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本文一张图片都没有,但绝对让长沙人口水流一地!

2016-07-17 粉丝们 故事长沙





【题目】

几年前,我去采访过溁湾路小学对门的明珠汤圆店,当时这家开了二十年的小店在拆迁中风雨飘摇,不过还在坚挺。前一向我路过,发现彻底消失了。那家店承载了附近很多人的回忆,凉面、汤圆、荷兰粉,里面有的小吃,样样都很好。

那么今天就想请大家一起来聊下——那些你记忆中美味的长沙小吃。

以下为精选粉丝留言:


(一)小学门口的小凉菜摊子


@行走的女厨师  

儿时对小吃味道的记忆,不是双燕的馄饨、向群的锅饺,也不是糖油粑粑、葱油饼,而是望二小门口那个娭毑篮子里的捆鸡、韭菜、黄瓜、香干子丝and浪薄的鸡蛋饼!现在那个味道是再也吃不到了。


点评:我是望一小的,对校门口那个娭毑卖的韭菜结印象最深刻。现在店子里的凉拌韭菜没人再手工打结了,因为太麻烦……


@vvvv 

以前小时候喜欢呷学校旁边的摊子(家住学校附近),最记得就是那个爱姨,在我小学的时候她就在那里摆摊,读高中放学回家还能吃到。每天早上就是炒粉炒饭,晚上就是卖土豆、韭菜、木耳、凉面、黄瓜、豆笋、香干……卧槽好便宜,两块钱一碗随便选种类搞一大碗,真的好韵味。

后来慢慢熟了,就去她们家吃,好爽的。爱姨人极好,有一次去她们家我感冇咳嗽她还给我炖了一碗冰糖雪梨,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冰糖雪梨。现在她们家拆迁也搬走了,再也没人做我最喜欢吃的土豆和凉面了。


点评:这个冰糖雪梨好温馨的感觉。


@颖 

还记得89年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校门口有个娭毑每天会摆摊子卖小呷,印象最深的是卤水里煮的素捆鸡,好好呷啊!那时候五分钱就能买两片,是用一张四方形的小纸放在上面,用手抓着吃。真是美味啊!家里存钱罐里的5分硬币全被我偷去"送"给那个娭毑了。以后再也吃不到这个味道啦......

还有读初中时,也是学校门口,一个卖凉菜的摊子,味道也是超级棒。我们几个玩得好的小伙伴每天放学后轮流做东,买好几样吃的,最多的是土豆、蒜苗,一个塑料袋装着,几个人每人一个小竹签,站在学校旁边围一个圈,抢着吃,那叫一个韵味啊!现在都成了回忆,冇得哒啊~~~


@火星来的多多 

我的小学和初中是在某子弟学校读的,校门口有个肖娭毑,卖的是一些自己做的菜:韭菜结5分钱1根,豆皮、香干、土豆丝哈是1毛钱起卖,还有泡在糖水里的苹果,要5毛钱,你要是买得少,就搞张纸把菜放上面,你再用手捧哒。

那时候每天中午放学,去买1毛钱的家伙呷是很快乐的时光。有一次偷了我爹爹1块钱,买噶5毛钱土豆丝,5毛钱香干,用塑料袋装哒,你晓得边上的小伙伴是用哪种羡慕嫉妒恨的眼光看着我啵?

再说一个就是剁饼,不是现在卖的这种,是用油炸的,80年代的应该都懂我说的是什么东西,2块钱1整个,3毛钱买8分之1。有一次排队排好久,轮到我的时候,前面那杂大人子买噶2个整的,等得我要死,我就抓起切好的一块往嘴巴里zou,那别大人子后来还去我屋里告状……你看烦躁啵!


点评:我要是那杂大人子,连不得讲九急,直接乓的就是一嘴巴过去……


@Summer  

原来黑石渡小学门口有个卖凉菜的姨,有土豆丝,豆皮,凉拌韭菜还是捆好一坨坨的那种…5角钱才有袋子装,我一般买两三角钱就只有一张塑料纸摊得手上夹一筷子…再配包两角钱一袋的冰坨…后来黑石渡小学搬到原来的黑石中学,我还去找过那个摊子,已经冇得哒…再后来,黑石渡小学也冇得哒…变成哒现在的开福区疾控……


@落子无悔 

小时候,准确的说是二十多年以前。楼下有个小摊摊,摊主是位圆乎乎的娭毑。摊子上一般有两个透明玻璃坛子,里面是泡的酸豆角黄瓜之类。

还有三个带盖子的钵,里面通常是她自己炒的土豆丝、藕丁。具体单价忘记了,反正携带一块钱巨款就可以胀得蚊子样的。呷完之后不止舔手指,连包土豆丝的纸都要过细舔干净。问题是,她一直都是用废报纸包的!现在回想起来,我顺利成年可能是个意外。


