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托普这位老师把课上成了学生喜欢的样子!


“人体骨骼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这是股骨……”讲解中,杨文强老师已经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人体结构。骨骼、肌肉、身体线条……这些难画的身体细节,在杨文强的笔下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轻快。


在四川托普学院数字艺术系教师杨文强的艺用人体解剖课上,学生们总会被精美的板书吸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就是我教学工作的第一步。”说起自己的教学方法,杨文强有着自己的一套“秘笈”。




从兴趣入手,带学生“入门”


杨文强主要教授的是动漫制作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两个造型基础类课程。学生没有绘画基础、色彩入门比较难、学习的劲头无法长久保持,这是杨文强所带的学生中最普遍的三个问题。


“如何让学生愿意学、乐于学,并且坚持一直学下去?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地走进这门专业。”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杨文强逐渐找到了能够同时解决这三个问题的答案。


“入门这一步很重要。”杨文强又着重强调。


杨文强老师带学生在校外写生


对于如何带学生入门?杨文强认为让学生重视身边的一切感知,真正地关注到身边的人和物对自己的触动,才是入门的开始。


为了让学生了解形体的分类情况,杨文强会带着学生观察身边走过的每一个人,一个一个看,一个一个分析;为了让学生了解形体与结构的关系,杨文强会选择学生们喜爱的明星、歌手等人物形象来做案例,吸引学生们真正深入了解。杨文强也时常给学生分享校园里的一草一物,带着学生反复去看,利用实物让学生自己体会和归纳,来培养学生对于自己感知的归纳概括能力……“绘画,是一门生活的艺术,又是一门想象的艺术,能够充分感知身边事物的人,才能够发散思维去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杨文强说道。


利用各种实物教学,是杨文强筑牢学生绘画基本功的路径,也是引导学生入门的有效方法。但相对于学生在色彩方面的入门,杨文强坦言:“没有绘画基础,学生在色彩方面入门会比素描和速写更难。”


杨文强老师把课堂“搬到”操场上


针对这一难题,他的解决方式是:多看!拨开看,一层一层地看。


杨文强利用西方油画色彩丰富鲜艳的特点,做了十几个名画色彩分析的教学案例,带着学生一个一个看,并在看的过程中对于每个部分都详细讲解。


每一幅案例图画旁边都是他手写的构图框架、色块分析、颜色比例等方面的分析。他将画里复杂的色块、笔触的对比、色阶的变化等方面抽丝剥茧,一点一点地带学生去理解、分析每一幅画。


带学生入门后最重要的就是兴趣。为了保持住学生的学习热情,杨文强从学生的爱好出发,在学习人体解剖的相关内容时,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动漫人物、怪兽来画,画完后还会让学生用自己的画来进行骨骼和肌肉的分析。



“从爱好出发,他们常常能够干劲十足,也能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有更好的理解。这样既让学生学得懂,也让学生学得开心,在长久又有些许枯燥的学习中收获一些乐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杨文强常常能收获到学生在学习上带来的惊喜。


在一次速写作业上,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创作了一幅五米长的原创性并带有情节性的漫画作品,兴致勃勃地与全班同学分享。看着学生脸上满满的自豪与满足,让杨文强觉得这才是成功的教育。


看着学生们的收获和成长,杨文强更觉得自己的学习,也不能停止。“要想把最新的、最好的内容教授给学生,自己也得一直进步、一直学习。”




好的作品,一直在路上


2009年、2012年、2016年,杨文强分别在中央美术学院参加了绘画高研班、色彩高研班、古典油画高研班。除此之外,在2022年,杨文强还前往南充画院进修了半年之久,和来自全省各地的画家、绘画专业的研究生们一起采风、一起画画,互相点评画作、交流想法,还被聘为“南充画院特聘艺术家”。


问起杨文强,在自己不断学习、进修的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收获是什么?他说:“我其实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属于我自己的风格,这也是我十几年的绘画生涯,一直不断进修学习寻找的。”


要从作品中体现自己的个人风格和绘画语言,不是件容易的事。杨文强经常在一幅作品整体完成后,他还要反复修改、打磨很多次。



“天空燃烧得过于烈了、画面的石头使得整幅画的气韵被堵住了、鸟画的太多了、画面动静有冲突……”在杨文强老师的办公室里,挂了三幅画:山乡晨雾、新绿和古间漫步。说起自己的创作过程,他总有说不完的话。一块石头、几只鸟都是杨文强不断修改的原因。反复打磨、修改的过程他并不觉得辛苦,反而常常享受一个作品渐渐成型的过程。


像打磨一个作品一样,杨文强也常常享受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他把学生的成长、收获,当成教育教学中自己最好的“作品”。


课上,他享受与学生一起完成基础作品的过程。带着学生从最基本的线条画起,勾线、填色……“这个过程就像自己又从头开始学习绘画,一些基础的东西反而会让你有新的收获和进步。”


杨文强老师带学生在校外写生


课后,杨文强享受与学生一起讨论专业的过程。“老师,这个结构是如何衔接的?”“这个形体的块面是怎么分的?”每到下课,杨文强经常被学生“围堵”,他总是不慌不忙解决学生的每一个问题。


“在给学生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常常通过学生的问题,能够反思自己在专业、教学上的不足,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杨文强笑着说。


谈话中,杨文强并不善于表达,但“学习”两个字是他口中出现的高频词。


    20年的绘画生涯、16年的教学生涯,不论是教师之路,还是自己的专业精进之路,杨文强一直在路上,正如他所说“没有最好的一幅作品,最好的作品一直在路上”。

- END -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托普学院

编辑 / 龙璇


「 托普学院  大 学 生 传 媒 中 心 」

投稿 & 加入我们  1701961426@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