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是什么日子?不能忘!


78年前的8月15日

重庆一家照相馆里
一位父亲正抱着儿子拍照他特地让8岁的儿子将一份《大公报》号外叠好拿在胸前并叮嘱儿子要特意将大标题对着镜头那张《大公报》号外大标题正是:《日本投降矣!》



多年后
当年那个8岁的孩子这样描述那一晚:整个城市像是沸腾的开水锅提灯的队伍犹如一条条蜿蜒的长龙在山腰游动



长期的战时灯火管制
人们似乎习惯在黑暗中生活从来没有见到这样缤纷绚丽、多彩多姿的夜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幸福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亲历那一天的中国人是怎样的心情?
那一天
12岁的小马旭吃上了有生以来第一顿饱饭
1933年,马旭生于黑龙江木兰县父亲去世后母亲和她靠唱大鼓书过活“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军的刺刀和严密封锁下再没人听大鼓书娘俩只好靠挖点别人地里残留的土豆捡点玉米粒充饥
一次,母女俩走到一个熟悉的屯子发现那里只剩一大片黑乎乎的废墟原来,因为日军烧杀抢掠村民死的死逃的逃这个屯子竟然就此消失看到这骇人的场景小马旭吓得直哭
再到别的村时母亲便敲着小鼓动情地唱木兰从军、岳飞刺字、杨家将的故事唱到母女俩和村民们
都热泪横流


马旭


1945年听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李宝国屯村民集体请马旭母亲唱大鼓书头两句是母亲现编的词儿:“鬼子滚蛋了,中国胜利了!”唱完村民请客
小马旭终于吃上了第一顿饱饭

1947年,马旭报名加入了解放军
她曾和黄继光在同一个部队
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62年马旭成为中国第一位女伞兵20多年间,她跳伞140多次创造了三项中国之最第一个跳伞女兵跳伞次数最多女兵实施空降年龄最大女兵
从捡东西吃的瘦弱丫头到新中国第一位女伞兵马旭书写了自己的传奇这一天
无数和马旭一样的孩子看见了希望和曙光



那一天王生明终身难忘那时的他刚加入八路军不久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
他回忆说那天有人说日本鬼子投降了一开始没人相信晚上,医院的政委说:“同志们,告诉你们个好消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听到这句话
院里头没有声音只有哭泣回忆起那个场景王生明哽咽了“为什么?想家了平常不敢想家,不能提想家谁也不知道家乡谁还活着日本投降了,这不是能回家了吗”



王生明的姥爷蒙蔚曾是山西平鲁的一位名医“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了平鲁县城蒙蔚对家人说:“不要哭,我们宁死不当亡国奴我们要全家抗日!”

后来,蒙蔚散尽家财附近乡民自觉投军蒙家院里拉起一支100多人的农民抗日自卫队1938年,蒙蔚自卫队光荣入编八路军1940年,蒙蔚牺牲
王生明的父亲王宝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日军占领平鲁后
赴西山展开敌后游击战1942年王宝被日本特务和叛徒勾结杀害
父亡夫死之后王生明的母亲毅然参加八路军王生明也在11岁时加入了八路军
一家三代的坚守和牺牲只为了一个目标:抗日救亡这一天,王生明终于可以告慰亲人而许许多多的战士
终于能够想家、能够回家



那一天
邓玉芬哭了她眼含热泪来到了亲人坟前
北京密云的邓玉芬和丈夫辛苦拉扯着7个儿子长大然而,他们的家乡被日军侵占划入伪“满洲国”一家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日本侵略者不许中国人使用中国的年号还想强迫百姓忘掉自己是中国人邓玉芬虽然没有文化但是一次又一次地教育孩子们:“儿呀,要记住咱是中国人到死也不能忘了祖宗!” 
1940年
八路军第十团挺进这片山区邓玉芬得知这是一支抗日救亡的队伍时像见到亲人一样高兴她一遍遍地听八路军宣讲抗日道理终于明白了只有穷苦人都行动起来打鬼子才能救国家、救自己
于是她就跟丈夫商量“抗日咱都得上别人家出钱出枪咱们也得行动起来把儿子叫回来打鬼子去吧!”于是
邓玉芬的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先后加入了游击队之后四儿子、五儿子也参加了抗日自卫军模范队


邓玉芬


1942年抗日政府发出了“回山搞春耕”的号召邓玉芬让丈夫先回山里搭窝棚自己随后就到可谁知丈夫走后没几天竟传来噩耗:丈夫、四儿子和五儿子在种地的时候遭日军偷袭丈夫和五儿子同时遇害四儿子也被抓走了
之后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大儿子在保卫盘山根据地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被抓走的四儿子惨死在鞍山监狱中二儿子在战斗中负伤回家休养却因伤情恶化无药医治离世七儿子也在一次躲避“扫荡”的过程中不幸故去
面对沉重的打击
邓玉芬硬是咬牙挺住了她说自己一定要亲眼看到
胜利到来的那一天之后她的家
就成了八路军和伤员的休息站为了让八路军能多吃点儿
邓玉芬节衣缩食战士们都知道
猪头岭上有位邓妈妈
1945年8月15日邓玉芬日思夜想的日子终于到了她来到亲人的坟前,眼含泪花
告慰九泉之下的丈夫、大儿、二儿、四儿、五儿、七儿:“鬼子被咱们打败了,咱们胜利了! ” 
为了保卫家国邓玉芬献出了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至爱这一天她终于可以尽情地哭终于可以告诉丈夫和儿子
你们没有白白牺牲我们胜利了



这是他们后来的故事:


马旭在部队结识了丈夫颜学庸夫妻俩潜心钻研医学科研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研制的“充气护踝”“单兵高原供氧背心”先后获得国家专利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
2018年9月马旭、颜学庸夫妇决定将毕生积蓄1000万元捐赠给木兰县用于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而当时她最好的鞋仅价值15元


马旭当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如今,在蒙蔚和王宝的家乡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竖起了两座纪念碑家乡的人民从来没有忘记用生命守护这片土地的英雄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烈士陵园供图


邓玉芬的三儿子
在解放后退伍回乡为母亲养老送终
邓玉芬晚年生活幸福因为担心自己给国家增添负担谢绝了县里把她家迁到平原富庶地区的好意
1970年的大年三十邓玉芬老人因病不幸逝世2012年,密云县委县政府在张家坟村修建了“英雄母亲邓玉芬”主题雕塑和英雄母亲主题广场英雄母亲邓玉芬伫立在山岩上左手握布鞋,右臂挎针线筐她眺望着远方盼望着亲人和战士们胜利归来



78年过去我们为什么要铭记这一天?

为了那些没能活着看到这一天的人为了因此伤亡的3500多万同胞为了4200多万无家可归的难民为了那些在国难当头时
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的人
为了那些流离失所活在恐惧中的孩子为了那些不惜赌上全家性命只为抗日救亡的老人为了那些送了一个又一个儿子上战场的母亲他们付出如此巨大的牺牲所期盼的不过是国家富强、家人团聚他们想要看到的正是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



78载时光流逝
今天的中国早已不再任人欺凌
但那段充满硝烟的历史我们铭记在心,永不敢忘!



勿忘历史吾辈自强





“总书记金句”专题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金句共鸣



- END -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托普学院

编辑 / 龙璇

来源 / 人民日报、人民网

“总书记金句”专题图片 / 学校数字艺术系党总支


「 托普学院  大 学 生 传 媒 中 心 」

投稿 & 加入我们  1701961426@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