点评:故事长沙以后用糖汁印报纸,让你可以放肆舔……


@小心此男 

86年文昌阁小学,我读一年级。学校门口有一个老娭毑每天放学的时候提个小篮子,里面有豆皮、土豆丝、韭菜、海带丝。一角钱的豆皮,一角钱的土豆丝,用一张白纸包了端着吃。

这时边头肯定就围上来几个嗦皮别,一边喊“某某别,搞点试哈味噻”,一边就把乌龟爪子去捻点往口里丢……有时候吃的并不是那点东西,而是一种感觉。可惜再也回不去了。


@小安 

育英门口的凉拌菜扛把子——李娭毑。凉拌黄瓜,好像还有海带丝跟豆笋,买上5毛钱,边吃边走,到哒屋门口还要放肆抓紧吃两口,再把嘴巴抹干净,再淡定装出一副什么都没吃的样子。


@闯 

记得在以前金盛布市那里有个cen单车车的爹爹(也不蛮老啰 ),那时候小学放学和同学去布市那里玩,身上有一两块钱碎米米,经常要去单车爹爹那里买两串肺叶子再加串海带和藕。 那时候不晓得肺叶子是什么,呷过之后就觉得几好呷,透鲜的。

后来去其他麻辣烫店都冇得咯砸味。现在布市拆了,单车爹爹也跟着不见了……


@AYU高端日式美睫 

曾经白沙井对面巷子里有一个娭毑搞的小吃摊,几杂搪瓷脸盆装的土豆丝、韭菜结,酱油浸的香干子…品种不算多,杂杂味道好。细时候放学要排路队,一经过娭毑屋门口时,路队就一窝蜂解散到她那里买东西呷。

基本上每个人只买五毛钱的,娭毑会拿出一张剪成手掌大的报纸,夹两三筷子凉菜,买一块钱的就用小塑料袋子装,碰到买两块的就是土豪哒!我觉得最好呷的还是土豆丝,不像现在经常呷的土豆丝,她那有点像煮的,蜜溶的但是味道进去哒,孜然味十足,每次呷不过瘾,最后还会把报纸上一点点汤舔得干干净净(我口水直个的哒)!

前几年去找过,白沙街经历了拆迁,听说土豆丝娭毑也早就仙游啦……


@晓明 

记忆最深的就是小学门口的小店老板自己做的萝卜片子和红薯片子,萝卜和红薯削皮分开放在两个大大的透明玻璃罐子里面,一分钱夹2片,用那种废报纸包着放在手心里面,边回家边吃。

那时候我们做细伢子的,屋里冇得么子钱把你做零碎,有时候偷偷把自己屋里的废铜烂铁(其实是有用的)趁大人不在家的时候摸出去卖到废品站换几分几角,然后贡献给学校门口的店老板……


点评:都一样,细时候都是好呷鬼……


@Z.x  

不得不提,一提就会引起共鸣的东西——学校门口的凉菜!两角钱用纸片装,五角用小袋子。豆皮一角一张。不舔纸的是土豪!


(二)香喷喷油炸货


@Boyi Yang 

二十年前湖大上岳麓山的登高路的百货商店后门,有个娭毑和她屋里媳妇推车卖油炸货,什么兰花干子、香干子、土豆片、里脊肉、百叶包香菜、韭菜……往油锅里一过,捞出来刷点辣椒水。

味道不要太好,尤其是放学路上回家的湖大子校的细伢子,个子才比推车高,口水一地。买油炸货的太多,人挤人,练常有人把推车角边头摆得油炸货匡跌哒,那厉害媳妇就吓细伢子要赔,但冇人甩起……傍晚收摊,一路上的签子和手纸,第二天上学路上只看得到一点残留的辣椒子,和若隐若现的一点油香味……


@ziyer 

我细时候记忆中的味道是读幼儿园的时候,我爹爹把我驮得凤凰单车后面送我去上学,路上会经过一个卖油炸糖饺子的地方。香甜软糯,回味无穷,是我细时候最爱的甜点,也是记忆中跟爹爹呆在一起度过的快乐童年。那糖是面粉和砂糖,不是现在的颗粒糖。至今只在红墙巷里面看见过一个老师傅卖过。


点评:现在还有咧,去南门口寻啰。


@少华√. 

