,院子里还会栓着大狗,千万不要好奇院子里种植的农家果蔬随意走进他人院子哦,小心“护院狗”第一个来“问候”你。



发现:绞圈房子


在中河老街上,你也能发现绞圈房子,北京人称的四合院。    绞圈房子,顾名思义,绞圈而建,左右对称。绞圈房子是四面绞合,围圈而居的建筑。其居中大门是上海人熟悉的“墙门间”,左右若是各造一间,则为三开间;若是各造两间,则为五开间。然后是宽敞、敞空的庭心,又称天井。庭心两侧各有厢房一间或两间。穿过庭心则是大客堂,左右也各有三间正屋。这样绞圈而建的房子,坚固扎实;这样团团而居的生活,有利于互相守望,防盗防窃。
在街上有这一亩三分地,定是大户人家无疑了。



再往里走,还有一座寺庙——“兴福寺”。


 

老街不大,但是当时在这方圆数十里范围内没有集镇,中河镇就是老大了。
据记载:1949年,中河老街上有18家商店,从业人员30人,其中米店和烟什店各3家,茶馆和豆腐店各2家。另有轧花厂4家,从业人员14人。1984年有商店四五家。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1933年,当时属江苏省浦东地区的中河镇办起了一所学堂,辛亥革命后任江苏都督府教育司司长、闻名全国教育界的黄炎培先生在回川沙老家省亲时,听说这里新办了一所乡村学堂,欣喜万分,步行数十里赶来祝贺。临别,校董事长恳请黄先生为学校题写校训留念。黄先生欣然答应了。民族危亡迫在眉睫,而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一再迫害爱国人士,满腹话语不知从何说起。只见他手起笔落,写下了“学做人”三个大字。这三个字成了现在浦江第一小学的校训。



闵行现存的老街为数已经不多,而诸如中河老街这样被遗忘的老街,期待被再一次唤起,说不定走走看看,你会发现更多有意思的事,唤起更多的记忆。


交通公交978路到天马绣衣厂站(芦恒路芦跃路);轨道交通8号线至芦恒路站,可换乘闵行12路到浦锦路江桃路站。


本文为闵行融媒体中心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李逸

图片:李逸

编辑:李逸




闵浦三桥来了!你关心的问题都在这


总投资2亿,预计年税收2亿,又一大项目在闵行开工


全国首家!闵行诞生了一个“新城”!TA将用来…

(☝点击图片查看☝)


喜欢就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