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加群学 | 我在武汉的经典阅读训练——万书润民
——我在武汉的经典阅读训练
“读书”是什么呢?在上大学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还算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一行行方正的文字顺着时间流入身体,想象的丛林律动、漫漶开来,世界向我靠拢,又开始远离,思考带来持续的欢欣和愉悦,从岑参椽笔之下剑影寒光的漠北到白乐天点染之中碧水青莲的南国,拥抱过“常勿相忘”银带钩的风终于也在我身侧逡巡,飞行中,遥远南美飘荡的孤独、东瀛的细雪和关外奔腾的呼兰河似乎都可以汇流,意象的世界是如此美好,以至于让人顾盼流连……然而在另一面,世界开始一种别样的涣散,它以混沌和无序、无理和无常逃避着美的归并,远远超越我的想象,凌驾于我的躯壳。95后的我,一面享受着美好生活和它所提供的丰富饱满的人类文化艺术产品,一面却又置身于社会风驰电掣的变换发展当中,被周围很好地保护起来的我远离了现实的粗粝,因之,期待着一种汇流与和解,期待着一种成长和蜕变。生活的洪流如同环抱江城的湍流一般,浩浩汤汤,昼夜不歇,这时,“读书”以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到我的面前。
“要经过严格的、体系化的学术训练”,“研究生阶段的读书不是颐养性情、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培养思维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身体化的社会科学语感”,这种训练,是体系地按照学科、一本一章、一句一字地阅读社会科学经典。这是从大二下学期老师在第一堂农村社会学的课堂上说的。三尺讲台上,思想随着话语滚落,中国广袤的农村如画卷般从北到南次第展开,闳放的近代史连带着地理风物的空间律动,经济行动、产业布局、交通网络、国家结构、国际局势、人情冷暖、世间百态纷至沓来,举重若轻。逻辑裹挟着细密的经验,顿挫、择词都别具一格的言语将具体抽象化,又将抽象生动化,关于混沌世界洪流的一种真相与思想的曼妙深邃辉映在与苍生共情通感的浑厚关怀之间,是我所理解的“为学”的应有之意,是真正的学者风范。而这一切,都从读经典开始,所以读书究竟是什么呢?是过往的人类知识智慧,特别是我所缺失的社会科学的智慧再次透过文字注入身体的过程,在“美”的判断之前,发现“真”的能力、接近“真”的勇气与可能,在“善”的底色下,最终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都呈现出深刻的样态,这是强大的思想思维的能力。在与天地精神的往来中,学会与万物相处,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过好普普通通却又回味悠长的生活,这是知行合一。
读经典,从“一字一句”来看是无比单纯的,但是从“读懂读通”的状态来看,却又是不容易的,在浩淼的典籍面前,线性的文字是我们唯一能够抓住的真实。那么,首先的问题是,抓不住、读不懂怎么办?再退一步想,那么,究竟又是谁来评价“懂”?又究竟在什么意义上来评价呢?更进一步的,连读都读不懂,又怎么能够写出可以与之比肩的作品呢?那么,从读经典到写经典便是这条路的最终目的了吗?很显然也不是,经典绝对不是依靠单纯的写作实践完成的,写作关联着思维,思维关联着更为深厚且细密实践,在真正的问题的引导下,在一种对世界总体性理解的基础之上,思考的力量汇聚一点,化成具体的深刻。经典来自于学者与社会的双重构造,学者以其深刻把握社会的悸动,这种把握以文字呈现,为社会所理解,提供经典化、历久弥新的解释,帮助人们避免肤浅,解决问题,过好生活甚至是驾驭时代。经典是跨越时空、经得起检验的人类思维活动产物。因之,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现代背景下,经典一面存在于学科的封闭场域当中,一面又不断“出圈”。但对初学者来说,体系化的社会科学概念、语汇和思维方式并不是一个容易靠近的世界,自然也是令人陌生甚至感到过分深奥的存在。
问:“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问:“已知A、B、C,求证D”;问:名词解释,“层次谬误”;问:简述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和布罗代尔的关联……知识在正误判断和他人构造的框架中掉落下来,原本有机的、生动的知识被破成碎片,这种学习体验从中学一路延伸,在无尽的结论之下,知识背后的逻辑关联、兴趣来源、讨论争鸣都消散殆尽,剩下的是在狭小的知识空间内反复练习谨慎和记忆,制造紧张和“内卷”。人的思维机能在重复的劳动当中并没有出现创造性的可能空间,并且,这一重复劳动的成果还被置于他者的审视当中,错误成为了绝不被允许的存在,直接与造成错误的主体相关联,更遑论奇思妙想和异想天开的生存空间了。因之,经典阅读的第一步,便是再次成为一个充满好奇,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孩子,挣脱只学结论的机械方法,将学习成果从获取外在符号转化成服务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夯实基础,培养兴趣。