05、06年的样子,我二十岁,正值青春年少,谈哒一杂妹子,住得东塘附近,那个时候谈爱一般是游马路之类的,一般情况下我都是12点前赶到东塘公交站坐最后一趟2路车回二马路(那个时候2路车是湘雅到东塘的经典线路),到了湘雅医院终点站,一下车就会看到有两家炸油炸货的三轮车,每次我都会点两串铁板香干,把香干串好通过烧红的铁板进行煎炸,待香干熟后放上辣椒、盐、鸡精、撒上葱花,当时五毛钱一串,标配就是一块钱坐2路车,一块钱买香干……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不坐2路车了,不知道什么原因结束了那一段青春懵懂的爱情。


点评:跟妹子一分开就自己昧哒昧哒呷好的?你还不晓得么子原因结束这段爱情?真的是呆滞咧!


@周Sir  

细时候读书,每次放学都要走东风一村科大西门外面那条路回来。路上有个小油炸摊子,老板是一对中年夫妇,男的是个瘸子,女的是个聋子,不过不是聋得听不见的那种。车子就是手推车,上面玻璃罩子就是一些我们平常呷的兰花干子、香干子、小菜等等,基本上过去都要一样的搞一串,都是五角一串,火腿肠是一块,非常便宜。

而且他炸的兰花干子比较糟,再放点他自己做的一大盆通红的辣椒油往上面一刷,放点孜然,一口咬下去又脆又辣,呷完以后整个人神清气爽,一身大汗淋漓。然后接着呷香干、火腿、小菜什么的,一串接着一串 ,直到呷满足了买单走人。

他家的油炸货主要是全部都入味了,不像现在好多市面上的油炸货冇入味,而且完全不是细时候呷的那种味道。


@y.H 

细时候住得松桂园邮电宿舍(现在运达喜来登酒店的位置),每天早上去上课都会在屋门口的那条巷子里面(现在属营盘路)买早饭呷。记得那时候哈是一部部人力三轮车摆的流动小摊子,我最喜欢光顾的就是有各种油炸货的地方。

葱油粑粑、糯米糕、春卷、糖饺子、红薯粑粑……好多巴多,现在想起都还流口水。基本上每次哈是买两三个葱油粑粑,再加一个糯米糕或者是一个春卷,然后一路呷一路往学校里面走,那感觉不晓得好满足……直到小学五年级搬家到马王堆后(1998年)就再冇去呷过哒。

后来我们住的邮电宿舍院子连同附近的松桂园天桥都被拆除,原来的那条小巷子也被拓宽改造成今天营盘路的一部分;再后来这些曾经的美好时光也都变成了现在自己奔三路上的甜蜜回忆!


@渺渺

细时候屋门口还有个卖糖油粑粑的中年堂客们,每天下午推个推车出来,现场制作,然后油炸出锅。一块钱四杂,外脆里嫩,一口下去,口感非常好,好满足。每次路过都要买四杂,生意非常好,排队的人多,基本上两三个小时买得完。好多年前就冇搞了,于至今再也呷不到原来的那个味了。


@qianjiang 

读小学的时候在长治路等糖油粑粑、葱油粑粑、红薯粑粑出锅,那杂口水啊,直个嚯啊。


@牙牙打怪兽 

细时候喜欢呷牛角饺子,就是那哈跟红薯粑粑、葱油粑粑一起炸的好大的饺子,里面有腊肉,有葱,有韭菜,貌似就是春卷的料切碎了。其实那时候不晓得喊么子名字,每个摊子的喊法都不同,有的喊肉饺子,有的喊炸饺子,有的直接喊饺子,牛角饺子这名字也是前向子看你们的文章才晓得的。

最后一次呷牛角饺子是在华海3c楼底下一个娭毑的摊子,那时候大学毕业在华海打工,天天都要买一个,后来结婚哒,去华海买电脑买音响,单位买复印机打印机,只要经过就去买一次。后面就难得过去了,最近去找过两次,再也找不到了,我估计娭毑应该做不动了……很怀念那个饺子的味道,估计已经绝迹了吧?


点评:据说还有个爹爹在炸。


@peace&luv 

东塘水利院对面的一个小糖油粑粑的店子,小时候天天买2块钱的,老板还会多给一个,东塘八院拆迁之后店子也没了。真怀念八院的日子……


@YWS 

我最喜欢吃明珠汤圆店的凉面,不过我永生难忘的还是望月湖菜市场的糖油粑粑,每次想起都会吞口水!


