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观点丨西方国家无法接受中国模式发展】

2018-03-10 亚美时事学堂

【亚美导读】学者分析,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各种做法并不像外界所指的那样违反西方体系规则,真正让西方感到威胁的是中国在海外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时采用的以政府为主导、国有企业当排头兵的中国模式。“这个模式在西方看来是一个根本威胁,因为西方不能复制这种模式,也无法同中国竞争,带着资金、人员排山倒海式地出国搞基建。”


欧洲和印太四国近期的动作,显示西方担忧中国模式一旦成为被广泛认可的世界标准,将挤掉西方过去享有的国际话语权,也凸显西方在应对中国崛起时的无力感。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成为中西方新一轮博弈的角力场,欧洲和印太四国近日密集反制这项倡议,并积极酝酿替代方案,以遏制中国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


在本月中举行的第54届慕尼黑国际安全会议上,德国外长加布里尔呼吁美国和欧洲重新联手,共同应对中国崛起。他在会议上公开抨击中国利用“一带一路”向世界推广一套与西方不同的价值观体系,并指这套“另类体系”与西方奉行的以“自由、民主和人权为基础”制度相矛盾。


他还警告,中国的“银弹攻势”正破坏欧盟团结,并呼吁欧盟发起新倡议,按照欧盟的标准、利用欧盟资金,在东欧、中欧和非洲投资发展基础设施。


同样希望另辟新路的还有澳大利亚、美国、印度和日本。澳洲媒体本周引述一名美国官员称,印太四国正磋商一项区域基础设施发展计划,作为“一带一路”替代选择,尽管来不及在澳洲总理特恩布尔本周访美时宣布,但已列入两国领导人会谈议程。


虽然澳洲外长毕晓普和日本内阁秘书长菅义伟都不愿承认拟议中的基建发展计划是为了同中国竞争,但外界普遍认为,这项计划的目的就是抗衡不断借助“一带一路”扩大国际影响力的中国。


中国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连接中国和中亚、中东、欧洲、非洲及东南亚。随着倡议步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展露出来的大国雄心,让一些西方国家把“一带一路”视为中国外交上的战略蓝图,成为“中国威胁”的一种外在体现。


长期研究中国问题的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江雨分析,在美国把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之际,德国和印太四国近期的动作,再度说明西方国家依然无法接受中国在一些重大国际议题上扮演领头羊的角色,一些情绪化的抨击不仅体现西方对“一带一路”所代表的中国模式存有恐惧,更凸显西方在应对中国崛起时的无力感。


王江雨说,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各种做法并不像外界所指的那样违反西方体系规则,真正让西方感到威胁的是中国在海外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时采用的以政府为主导、国有企业当排头兵的中国模式。“这个模式在西方看来是一个根本威胁,因为西方不能复制这种模式,也无法同中国竞争,带着资金、人员排山倒海式地出国搞基建。”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王义桅同样认为,围绕“一带一路”的国际规则之争,核心是发展模式较量,因为以市场为导向的西方模式正陷入窘境,“市场和政府双轮驱动”的中国发展模式则越来越受欢迎。


王义桅也指出,对“一带一路”的各种质疑,反映出西方担忧中国在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把中国标准变成世界标准后,会挤压西方作为原有规则既得利益者享有的国际话语权。


高调处理“一带一路”令外界质疑中国另有目的


中国多次对外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中国会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合作。但王江雨不讳言,中国高调处理“一带一路”的做法,会让外界质疑中国有其他目的,甚至让人反感。


他指出,把“一带一路”写入党章、举办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让其他国家选边站队、要求外国政要对“一带一路”表态等,这些做法都与官方对“一带一路”的描述背道而驰。


至于西方正在研拟的区域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王江雨认为这些国家不具备抗衡“一带一路”的能力。


他指出,民主国家的这类投资拨款必须经过漫长的民主决策程序,如果执政者仅仅为了抗衡中国的“一带一路”而花巨资,也无法向民众交代;相较之下,中国只有一个决策中心,而且有庞大的外汇储备支撑,可以高效地推动这类项目。


不过也有分析指出,由于目前“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考量大于经济考量,长久而言并不可持续,最终会不会被印太四国的区域基建发展计划替代,也取决于中国本身愿不愿意检讨并调整现有做法,让“一带一路”更好地契合能获得更大国际认同的规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