世界的洪流横亘在我们面前,每个人都能够对它进行理解,但是体系化社会科学对世界的理解及其成果,对于每一个尚未涉足这个领域的人来说都是具有“准先验性”的存在,缠绕着组织和文化的社会实存在这个意义上高于个体是不需争辩的事实,但这不意味着不能通过学习来掌握它,不意味着社会科学是一种绝对天赋性的存在,经典语汇的“深奥”表征源于读者对它的陌生与不熟悉,但熟悉是一个过程,而过程需要时间,需要一字一句、日积月累,需要良师益友的点拨和提携。在一种平等但又交织着敬畏和兴趣的学习氛围中,历史淘洗、沉淀下来的社科经典如同师长,但更像是朋友,知识随着字句在头脑中展开,是思想家整体的社科概念框架,背后的历史沿革、思想渊薮,瞄准具象的人间百态或是抽象的经验凝练。更为具体的,这些材料怎样组合,分析如何进行,共性如何归纳,差异又在何种基础上产生,时空之上经验衔接、转换和对比最终又汇流成怎样的一种总体的思想面向……长时间、高强度的经典阅读,在一次次这样具体的“理解-思维训练”当中,大脑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原先深奥的语汇开始变得令人熟悉起来,它们不是通过背诵得到,而是通过在有机的系统里理解与之相关的其他部分而得到的,整全的体系得以在无拘无束的研读当中缓缓展开,每一个部分都在与其他部分的有机关联当中确定自身的存在。同时,这种理解并非一蹴而就,反复不断地唤起、回想、类比、记忆,理解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得以实现。比如,最初理解的韦伯,是专注于“理性化和世界文化科学”的韦伯,借助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登堂入室,在舒茨那里我们又迎来一个解释“理解可能性机制”之下的韦伯,在哈贝马斯那里,我们又迎来了“理性同一性”之下的韦伯,在吉登斯那里,又变成了“现代性时空转变视域”下的韦伯……交叠的理解中,韦伯本身的思想体系逐渐补足各个角度层次的样态,反复的对话当中,核心的基本问题被不断讨论,切入的角度和它们各自的生长进路却不断变换,最终,理解促成了一种对社会科学如何思考世界的体悟和把握。
这时,语汇的陌生代之以一种身体化了的语感,对于“相对主义”的理解并不是背诵式的“一种认为观点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因立场不同、条件差异而相互对立的哲学学说”,而是明白它在不同语境、不同学者、不同学科等等变换的情境中的位置和风格,它本身不再是单薄的概念,而是有感觉、有对应的一种抽象,这种抽象背后关联着每一本经典作品背后的话语实践,同时也是我们一字一句阅读,认认真真推导、梳理、总结的思维实践留在身体之中的具体。虽然更为精确的表述从记忆中掉落消散,但是将真相进行悬置后进行的多视角建构延展的做法,会让我们敏锐地警惕它包含“相对主义”倾向。而我们自身看待问题的视角也会在诸多的“是”和“否”的判断中,诸多的“共性”和“差异”的知识谱系当中,在诸多问题的激发和求索中,生成与自身经验相互关联又部分超越了自身经验的一种独特风格。笨读笨思、持续努力之下,经典顺着字句流入了主体,在绵延不绝的文字浸泡中,主体不断地拿出已有的一切理解字句,理解段落,理解书本,理解一位大家,理解一个流派,理解一个学科,这样的理解工作无形中塑造了思维的能力,同时在反复的整体呈现中,主体破碎的、个体的、自发的对于世界的思考和感觉不断地清晰化,同时又在内部的反思中不断地打破和调整。在众多的思想家的指引下,我们不断接近问题的出发点,还原思想的前设,从最为基本的已知条件下,从头学起,自行摸索和搭建,所有的懂和不懂,都在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之间,是自己对于自我实现的要求,是不断反思之下的判断和抉择。因之,在主体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劳动中,看起来繁复深奥的经典没有束缚主体反而成就了主体,兴趣被主动思考的过程和收获带来的欣喜调动起来,困惑被走在前面的师长耐心解答,这样的阅读训练,其最终的目标永远在落在学生自己身上,顶天立地,长期坚持,知识性的东西懂了,思想性的东西也通了。
那么,读书是什么呢?读书是读世界,也是读自己,我们都曾充满对于世界的好奇和疑问,同时也充满了对于真实与美好的求索与冲动,但问题是,我们在世界当中的位置是什么?我们又有什么实力配得上我们所想要达到的位置?将会给周遭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最终又将怎样与自己相处?安静却深刻地思考这些最为基本的问题,对于人们来说是有些奢侈的。况且,世界并不会单纯地因为个体对美好向往而感动,并且成为理想中的那个样子,对每一个生于天地之间的人来说,世界需要主动地涉入和理解,自己也是,美好的世界和美好的个体从来就是以正确的分析判断为基础,不断奋斗、创造出来的。通过西方社会科学的经典,或者更多的,西方思想史上的经典,从遥远的古希腊到思想巨擘辈出的二十世纪,在理解自己和理解世界这两个巨大的命题之下,是人类无尽的探索和尝试,社会科学将自己的面向牢牢固定在行动层面,深入具体时空条件下的细密丰富的人类实践,是走出形而上学玄思的一次勇敢尝试,与此同时,它也继承了西方文明的重要遗产,利用逻辑思维对世界和自己进行系统、科学的探索,经验不再是以一种无法通约或者只能通过意象、预言和艺术的方式进行“感觉式通约”的存在,而是可以通过在完整的社会科学场域内具有共识的抽象概念进行对应、比较、分类和关联,形而上学固定性的、封闭性的概念从纯粹的抽象序列向历史、经验深度参与之后有具体、有内容、有对象的抽象转化,抽象能力的工具化和抽象思维服从具体实践目的的实践化,成为社会科学区别于形而上学的独特之处,同时,这种抽象概念组成的序列着重于从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当中理解现实,并将支撑交互得以可能的实在一并展开,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在具体时空条件下具备一定规律性的描述,建构抽象理论。这种抽象的理解最终也只作为一种深刻的理解和体悟而并非指导一切的律令,但是通过这种深刻,我们绝对可以避免肤浅的错误,并且保证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对于现实的判断“合乎时宜”。