@支持董先生 

细时候住五一东村,娭毑屋里楼底下有个炸葱油粑粑的摊子,老板是两夫妻,还请了一个人。每天早上五点起来发柴火,热油。一块钱两个的葱油粑粑,应该是柴火的缘故所以炸出来是金黄色的(现在的葱油粑粑基本上是白色的),又糟又翠又香,而且油都沥得很干净,真的韵味。

应该在五一东村炸了十几年了。他们就只有葱油粑粑,其他的都不炸。现在在长沙再也吃不到那样的葱油粑粑了。


点评:确实,现在好多葱油粑粑颜色都不对。


@Awesome曹不二 

上次跟朋友正好策到这个话题,印象最深的是北正街头卡子那煤店边上一个炸馓子的店子,冇名字,冇门面,就坐屋门口炸。现在基本看不到馓子,就算有,绝对搞不出那杂味道了。还有就是工农兵粉店,小时候我外公就经常去那里端粉把我呷,印象中是一碗清清撤撤的肉丝粉,上面放了点干辣椒粉子,那杂味道我一世记得。

2011年我还专门去过工农兵,还是那邋遢死的样子,油湖陇通的桌椅,一碗酱汁粉,一瓢干辣椒,还是小时候那杂味,只是现在外公外婆走了,工农兵也拆了,那杂炸馓子的也不晓得到哪里去哒,那些记忆中的味道再也回不来了。 


@لرية六甲班 

小学校门口用辣椒水的油炸货,如今大多数油炸为了方便保存都是用的辣椒油,现在我开了一家名叫六甲班的油炸货店子,哈哈,就是用的辣椒水。地址在文庙坪。


点评:广告贴。但“六甲班”这个名字实在爱人,就放你一马吧。


(三)各式粉、面


@易 浩 。 

儿时呷得最多的就是小浣熊的干脆面,还可以集卡片。把袋子一扯开,往里面倒佐料,作死的摇,这是我的干脆面童年。


点评:老子后面有点营养不良就是因为初中呷多了干脆面。那时候为了占篮球场踢足球,中午一下课就跑到小卖部买包面边啃边到篮球场上去呼朋唤友。


@A>1張淇18975102327 

小学时候,最喜欢吃铁路局口子上的一个娭毑下的粉,尤其喜欢吃那里的酱油,我妈妈是医院里的,所以总是说不要吃外面的东西,不卫生,我爸爸知道我喜欢吃,总是偷偷带我去吃,到年纪大一点了,听说那个娭毑是隔壁班一个妹子的外婆,再大一点,那个摊子也没得了,娭毑再没出来了,但是童年时她家的粉,我至今还忘不了,那真的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粉。


@HL 

在溁湾路读了六年,住了二十年,那个明珠汤圆店是我经常吃早餐的地方,人生中第一次接触热干面就是那里。随你么子火宫殿还有别的老牌子都比不上那里的小吃。各种回忆啊!

卖红领巾的老爹爹不晓得还在不在世,想当年他最喜欢策我们这群小别哒,每天都是站在那个小吃店那里卖红领巾。


@李小维 

明珠汤圆店的凉面确实一绝,那时候在周南实验(现在的教育学院)读书,吃得多。有一回我们几杂玩得好的去吃,有杂伢子指哒我们咬断的那凉面碎子讲,像蛆,我们只是笑一笑,吃得更欢快了。


点评:上个礼拜我一个人在屋里边看电视边呷饭,有一小碗猫鱼,我点了几筷子感觉不对,低头一看,里面几十条白白嫩嫩的蛆在蠕动,顿时胃口大开……


@Ω 

我记得,那个是明珠汤圆店,我小学的时候,每天都是我们一群小屁股,占领上面那个包厢,哈哈哈哈哈哈哈,每次我都要老板娘多放点花生米,她都只是多一丢丢,我只怕她也是金牛座。

我早饭必在她那里呷,因为我也是金牛座,我也念旧,不想换地方,其实最主要的是真的好吃到不行!我记得有个同学呷凉面,放好多醋,老板娘都要把他拉进黑名单了。

对了,我就住在离它不到五十米的菜市场旁边的职工宿舍,后来毕业了,也搬家了,之后又去吃过几次,可惜老板娘不认识我了,再去就被拆了,现在遇到小学同学说到它都是满满的怀念和遗憾。

我希望我们的公众号能不能找到他们,不知道还做不做,我还想吃,为了一碗面我住在河西,可以跑去河东吃完回去接着睡。


点评:我也想找……谁有线索速速留言。


@captain.yang  

虽然是一个90后,但小时候还是经历了很多没变味的东西。细时候爸爸在五一路的商务厅上班,我横直去玩,到了呷饭的时候,就去新华楼搞一碗双码酸辣加炸酱的削面,只要9块还是 11块,再呷一个马蹄卷。不晓得为什么五一路强两家都拆了,只有坡子街那一家了,但我从来没去过,总觉得坡子街搓外地人。


@Winnie 

老无名粉店,就是那时候开在东庆街靠浏正街的那个看上去邋遢死哒的小门面。一碗肉丝粉放上一把芹菜叶,又不油又鲜美。现在哪个有名的粉店都没得那个味道,现在的无名粉店更加不行了。


点评:老无名粉店的粉确实牛逼。


@悉尼 

新兴路小学门口小卖部炒粉,放点火腿肠片片撒一把干辣椒,十几二十年硬是冇再呷到过。


@刘刘刘刘刘牛+伟 

哦司港咧,我只喜欢细时候摆在学校门口的炒粉,2块钱一碗,和同学一个一口来,其实怀念那里的炒粉更多的是永远都吃不到那个味道,也永远回不到原来我和同学你一口我一口的日子。


(四)臭干子和兰花干子


@袁丹丹 

必须有刮凉粉还有臭干子啊,小时候楼下一喊,就在屋里拿一杂碗,问爹爹嫒毑要一块钱,放肆往楼下跑,生怕卖刮凉粉和臭干子的推起车跑了。一块钱五片臭干子,多放点辣椒……现在长大了,不在长沙,好怀念小时候的时光。


@…………陈。 

小车推的那种臭豆腐,味道很正,黑得很漂亮,加上自制蒜子萝卜汤汁,韵味得很,还很便宜,那连不是现在路边有毒的臭豆腐那种味哒,回忆啊。


点评:现在路边的臭干子有毒?鬼崽子哎,我昨天才呷嘎的咧……


@࿐༄微醺࿐༄ 

相信很多人记得北正街里面文化宫坪里的臭干子和刮凉粉,陪伴我儿时的记忆,我记得老板娘姓丑,很能干的一个女人,会做猪脚、兰花干子、嗦螺、刮凉粉、臭干子,几乎让我放弃了其他的零食,每天必去的地方。


点评:姓丑的女人长得怎么样?


@ΨVAΩLIΨ 

以前住在地质中学后门那条路上,还是小学的时候有个卖臭干子的,天天骑辆单车上面挂个红桶子,隔起好远就可以听到他喊“臭干子”,抑扬顿挫,也可以闻到味道口水直个洒。

那时候一块钱4片,用长筷子一戳,放到碗里,挖一大瓢大蒜辣椒汤一盖好呷得起得飞!比么子所谓的几娭毑不晓得好呷到哪里去哒!小学呷嘎三四年,突破就冇来哒,再冇来哒……


@T&T婷 

记忆中人民新村口子上有个伯伯炸臭豆腐,每天下午四点多开始炸,一般六点多就没得了!他的豆腐是自己配的料腌制的,炸出来外焦里嫩,就算不沾调料盐味也特别的正。

伯伯跟我熟,所以我每次去了,他会说,搞点好的给你吃啰!然后就把那些腌制好的,但不小心碰坏了的不成型的豆腐炸给我吃,这样的更入味!还有他自己调的臭豆腐的调料,也是一绝,里面的萝卜丁爽脆,淋在刚炸好的臭豆腐上,那感觉不是随便可以想象出来的!

后来那一片社区改造,也就不能随便摆摊了,那美味的臭豆腐也就只存在我的记忆中了!


点评:小吃店的天敌:拆迁;小吃摊的天敌:城管。


@黄郁

清水塘口子上的兰花干子,软软的一口下去满口辣汁。


(五)刮凉粉、荷兰粉、白粒丸等风味小吃


@王子乐 

我以前也是住河西的,后背跑广东定居,到现在十几年了。只记得溁湾镇菜市场那块子吃刮凉粉和豆腐脑的味道。3块钱一碗的刮凉粉,放点猫鱼汤、花生米、黄瓜条、脆萝卜…….那味道我如今回长沙再也没找到了……还有白糖豆腐脑,块钱一碗,二者配在一起吃真是绝味。


@苗子 

北正街老工人门口的兰花干子摊,夏天在泳池游了泳出来搞一碗刮凉粉1.5元,一瓶冰汽水5角。冬天放学回来还走咯边搞碗热刮凉粉(把凉粉在煮兰花干子的卤锅里走一道)再回屋里去的。

摊子是地道小吃棚,几根钢筋上面搭的牛筋布盖哒,搞些刮凉粉、兰花干子、百粒丸、馄饨……摊子后面一个茶馆,供1元/杯的茶(绿茶或坨茶),再买几个包子馒头策粟壳。有个老倌子望哒外面呷百粒丸的姑娘望直哒眼,一口咬得刚出笼不久的糖包子上,结果糖流到手背上燠(wo)得跳脚。回头率立马200%,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点评:我再不找堂客老了以后就会变成这个样子T.T


@Fix me!Scientists! 

我埃毑屋里在丝茅冲制药厂38栋,原来那个院子里门口有个刮凉粉,一个姨,她刮凉粉里面是放的水,别个外面的哈是放的油,但我就是喜欢呷她那哈放水的,哈哈这么多年我还记得,因为我不呷葱不呷蒜不呷芫荽菜,所以她每次都先把那个拌粉的碗洗干净再跟我拌,好像是2块钱一碗,花生米、辣椒萝卜、酱油也放得多,性价比真的高。


点评:放水?那会好呷?