社会科学的系统化成果为人理解世界提供了恰当的距离和巨大的空间,稀松平常的事物需要重新在追问中证明它的合理性,以此发现一般的生活化的目光无法发现的关联,这种关联被其他的经验成果无限贴合或无限拒绝,在关联与对比的饱和中,内在的逻辑自然地贯通起来,社会现象与社会实在在抽象构想的社会空间建构当中形成自洽的结构,混沌的现实变得可以把握、可以理解了,不可言说的部分可以被表达了,被众人忽略的关键节点随着思维的聚焦浮出水面了。经过社会科学的抽象,话语部分脱离了它的现实语境,脱离了具体实在和事件存续的社会结构丛,转向一种“科学的低语”,人文学科终于在科学和人文之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名称,也找到了在现代社会当中的自己,社会科学。它率先明确了自己话语的漂浮性、探索性、非价值判断性、非情绪引导性,它向社会反复证明着自己是安全的、理性的、值得信赖的、谨慎的、有智慧的、高度反思性的、超越世俗利益的一整套完备的系统,还表达着“即使我们不完备,我们也努力地希望自己做到完备”的赤诚和热烈。它同时具有了两重向度,一手攥着人间,一手触碰穹宇,它以灵动的目光分析社会的切面,以深邃的哲学积淀洞悉事件的洪流。它依节律轻舞,一面向人展示它想象和贯通的轻盈,一面向人展示经年累月的训练后厚重的瘢痕,当然,还有它最终立足于现实和人的舞台。于是,作为一门嵌入现代社会运转体系的学科就搭建起它的内里和外显,通过合法的、系统的期刊,文献,高标的准入门槛,健全的教育体系和充满“智慧光芒”的学术文化氛围,打造了为社会稳定、知识的繁荣、人类反思的推进、维护文化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充满“正向增益”的社会科学。
在这样宏大的思想史缠绕着社会史的背景下,自己又是什么?中国的社会科学又是什么呢?这又同样是无比宏大的问题,然而,所有伟岸的事业都还是通过具体的人类实践成就的。最好的未来不是只有绝对和确定的未来,而应当饱含了生命力,是通过不断的奋斗创造出的未来。在武大社院,有这样一群每天浸泡在社会科学经典之下的同学,朝阳迎在面前,繁星披在身后,“如果世界上有天堂,那么便是图书馆的模样”。梅园、桂园、枫园的每一方餐桌,万林、珞珈山、樱顶的每一处荫凉,都是讨论学术、交流心得的地方。以小组为单位,我们散落在图书馆的每个角落成长学习,每当周末,我们又再次聚首,读书论坛便是知识的盛宴、思维的狂欢,而东湖的骑行、九一二的跑圈、卓尔的羽毛球,都是我们强身健体,朝气蓬勃的健康生活。将过分具象化的自己悬置,同时也将具象化的理想悬置,唯有当下才是最能被把握的实存,专心地学、轻松地玩、恣肆地想和真挚地爱,这便是经典阅读训练给我带来的生命状态。至于今后的事业,必先要具备卓越的能力,基础是成长为一个“整全的人”,才是一切可能性的起点。在武大读书的两年时光,遇见了一群这样的同学,每一位同学身上都存在着值得学习的闪光点,同时也是一种陪伴、一种熟悉、一份真挚的同学情谊。现代社会中个体的原子化倾向是难以避免的,但在社会学院,我们依然具有共同体的感觉,正是这种共同体,让个体摆脱孤僻,担起责任,放下小我,建设集体,其中自然有各种各样的摩擦和困难,但是也还是像读书一样,只有经历过才能够体验成长,明白“人”才是第一位的因素,“人和”不仅仅只是做成事情,更重要的是让人受到感动和维系意义的生命体验。
每一个个体身上都包含着两种历史的相遇,过往的历史镌刻进身体,又汇入新的世界历史的洪流,二零一九和二零二一路走来,过去那个想法幼稚、两脚离地的我向经典学习、向同伴学习、向师长学习,保持开放、心怀感念,智慧与真情流经我的身体,迷茫和伤痛也流经我的身体,希望修身的这条路,走得还算让自己满意。书本之外,是朝夕相伴的同窗;校门之外,是瞬息万变的中国和世界。经典阅读的训练即将告一段落,但是新的征程还尚未开始。从1840年一路走来,我身旁的中国和脚下的土地也带着她澎湃厚重的历史,我从未像今天这般深切地感受到她的脉息,从脱贫攻坚到新冠疫情,中国人民激流勇进,砥砺前行,而世界局势却变幻风云,带着对于中华大地生养栽培的深重情愫,带着几年来潜心学习沉淀下来但是还远远不够的能力,需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下一阶段的经验训练,呼啸着走向田野,时代的波澜未平、尘埃未定,能够配得上伟大文明和伟大时代中国社会科学的篇章,也即将徐徐展开……
('·-·')
书 单:
2019.7.5-2021.5.25
布尔迪厄《继承人》
《再生产》
《区分(上)、(下)》
《实践理论大纲》
《单身者舞会》
《实践感》
《反思社会学导引》
《实践理性》
《国家精英》
《世界的苦难(上、下)》
《言语意味着什么》
《关于电视》
《帕斯卡尔式的沉思》
《男性统治》
《自我分析纲要》
《遏止野火》
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
《包容他者》
《后民族结构》
《交往行为理论·上、下卷》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后形而上学思想》
《认识与兴趣》
《旧欧洲、新欧洲、核心欧洲》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合法化危机》
《对话伦理学与真理的问题》
《理论与实践》
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
米德《心灵·自我·社会》
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社会学:批判的导论》
《现代性的后果》
《政治学、社会学与社会理论》
《全球时代的欧洲》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纲要》
《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