@千江无月 

40年前,小吴门的刮凉粉8分钱一碗可以不放辣椒,对于从不吃辣椒的我是多么幸福的事。娭毑带我从燕山街走去小吴门……再也没人带我去了,那间铺子也早不见了……


点评:不放辣椒很简单啊,你要他莫放不就可以哒?


@熊喵尼玛 

马王街那杂老粮店(就是米粉108将推荐过的荣华斋边上过去几个门面),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家家户户还是在那里排队买米,绳子一扯一袋米就哗哗装满,好神奇。后面国营粮店没搞了以后那里有一个摊子,夏天卖凉面刮凉粉,冬天卖麻油猪血百粒圆荷兰粉,那叫一个韵味,前向子口里没味起来想去呷一碗么子。结过就没有结果了,难过嘎一向。


@Ecstasy 

对又一村印象比较深。以前每个星期娘老子带我到青少年宫玩(真的是玩,别个在里面学画画跳舞唱歌,我就在里面坐风车喂鸽子),中午就在又一村呷饭。

还有,青少年宫正对门的那个坪里,应该就是现在乐和城肯德基前面,金满地入口那里的坪,好多小吃摊,荷兰粉是绝味,麻油猪油味重,四五年级之后再也冇呷过哒。我们这群细别的周末食谱都被肯德基麦当劳占据了。现在荷兰粉咯杂东西都快绝迹哒。还有杨裕兴甘长顺,以前最喜欢一屋三个人点碗锅面,放肆搞。现在咯些老店也变味哒,不走心,变成搓外地人的普通店子哒。


点评:锅面……那是有钱人家才呷得起的咧,我细时候只望得。


@啊,灰几 

突然回忆到十几年前,几个带着红领巾的同学围在一起呷热干面和荷兰粉,然后再一起进学校的画面。


(六)馄饨、饺子


@阿亮 

老黄兴路走五一广场往南进去,快到长沙豆皮店靠马路左边(东边),有一家喊桂香斋的馄饨店。细时候(读书以前)我屋里爹爹、娭毑或爷娘总是带我们去吃那里的馄饨。狭长的过道两边摆哒小八仙桌,一头靠墙,中间过身。桌上有干辣椒、小壶子的酱油和醋(都是打的散装)。馄饨每次我都是把汤都喝嘎,汤里面那干酸菜粉子也不抢馄饨的鲜香。

N长时间冇去,到五一路扩建拆五一文那天又去哒一次,再也不是那个味道哒。


点评:来到桂香斋,不张口自开,一气吃三碗,嫌少不嫌满。这是昊爷别跟我讲的。


@罗曼 

双燕馄饨,一直是我的最爱,细时候住学院街,馄饨算是奢侈品,屋里来客才由我用锅子端两份回来做菜打牙祭。后来生活好点,在长郡读中学,双燕搬到德园,利用课间操时间去呷早饭,德园包子配双燕馄饨,那就是皇帝挑粪的金扁担!

后来出国,最惦记的还是这口,搞过一次下飞机拖着行李直奔坡子街过瘾再回家的路。在别的地方硬是呷不到那么香Q滑嫩的薄皮小馅馄饨。


点评:我只怀念以前的双燕馄饨……


@石磊mmss 

小时候,八几年,伍家岭有家铁皮屋子的馄饨店。每次去外婆家,必去吃。后来长大了点,能吃两碗。大概先是5分,后来涨到两毛一碗。皮薄肉厚,放点盐菜和香油,香喷喷一碗,真的是恨不得每次把碗都吃下去。后来九十年代初,伍家岭拆迁,全都没有了,没有了。


@人头还是字

明珠汤圆店我还能够依稀记起,说起来还是和我老婆结婚之前打腰餐的重要据点,前前后后大概也吃了100回的样子。对这家店的印象包括地处菜市场商圈以及学校周边白金镶钻地段啦;进店需从街道下几级台阶啦,所备辣椒是研磨成粉的状态啦;饺子、馄饨类可提供生货外卖啦;店家凡事好打商量啦;桌椅板凳稀屎胯烂的啦等等。至于她们家的出品嘛......正如马桶哥讲的,样样都还拿得出手,似乎无明显短板,因此即便是头回光顾也不论你的个人喜好,只要黑板上写了的,端上来通常不会现桥脚。

个人认为这就充分说明类似这种品种较为繁复多样的店,经营者对于“小吃”该如何料理给顾客吃,已经完全吃透了。不错不错,拆了可惜,更可惜的是那个我的入店介绍人,那个喜欢搭配着点单却又样样都吃不完总是向我撒娇求助的人儿,不要我了。


点评:你跟堂客结婚之前去打腰餐是因为想念另外那个妹子不?哦对不起,我说漏嘴了……


@黄郁 

韭菜园快到清水塘,有家电游室。早上有家人在那个位置摆馄饨摊子。馄饨有独特的白胡椒香,让我惦记了几十年了。


@小美Lydia 

在雅礼中学旁原来有一个粮店。那个粮店里的馄饨特别好吃。只要2块一碗。那是2003年以前的价格。后来涨到3块,最后随粮店一起消失了。我后来去过上海呆过北京,吃过所谓的老字号百年店的馄饨,都不是那个味。小小一块肉,汤里全部是榨菜和香菜。馄饨还可以打包半成品回去吃。汤汁准备好,回去煮馄饨就可以了。


点评:我有次去北京吃一家所谓的百年老字号杂酱面,崽啊,那呷得?!可见北方人跟南方人口味差别还是蛮大的。


@Q 

细时候住在中山亭,那里有一家牛老吉水饺店,最开始是开在中山路又一村斜对面的二楼,一楼是卖五金的店,走木楼梯上去才是牛老吉。水饺跟拍黄瓜、驴肉,每次必点,便宜好吃。有人问水饺不都是一个味?牛老吉的水饺做工讲究,是北方老司机亲手制作,上了水饺后,给你一小碟香油,自己在桌子上去调自己适合自己口味的酱料。其实就是辣椒粉子、酱油和醋。但是味道真的记忆犹新。

之后由于黄兴北路改造,牛老吉搬到了现在中山亭老年病医院的那个拐角,味道还是没变,再之后……我就没看到这家店了。有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在小区内遇到了老板娘,老板娘讲是因为当时中山亭那个拐角门面的房东每年跟她涨价,导致他没办法承受租金,加上自己年纪也大了,所以没继续做……这个店老长沙都应该知道,特别是住在北边的同学。


点评:这家店晓得的人很多。


@智存云仓-吕滨 

二马路上的锅饺,从三年级开始吃,一毛钱一个,到2013年前后,两毛一个,味道一直很棒,小时候恨不得连辣椒水都要吃完。一般是5块钱,大约三十个,再配个绿豆汁,6.5元吃得好舒服。店一直没名字,老板姓牛,崽叫牛顿。


点评:崽叫牛顿……莫名的喜感哈哈哈哈。


@Z.x  

唉,毛家桥煎饺店,搞点煎饺配碗甜酒冲蛋。啧啧。如今我该0.1吨的身板,那老板要付一半责。真的恨哒拆迁……


(七)剁饼


@白小李 

细时候最爱呷“剁饼”,在街边,在巷子口,一口大油锅,一杂猛大的平底片,老板把灰面和好加点姜末葱花白芝麻,放在平底片上摊开,下锅,分把钟就炸好哒,喷香的!那时候5毛钱可以买四分之一。不晓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剁饼就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就是用烤饼机做的千层饼达。


点评:剁饼的消失确实很奇怪。


@远青 

以前有种剁饼,大概是九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在金盆岭这边比较流行,是在油锅里炸出来的,口感和现在很多的东北油饼完全不一样。记忆中,早餐吃剁饼配豆腐脑是和嗦粉配酸豆角一样熨帖的事。但不知何时起就再也吃不到了。

记忆中还有龙须酥、灯芯糕、枣泥饼,都不是现在这种味道能比拟的。至于香蕉汽水,八坨冰棒,还有一毛钱两坨的凉拌韭菜,甚至从前甘长顺隔壁的一家粉店(后搬到现城市英雄隔壁,再搬到原金色年华隔壁,再就没有了)都是难以忘怀的味道啊!


@灿宝宝 

我最喜欢的是小学门口的“剁饼”,中间一个眼的那种,剁饼切开,外面脆脆的,里面好厚一层发酵的灰面,好好呷的,我早上呷一块“剁饼”就可以安心的上一上午的课了,简单的小幸福。


@峰宝 

读小学的时候马王街粮店门口有个摊子,做我们那时候叫剁饼的早点,一屋人做,还有一对双胞胎崽帮忙。用的是发面,烤制的工具是铁锅和柴火,出锅真的香啊!好厚一层,里面全是蜂窝子洞,松泡软心,外皮好焦香。现在已经失传了,好可惜的!


(八)冷饮及其他


@刘静 

小时候学校门口的一切小吃都是最美味的,比如:一角钱一袋的槟榔花,一角钱五个的蛋饼,浸坛子的刀豆、姜、小桃子(泡出来是粉红色的)、绿豆冰棒、白糖冰棒,用大搪瓷缸和热水瓶到冰厂里面打的冰水(香蕉口味的),都只能是记忆了!