《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
《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
《民族-国家与暴力》
《失控的世界》
《自反性现代化》
《超越左与右》
柏拉图《理想国》
《斐多》
《巴曼尼德斯篇》
《会饮篇》
《蒂迈欧篇》
《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
《智者》
《泰阿泰德》
《法律篇》
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
《形而上学》
《政治学》
《尼各马可伦理学》
西塞罗《论共和国》
《论法律》
《论义务》
马基雅维利《论李维》
《君主论》
莫尔《乌托邦》
康帕内拉《太阳城》
伊拉斯谟《论基督教君主的教育》
霍布斯《利维坦》
洛克《政府论》上、下卷
伏尔泰《哲学书简》
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社会契约论》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论法的精神》
潘恩《常识》
柏克《美洲三书》
《法国革命论》
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密尔《论自由》
《功利主义》
《代议制政府》
边沁《政府片论》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霍布豪斯《自由主义》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全球化时代-无政府主意与反殖民主义想象》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奈吉尔·巴利《天真的人类学家》
涂尔干《原始分类》
莫斯《礼物》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
列维·斯特劳斯《神话与意义》
《人类学演讲集》
《结构人类学(1、2)》
《神话学生食和熟食》
《嫉妒的制陶女》
《野性的思维》
《神话学裸人》
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
贝森特《纳文》
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
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埃文斯·普理查德《努尔人》
《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
范热内普《过渡礼仪》
弗雷德里克《族群与边界》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
萨义德《东方学》
格尔茨《地方知识》
萨林斯《石器时代经济学》
拉比诺《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
布若威《制造同意》
拉德克里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和功能》
费孝通《江村经济》
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
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
格尔茨《文化的解释》
克利福德等《写文化》
舒茨《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
拉德克里夫•布朗《安达曼岛人》
列维•斯特劳斯《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
利奇《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罗尔斯《正义论》
《正义新论》
沃勒斯坦《世界经济体系》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
费孝通《乡土重建》
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上、下)》
《科学发现的逻辑》
尼采《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
罗兰·巴特《文之悦》
卡尔·波兰尼《大转型》
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社会科学方法论》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经济与历史》
《支配社会学》
齐美尔《货币哲学》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威廉·配第《赋税论》
熊彼特《十位伟大的经济学家》
魁奈《魁奈经学著作选集》
杜阁《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西蒙第斯《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威廉·罗雪尔《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
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
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要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