点评:细时候一根白糖冰棒就可以回味好久,现在望着一冰柜五颜六色的冰淇淋,不晓得买哪种,而且也没有那么想吃的欲望了。


@王峥 

红梅,绝对是细时候的回忆,那杂时候我爷老倌讲:崽伢子哎,你要是被老师表扬哒,一个礼拜去红梅呷一回,每次点一样。细伢子不懂事,我那杂时候先呷单色冰淇淋,一次一杂不同的味道。我何什不从最贵的四色冰淇淋开始呷咯!唉细伢子还是单纯哒!那时候的红梅不输给现在的哈根那杂达斯!


点评:还好你没贪,不然下次不得带你去了……我就是教训。T.T


@兮憶 

药糖。甜味,香脆,厚薄跟晨报周刊相仿,外裹芝麻,长得像牛皮糖。药糖只有在挑箩筐的贫下中农手里买,不晓得什么原因,南货店没买。药糖在长沙消失三十年了。写这条留言时,担心自己是不是幻觉,特意问了老婆,她说药糖也是她的念想。


@春卷哥 

记得我第一次吃蛋筒冰淇淋,是在中山路上,三角花园对面。暑假,我住在姑妈家,有一天表姐很神秘的说要带我去吃一种连杯子都可以的冰淇淋。

当时一点都不相信,从韭菜园丢跨子过去的时候,一路上都在想:纸做的杯子,呷得肚子里,那不痛醉?表姐肯定是撮我的。

等走到那里,看到售货员从摆得匝齐的柜台里拿出像火箭一样溜尖的杯筒的时候,我一哈子呆得那里哒,看哒售货员用勺子挖了一坨冰淇淋扣得上面,再经过表姐的手转到我手上时,我左看看右看看,再试试子用门牙咬下一小块杯筒尝了尝味,嗯,跟威化饼干是一个味道!这才放心地、小心翼翼地、很舍不得地吃起来。

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每每看到蛋筒冰淇淋的时候,我就总想到那个夏天的下午…


点评:哈哈,心理描写很到位。


@卡卡.

最难忘的就是豆腐脑!小时候爸爸妈妈在外地,住在外公外婆屋里。外公隔几天就会拿个好大的搪瓷霸缸买一霸缸的豆腐脑,八分钱!还加糖!我感觉那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金刚老面馒头 

小时候(90年前后),司门口那里还是个丁字路口,路口的东北角有个解放西路腊味店,不记得捆鸡是好多钱一袋,小袋子,大概三片,每次呷噶还要把袋子里头的酱油汤一路嗦干净…那种味道再也找不回来了…… 

还有一个念念不忘的味道,就是书院路进东瓜山的口子哪里,原来的变电站的职工食堂,每天下午放学回去,那里都有自制的面包,其实现在看来就是普通的白面包,什么馅都冇得,就只有表面上一层有甜味的壳。问题是就是那股刚出炉的面包香神仙也站不稳啊,虽然我屋里那时候家境不错,但也只有幼儿园得了小红花之类的时候才奖励呷一个。


@刘柏榕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十一中门口自行车推车后面放一个不锈钢桶的驴打滚,好便宜好好吃。糯米坨又软又热,外面裹得那种甜甜的黄豆面也好吃。每次都会买个一两块钱,叫老板多在黄豆面里滚两下,用塑料袋子装起来,带到教室一群朋友围在一起吃,吃完了还想把塑料袋都舔干净。然而不像很多老店面,搬家能在墙壁上写下新地址,那种自行车推车我再也找不到了。


点评:驴打滚我真没在长沙见过,这是北方特产。


@渺渺  

我印象中最好玩的是炸人参米,总是先被外面放炮的声音吓一弹,然后挖一碗米,带杂盆子,跟嗯妈要五毛钱就跑出去哒。细时候最怕那个炮声,但是又好奇,还总觉得别个屋里米比我屋里的好呷些。有时候买多哒呷不完,我妈就放到锅里炒一下,放点盐,喷香的,好怀念那个味道!


点评:人参米两大定律:别个屋里的米那硬是香些!跌得地上那几粒是最好呷的!


@醉花荫 

小时候住在德园隔壁,灵泛的我认了一个德园工作的伯妈妈,所以小时候呷德园包子,我从来都是只呷肉,把包子皮丢好远的败家玩意儿哈哈哈哈……


点评:鄙视……


@铎 

鸡蛋饼!又大又薄又脆!5分钱一张?酸梅粉!一小包匡得绿豆冰棒高头,这酸爽,哈哈哈哈!还有沁桃片,夏天必呷!


@晗 

最记得小学门口一杂老馆子,一口老锅,卖搅搅糖。搅搅糖搅搅糖,呷哒屌屌会变长。


点评:现在哪里还有买?


以下为故事长沙目前独家总冠名商



投稿邮箱:13374644@qq.com

商务合作:微信millerliu,电话1861397713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